《郭光说瓷系列》之“奇技淫巧叹乾隆”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1-02-28 11:26:46

前言:如果想看懂每一朝代的瓷器,尤其是官窑,我们首先需要了解那一时期在位的皇帝本人,不仅要了解他的性格、习惯、教育程度、艺术喜好;、社会大背景下,他的文化取向和审美标准。从而可以让我们尽量客观和积极地复原那时人们的生活状态。通过古器物了解历史,再借用历史欣赏古器物,真的是很有趣的体验。


奇技淫巧叹乾隆

爱新觉罗·弘历,生于1711年,25岁登基,年号乾隆。弘历在位六十年,禅位后又任三年太上皇。1799年正月初三日病逝于故宫养心殿,终年八十九岁,庙号(清)高宗。葬于清东陵之裕陵。

史料记载,乾隆帝每天坚持早上五六点钟起床,即使半夜里,他也一定要起来亲自对于朝政大事作出详尽的指示和意见。他不但勤政而且多才,诗作达四万余首。一旦遇到诗中有典故的时候,乾隆帝便要求大臣们一一注出,这种认真严谨的态度,使得社会上求知欲的风气盛行,对于古董类器物或书画典籍等古代文明的发掘和保存,起到了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乾隆帝语言能力超群,精通满语、汉语和蒙古语,藏语、维吾尔语等。

从今天的角度来看,弘历的视野仍未摆脱大清帝国内部的限制,对同时期蓬勃发展的欧洲各国的科学文化既不关心也不了解。清代自乾隆朝开始,和西方的差距变得越来越大。乾隆帝晚年时骄奢倦怠,贪恋权力,之风更为严酷,吏治松懈,重用和珅二十余年,致使朝廷上下贪污成风,,。从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开始,便陆续爆发了山东、甘肃、青海、台湾、贵州、湖南等民变。嘉庆元年(1796年)乾隆退位之际,,国家由此迅速走向了衰落的历史轨迹,这些都不能不说是这位“十全老人”谢幕前一个巨大的遗憾。

乾隆帝个性坚强、天资聪敏,具有灵活而好质问的脑子,善于协调,兼有平衡人际关系的能力和公正的判断力。弘历本人从小受到的良好教育使得他具有了深厚的文学功底和优异的唯美意识,乾隆帝很高的审美眼光,直接导致了人们所钟爱的乾隆御瓷的出现,在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也带动了民间制瓷业的长足发展。

乾隆青花八宝纹斜方瓶

乾隆一朝,景德镇荟萃了一大批能工巧匠,在总结和发扬康熙、雍正瓷器艺术的基础上,把清代制瓷业推向了更加具备创造力的阶段。统观乾隆各类瓷器,造型精美,色彩纷呈,图案新颖,华缛繁茂,尤为突出的是工艺技巧鬼斧神工,使人叹为观止。

将雍正、乾隆两朝的制瓷工艺水平推向巅峰的众多历史人物中,唐英是一位必须提及的人物(唐英在雍正时期襄助景德镇陶务时,真正为中国陶瓷的高精尖作品付出了巨大且不可磨灭的贡献。这一点,将在下一篇《秀美精致誉雍正》中进行详细介绍)。唐英于乾隆二年始,至乾隆二十一年止,就任景德镇御窑厂督陶官,他大力摹古和革新陶瓷品种,将毕生精力都奉献给了制瓷艺术,他带领御窑厂并亲自烧制出大批精美绝伦的陶瓷艺术品。其认真勤奋的专业精神和高超技艺,可谓清代乃至后世瓷界继往开来之楷模。因此乾隆朝无论官窑、民窑瓷器作品的胎、釉、图、型或是工艺要求都甚是严格,社会上下形成了一股良好健康的行业风气。

乾隆霁红釉斗笠碗

乾隆帝喜文善武,嗜古成癖,精于对古物的鉴赏,仅于陶瓷一项,乾隆帝对御窑厂的制瓷过程就予以了极大的影响,这一点与其父亲雍正皇帝亲自参与瓷器制作并提出意见的做法如出一辙。为了迎合上意,造办处和御窑厂都尽心竭力的试制创新旧有的瓷器风貌,从而出现了大批奇巧独特的作品,模仿玉石、古铜、戗金、镂银、漆器、螺钿、藤编、竹木、象生等釉色,色彩逼真,惟妙惟肖;转心瓶、转颈瓶、雕瓷、玲珑等,工艺高超,巧思天成。

乾隆仿哥釉贯耳瓶

关于乾隆朝瓷器的介绍,市场上随处可见,无论是否专业学者,大家都有自己对乾隆瓷的感悟,不过如果仔细查阅,细心的人大概能够发现其实很多所谓理论,大都是耿宝昌先生《明清瓷器鉴定》,和冯先铭先生《中国陶瓷》两部著作的节选和翻版,真正对乾隆瓷器有独特见解的文字尚未看到。我不想炒冷饭式的翻拍转述,下面着重谈一谈自己对于乾隆瓷的一些领悟和归纳,以期为观者带来些不一样的视点。

一:应当说,乾隆瓷非常多,,制作品种最全,质量上乘等因素有关。尤其是第三条,同样的一件青花缠枝莲纹器物,乾隆时期的质量,要比其后的各朝同类品都要高出很多,会令持有者喜爱而格外关照,古陶瓷的传世品的多寡和品相,,与其藏者的珍视程度息息相关。

可以这么说,基本上每一个城市的古玩市场里都可以找到乾隆瓷,而且不需要费很大的力气。以民窑青花、单色釉和粉彩最为常见。其中青花器以缠枝花卉和山水、人物、狮纹为多见;单色釉器物以仿哥釉(或带铁绣花或不带)、青釉(或素面或加青花或加釉里三彩)、胭脂红、霁蓝釉、砖蓝釉、窑变釉等为多见;粉彩器物以色地轧道工艺的“锦上添花”式卧件为多见。


乾隆瓷的旧货伪品在普通古玩店铺里最多见的是清末光绪及民国时期的仿品,大多是红款,器型和纹饰及品类多样,这些器物非常容易区别。但是对于现代赝品,从釉到胎到到料到画意到款识,无一不精,而且大都以“官窑”的面貌出现。由于乾隆瓷特征明显,如:画意繁复、器型经典、发色平稳、款识规则。这些特征到了仿古高手那里,便成为了能够信手拈来的制假依据。从景德镇到福建、到广东、到台湾、到日本,人们纷纷将明、清两代官窑竞相仿制得不露破绽,如果说作伪是一件心照不宣的竞赛,那么仿制乾隆瓷就是这个竞赛的起跑线,哪怕是一个仿古作坊里的学徒,对乾隆瓷的某些特点都可以倒背如流。因此,在中高端的古玩市场中,乾隆瓷的赝品比比皆是,大大的满足了人们的虚荣心和侥幸心理。买家所依仗的一些鉴定要点,比如乾隆青花篆书款的特点:青花料的气泡、写法结构、有无针眼等等,对于一个专业清代仿古瓷的制作者来说,都是再熟悉不过的了。更不用说点染法、青花发色、釉面泛青、拼接工艺、护胎釉颜色、火石红、松绿釉等常见特点,如果我们抱残守缺或者执着于某一种单一的鉴定方法,不上当很难。

二:常见的乾隆瓷除了在古玩市场上的民窑普品之外,还有一些是中高端市场上多见的,以官窑和民窑精品为主,不过其中仿品仍是数量巨大到难以想象。

1、         青花系列:纹饰比第一部分提及的更为丰富,且布局对称工整,画工精细,器型以盘、碗、瓶、尊、壶及文玩多见,具体的有诗文盖碗、八仙人物纹碗、缠枝西番莲纹盘、龙纹盘、忍冬纹盘、釉里红狮纹长颈瓶、桃实纹瓜棱尊、松鼠葡萄纹葫芦瓶、海浪云鹤纹爵杯盘、龙纹天球瓶、缠枝莲纹赏瓶、缠枝花卉纹兽耳尊、缠枝花卉藏草壶、花卉纹六方大瓶、八宝纹盉壶、瓜果纹执壶、八吉祥抱月瓶,缠枝莲纹盘口尊、黄地青花龙纹六方瓶、缠枝莲纹六方贯耳瓶等。

2、         彩瓷系列:青花地黄龙纹盘、五彩龙凤纹碗、松石绿地粉彩长颈瓶、胭脂红轧道粉彩梅瓶、斗彩螭耳扁壶、斗彩吉庆有余婴戏纹罐、斗彩八宝纹扁瓶、粉彩八宝纹盖碗、粉彩瓜瓞绵绵纹盖碗、粉彩九桃纹天球瓶、粉彩(洋彩)转心系列器物、色地粉彩(洋彩)花卉纹系列器物、粉彩山水楼阁纹双耳瓶、粉彩法器系列、矾红描金葫芦纹葫芦瓶、粉彩“万花锦”各式花觚、粉彩百鹿尊、珐琅彩花鸟诗文碗、瓶等。

3、         单色釉系列:仿哥釉琮式瓶、仿哥釉贯耳瓶、仿哥釉六方贯耳瓶、仿哥釉文房系列(小瓶、花插、笔洗、笔筒、笔架、笔舔、墨床、镇纸、印盒、浆糊盒)、炉钧釉灯笼瓶、炉钧釉长颈扁瓶、厂官釉荸荠扁瓶、青釉文房系列、青釉葫芦瓶、青釉罐、青釉贯耳瓶、青釉盘碗、青釉暗刻花卉纹六方贯耳瓶、青釉暗刻花卉纹竹节耳尊、青釉瓜棱双耳蒜头瓶、青釉暗刻青铜器纹汉壶尊、青釉暗刻螭龙纹尊、祭红釉玉壶春、祭红釉盘、胭脂红釉盘碗、祭红釉梅瓶、窑变釉扁瓶、窑变釉油锤瓶、仿铜器釉香炉、仿木纹釉碗、仿石纹釉盘、仿漆釉菊瓣盘、仿汝釉六方大瓶、仿汝釉鱼篓尊、仿官釉三联橄榄瓶、仿官釉六方贯耳瓶等等。以及各式象生瓷雕,曾见有核桃、莲子、樱桃、蚌、蟹、海螺、甲虫树叶式洗……

乾隆青花线描三秋纹盖碗

以上罗列的仅是我曾经见到的乾隆瓷真品中的一部分,由此可见其数量之大,品类之多。很多人用放大镜看气泡,这是非常可怕的一种鉴定习惯,可以告诉读者,气泡完全可以做出来,这些所谓诀窍,仿古瓷者早就知道其形成机制了,他们掌握的技艺远非一个放大镜和几个光谱分析仪器就可以打败。

乾隆豆青釉青花福寿纹瓶

三:乾隆瓷有自己的规律和细节特征。比如青釉圆器往往会有一圈酱釉涂在口沿部。个人感觉这完全是审美习惯造成的,青色是发散性颜色,而圆器往往口沿外撇,加重了视觉上的发散感和模糊感,而酱色圈线是收敛型的颜色,两者搭配之后,能够使人顿时感觉器物干净利落。有些粉彩圆器也喜欢在口沿加绘一圈酱色,其原理与上述相同。再比如霁蓝釉描金器物,蓝色与金色是天然的互补色。乾隆时期的霁蓝釉描金器物很多,金彩使用得非常丰富,由于金彩极易脱落,假如在蓝釉上零星画上几笔,不出半年,图案就会脱落,所以大面积的金彩绘画可以使这一缺点得到适当的弥补。何况金彩的大量使用,也增加了器物的华美感和视觉享受,因此当时的官窑或民窑器,都具有这个特点。

乾隆霁篮描金牡丹纹盖罐

乾隆的相当一部分仿官釉器物是没有开片的,这一点曾经令人与真品失之交臂,这类仿官釉器物以月白色居多,景德镇出土乾隆官窑地层残片、残器和大量馆藏品都有相关的实物,而这批器物的制作年代,恰恰是乾隆早期,即唐英任督陶官时所做,与雍正中晚期仿官釉产品如出一辙,另外,乾隆早期非常喜欢制作仿宋瓷,大量的仿汝、官、哥、钧、定釉以及青釉瓷精品层出不穷,其制作的严谨程度,通过标本可知,连胎骨都要力求相似,这与唐英所呈报的奏折史料完全相符。

乾隆仿官釉六方贯耳瓶

乾隆中期国力殷实,各种力求精细、追求奇美的器物纷纷出世,玲珑瓷就是其中一个小小的例子。玲珑瓷的生产工艺简单来说,就是在素坯风干后,将纹饰部分的某些部位挖掉,再用特殊研制的釉覆盖;也有先在器物的一侧上釉,待干燥后,从无釉那面将所需掏空的部位挖掉,之后再上釉。这种操作工艺虽然与同期许多淫巧之物无法相提并论,但在当时来说,尤其是在批量生产制作的要求下,仍然是相当复杂、费工费时的。无论是官窑的青釉玲珑碗,还是民窑的青花或斗彩圆器,成品都非常美观,名符其实的“玲珑剔透”。虽然光绪时期及解放后,都曾大量生产,但是艺术效果却与乾隆之物相去甚远。

乾隆青花落花流水纹玲珑盖碗

明清两代留存下来相当一部分无款器物,这些器物以官窑为主,甚至有些是皇帝特令不要落款的御前观赏之物,尤其精致。比如乾隆仿成化青花西番莲纹盘、仿宣德缠枝花卉纹抱月瓶、外青釉暗刻如意纹内绘矾红五福盘、金彩镂空转心瓶、粉彩花鸟纹扁瓶、墨彩花卉纹碗、仿宋窑各式器物等。民窑跟此风潮,亦有一大批无款器物,可见粉彩描金花卉纹大海碗、青花莲托八宝纹斜方瓶、缠枝花卉纹盘口瓶、霁蓝釉橄榄瓶、花窑变釉荸荠扁瓶、窑变釉抱月瓶、青花牧牛图纹盘、青花过墙龙纹盘、青花六骏图、青花渔家乐纹盘等等,皆无款识,或底挂白釉、或挂青釉、或涂松绿釉、或露胎,形式多样。


乾隆仿成化青花西番莲纹盘

乾隆官窑常见之篆书款均有一些笔画规律,其中“乾”左下部就有“丐”字式、“5”字式等写法,其中“丐”字式写法的器物经统计确认其均为乾隆早期制品,尤其以仿宋五大窑系列最为精到,我认为是与唐英任职期间,由于雍正朝登峰造极的仿宋代器物的工艺积累所致。民窑篆书款的“乾”字左下部以“2”字式居多,查阅乾隆与督陶官唐英的对话史料,其中的《请定次色瓷器变价之例以杜民窑冒滥折》中明确写明:“官窑者,足底有年号字款,,久经奉行查禁”的内容,说明当时对于民窑瓷器的落款管束还是非常严格的。因此我们常见的乾隆时期民窑器物的落款往往潦草不堪,甚至只有偏旁部首的“半边字”,即便写的字体完整,整个款识也是歪歪斜斜的现象也就很好解释——官、民之间有着不可逾越的阶层之分,为了主动与官窑区分开来,哪怕瓷器本身的制作再精良,其可以潦草的落款也无法和御瓷相比。

单色釉器物的所谓胎釉相交处之锯齿纹,并非判断是否乾隆瓷的关键要素,还有很多乾隆瓷根本没有锯齿纹。这一点耿宝昌先生早已告诫我,“切忌钻牛角尖”。古瓷器是纯手工制作,锯齿纹也好、跳刀痕也罢,都是由于其制作过程中的工艺缺陷所致,而并非其所愿也。这在我亲身参与制瓷时,已经得到印证。

乾隆民窑青花花卉盘口瓶,常见的一种纹饰晕散较为严重的器物,应为乾隆十年以前制作,可作为更加准确划定年代的参考标的。

乾隆瓷是与我们常常见面的一代名瓷,品类繁多数量可观,由于篇幅有限,而无法为读者一一详尽介绍。在此借用清代许之衡在《饮流斋说瓷》中的话形容当时的瓷器:“至乾隆,精巧之至,几于鬼斧神工”。规矩是乾隆瓷最大的特征,以至于猛一看与现代贴花工艺作品极为相似;而奇技淫巧的各种精品则是乾隆瓷尤其是御用瓷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部分,它们不仅代表着该时期繁花似锦的社会表象,更多的是为今天的人们,呈现出古代匠人灵巧与智慧相结合的、最直观的一场文化盛宴。

小结:乾隆瓷“家道殷实的富足皇帝,天资聪敏且心气高傲。弘历掀起了对于手工艺品的最高端技艺孜孜以求的风尚,不惜工本的将瓷器制作推向巅峰,但是在发挥工艺生产创造力的同时,却遗憾的压抑了很多制作者的想象力,使后世瓷器纹饰开始出现了由灵动的绘画布局转向图案式堆叠码放的艺术趋向”。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