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状态是从不用担心失去。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2-03-11 14:44:34



1

一辆破旧的老爷车,一点微不足道的钱,一颗冒险的心。对于1972年的莫琳与托尼·惠勒夫妇来说,这一切就足以让他们踏上一次终身难忘的旅程——穿越欧亚大陆,最终抵达澳大利亚。

这趟旅行历经数月,行程终点的他们筋疲力尽却又心情振奋,坐在厨房饭桌边就动手写下并装订成了他们的第一本旅行指南:《便宜走亚洲》。仅一个星期,这本小书就售出1500 本之多。Lonely Planet由此诞生。



这段话在每一本出版的《孤独星球》都是蓝底白字,与这本杂志logo的图案、文字、色调保持一致,没人会想到,一对夫妇的一次旅行会对越来越多人产生影响,更没想到,这本杂志会发行到全球,就像时尚一样,旅行从来都是孤独前行,追求大自然美的奥秘。

生活中见过太多人,说:等再攒几年前再去旅行;等公司有长假的时候再去旅行;等朋友有空再约上行程;等孩子长大一点再出去看看;等把外语学好了再出国。。。

但是,我没有看到,那些积蓄不多的人出去旅行后回到原来工作岗位,生活有变得多差。其实,旅行并不“可怕”,也不用想象中的那么那么多的准备,行走的最初只是需要勇气,这个我们一生都在寻找的东西。

出去旅行吧。不用担心会失去,相反,你会得到从不曾拥有的东西,或许不是物质,是生命中看似“无形无用”却改变轨迹的某些元素。


葡萄牙
穿越时空的电车



2

难道我们真的不想看看海的尽头?
难道我们从不曾好奇山的那面是什么?
难道我们真的只配在钢筋混凝土的建筑结构里活动?

我有一个做平面设计的朋友,他会把旅行做成简报,就像写旅行指南一样,刚刚配好9张图片,写一段随感与所见。

他写到:终于等到长大了,跟着火车一路向西,安徽、河南、陕西、甘肃、青海,直到5年前把足迹踏到了天朝的最西端--新疆喀什的喀什库尔干,对着地图指尖边的巴基斯坦,脑中继续那个问题,西边的西边是什么样的?

一年前,怀着异样的心情跨过亚洲的最西端--伊斯坦布尔的博斯普鲁斯海峡。

而今年,他踏上欧洲的土地。他说:那一刻,我知道,我的心瞄准了整个亚欧大陆。所以,今年的9月,他走过了南欧和非洲。

做着一份大城市里最普通不过的工作,当然我必须承认他的设计水准在行业内挺高的,我也相信,这与他过去30年走过的路、看过的海有关。每次几乎都是长达一个月以上的旅行,或许积攒了这一整年的假期,但是他还是每年都完成了一个答应自己的小小梦想。

有过的想法、走过的道路、沿途的风景从来不曾怠慢我们,走在这种状态里,从未担心过失去。


摩洛哥
阿伊特·本·哈杜村——好莱坞部落场景的御用基地,就算是《权力的游戏》、《木乃伊》、《角斗士》也无一例外。



3

还记得2009年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以《旅行的意义》为主题的视频文案。

“旅行不仅让我们看到世界,更让我们看到自己在其中的位置。

生命本身就是一场旅行,生命将引领你去向何方?”

每次出远门旅行并不是只带行李箱就可以的,去一些偏远的国家之前,总要做好攻略。这份攻略不仅是在百度上任意搜索些别人的游记,我相信相关方面的书能帮你很多。

还记得莱昂纳多的《血钻》吗?最近又重温了这部电影,或许很多人跟我一样,谈到非洲我们最先想到的是贫穷,但这部电影让我们知道一个盛产钻石的非洲国家--塞拉利昂。

有一本书,书名不记得了,是一位美籍华人女游客将东非3个国家20天的行程写成游记,书中她感叹:马赛女人怎么还能微笑?就如她当时的心情,她来自美国,对贫苦地方的女人表示同情。

但,旅行并不是为了满足炫耀之心,也不是为了在朋友圈赢得点赞。任何地方都有它的基因,不需要虚情假意的怜悯。

另一本书《到坦桑》,作者在坦桑生活了9年,,他在大自然中找到自己的使命和一生想做的事。


好吧,
在《冰与火之歌里》出过镜的,
我是记不清哪一季了……



我们走在自己的旅途上,无论是驻足原地还是远行他乡,都不需要被任何评说,于别人而言是失去在另一个维度是得到。

这 一 生 ,最 好 的 状 态 是 从 不 用 担 心 失 去 。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