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母教子,姓陈人一定要看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2-08-23 10:49:09

点击“陈氏宗族”关注家族历史
第一
望族
前言导读
北宋时期的济源县令陈省华,在济源为官10年,勤政施仁,深得百姓拥戴,入朝为官后,其家寓居济源又30年;陈氏教子有方,三子相继得中进士,父子四人同朝辅政,成为中国历史上的宦族奇观;元代戏曲家关汉卿的戏剧《陈母教子》取材于陈氏一门的故事,虽有虚构情节,但剧中所体现的不贪意外之财、不受百姓之礼、不以身贵而恭谨事亲、不以家富而侈费等思想,仍是现代家庭教育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

《陈母教子》戏曲写的是宋代冯氏教子读经,三子先后皆中状元的故事。全剧共四折一楔子。剧情是:冯氏有三子陈良资、陈良叟、陈良佐,一女梅英。冯氏训子读书甚严,盖状元堂令其苦读。朝廷开科选士,大儿、二儿先后中头名状元。三儿夸下海口,以为必得头名状元。谁知状元另有其人,名王拱辰,后被冯氏招为女婿。三儿陈良佐仅中探花,被冯氏痛责。陈良佐羞愧之下,发愤攻读,再次应试,终于得中状元,却因接受民财孩儿锦又被冯氏责罚。寇准此时担负采访贤士之责,闻知此事,赞叹一门四状元,母贤子孝,奉旨加官赐赏。

 

戏曲《陈母教子》紧紧围绕“陈母”这一主角形象,以“埋金”、“逐子”、“招婿”、“杖责”等为主要故事情节,宣扬了陈母“遗子黄金满籝,不如教子一经”的家庭教育思想。全剧共四折,基本故事梗概如下:

 陈母冯氏生三儿一女,长子陈良咨,次子陈良叟,三子陈良佐,小女陈梅英。一天,陈母忽听门外有吵闹之声,出门询问,方知是给自家修盖“状元堂”的杂工从地下挖出一窖金银。面对意外之财,陈母不加思考,就要把金银再埋入地下。孩子们不解母意,认为这是天赐钱财,理应自得。陈母以伯温教子的故事告诫儿女:“遗子黄金满籝,不如教子一经。”于是儿女们悉遵母命,将金银又埋入地下。自此,陈母夜夜烧香求愿,“不求金玉重重贵,只愿儿孙个个贤”。待三个儿子日夜功读学业渐长,陈母就让三个儿子按排行次序,先后进京赶考,老大老二相继得中状元,惟有老三因骄傲自大,第三年进京赶考,只得了个探花。可是巧遇报登科的官差报错了家门,把新科状元王拱辰领到了陈家门口。待陈母弄清了原委,喜怒交加,遂把王招为家婿,同时杖责老三陈良佐。次年,陈母生辰,举家为陈母祝寿,但陈母不准良佐入筵席,而是让他下厨房烧火剥葱。经过陈母的杖责和羞辱激励,陈良佐从此刻苦攻读,终于夺得状元之名。可陈良佐在衣锦还乡的路上接受了乡间父老送的一段孩儿锦,到家后送给母亲做衣服,想以此获得母亲欢心,不想陈母因他“未曾为官,先受民财”,再次杖责,直打得他“金鱼坠地”(金鱼指宋代朝官佩戴的鱼形袋,饰以金银)。在这母子矛盾难解难分之时,忽报当朝宰相寇莱公来访,于是陈母让三子一婿四状元抬轿送去见寇莱公。寇莱公称赞陈家“母贤子孝,训子有纲纪之,居家有冰霜之直政”,当面宣读圣旨,封陈母贤德夫人,三子一婿各封官位。



陈省华生于四川阆中,入仕后初为西水县尉。乾德三年(965年),北宋灭蜀后,陈省华被任用为陕西陇城主簿(陇城在今甘肃秦安东北陇城镇,主簿相当于县衙文书)。陈省华曾任济源县令,勤政施仁,,深得济源百姓的爱戴,时人张庚曾作《陈秦国公善政录》记其事(陈省华谥号秦国公)。入京后为太子中允,官至左谏议大夫。陈家寓居济源期间,三个儿子就读于延庆寺(龙潭寺),相继中进士,长子陈尧叟、三子陈尧咨名列榜首,是为状元。父子四人同朝辅政,陈尧叟、陈尧佐均获宰相位。陈省华卒后追赐太师(官阶一品),故有陈氏一门“三进士”、“二状元”、“三宰相”之称,成为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官宦家族奇观。

陈氏的家世,《宋史》记载极为简略,只记其先祖为河朔人,高祖陈翔为“蜀新井令,因家焉,遂为阆州阆中人”。河朔之地,古代泛指黄河以北一带。陈氏为何从黄河北迁至四川?,陈省华的曾祖陈翔本为唐末书记官,后随禁军将领王建入川。王建入川后,羽翼日丰,打算自立称帝,陈翔因劝阻王建不要称帝,得罪了王建,被派作新井令(今四川阆中市)。


文章来源;网络

稿件投送邮箱地址;159640090@qq.com
公众号
陈氏宗族
每天分享
起源|脉系|新闻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最新活动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