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丨全国政协委员、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章义和:你不了解的“乡村教师”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1-09-10 14:46:13



新闻背景

我国现在有300万乡村教师,他们是我国基础教育的脊梁,是我们农村孩子成长的园丁,他们的职业发展、生活状况一直为各界关注。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这是共和国历史上第一个关于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计划,意味着乡村教师队伍的建设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随后,各省也相继制定实施方案。但伴随着质量提高的需要,城镇化进程、教育小班化的推进和二孩政策的实施,乡村教师问题愈加严峻,再次成为代表、委员关注的焦点。


从笔者和团队2017年初在浙江、甘肃、云南等地的调研情况看,目前乡村教师队伍仍存在部分突出问题。


总量不足,结构失衡

欠发达地区普遍存在乡村教师严重不足现象。即使发达如浙江省,与炙手可热的城区教师招聘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乡村教师缺口依然十分严重,兼课、代课现象十分普遍。


同时,乡村学校教师普遍存在结构失衡现象。一是年龄失衡。在各地政策引导下,乡村每年可以补充部分新入职的年轻教师,但极不稳定,除了早期部分一辈子扎根乡村的45岁以上的老教师和个别本地安家教师外,绝大多数教师在短期内通过招考等方式离开乡村,进了城里,或者换了职业。乡村学校也就普遍缺乏有经验的优秀教师。二是性别比例失衡。基础教育阶段男性教师的缺乏,是城乡普遍存在的问题,而在乡村显得尤为突出,二孩政策的放开,更加剧了这个问题。且不说男性在基础教育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人员本就不足的情况下,因生育而脱岗的女教师直接造成该校人力资源的严重不足。三是学科分布失衡,、开足所有课程,尤其是音体美等素质类课程教师严重缺乏,绝大多数受访学校无法按要求配备音体美教师。


获得感低,队伍不稳

乡村教师队伍流动性大,但双向流动不对等,流入的是刚入职、缺乏经验的年轻教师,流出的则是成长中、经验丰富的成熟教师。虽然各地都在政策上明确城区教师在职称、职务评聘前须到乡村学校交流或支教。笔者在实际走访中发现效果不明显,下乡支教老师未能发挥引领、示范作用,甚至不能安心支教,个别地区还存在支教老师“挂空岗”现象。


极少有城区优秀教师调入乡村学校,足以证明当前乡村教师的吸引力低。究其原因,缘于多年来未明显改变的微薄收入、闭塞压抑的乡村生活,加上近年来乡村教师社会地位的下降和压力增大,进一步降低了乡村教师的获得感和幸福指数。在常以经济收入衡量个体价值之风的现在,中小学教师工资水平虽有逐步提升,与城区工资水平和居民收入相比仍有差距,各地乡村补助亦无法合理体现其在交通生活中的不便。留守儿童的增加,更是给乡村教师工作带来更大压力,一种新的“读书无用论”进一步增加了教师工作的难度,并无形中降低了教师的社会地位。乡村教师需要面对的是更顽劣的学生和更无法沟通的父母,师者的理想破灭,物质条件无法得到满足,唯有一走了之。


冰冷的数字考核,以及职称晋升上的困难也是乡村教师非转即走的原因之一。目前,中小学教师的职称聘任制度有了重大改革,小学教师也可以评高级职称,职称评审上向乡村教师倾斜,让乡村教师有了些许安慰。实际上,尽管乡村教师在职称申报时可在论文、课题等条件上适当放宽,但最终评审结果由评审委员会决定。在缺乏明确的数量、比例限定要求下,又在一定范围内的匿名评审环境下,评审委员会的专家们事实上很少能自主地向乡村教师倾斜。而乡村教师由于种种原因很难再从事科研,在论文发表、课题申报上普遍不足,在学生成绩上受生源影响也很难突破。城乡教师统一的考核标准,事实上对乡村教师并不公平,因为他们更多的工作无法用数字体现。这也进一步降低了乡村教师的获得感,降低了关注、关心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间接影响了学生。


素质下降,能力不齐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师范教育的缩减,以教师资格证而非专业学习与实践作为上岗条件的教师聘任制改革,使得师资来源多样化,随之而来的是教师能力的参差不齐,总体素质水平呈下降趋势。


首先是思想道德素质的下降,表现在道德水平的下降和理想信念的缺失。虽然屡见不鲜的“恶”教师其实只是教师群体中鲜见的案例,但也反映出教师队伍中确实存在部分道德不高的人员。此外,还有一部分教师在物质大潮的冲击下,不甘、不愿再作“园丁”。


其次是教学素养的参差不齐。客观地说,这些年乡村教师整体素质在上升,“魏敏芝”似的代课教师已基本消失。这得益于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成人教育的普及化,乡村教师的学历水平已显著提高,多数小学、初中教师在大专学历以上。教师资格证作为入职门槛,保证了教师具有基本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掌握一定的教学方法,能流利使用普通话教学。但在教学能力上,并不必然水涨船高。中、高等师范教育在课程设置、教学实习安排上,与乡村教学并不完全符合,造成部分师范生下乡后水土不服;未经正规师范教育而取得资格证的教师可能具备较好的专业知识,但在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上则普遍不足。


当然,老少边穷岛的基础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还面临很多其他问题,主要集中在经济收入、个体价值的认知和实现、个体成长等方面,需从思想上、精神上、物质上着力解决。笔者建议应在落实国家对乡村教师政策中,着重解决教师职业的吸引力与荣誉感,并在师范教育、教师培养和成长中推进与乡村教师相适应、引领乡村教育的改革措施。如大幅提高乡村教师收入,拓宽入职渠道;改革师范教育,严守教师入口;加大培训实效,促进乡村教师成长;完善乡村学校住房建设,提供良好食宿条件等。

(点击“阅读原文”,听章义和讲述调研中的故事。)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