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华读诗(139,140,141): 唐柏林  | 铁心  | 蓝毒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2-02-14 12:52:26

主持人简介:



庞华,南昌人。著有《一个梦的归宿》《呼吸》。曾入选《2004年中国最佳诗歌》《2012年好诗三百首》《新诗典》及其它多种选集。主编过《无限制诗歌》《赶路诗歌》民刊。2009年开始无诗意写作。作品散见国内各种刊物。



庞华新诗集《呼吸》余书,40元(含邮费,只亏不赚)

有意者私微 或 qq251932347。




 

139


唐柏林(萍乡)


《早餐》

 

两个馒头

一碗稀饭

共计三块钱

填在我肚子里

刚刚好


      2016.8.31  

 

庞华读诗:

         唐柏林是一个很优秀的画家,写诗也就近一、两年的事。本诗不仅毫无诗意更无画意。他在无限制群一发出,我回道“仅仅到早餐为止”并配以表情符号皱眉头。这仅仅就是一顿早餐。读者不要想象,只需面对此早餐回忆自己的早餐。一个人生存所需多么少!面对到早餐为止的这首诗,读者必会想到一个问题:吃是为了活着干点什么,还是活着是为了吃。唐柏林没给答案。他只有三个字:刚刚好。吃的刚刚好,这就是不多不少,这就是适可而止,这就是恰到好处。我真希望我们都仅仅到早餐为止而不再皱眉头,而是面呈适意——物欲横流的今天,几人可以?如此一顿寡然的早餐,令人不由想到多少各种盛宴之浪费。本诗的温度无疑零下,作为零下无诗意写作曲范的理由太充分了,仅仅呈现,不着一词,诗在空白处(作为画家的唐柏林太明白了计白当黑),用五行完成了他的品性独立,冷观世态,嘲讽,不尚花招,硬邦邦的铁骨精神。这也是他在无限制群与群主诗人杨瑾朝夕诗写训练的结果,达到了口语诗写的难要求,“诗到意为止”,仅仅刚刚好到早餐为止。


 

 

140


铁心(山东)


《泪墙》

 

和平咖啡馆

三楼

有一堵

镂空的砖墙

墙面上

蜡烛流淌

已经

凝固成

又厚又长的

泪挂

 

庞华读诗:


无独有偶,上一首诗是画家的,本诗又是画家的。铁心的画甚至也可称为“零下无诗意”的,我认为达到了一个大境界,他并不止于色彩的分明,更注重色彩是话语,是以他诗画互证。画家诗写往往有画心的能力。铁心用文字把眼见之象画下来,仅仅画下来,什么也不多说,极其吻合零下无诗意写作典范的标准,丝毫不附加更多的东西到叙述的事物中去。标题《泪墙》,是一个词语,又不是。我们可以想象在一家叫“和平”的咖啡馆也目睹了这墙,边喝咖啡边目睹着。我想指出的是铁心对事物的高强把握力,泪和和平是不可避免地遭遇在一起,大家可从中提取大量信息。另外再来看看蜡烛。这也是很有意味的一个词语。“蜡炬成灰泪始干”。蜡是一个意象。到这为止,我给此诗定性为零下无诗意写作的一首意象诗。画家画心,画的全是画外的东西,正是诗在空白处的最佳注解,这也是当下用口语诗写完成现当代诗进程的大趋势。


 

141


蓝毒(甘肃)的诗


《老家》

 

他们说起老家

有的陕西

有的河南

还有云南,四川

最多的是江苏

问我,我说甘肃

有人问是不是陕西的一个县

有人摇头

表示不知道

后来,终于有人说

今年哪里地震

此话一出

地震在我心里又震了一次

 

庞华读诗:


读到蓝毒这首诗,我空问了一下:有多少人会认为甘肃是陕西的一个县?又有多少人不知道甘肃的?还有多少人在甘肃地震了还不知道甘肃的?2013年7月22日甘肃省定西市岷县和漳县交界,里氏地震规模6.6级,震源深度20公里,造成定西、陇南、天水、白银、临夏、甘南等6市(州)的22个县(区)、204个乡镇、12.3万人受灾,死亡89人,失踪5人,受伤628人,倒塌房屋1968户5785间,损坏房屋22496户73151间。所以翔实记录这个背景,作为亲历512汶川地震的我来说,很清楚意味着什么。这么大一件事也没能“震”出名,也仍然令人不知是“哪里地震”,读者读到这里心里会有什么滋味?对市县乡镇来说,大家可能都有盲区,但对省份而言,不应该有。当然,这首诗也许意不在此,但又不无此意。本诗表现了一堆人,都只知自己的老家,而不知别人的老家,尤其像甘肃这样的“偏远地”。读来大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意味,但我认为诗不在此,在诗人心中的那一震。这一震既是地震重震,又是感于“无知”的一震。有时候,有人常问诗是什么,或者什么是诗,我也是往往一震。本诗表明了什么是诗,诗是什么。诗即人,人即诗。这样一首诗是写不出来的,注定是遇上的。诗人充当的就是一个具有敏感力的发现者、记录员,原生记录呈现生活现实的荒诞样子。读完此诗,更加使我深感我们是身处于“超现实”的现实世界中。不想像,不比喻,不形容,以至简的“实况转播”,令人心无不一震。本诗有技巧吗?没有。没有吗?有,是大技巧。那就是人心,人情,身临其境,真,异客的辛酸,都跃然纸上了。本诗也体现了真正的好诗尽在不经意之间“遇上”的,与当下一些不着天不着地的“苦思冥想”出来的诗放在一起,优劣立现、最后,我必然要这么说:本诗当之无愧于零下无诗意写作的典范之作,写得冷酷,更写得无诗意。还有比诗人发现无人知道地震了的老家更冷的吗?还有比天灾无情更无诗意的吗?就像说奥斯威辛之后写诗是可耻的一样,汶川、定西地震之后写诗是不是也可耻?这个可耻必然指向一切“无知”——还有多少人不知道诗即人,人即诗的?

 


 《庞华读诗》(1-30)期目录 | 庞华



点击阅读全文可同步庞华博客阅读:


庞华 诗集(论):《呼吸》:






                         

岛主栏目投稿说明书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