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教修止略要--深入正定的次第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6-05 09:59:46

三、深入正定的次第

修止虽千门百径,深入正定的阶梯却大体一致,都须历欲界定、九住心位、初未到地定而升入四、四无色定。

1、九住心位与奢摩他

《六门教授习定论》依《阿笈摩经》之说,把从初修至奢摩他的进程,分为九个住心位,九住心位中意念的运用,分为六种“作意”。

⑴.初住(内住)。初入门,定力微小,散乱甚多,觉杂念纷涌而至,有如河流,后浪推前浪。修定者往往因杂念多而恼乱烦躁,认为不修定还好,一修杂念更多,殊不知不修定时,杂念更多,不过不自觉察而已。摄心修定,能觉知杂念纷动,说明心已初步收摄。

⑵.正念住(续住)。经多次、多日修习,心猿意马渐伏,能片断地专注所缘境而心不散动,此时正念已成主人,然杂念之贼,仍时隐时现,有如涧溪流水。

以上二住心位,散乱多,定力小,须用力摄心,不敢稍稍懈怠疏忽,称为“力励荷负(运转)作意”。

⑶.覆审住(安住)。杂念生时,能较快觉知,摄心还住所缘。《六门教授习定论》谓“若托此有乱心生,更覆审察,缘境而住,名为覆审住”。

⑷.后别住(近住)。沉、掉虽生,能及时觉察,即刻摄心住所缘境,不被沉、散所扰乱。《修次初编》谓“此近住心是散乱断已,励力令心住前所缘”。

以上二住心位,渐能摄心不散,自觉心如潭中水,无风不起浪,无沉、散时寂定不动,但尚有被沉、散之风吹动起浪之时,为对治沉、掉而感疲劳。

⑸.调柔住(调伏住)。久久对治,沉、散渐少,能较长时间入定,初尝入定的甜头而感欣悦,自然乐于修定。

⑹.寂静住。进而灭除对定所生喜乐的贪着,心更寂定。《六门教授习定论》谓“于此喜爱(对味之贪爱)以无喜心对治生时,无所爱乐,其心安静,名寂静住”。

⑺.降伏住(最极寂静住)。精勤修习,定力益深,“所有已生未生重障烦恼为降伏故”,定中能自主情绪,心不被忧戚喜乐所动。

从第三安住心至此,坐中虽能持续入定,但定心尚有被沉、掉间断之时,这一阶段的用意称“有间缺运转作意”。

⑻.功用住(专注一境住)。《六门教授习定论》谓“以加行心于所缘境无间随转,一缘而住,名为功用住”。此谓由坐初用意摄心住缘,便能于一座中心住一缘而不沉不散,即使偶有沉、掉生起,亦不能为障,定心恒常相续,无沉、掉间断。此住心位的用意称“无间缺运转作意”。

⑼.任运住(平等住)亦称“三摩呬多”。《六门教授习定论》云:

于所缘境心无加行,任运随流无间入定缘串习道,名任运住。

此谓功夫纯熟,久修成习,能于座初不加用意,便自然入定,恒久不动,心如止水,丝毫不被沉、散之风所动。此位的用意称“无功用运转作意”。

《释波罗蜜多次第法门》等把从初坐至入初未到地定的进程分为三位:一粗住心,从多散乱渐达少散乱,心渐虚凝,将得粗住时自然有“持身法”起,身体自然端直,不觉疲倦疼痛,如有物持身。这大略相当于九住心位的第四住心。二细住心,心泯泯转细,觉心自然明净,这大略相当于九住心中的五至七住。三欲界定,心更明净,任运不动,一座之中毫无沉散,甚至可一坐数日、数月,但定中尚见有身体床座之存在。这大略相当于九住心位的后二位。

入第九任运住心位或欲界定,尚非奢摩他正定,《解深密经》名为“随顺奢摩他胜解相应作意”,这种定心即使能达到于行住坐卧一切时中亦不散失,若未得身心“轻安”,亦不至奢摩他。《道次第广论》卷十六云

虽得如是第九住心,若未得轻安,如下所说,尚不得立为奢摩他。

奢摩他所必具的轻安,分身心两方面。《集论》云:

云何轻安?谓止息身心粗重身心堪能性,除遣一切障碍为业。

心轻安,谓自主其心的能力大大增强,能遣除、降伏贪爱忧喜等烦恼,心不被粗重烦恼所缚,因而恒常轻松、安恬、愉快。身轻安,谓身中内气充盈,令身体康强,精力充沛,自觉轻快舒畅,并常享受内气所生的触快感。《道次第广论》卷十六云:

次依内心调柔轻安生起力故,有能引发身轻安因风入身中,由此风大遍全身分,身粗重性皆得远离,诸能对治身粗重性身轻安性即能生起。此亦由其调柔风力,遍一切身,状似满溢。

这里把身轻安归因于内气的充溢全身,这种内气,大概相当于道教内丹所言先天气,及密乘无上瑜伽所言进入中脉的智慧气。习定者证奢摩他,发身心轻安,享受到前所未有的幸福安乐,名曰“现法乐住”,这被作为定的一大目的和效用。

《释波罗蜜多次第法门》卷五描述初(或称欲界)未到地定的境界说:

因此欲界定,后身心泯然虚豁,失于欲界之身,坐中不见头手床敷,犹若虚空,此是未到地定。所言未到地者,此地能生初故,即是初方便定,亦名未来,亦名忽然湛心。

以证身心空寂为入初未到地、证奢摩他的主要标志。据称入初未到地定,可一坐数日数月,不为沉散所动。但定中仍有两种可能出现的障碍:一是定心过明,见外界种种光色、日月星辰,或一日至七日不出定,见一切事,如得神通。二是定心过暗,无所觉知,有如熟眠,这叫“无心想法”,非属正定,须及时弃舍。《瑜伽师地论·声闻地》述初未到地定云:

即修根本第一静虑粗静相,诸世间道皆依此定而引发故。外道诸仙由世间道,于无所有以下诸地能离欲者,皆须依此而趣上地。

谓此初未到地定乃内外的修定者证入色界、无色界定共同所依的基础,也是观者修观而得出世间慧的基础。

2、四八定

由初未到地定继续上升,有八个阶梯,包括色界四层与无色界四层定,合称四八定或四四定。

⑴初。于初神未到地定中,定力加深,渐觉身如云影,发动、痒、凉、暖、涩、滑、轻、重等八触或十六触,是进入初的标志。此的功德,诸书皆归纳为寻、伺、喜、乐、定(一心)五支。寻(觉)、伺(观),谓于观境及所思惟法,有思察及深度的思察,一说主要指对所生触的体会、分别。喜,谓因得悦而“深心庆悦,踊跃无量”,《法要解》谓“初快乐内外遍身,如水渍干土,内外沾洽”,“入初地,凉乐第一,除诸热恼,如大热极入清凉池”。《清净道论》详分初的喜支为五层:初小喜,喜乐令身上毫毛竖立;次刹那喜,犹如电光刹那而现;三继起喜,“犹如海岸波浪,于身上数数现起而消逝”;四踊跃喜,颇为强烈,甚而可能使身体腾空;五遍满喜,喜乐溢满全身,有如水满山窟,这方为初正受之喜。

乐,谓喜庆过后,其心恬然,安稳愉悦。定(一心),谓心住一缘,毫无散乱昏沉,寂止不动。若由念佛观想等门修止,本所观境至此不但不失去,而且倍为清晰明了。据称修定者入初后,因常尝受到高于欲界五欲的幸福,故能转变心理结构,自然超离欲界。如《法要解》所说:

 色界四大遍满身故,柔和轻软,离欲恶不善。一心定故,能令快乐。色界造色有光明故,是故行者见妙光明照身内外。行者如是心意转异;瞋处不瞋,喜处不喜,世间八法所不能动,信敬惭愧转复增倍,于衣服饮食等心不贪着,但以诸善功德为贵,余者为贱。于天五欲尚不系心,何况世间不净五欲?

进入初者,因身心寂定明净,触自娱,可以不睡觉,饮食需用量亦大大减少。

初虽然寂定,但尚有思察推理及深度的观察,有对触的分别心,心尚不完全寂静,名“有寻(觉)有伺(观)三昧”。

⑵.二。经初、二间的未到地定,进入二时,身心的效应有内净、喜、乐、定(一心)四支。内净,谓离初的寻伺觉观而无意念之扰动。喜,不同于初的触所生之喜,此喜从内心自生,不藉外缘,有如泉水不断涌出,修定者得此深心喜乐而喜悦庆幸,故名喜。此喜为二的主要特征,故二亦名“喜俱”。乐,谓受喜中之乐,恬澹怡悦,绵绵常乐。定(一心),与初的定不同,受乐心息,既不内缘内定喜乐,又不外缘外境界,一心不动,离语言觉观,气息亦调,极为微细,似有似无。《释波罗蜜多次第法门》卷五描述入二的体验说:

其心豁然明净皎洁,定心与喜俱发,亦如人从暗室中出,见外日月光明,其心豁然明觉。

由二以上,离觉观寻伺,名为“无寻(觉)无伺(观)三昧”。若得无我慧而住于二,远离言思分别,称为“圣默然”,这被认为是修持者尤出家僧尼常应安住的境地。

⑶.三。经二、三间的未到地定,进入三时,身心的效应有舍、念、慧、乐、定(一心)五支。舍,谓舍离二由定所生深心之喜。念、慧,谓能自觉忆念精进、智慧等法,调心令不沉没、勇发、迷醉。乐,谓有绵绵之乐从内心生,遍满全身,如《释波罗蜜多次第法门》卷五所云:

譬如石中之泉,从内涌出,盈流于外,遍满沟渠。

此乐为三的主要特征,佛典中说三之乐为三界中最,故三亦名“乐俱”。定(一心),谓虽恒受乐而不爱着,其心寂然不动,不为喜乐所扰乱。

⑷.四。证入四的功德,有舍、念清净、不苦不乐、定(一心)四支。舍,谓自然舍离三中身心受乐的微细波动,与“舍”的心所法相应,不受一切,这是四的主要特征,故四亦名“舍俱”。念清净,谓定慧均等,心念明净清醒,最极清明。不苦不乐,谓苦乐双离,不为诸受所动。定(一心),谓此心最寂静,有如明镜止水,无所依傍,离任何干扰,呼吸亦随意念之寂止而完全停息,故四称“不动定”。佛学认为以四的空寂定心,随学世间的五神通等及出世间的佛道,皆易成就,释迦等诸佛无不依四定心修观而成佛,故名四为“根本四”、“世间真实定”。

初二三四超出了有饮食男女睡眠之欲及伴随此类欲而生的粗重烦恼的“欲界”,生命形态发生质变,进入虽有微细四大所成物质身体、而无食色睡等欲的“色界”,故名“色界四”。佛典中说成就色界四者,死后能按其所入境的深浅,生于相应的四凡十八重天中。

⑸.空处(空无边处)定。于四中厌舍色身,一心观空,超越四而进入空处定时,其境界如《释波罗蜜多次第法门》卷六所述:

豁然与空相应,其心明净,不苦不乐益更增长,于深定中唯见虚空,无诸色相,虽缘无边虚空,心无分散。既无色缚,心识澄静,无碍自在,如鸟在笼中,笼破得出,飞腾自在。

⑹.识处(识无边处)定。于前定中内观心识,即可超越空处定而入识处定,其境界如《释波罗蜜多次第法门》卷六云:

于定中不见余事,唯见现在心识念念不住,定心分明,识虑广阔,无量无边,亦于定中忆过去已灭之识无量无边,及未来应起之识亦无量无边,悉现定中,与识法相应,识法持心,无分散意。此定安隐,清净寂静,心识明利,不可说也。

⑺.无所有处(不用处)定。于前定中进观心识亦空,能超越识处定而入无所有处定,其定境如《释波罗蜜多次第法门》卷六所云:

一心内净,空无所依,不见诸法,寂然安隐,心无动摇,……怡然寂绝,诸想不起,尚不见心相,何况余法,无所分别,是名无所有处定。

入得此定,随心识之极其寂静,身中诸脉及心脏之博动亦皆停息。

⑻.非想非非想处定。于前定中进观无所有的观念亦空,即能超越无所有处定而入三界定境的顶峰非想非非想处定,或曰“有顶定”。《释波罗蜜多次第法门》卷六谓住此定中,“不见有无相貌,泯然寂绝,心无动摇,怡然清净,如涅槃相”。此定名非想非非想者,,得非想名;有昧劣想,名非非想”。《清净道论》云:

因为没有粗的想而有细妙的想,故不是与其他的相应之法共的的想想,亦非无想,故言非想非非想。

大盖此定中,虽离一切有无等观念(非想),但尚有分别非想、非非想的微细意识存在,并未完全超微细的言思分别境界,故不出三界。

从空处定至非想非非想处定,定中已远离对身体存在的觉知,故名四无色定。据称常入此类定者,死后可生于无固定物质身体而有心识存在、寿命极长的无色界天。四无色定虽然寂静,但定多慧少,故佛家不作为修学正道的基础。

佛学认为:从各门修止,入四八定,虽然可以定心压伏烦恼,发五神通,享受悦,死后生于天,但因缺乏彻了诸法无我的如实智慧,无力断灭烦恼种子,故不可能超出生死流转的“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之外。若欲超出三界生死,须在奢摩他定心上,用关于真实义的出世间智慧修观,方能断惑证真,升入出世间定。如《道次第广论》卷十七所说:已得正奢摩他者,“不应喜足,应于实义,无倒引发决定胜慧,而更修习毗婆舍那,若不尔者,其三摩地与外道共,唯修习彼如外道道,终不能断烦恼种子,解脱三有”。

摘自:≪学与东方文明≫

章 定的基本方法

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  陈兵,1945年生于甘肃武山。兰州大学中文系卒业后在新疆劳动、工作10年。1974年开始研习佛法。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宗教系。现任四川大学宗教学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大学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国文化研究所特邀研究员、四川省文史馆馆员、成都市第12。指导专业的博士、博后、硕士生70余名。

研究范围涵盖汉传、藏传、南传三系及道教,主要长于思想、定学、心理学、中国近现代、道教炼养学、宋元明清道教,著有《学与东方文明》、《生与死》、《的智慧》、《新编词典》、《道教之道》、《道教气功百问》、《心理学》、《二十世纪中国》(合著)、《中国道教史》(合著)、《道藏提要》(合著)等,发表有关论文百余篇,著述达六百余万言。



《六门教授习定论》

1世间八法,亦称八风,指利衰毁誉苦乐忧喜八种刺激。



心一个人微信号:xinyichangongyi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