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甲道长居深山石穴,食野果清泉,与世无争,几十年苦修如一日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1-10-24 09:36:54


图文/叶木喊山

禅殿寺又名金刚禅寺,位于甘肃省武山县禅殿峰,远在深山,人迹罕至。这座寺庙历史久远,有近十个开凿在悬崖峭壁上的石窟。

除了逢年过节附近村子的善男信女来此地烧香敬神之外,寺庙其余时间都是世外之地,十分清净。

寺庙的石窟中儒释道众神共处,相安无事。说来奇怪,禅殿寺虽然名为“寺”,寺里却长居一位年逾花甲的道家隐士,在此看庙清修,侍奉众神。

去往禅殿寺没有大路,香客都需要翻山越岭,在弯弯曲曲的羊肠山道上跋涉良久,才能看到上图的山门。抬头间,山门仿佛悬在半空。


爬到山腰,靠近拱形的山门,“金刚禅寺”四个大字赫然悬挂在山门顶上。厚重的木门板和斑驳的砖墙无不显示出岁月的沧桑。



走进山门,仿佛进入了一个空蒙的新世界,豁然开朗。



对面的峭壁上,就是金刚禅寺的石窟所在,也是常年看庙的老居士清修之地。



道长在对面山崖已经看到有人来访,踏雪沿着山道来迎接。喊山多次拜访道长,和道长已经是熟人了。



道长热情地与来人握手。虽然常年身居世外,但是老人性情爽朗,一点都不孤僻,对来访之人一视同仁。



进入山门,看到了山门顶上的阁楼。

这座阁楼里,供奉着金刚禅寺的祖师爷,道家的神。一般来此烧香的香客,都会首先在阁楼上给祖师爷烧香,然后再去对面峭壁上的石窟。


道长带领我们烧香祈愿,他叮嘱我们要注意防火,看着纸钱烧化才能离开。

冬春交接,气候干燥,草木易燃,道长虽然是出家人,但是依然对此忧心忡忡,时刻在注意。


烧完香烛,同行人求了一签。道长拿出手抄书,耐心解答。



道长拿了一些供果,示意要带领我们一起到石窟中去拜佛烧香,顺便可以喝点茶歇息一会。


石窟中大都是佛家众神。

西北的这个小寺庙中,佛道儒众神一起接受香火供奉,由一名道长来服侍,听起来匪夷所思,但是却正应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和”之道。


仔细端详石窟顶端,就能看出当初开凿的痕迹来。当年全凭人工,在悬崖峭壁上凿开这些石窟,实属不易啊。


这是一眼石窟的外景。粗糙的台阶和掉漆的檐柱,显示的是与世隔绝的静默和艰辛。


道长带领我们逐个石窟烧香拜神,为我们击罄。老人虽然年逾花甲,但是精神很好,行动也很麻利敏捷。



烧了香敬了神,道长给我们烧水煮茶。

西北没有什么好茶,老居士的茶水是用自己采摘的野生金银花和晾晒的野果干煮成的,喝起来别有一番风味。


山上没有泉眼,老人家的水都是从山下的泉眼背上来的。山路崎岖陡峭,这一杯茶水弥足珍贵。


坐在石窟旁边遥望山门,残雪中带点苍凉。

与山门相对的峭壁上的几眼石窟。

西北的山就是这样,冬日里一片萧瑟,你怎么也想不到,一到春日,这山就会焕发出无比的活力。


这是春夏交际之时的山门。绿意盎然。

与老人的交谈中得知,老人很少下山,对于外面的世事不甚关心。

应喊山的要求,道长带我参观了一下他的居所。

这是道长的杂物间。这些堆积的杂物,有些事道长在山里捡来的有人丢下的垃。有些是道长储存山货的器具。

这是道长夏日的居所,窗子用一块塑料布蒙着,是为了防止鸟儿飞入,窗外就是悬崖。夏日这里山风吹拂,很凉快。

这是道长冬日的居所。石炕的一侧就是石壁,山风不能进入,可以躲避严寒。


道长自己雕刻佛头。树枝是从山里捡来的。


这是道长手工磨制的戈壁玉手串。

道长感激喊山每次回家都去看他,想要赠给喊山,喊山哪里敢要,修行还远,岂敢留存道长辛苦修来的成果。

要离开的时候,老居士特意着装整齐,与我们合影。

回来的路上,感慨万千。

我们每个人都好像有一个田园梦,在现代社会的纷纷扰扰、滚滚红尘中摸爬滚打,总会在某一个时刻感觉到累,想要挣脱这一切,隐身世外,去融入自然,去过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生活。

但是片刻冲动后,该干嘛还得干嘛,上班的依然准时去上班,烦恼的继续去烦恼。超然世外、粗茶淡饭、清心寡欲的隐士生活不见得每个人都有勇气和修为去实现。

这也就是陈继儒所著的《小窗幽记》里所谓“谭山林之乐者,未必真得山林之趣;厌名利之谭者,未必尽忘名利之情”吧!

往期文章

穆家坟浮沉记

狐狸偷瓜

雪夜猎狐

嗜血凶灵

四鬼抬轿

张天打怪


故事·奇闻·民俗·读书 

叶木喊山| 只讲好故事的民俗研究者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