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花 (文/袁红 诵/李元祥)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2-05-26 11:34:53




 芦花


文/袁红

诵/李元祥

/谢月红



    

现在的小孩多数不知道芦花为何物?城市里一次次改建,小河浜疏通成环城的大河,清了淤泥的河滩浇了水泥的河堤,出了城的河道边上也清清爽爽,似乎水边除了风景树和散落的野蔷薇,就没有了杂乱的植株,依附浅水滩的古老的芦苇,在城市失了痕迹。假如你一边清除青丝里刚生的白发,一边想起了童年,还忆起了芦花,那么只有到原生态的公园里找了,在原有河塘的小桥旁还能看到纤细的芦苇,当然在端午节里,这样的芦苇叶太细是裹不了粽子的,小孩不知道妈妈从菜场带回的芦叶哪里来的,他们也许以为芦叶和茼蒿一样是从地里长出来的,公园里的芦叶没人采摘,这些瘦弱的芦叶得以保留下来,秋风一起,枯黄的芦叶便哗啦啦响声阵阵,芦絮如飞雪把天地涂鸦成一片苍白。

 

       从小我们就读过“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我认为古时的气候与现今是不同的。蒹是没长穗的芦苇,葭是初生的芦苇。八九月是芦苇开花的季节,蒹葭就是说芦苇还很小,时令还没到八月,但是白露为霜了,气温低到零度,白露触地成霜。今时南方要到隆冬才有霜,北方早一点,我们这儿今年冬至还无霜,《蒹葭》是诗经国风中秦风的内容,古秦国在今甘肃天水南部,八月未到,温度已经零下了,可见两千多年前,有多寒冷!




我小时候冬天也很寒冷,进了十月,北风呼呼,那时贫寒,棉袄棉裤僵硬冷板,寒风从领口、袖口、脚脖子向里钻,小身子怎么都不得暖和,三岁时,老太用芦花打了一双毛窝子穿我脚上,洁白的芦花触脚生温,一下子手脚都暖和了,伏在老太背上的小人,整日在庄子里转悠,扣在毛窝子上的绳结什么时候松开了,也没人知道,回到家里一双小脚冻出了硬结,从此落下了冻疮,每年冬天都会红肿破溃,直到上了中学才好。伴着毛窝子丢失的还有我脖子上的一个银项圈,每每说到这事,大人只记得银项圈丢了不记得毛窝子也丢了,更不知我脚后跟流血的冻疮。

 

        三岁我就知道了芦花,因为屋后、塘边、田埂边只要潮湿有泥的地方全能看到。北风吹来,芦花就在风里起伏,寒冷萧瑟的感觉就有了。下雪时,茫茫一片,屋顶苍苍,地上厚厚一层积雪,芦苇瑟缩在雪里,芦花上更白了,背风的芦花还能感到暖意,人们会割下芦花,拍去雪迹,做烧柴火的引火。

 

       过日子谨慎的人家,下雪前就把沟边的枯苇割回去,芦花晒一晒和茅草一起铺床板上比直接铺稻草暖和,而且稻草容易受潮,芦柴用绳子编成盖房子的毡子用。




收割后的河滩边干净利索,潮湿的土踩在脚下,汪出水来,天气晴朗,阳光特别灿烂的午后,有时还能看到甲鱼或者小蟹叼着草梗晒太阳。到了年前清塘,黑色的淤泥翻上来,鱼和莲藕大人们担回去了,静下来的野外,小孩们还在留恋着,翻开黑泥,找到脏污的长长芦根,浑水里洗一洗,洁白如春日的玉兰花,珍惜地咬入齿中,汁液脆甜爽口,透心清凉。

 

       冬日寒风里,外出挑猪草的孩子聚在旷野打闹,摘下一束束洁白的芦花,在盐碱地的杂草丛中,笑着、跳着、追逐着,撒下一串串银铃,罡风吹红了粉色的小脸,欢笑出的泪水冰在脸上,小手都僵了,可是还是感觉到温暖,感觉到芦花温温的暖意,痒痒地拂过孤寂的童年。



 

儿时的芦花就成了故乡的一景,沉睡在记忆深处。再看见芦花是去大丰港海边的滩涂,一路向东,人烟渐少,沟港河汊茅草连天,片片芦花在习习西风里飘展,就是一面面突出海平面的旗子,天蓝云白西风紧,那么暖和的芦花满眼里是荒凉的灰色,枯黄的茅草盘根错节地守候,坐在茅草地上,芦花遮在背后挡了风,偶尔鹭鸟飞过,太阳穿过云彩照下来,眯了眼睛,竟是格外的和煦,就有了与儿时同样的温暖,只多了岁月变迁的况味。



 

芦花担着花的名字,却离花很远,乡村的冬日没有梅花、水仙这些高雅之花,芦花飘扬在塘边,打开茅草房的木门一眼就能看见。


芦花离城市很远,离田野很近;离生活很远,离思念很近。

        

       和芦花相伴的是沟边的菖蒲、艾草,荒野上的茅草、碱蒿,还有西落的夕阳,离群的昏鸦。

 

        儿童时家门口的芦花,至如今在孤独的思念里,在飘雪的冬日里,带给我静夜里流泪的牵绊。



作者:袁红 1969年出生,大丰区医务工作者。


诵者:李元祥  盐城市大丰区大桥镇社事办、旅游办主任。文艺爱好者,广泛涉猎书法绘画、声乐演唱、朗诵演讲、播音主持、摄影制片、文学创作等领域,曾多次在各级各类艺术大赛中获奖,有数百篇新闻通讯、诗歌散文、杂文随笔散见于《散文诗》等杂志报刊和国内各大知名网站,有三十余篇学术论文在《教学与管理》等国家级和省级期刊发表、获奖。


摄影:谢月红   女 1965年生 , 人民警察, 江苏省摄影家协会会员 。

编辑: 

                             倪志勇

                本期编辑     袁   红

       “宇之声竭诚欢迎来自全国各地的朗诵爱好者和朗诵大家的优秀诵读作品通过我们的平台展现在大家面前,请随时关注!

   将您作品的文本、诵读音频(附配乐更好)、作者和诵者简介、作者和诵者照片一级和文本相关的图片3-4整体打包发至邮箱447831274@qq.com,以便编辑组稿。文本投稿者也需提供上述材料(除音频外)。

联系微信号:jsdfnzy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