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探源 | 崔学法:古徐部落的形成和“徐”字说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1-01-24 07:10:08


古徐部落的形成和“徐”字说

崔学法


  远古部落的分布


  远古时代,中华大地生息着两个庞大的族团,即东方的东夷族团和中原的华夏族团。两个族团连同派生出的北狄、东胡均属蒙古人种。南方的南蛮、古越属马来人种。近年来,人类学家又将马来人种归属于蒙古人种中的亚种。中华民族就是以古代华夏、东夷为主融合各个民族、部落形成的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的大家庭。华夏族团的领袖是炎帝、黄帝,东夷族团的领袖是太昊、少昊。两大族团都起源于今甘肃、陕西一带,共同祖先是古猿人进化而来的远古人类,史学家称为伏羲(华夏)、太皞(东夷)时代;又说他们出自被神话了的华胥时代。神话中的华胥乃中华民族的共同母亲。司马贞《补史记·三皇本纪》:“太昊庖牺氏,…母曰华胥,履大人迹于雷泽,而生庖牺于成纪”。远古时代各个部落的发展演化最终形成了中华民族。西方人认为,人类第一对夫妻亚当、夏娃来源于非洲大裂谷,是人类的共同祖先。根据考古的发现,古猿、类人猿、古人、新人、智人不断涌现,有力的回击了“人类共祖伦”。一百七十万年前云南元煤猿人、五十万年前北京猿人就懂得用火,早于世界各个民族。有力地证明,中华民族完全有来源于自己本土的演化过程,是个大地上不断进化的民族。徐夷部落就是在这个演化过程中逐步发展和兴盛起来的中华民族的分支。

  夷是历代统治者对边远民族的泛称,另有诸夷、四夷、东夷、西夷、南夷、九夷等称呼。随着东夷与华夏的融合,汉朝之后,东夷变成了中国对日本等东方国家的泛称。夷字有多重含义。主要意思是“平”。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说,夷“从大从弓”。据说,东夷人最早发明弓箭,擅长射箭。早在距今4600年至3300年的龙山文化时期的东夷骨刻文中就发现了类似“人背弓”形的“夷”字,许氏之“从大从弓”说有了原始依据。但商周时期的甲骨文和金文中,“夷”字是“尸”字或者“人”字,和“弓”无关。


  

         


古人对“徐”字解释


  文化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人类的思考能力因种种作为而不断得到改造和提高,形成了人类独有的精神文化成果。“徐”,是远古时期的一个文化概念。甲骨文中的徐字是这样的;刻在青铜器上的大篆“徐”字是这样的,明末浙江乌程人闵齐伋撰《六书通》,将蔡伦造纸术发明之前的竹简、木片、石头、陶器、绢帛中的各种体例字尽收其中,共收录54个“徐”字。

 邳州梁王城青铜器上发现了一个这样写的“余阝”字,说明徐人最早是在这一带形成村落的。在历史的长河中,东夷人经过部落、村落、村邑、城池、邦国的发展过程,形成了东夷方国——徐国。

   “徐”字并不是从甲骨文的“余”字演变来的,更无“剩余”之意。“徐”不是古人类房屋的形状。古人虽有时“徐”“余”不分,但两字本身是有区别的。“徐”字长期读作徐(su音俗),如隋朝陆法言的《切韵》、唐朝孙愐的《唐韻》、宋朝丁度的《集韵》都把“徐”字标为“似鱼切”,读“徐(su) ”音;直到元代熊忠的《古今韵会举要》中,把“徐”字标为“祥余切”,初定读徐(xu)音。明太祖洪武八年(1375)乐韶凤、宋濂等11人奉诏编篡一部官方韵书《洪武正韵》,将“徐”标为“祥于切”,才正式定读徐(xu)音。而“余”字从到今一直标“羊鱼切”,读余(yu)。“徐”的读音确定了,“徐”字又是什么?我国最早的辞书《尔雅》中的《释训》曰:“其虚其徐,威仪容止也。”李巡的《尔雅注疏》曰:“淮、海间其气宽舒,禀性安徐,故曰徐。徐,舒也。”东汉学者许慎《说文解字》曰:“徐、安行也”;汉代《音意》曰:“徐徐,安稳貌。”《汉典·疏》曰:“虚徐者,谦虚闲徐之意。”三国时魏国张揖《广雅》曰:“徐,迟也”。南朝梁黄门侍郎兼太学博士顾野王撰《玉篇》称:“徐,威仪也”。北宋官修《广韵》:“徐,缓也”……所有这些解释集中体现了徐夷人安稳、威仪、舒坦、缓慢、安行的风度。这就把徐夷部落当时的自然环境和社会形态展现在我们面前了。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