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资源的数字创意“新生”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2-03-24 15:04:31


你可曾想象将来会参观一场全部由数字技术实现的没有文物的文物展?你可曾想象博物馆中那些古代名画上的人物都能鲜活地跃动起来?你可曾想象戴上一个特制的眼镜就可以尽览敦煌莫高窟的壮美与精细?


近年来,中华传统文化资源的数字化越发成为我国文化建设中的热点话题。:“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9月20日,在甘肃省敦煌市举行的首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上,由中国动漫集团与甘肃省文化厅联合主办的“民族文化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数字化”专项论坛对我国传统文化资源数字化保护和开发进行了一场多方位的研讨。


加入“战新”,数字创意产业发展正当时


2016年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这是数字创意产业首次进入政府工作报告。同时,数字创意产业还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生物技术、绿色低碳、高端装备与材料一起被列为“十三五”时期我国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据测算,“十三五”时期,我国数字创意产业规模将突破10万亿元。


论坛上,,中国网民对数字文化产品的需求非常大。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居民消费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居民在教育文化娱乐方面的人均消费支出为788.3元,如此算下来,全国教育文化娱乐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1万亿元。这其中数字文化产品占据重要的比例。有关部门发布的行业数据显示,2016年上半年我国网络文化市场产值达1017.2亿元,同比增长33.3%,其中网络游戏、网络音乐、网络直播、网络动漫等行业的产值分别达到838.9亿元、25.4亿元、82.6亿元及70.3亿元。快速增长的产值来自于消费群体的扩大。


甘肃省文化厅副巡视员王春生在论坛主持发言中表示,如何提高传统文化的传播速率,占领新兴媒体阵地,增强传统文化的话语权,是我们当前面临的主要的挑战。在这新形势下,我们需要正视传统文化的现状,应该创造出适合传统文化展示、传播的数字技术,赋予优秀传统文化新的生命力,推进优秀传统文化的数字化发展。


可以说,我国数字创意产业发展正当其时。而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数字创意,无疑是这个产业中最值得关注的部分。据透露,优秀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转化、传统文化业态的数字化升级等都将成为未来政策扶持的重点。


“为了保护的创新”,与数字创意相结合的内生动力充沛


传统文化与数字创意相结合的内生动力来自于“为了保护的创新”。


首先是为了保护。以敦煌莫高窟的数字化为例,敦煌莫高窟共有石窟735个,是集建筑、彩塑、壁画为一体的文化艺术宝库。然而受到地理环境、自然条件、旅游开发等因素的影响,莫高窟正面临着严重的侵蚀。敦煌研究院文物数字化研究所所长吴健表示,“数字化信息的获取与处理技术的发展,为敦煌石窟文化的保护、研究与弘扬开辟了新的方法与途径。”敦煌石窟壁画彩塑的数字化,不仅永久保存了文物信息,还可为敦煌石窟文物本体保护提供准确和详细的信息资料,并可制作虚拟洞窟供游客参观欣赏,缓解石窟开放的压力,为保护壁画提供技术保障。


其次,这种保护并不是把传统文化原封不动地用数字化方式展示,而是要融入创意进行创新。水晶石技术总监魏记在讲解其用虚拟技术实现文博体验的时候就提出,用数字技术展示文博产品不应让观众看完后闭嘴走掉,而应该让他们产生足具震撼力的新体验。


这种创新能使传统文化的数字产品更具市场价值。北京炫果壳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CEO孙玉芊介绍说:“新浪微漫画中一些基于传统文化改编的作品在外国进入了排行榜前十名。”可以说,正是创新让中国传统文化以新的面貌和更具影响力的方式走出国门。


传统文化资源数字化,“国家队”、民营企业都在行动


在传统文化数字化方面,国有文化企业机构肩负着首要的责任。以国家博物馆、国家图书馆、中国动漫集团为代表的“国家队”都在行动着。


2014年12月28日,“国博典藏《乾隆南巡图》长卷数字展示专题展览”在国家博物馆数字展厅正式对外开放,据统计,2015年该片全年播放场次近1500场,累计播放时长约800小时,共接待游客超过7万人次。近年来在国博,像这样的文物古籍数字化展示、文物三维影像数据采集项目还有很多。国家博物馆拥有丰富的藏品资源,藏品管理系统账目管理模块共有藏品数据549045条,涉及馆藏品851874件。“这意味着国博拥有的独立版权藏品超过85万件。”国家博物馆副馆长李六三表示,“利用数字技术形成国博独有IP资源,以IP资源开展对外合作,开发国博特色文创产品,已成为国博文创转型发展的基础。”


国家图书馆近年来在数字化创新和共享方面也不断加快步伐。截至2015年底,国家图书馆数字资源总量达1160.98TB,年增长超过130TB。国家图书馆副馆长孙一钢介绍说,“目前国图已将10975部、91000多册、共612万拍古籍公布上网,到今年底发布总量预计达到17000多部,明年达到2万多部,其中90%将以高清影像呈现于网络,供免费阅读。” 2013年9月上线的国家动漫公共素材库,是全国首个国家级专业动漫素材资源库,依托国图自身丰富的馆藏资源,建设了以中华传统文化为底蕴的古代建筑、少数民族、服饰、文物、民俗、神话传说等精品专题素材子库,提供二维素材、三维素材、创意参考、动漫音效4个资源大类3万多个素材资源服务。


中国动漫集团作为唯一的动漫央企,承担了国家动漫创意研发中心项目、中华文化经典精髓动漫化数字化运营等国有资本金项目,一直把优秀传统文化动漫化改编和传播作为重点业务方向。在本次论坛上,中国动漫集团董事长、总经理庹祖海提出要用动漫塑造和传播国家文化形象。庹祖海表示:“以往我国国家文化形象的塑造和传播,主要是通过奥运会、世博会这样的大型活动,欢乐春节、感知中国这样的品牌项目,还有电影演出艺术品的交流,以及孔子学院、海外文化中心这样的文化机构来推动的,也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但中国在全球的国家文化形象仍然需要加强。”庹祖海呼吁构建国家文化形象动漫化的内容价值、符号表达、传播渠道和驱动力四大体系,并希望在国家文化形象、优秀传统文化动漫化方面与国内外企业竭诚合作。


除了国家队,民营企业军团也在传统文化数字化方面积极实践着,他们不仅看到了传承的责任,更是看到市场的商机。孙玉芊表示,今天中国的“90后”人群很喜欢古风题材的作品,他们同时也是市场消费的主力军。魏记则举了水晶石公司利用数字技术把毕加索名画拓展成毕加索名画体验区的例子,他认为:“把自带粉丝的传统文化资源变成数字版权,能创造极其可观的盈利空间。”


传统文化资源“活起来”,仍有问题要解决


虽然传统文化资源数字化的话题正变得无比火爆,但这个市场距离真正的火热还有一定距离,主要的门槛还是在内容创作上。


以动漫为例。根据中国动漫集团创作发行部的统计,2013年和2015年我国传统文化题材的电影动画和电视动画分别为23部和47部,这其中除了2015年的《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创造了较高的经济效益、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力以外,绝大部分作品的市场表现都不尽人意。


庹祖海表示:“传统文化的动漫化是价值观与符号体系的复杂糅合,如果只有价值观,就成了教条。”完美世界高级副总裁鲁晓寅提出,目前国内很多传统文化题材的数字文化产品让用户感到“很重要,但玩不到一块去”。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一定要让青少年喜欢才成。在重视用户体验方面,孙玉芊也表示认同:“我们要把民族传统文化融入到产品中去,但要以受众喜爱的方式去融入和传播。”


对于如何让传统文化的数字产品更接地气,各方面都在积极尝试。孙一钢就表示,在互联网环境下,用户在哪里阅读,我们就要把产品和服务提供到哪里去。李六三也介绍了国家博物馆与阿里巴巴的合作,“国家博物馆负责整合文博行业IP资源以协议方式提供给阿里集团,由阿里集团全线对接设计、投资、销售三大优势资源,实现强强联合。”


(本文系笔者为《中国文化报》撰写的专稿)



点击下面二维码

关注国内最大动漫产业原创研究公众号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