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不锈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0-11-26 16:34:49

原创散文

       阳光不锈

重拾大学片段之一:

 

时间在销蚀生命的同时,自然也接受了记忆力的对抗——往事总要竭力挣脱流光的裹挟,让自己沉淀下来,留存些许痕迹。因此,凡是追忆,都或多或少,或显或隐地夹杂着本人对过往情事的重新诠释,包括赋予它以当时未必具备的新的思想和感受。

“……你们每天所做的事情中,有一些立刻就会后悔,有一些,却有穿越几十年的重量。”(余秋雨)

 


                 

 阳光不锈  

 

      我踌躇着是否该写下这些文字,它包容着几名学生对老师太多的真情甚至是爱。这份真情,一直影响着几颗年轻上进的心。或许,正是由于这种爱,才使得他们的精神偏离粗陋与寡味,也因此,他们的气质里便多了份悲天悯人的高贵之气,他们的追求像日出一样不断提升。    

       又是一个特别的4月1日。去年的这个日子,我们却做了件令大伙至今仍倍感意外且不安的事。

       那时我还在继续着自己的大学生涯。间或往来于老师身边的我们,渐渐被他身上所洋溢着的一种别样的风味所感动。于是,在我们所有的活动空间,已经惯性地把他列为自己当中的一员,同时也习惯了在心中常留给老师的那个位置,但总觉得是一种“侵权”行为,是一厢情愿,虽然在并不算多的接触中,老师的确给了我们不少启迪……    

 

 

为了感性地表示对老师的一种敬意,我们决定在“愚人节”那天给老师一个意外的惊喜。记不清那天晚上的月光是否存在,只记得灯光照耀中的校园和我们的心情一样明亮。

 事先,我们托人在校园公用电话亭通知老师:学校北门有人给您捎了东西!躲在花园中的我们,紧张地注视着从老师家门到校门的那段路程。

 计划破灭的前兆是,几分钟后,老师爱人在校园中的出现——她是代替老师来领东西的。看着她从家门到学校北门,再从北门到东门的步子,我几乎能感觉出她那时那刻的莫名其妙、担心、紧张抑或还有愤怒!老师,您为何不记得,今天可是4月1日呀!



 一眨眼间,又一个4月1日闯入我的脑海,我突然意识到,整整一年了,谁也没有勇气去说破。

 那一天,“肇事者”之一的石头来找我,她也是我上班之后第一个来访的伙伴。交谈很快便滑向了这个话题,她的提议,让我醍醐灌顶,是的,为何不借助E-mail破解此事?我因此激动了好几天——总算有机会卸下这份心灵负荷了。可是十多年前,上网还没有今天这么普及,我根本不会,只能委托仍在校的他们完成此事,而我,负责所有的文字撰写。紧接着便申请了两个特殊的电子信箱:一个是送给老师的,其“用户名”由老师的姓名和房号设置而成,密码则由其电话号码组成;一个是留给我们自己的,其“用户名”则由五个人姓氏的第一个字母连缀而成。



在属于老师的那个别致的信箱中,我们以自己特别的方式营造了一份温馨的空间。邮箱第一页是这样一段话:“老师,或许您根本没在意,在您生活的周边,曾经出现过一群鲜活的生命。您只顾昂首前行,极吝啬即使是不经意的回眸,但是,无论我们走向何方,《助学导报》永远是我们精神的一次发掘……”紧接着是五个人姓名被五种图案装饰后的个性化签名;中间附着一篇阐述事情原委的文章;最后送上的是各自的话语,今天读来,浓浓的青春气息依然没有褪去。

       即使老师已经忘记了这件事的曾经存在,但我还是不忍心他永远处于“被欺骗”的位置。老师,我们费尽心思,最终选择网络的方式给您一份“愚人节”迟到的礼物,谨以此表示我们的歉意,同时也为了延续那份真情。一群不谙世事的青年学生,他们最初的动机原本不应是已经发生的结果呀!


       

春水靛蓝的季节里,我回味日子吟哦的余韵,于是,一种比生命更动人的乐章在我心中响起。老师,岁月中忙碌穿行的是您的身影,不苍白的却是您的灵魂,只要有阳光辉映的地方,您的乐曲便永远闪亮在学生们关注的目光中。你说这里怎会失落某种永恒,谁又能怀疑这阳光般的真情还会生锈?

     “祝你安好”已经成了我们爱的符号,毕业十五年后,我们第一次在2016年的小年那天相聚,第一次见到了亲爱的老师,隔着时空,久别重逢,和老师的交谈略显仓促,略显拘谨,于老师而言,或许这一页已经被轻轻地翻过,然于我们而言,一个个曾经将身心站立成山巅的姿势,我们的臂膀,已经收获了成绩和友谊,今天,低头远望离散的容颜,我们怎能不忆起最初的起点?


   

    十五年前的今天,已成盛开的记忆。

    站在十五年前的门槛上,抖落满身土尘,我们依然能够确认,当年始点那个青春的站台。不惑之年的我们仍很年轻,彼此握住对方的手,笑颜中闭目回望岁月之河从生命中流过的梵音,真诚,仍怦然心动……

 

           2003年4月写于秦州区太京中学,2017年3月修改

 




【作者简介】

薛小玲,笔名,东方翎子,甘肃秦安人。现为天水市某中学教师。性格内向,钟情文字,喜爱散文写作,自2000年以来,有数十篇文章见诸本市报刊。很喜欢余杰说过的一句话:“自己的文字,能够在别人内心深处赢得悠长的回音,是我生活中无法言语的快乐。”在城市生活将近二十年,始终认为自己是大山的女儿,根永远扎在大山里。





【作者近照】






本平台部分图片来自网络,感谢上传者。






    编 辑:楠   霖


欢迎留下您宝贵的意见和精彩的评论。


成纪文化启事

尊敬的各位作者,成纪文化将陆续推出“原创散文”“原创诗歌”“原创小小说”等栏目,欢迎介绍本地域山水名胜、民间风俗及历史名人的稿件,希望大家踊跃投稿。请投稿者务必关注本公众号和个人微信,以便联系。

“成纪文化”公众号:gstscjwh     

个人微信号:Jiao1075812592

投稿邮箱:1075812592@qq.com

本公众号所载文章均属作者原创,转载或使用须作者本人授权并注明出处。

在其他微信公众平台刊出过的作品请不要向本平台投递,谢谢大家配合。

本公众号所载文章,作者文责自负。

欢迎评论,赞赏随意。           

    长按或扫描识别二维码

        关注成纪文化微信公众平台!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