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小伙儿卖香港保险二三问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1-07-04 11:54:29

阅读此文时请知悉,,香港保单不受大陆法律保护。内地居民投保香港保单,需亲赴香港投保并签署相关保险合同。如在境内投保香港保单,则属于非法的“地下保单”,既不受大陆法律保护,也不受香港法律保护,存在汇率风险和外汇政策风险。


下了班约在咖啡厅,出了地铁二号线,按照他发的地址,我找到了那家咖啡厅,“我拎着个黑包,带黑框眼镜,个子高。”此前我没有见过他,按照微信的提示,发现他正站在门口等我。个子真的很高,还有一点点黑,古天乐范儿,看起来就是典型的80后,跟我一个在香港的同学同龄,还是一个学校毕业的,再一问,竟然是甘肃的,一路考学最后落脚香港。他现在就职于香港一家英国保险公司。

点完喝的,我迫不及待的开始“盘问”了。此前他说不希望录音和录像,知道他来内地做营销不被允许还是聊到后面得知的事。

“真的有很多人去香港买保险吗?”

“是啊,光看数据也知道了。2015年是317亿港元,今年一季度就132亿港元了,我们估计今年有可能超过500亿港元。其实内地居民到香港买保险从几年前就开始了,只是最近一两年增速非常快。”

他的表情丝毫没有夸张的成分。等我写稿时,这一数据已经有了变化,2016年上半年,内地地区赴港购买保险的规模已经达到301亿港元,基本与去年全年相等,按此速度,恐怕他预测的500亿港元已经不是问题了。

香港保险的优势在哪里?

“为什么会这样呢?”我继续问。

“有几个原因吧,首先是内地这边居民收入水平上升,满足了日常所需后居民有购买保险的需求了;他们在选择的时候就要在可选的范围内挑选。其次是两边的保单确实存在差异,有些险种在保单的设置上香港那边就有优势。比如从投资的角度看,香港那边的回报要高于内地这边,另外同等保费的情况下,重疾险的保额也是香港那边高一些。”他还提到,高净值的一些客户,他们会考虑汇率因素。香港这边的保单是用美元和港元来买,现在很多人会认为美元处在升值的趋势中。

“那么香港地区保费低和收益高的优势是怎么来的呢?”

“大致来说,香港的居民平均寿命要长一些(85岁),而内地这边是75岁,因为死亡率低折算保费相应偏低,这就使香港保单在成本上低于内地保单。所以如果是购买重疾险,香港这边确实存在优势。从投资回报的角度讲,香港对于保险公司投资的限制比内地少很多,基本上保险公司投资可以在全球范围内进行配置,而内地这边的限制要多一些。而且关于投资回报的分配,两地的法律条文也存在很大不同。”

通过咨询业内人士,,重疾险的前25种,是每家保险公司都必须承保的项目,又比如保单的现金价值就是按照高中低档设定收益率,不存在浮动一说。但是香港这边是分为固定收益和浮动收益,情况好的时候保单的价值就会很高,当然也有投资环境差的时候,不过总体上收益水平还是高于内地这边的。

我拿着一份他给我作为案例的保单找到内地这边的保险销售,对方给我的分析确实与他所描述的一样,保单计划书罗列的现金价值要高于内地这边。但是保守地讲,内地这边对于浮动收益这一概念存在疑虑。习惯了刚性兑付的内地投资者,对于浮动收益应该会存在心理上的抵触感。此外,在香港购买的大额保单可以抵押给保险公司贷款,贷款利率一般是低于美元债券等固定收益利率,投保人除能享受到保单的基本功能外,在保单存续期内还可以从保险公司抵押贷款进而投资于低风险资产获得利差收益。我想这也是香港报单的优势之一吧。

香港保险的劣势在哪里?

“这些消费者不怕遇到保险纠纷吗?我听说出了问题解决起来很麻烦,需要本人去香港,甚至需要请那边的律师,来回一趟耗费精力和金钱。”

“其实还好,真正发生的纠纷集中在理赔阶段,但是像我们公司去年出险的保单96%都正常理赔,这个数据是内地和香港的总体数据,所以排除香港本地的纠纷,内地这边出现的纠纷很少了。”针对这个问题,恐怕我也问不到想要的答案吧。

采访回来以后,我咨询过内地的业内人士,她帮我分析我手中的保险计划书,她认为,跟内地的保单相比,这份香港的保单保费确实低,单纯从保费保额来看,这份保单要优于内地的很多保单。但是,在理赔方面,两岸对病情的认定是不是存在不同直接关系到理赔额。而且购买香港保险需要亲自去香港,提交体检报告等一系列资料,大额保单在结账时也很繁琐。

据了解,内地目前保险业还处在发展阶段,很多环节有待完善,因此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严进宽出”,即客户在购买保险时,保险公司查得严格,但是在理赔时,很多条款要比香港宽松,甚至存在一些漏洞:只要出现了条款里出现的病症,具备保险公司所需要的医院的证明等资料,一般保险公司就会赔付。但是在香港,理赔环节的各项条款已经非常细化,据说,同样是重症,香港要分为好几个患病的阶段,不同阶段的给付数额不同,而内地就很笼统,基本是按照合同全额给付。因此,有的人在获得了给付后甚至还“赚了”。

我想这就是发展的进程不同,香港地区保险业非常发达,基本上当地居民所熟知的保险都是英美国家的老牌保险公司,这些公司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亚洲以及全球金融危机,有的公司已经有将近200年的历史,积淀深厚,各项制度已经非常完善,因此在理赔阶段才会出现众多细化条款。这些条款当然可以保证投保人的权益,但是一旦出现理解上的分歧,也就成为困扰消费者的理由。而内地的保险公司基本都处在发展阶段,虽然目前已经过了早期保险业市场鱼龙混杂甚至骗子横行的阶段,但是依然相对粗放,靠扩大规模提升收益水平,缺乏精细化的条款设置,这对于消费者而言也是把双刃剑。

在采访中,还有一个问题,是这位小伙没能回答的,或者说他的回答其实也是一种个人的想法,就是资本流动。他认为随着未来国家开放程度的扩大,资本流动会更为便捷。但就目前来看,由于我国政策上的规定,居民每年可兑换美元数额为50000美元。而从今年起,居民到香港境内刷卡也存在额度限制。2016年2月2日晚间,银联国际发出最新指引,要求从2月4日起,银联卡实施交易额度限制为每次交易最高5000美元,将于全港所有保险机构和其他商户实施。这意味着,当内地居民购买香港保险,以及当获得理赔时,都存在资金兑换问题。事实上,现有换汇额度基本可以覆盖一般的中产家庭所需要的保单,因此可以视为这是对借购买保险之名行资产转移之实的限制。但是当理赔时,以美元或者港币结算的资金在汇回内地时存在额度限制,这就给投保人带来不便,尤其当投保人急需用钱时。

来源:中国金融新闻网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 香港保险魅惑

  • 『图说欺诈』警惕境外保单

江苏省保险学会
研究 | 服务 | 交流 | 分享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