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上的学术大家—张澍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2-03-07 09:00:58

在历史古道的沿线,留下的不仅仅是骆驼的足迹、清脆的驼铃声音,还有让文化长廊不断增彩的历史人物。在凉州城就有一位这样的人物,在河西,乃至甘肃都留下了永久的记忆,他就是张澍。

凉州城

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初冬,已是万物调零、寒气袭人,凉州城西的一个家庭里传出数声婴儿的啼哭,这位婴儿就是后来在方志学、姓氏学、舆地学、金石学、扑学、郑学,被称为“凉州魁杰”的张澍。

张澍出生在一个算是“文化”家庭,父亲张应举在儒学方面有着一定的积淀,也算是张澍的启蒙老师。在张澍牙牙学语时,就陪伴说话、写字、读书。张澍天性聪悟,异于常人,自小就能吟诗唱和。在张澍6岁时,父亲的一位友人来访,在与友人谈论黄河之水突然由浊变清,让张澍吟诗以对。张澍稍作思索,即作出“黄河清,圣人生;圣人生,天下平”的诗句。 14岁参加乡试,一举中榜。19岁,中进士,后成为翰林院庶吉士,充实录馆纂修。

虽说翰林院宽敞雅静,古槐蔽日,但呆得时间长了,也让人倍感寂寞。嘉庆四年(1799年)十月的一天,张澍因“未馆选后”,再加上远离父母多日,思乡之情倍增,遂请假探亲。这次荣归故里,是5年前14岁的张澍第一次回乡,当然心情非常愉悦。嘉庆六年(1801年),张澍终于接到朝廷任命,命他为贵州玉屏县令,从此开始了其官署生涯,此后任遵义县、长顺县等职。尽管身在官场,不识实务,更看不惯官场虚虚实实、遮遮掩掩的潜规则,张澍一时冲动厌倦了官场习俗,毅然辞官归故里。

回到凉州老家后的日子,并不如张澍想象中的悠闲和充实,有时显得孤单和焦躁。一天,相约朋友一起游玩大云寺,以无畏的勇气打开了封尘几百年的“神秘”的亭子,发现了刻有西夏文的“重修护国寺感通塔碑”。这一勇气,不仅打破了所谓的神秘砖墙,其重要影响是发现了即将失传的西夏文。因此,有人说,张澍是发现和研究西夏文的第一人。

尽管在研究领域一次次取得了惊人的成绩,由于没有收入,辞官后的张澍日子越过越窘迫,不由得想起为官时的自如和潇洒。不久后,又离家赴京,希能补官为盼。张澍想的真天真,哪有想辞就辞,想任就任的事情。幸好张澍人缘好,以会友谒朋为名,在朋友的接济下度过了漫长的九年,终于迎来第二次充官的机会。这次就任四川屏山、兴文、大足、铜梁、南溪县令。张澍非常珍惜这次做官的机会,锐意改革,整顿吏治,干的有声有色。后又担任临江府通判等职。

张澍留给今人的不是因为他的官职,而是他的学问对后人的影响。张澍广闻博览,造诣深厚,著作等身,名著有《姓氏五书》、《二酉堂丛书》、《凉州府志备考》等,在西夏学、敦煌学、经学、方志学、金石学等方面卓有成效,是其毕生心血的结晶,是留个国家和民族的宝贵财富。其中,《二酉堂丛书》可谓是辑佚学的典范,梁启超评价为:“张介侯(澍)以甘肃之特,注意甘凉掌故,专辑乡邦遗籍。”之所以轰动一时,因为张澍的这部书,主要是关陇地区古代已佚典籍和古代极具历史价值的古书并严谨考释,使张澍成为古代辑汇乡邦古书的开拓者,被后世学者列为清代十大辑佚家之一。对后世的影响可谓不小,鲁迅的《会稽郡古书杂集》都有或多或少的借鉴。张澍的学术贡献还有许多,对后世的影响还真是不小。若要走进他,勾勒他跌宕起伏的一生,不妨在闲暇之余,阅读《张澍》一书,一定会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张澍人生。



张澍

作者  柴多茂

责任编辑  张玉霞

定价:40.00元

ISBN:978-7-5423-3928-7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敦煌书坊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