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吴太祺︱母亲的自留地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2-07-24 12:19:21

【编者按】高尔基曾经说过:“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2016年母亲节已经远去,但我们对母亲的爱戴和感恩并没有远去。应广大文友的要求,本号以“歌颂母爱,向母亲献礼”为主题的征文活动继续进行。让我们用文字表达对母亲的爱戴和感恩,用这种特殊的方式向母亲献礼!


母亲的自留地


吴太祺


我记事的时候,。那时,家里人口多、劳力少,生活十分清贫,每天能吃一顿饱饭成了全家人的奢望。于是,院门前的那块自留地,就成为一家人糊口的重要来源,也寄托着一家人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经营自留地只能在生产队收工以后。只要一有空闲,母亲高大的身影就出现在这片自留地里:松土、除草、掐尖、打叉、施肥、浇水,像抚养孩子一样精心地照料、认真地打理;茄子、葫芦、西红柿,白菜、辣子、胡萝卜,韭菜、芫荽、青玉米……横排竖行、错落有致,高种低植、层次有别,一到夏季,郁郁葱葱、生机盎然,一家人无不看在眼里、喜在心头,顿觉日子有了颜色,生活有了味道,梦想也渐渐丰满起来。

自留地的丰收,还真能让一家人过上几天自给自足的好日子。偶尔也有吃不完的菜蔬,都由父亲背到集市上换成零钱,一部分补贴家用,一部分预备着支付我们的学费,不过那样做也很危险,因为弄不好就会被“割尾巴”、挨批斗的,毕竟那时还在计划经济时代。

但是,四五个正在上学的孩子,每天嗷嗷待哺,吃饭成了大问题,母亲总是唠叨着不让父亲把存量有限的蔬菜都卖光了,她要从茄子、葫芦、萝卜中各样预留一些出来,切成条条块块,或煮熟了晾干、或生切晾干,加工成“干果”的模样,用粗布口袋装起来,吊在屋梁上,有备无患。果然,在青黄不接的季节,这些干果就成了战胜饥荒的主食;在我们上学读书的时候,这些干果就成了书包里必备的干粮。那时候我们年龄还小,每天上学出发前母亲都要把我们拉过来,每人塞给一把这样的干果后,催促我们上学去,叮咛我们要好好读书。如果有一天没有一把这样的干果塞给我们时,肚里就会饥肠辘辘、叫唤不停,心里也会空空荡荡、很不踏实,一种莫名的惆怅和迷惘便悄然袭来!

如今长大了,日子富足了,吃腻了各种大餐盛宴,却又常常想起儿时嚼过的干果来。如今的美味佳肴为啥尝不出萝卜干干的甘甜?如今的山珍海味为啥品不出豆腐块块的醇香?现在似乎才明白:当年母亲塞给我们的岂止是一把干果啊!母亲在塞给我们干果的同时,分明也塞给我们岁月的沧桑,塞给我们母爱的温暖,塞给我们生活的信念!

那时我们是多么幼稚啊!总嫌它土不拉几拿不出手。如今才发现,那些萝卜干干当是一段生活的标志,那些豆腐块块当是一个时代的记忆。我多么希望也能亲手自制一些那样的萝卜干干和豆腐块块,原汁原味地呈献给我的孩子们,让他们也尝尝其中泥土的气息和岁月的甘苦。但我知道,他们是根本瞧不上这些东西的。

自留地或许人们早忘了,但对于我来说,她刻在我记忆深处,依然泛着绿茵,是她孕育了我童年的梦想,是她滋养了我淳朴的心灵,在自留地里我学会了播种耕耘,更重要的是从自留地里我嗅到了母亲的辛酸,读懂了母亲对生活的执着坚定……

 2011年5月8日

(插图来自网络,特此致谢!

点击查看更多同题文章】

1、【散文】屈荣芳︱悼母亲

2、【散文】宁露儿︱电话粥香

3、胡文秀︱母亲老了

4、潘小林︱别让对母亲的一片孝心变成遗憾

5、【散文】唐糖小君︱最爱爹和娘


【作者简介】



     
 吴太祺,男,汉族,甘肃敦煌人,供职于敦煌中学,因室内常摆石头,故称其室为“石斋”,又常睹石发呆而自语,所著文字皆云“石斋斯言”。


【刊名题字】李广志

【本刊主编】成永军

征文启事


为出版亲情散文集《父亲,母亲》,本刊特举办以“父亲”“母亲”为主题的征文活动。有意者请将文章定稿及个人简介(150字以内)、照片、插图等一并发来。

文章要求真情实感,字数在800-3000字之间。格式为每段开头顶格,宋体小四号字体。文章、插图、照片等均需用附件形式发送且小于5M。作者文责自负,请勿将其他微信公众平台发过的文章发来。稿酬为发表一月内读者赞赏总金额的50%(注:限于人力,赞赏总金额低于5元不发放稿酬),其余作为平台维护费用。作者请主动关注本平台并加主编微信ygk13893713797以便联系。

投稿邮箱:616860905@qq.com


《阳关文学》编辑部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更多精彩!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