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成为崇山(韩城)伯,30岁开凿龙门以及所凿龙门的真正位置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2-07-23 12:30:33

大禹成为崇山(韩城)伯,30岁开凿龙门以及所凿龙门的真正位置

 

第一、禹接替父亲鲧的崇山伯爵位成为伯禹的过程。

 

1、鲧被杀,但是洪水没有退去,还是需要派人来治。

 

我上一篇文章详细讲了舜派祝融将大禹父亲鲧暗杀后并囚禁帝尧,从而登上帝位的史实。舜帝杀了鲧以后,黄河的洪水并没有因此而消退,人们仍然被肆虐的洪水搞得困苦不堪,怨声载道。

舜帝为了平息人们的怨言,在完成所谓为帝三年守孝后,做了两件事情:

一件是派帝尧的儿子丹朱去治水,一件是将鲧的崇地转封为禹。

1》先说第一件派丹朱治水的闹剧。

《尚书•益稷》记录舜和禹、皋陶的讨论并相互告诫的场面,禹儆戒舜不要傲虐,不要荒淫,舜则告诫众臣不要“面从”,自己有错一定要指出。其中记载了这么一段话:

禹曰:“帝不时敷,同,日奏,罔功。无若丹朱傲,惟慢游是好,傲虐是作。罔昼夜頟頟,罔水行舟。朋淫于家,用殄厥世。”

翻译过来就是:禹说:“帝不善加分别,好的坏的混同不分,虽然天天进用人,也会劳而无功。没有象丹朱那样傲慢的,只喜欢懒惰逸乐,只作戏谑,不论白天晚上都不停止。洪水已经退了,他还要乘船游玩,又成群地在家里,因此不能继承尧的帝位。我为他的这些行为感到悲伤。”

这些记载折射出舜帝派的丹朱治水多么荒唐!白天玩、晚上淫。洪水来了就坐在船里玩乐,洪水退了就让人推着船玩乐。一到晚上就在家里成群的,真可谓哪管你洪水滔天,我自逍遥快活。

各位看官,这就是舜帝的所谓识人认人的贤能本领啊,怎不令天下仁人志士寒心?大禹虽没有明说,但是对舜帝派丹朱治水的闹剧还是非常不满的。

2》第二件事,为了堵住天下悠悠众口,任命禹承袭父职,成为崇山伯禹。

《尚书•舜典》中记载:“伯禹作司空”。孔颖达疏引贾逵曰:“伯,爵也。禹代鲧[gǔn]为崇伯,入为天子司空,以其伯爵,故称伯禹。”这个很好理解,不再多叙。

 

2、关于崇地在韩城嵬东的进一步论证。

 

我前面关于禹山的三篇文章连续发出后,收到很多朋友们的信息,主要集中在崇地考证这一块,现在就崇地在我们韩城嵬东这个问题我再说几句吧;

[gǔn]受封的崇国在什么地方?《史记•周本纪》注解曰:“虞、夏、商、周皆有崇国。”

讨论夏商周的崇国没有意义,我们要考察的在此之前,也就是虞()时代的崇地在哪里的问题,舜治都蒲阪(今山西省运城市永济),其国号为“有虞”,故号为“有虞氏帝舜”,虞时代就是舜的时代,只有这个时候的崇地才能与鲧的封地------崇地相对应。

 

1》           崇人乃远古族姓,属夏人的一支。

据何光岳先生研究,崇人的行进路线是:约在唐虞以前随夏部落联盟越过岷山(甘肃境内)顺渭水逐步东下,最终迁至今山西省襄汾县(尧都所在地)一带,处于帝尧部落联盟的中心地区。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崇国是帝尧时尧帝封给鲧的,鲧带领一支夏民来到了崇山峻岭的------崇地,这才有了崇国。

这表明夏族行走路线是从西北往东南,跨过渭水的行走路线,最后在大禹称帝时活动于山西南部的夏县。因此,崇国的方位只可能在这条路线上产生,不可能出现之外的路线上。

2》韩城临县的合阳县有帝喾陵,五帝之一的帝喾(kù)就在合阳县。五帝是指黄帝、颛顼(zhuān xū)、帝喾(kù)、尧、舜。帝喾(kù)是黄帝后裔,也是大夏族的,帝喾(kù)能在韩城附近的合阳县,这就进一步佐证了大夏族迁徙路线就是从中国西北到东南的行进路线,所以河南、山东等地所谓的崇国完全可以排除了。



 (上面两张图就是位于合阳县的帝喾陵)

3》崇人在禹继帝位以后夏朝开启以后,还有一次迁徙,这次才迁于河南嵩山。

河南嵩山所谓的古崇国比虞舜时代的古崇国相远百年以上的,因此帝尧和虞舜时期的崇国肯定不是河南嵩山,而是比这要早很多。研究中国历史或者世界历史的人都知道,人类文明是一个逐步由高山到平原的过程,从游牧文明到耕种文明的过程,高山为祖、平原为子。我上一篇文章还有关于崇山的“崇”字与嵩山的“嵩”字的考证,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查看我前面的文章。

 

4》山西省西南部的夏县,是夏人建国以后的重要活动区域,也就是鲧[gǔn]的儿子大禹时才建立的。亦即夏初禹都故地,故有夏虚之名。

 

看过我再早一些文章的人应该有一点印象,那就是公元前327年的秦惠文王(芈月老公),改少梁为夏阳,从那时起韩城就被称为夏阳了。

要知道古人制定名称是有根据的,不是无缘无故拍脑袋决定的。“高为阳、低为阴;上为阳、下为阴”,韩城之所以被称为夏阳,正是因为他在大禹都城山西夏县的上位,这里是大禹父亲的区域,从伦理关系上这里就是上,故为夏之上。从地势地形上韩城也是比夏县高,故为夏之高。又高又上,当然就是阳了。从夏族迁徙路线来看,也是先从韩城跨过黄河才来到山西,从路线先后顺序来看,“先为阳、后为阴”,如此一看,我们韩城也就当然被起名为夏阳了。

 

5》、有些儒家根据文献(如《国语》《淮南子》)考证出“鲧[gǔn]部落之聚居地以与芮城境内之共工为是”,这一点非常有意义的。

2005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的陕西韩城梁代村西周古墓发掘,在这里发现西周古墓葬1300座,车马坑64座,使这里已经沉睡了2800年的古芮国得以重见天日。

“芮公”、“芮太子”、“芮太子白”,是梁带村三座大墓出土铭文的典型芮国标记,是梁带村墓地归属芮国的重要证据。












(上面仅仅是梁代村古芮国出土的很少一部分文物,实际出土文物过万之巨,达到惊人的36000件)

明白了吗?古芮国真正的地点就在韩城,根据“鲧部落之聚居地以与芮城境内”,那么就推出中国最早的崇地就在韩城。然后我们再根据东汉许慎《说文》“崇,嵬高也”,这不就明确指出韩城嵬东这一带的崇山峻岭,就是中华历史上第一个古崇国,就是鲧的封地,就是大禹的出生地。

 

6》商代的崇国就是现在陕西省的户县,这个考证无人有异议。周代的崇国的名字就乱了,当时大小国家近三千,湖北、山东、江苏皆有崇姓人活动,也都自称崇国之人,可能都是鲧禹的后人,但是都是后话了。

 

7》我前面的文章里详细介绍过,《史记•夏本纪》索隐引《连山易》云:“鲧封于崇。”《太平御览》卷一五五引东汉魏晋时期皇甫谧《帝王世纪》云:“夏鲧封崇伯。故《春秋传》曰谓之‘有崇伯鲧’,国在秦晋之间。”

东汉•许慎《说文》“崇,嵬高也。”

明代思想家王夫之的《稗疏》崇国在“渭北河湄,虽与秦,而地则近晋”

这些证据足以证实,崇国在“渭北河湄,虽与秦,而地则近晋”的韩城嵬山一带。就是今天韩城嵬东乡、薛峰、板桥以及西部的崇山峻岭之中。随着夏商周断代工程成果的一步步推出,古崇国-------韩城,必将获得公认,这一点我十分坚信!

 

8》更主要的是我们韩城有黄土高原特别稀有的红胶泥土,这正是筑城筑坝的神土-------息壤。

鲧筑坝、筑城的一切目的都是为了保卫黄河对岸的山西尧都---------襄汾所在的汾河平原。鲧[gǔn]必须首先在龙门黄河段沿河岸边构筑堤坝才能保卫首都,筑坝的材料必须是就地取材,此段沿河两岸只有韩城有红胶泥土可以使用,可以筑坝,其他地方根本没有这个条件。而且韩城群山特殊地形造就了鲧具有筑城、筑坝的本领和经验,这就是所谓的“皆曰鲧可”。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仔细看看我前几篇文章,相信一目了然。这个崇地考证如果真正展开,完全就是一篇学术论文,以我工作之余的精力可能还真不允许,不过我欢迎全国各地对这一考证感兴趣的朋友们,可以来到韩城实地考证,我定当尽地主之谊热情欢迎。

 

9》韩城人直到今天称外地人为--------夷岸人,这是另一个方言佐证。

大禹建立了夏王朝,真正意义的夏族才正式开始,真正意义上的华夏历史从这个时候才正式开始。

当时山西境内已经是夷、夏共居的地方。东夷的舜杀了夏人的鲧以及囚禁了夏族的尧帝后,才正式成为了舜帝,成功攫取了帝位。那么,山西对岸的区域就是东夷人称霸的天下,东夷族好不威风啊。

因为韩城是夏族起源,是鲧和大禹的封地,这里族人夏族情节非常浓郁,对东夷族的做法非常反感。因此每当黄河对岸的舜帝的人员到韩城,韩城人都说“夷岸人”来了。夷是指“东夷”族的人,“岸”是指黄河对岸。表明那个时候韩城人内心就认为“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正是对东夷族充满敌视情绪,所以韩城人将这些外族人称为夷岸人,后来就泛指外地人了,这个称谓直到今天都没有改变过。

如果没有鲧到崇地,便没有古崇国;没有崇地何来大禹的出生,没有“鲧腹生禹”也就没有大禹的生命保全;没有大禹,便没有夏,更没有“华夏”。那么,你说韩城是不是夏之先祖之地?你说韩城是不是夏族的发源地?你说韩城是不是华夏民族其中一支-----夏族的开端之地?

 

3、中华第一城在韩城。

 

1》《淮南子•原道训》:“昔者伯鲧作三仞之城。”三仞大约就是今天的54左右。

《吴越春秋》:“鲧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此城郭之始也。”

 

2》诸位看出门道了吗?中国最早的城堡发明者就是韩城先祖-------鲧的贡献。鲧能够在山西尧都筑城,毫无疑问他肯定是在韩城筑过城,有筑城的丰富经验,这也就是为什么当时各个氏族首领一致推荐只有鲧才能治水的原因。

许多专家学者多年来苦苦探寻中华第一城在哪里,现在答案就很明确了,中华第一城就在--------陕西韩城,就是古崇国所在地的韩城嵬东!当年鲧用最初的土石工程建造了中华第一城--------崇国!

我真想看到红胶泥土与巨石粘合筑造的古崇国宏伟壮观的样子啊,一定美极了!

3》《吕氏春秋•郡守》记载:“奚仲作车,仓颉作书,后稷作稼,皋陶作刑,夏鲧作城,此六人者,所作当矣。”夏族先祖鲧是上古六贤之一。

好了,这个崇地的问题我就谈这么多,欢迎大家点击文章上方蓝色字体“韩城法律人符宏学”,免费关注我的公众号,关注后就可以查看我前面的历史文章,前后通读后,这个问题就完全可以搞清楚的。

 

第二、大禹直到30岁才结婚(中国最早也是最优秀的大龄剩男),结婚后第四天就被命令治水去了。

 

“鲧腹生禹”的时候,大禹还是个孩子,后来承袭父亲的爵位称为伯禹的时候,不过还是个少年。但是直到30岁才被派去治水。

 

1、《史记-本纪-夏本纪》中记载,尧崩,帝舜问四岳曰:“有能成美尧之事者使居官?”皆曰:“伯禹为司空,可成美尧之功.

 

但是舜帝一开始并不同意的,因为舜帝派人杀了大禹的父亲鲧[gǔn],对大禹当然处处防范。各个氏族首领虽然极力推荐大禹去治水(皆曰:“伯禹为司空,可成美尧之功.”),但都被舜以年龄小等各种理由拒绝。

舜不派会治水的大禹去治水,却派帝尧的儿子丹朱去治水,这个用心还真难以叵测。实践证明,派丹朱治水纯属闹剧,白天黄河上玩乐,晚上聚众,好快活啊。这样的安排正是东夷族的舜帝私心作怪,在政治上刻意抹黑夏族。这样私心下,可苦了天下百姓,导致人间百姓白白徒受苦难一二十年之久,此应为舜帝又一罪证。

 

2、大禹一心想治水,完成父亲宏愿,天真地以为只要各个氏族首领极力推荐,自己就能去治水,没想到等到的是舜帝处心积虑的防范,根本无法完成宏愿。但是大禹一直在等待,也不结婚。大禹执拗地认为:我就不信等不到被批准治水的那一天!

 

3、《吕氏春秋》以及《吴越春秋》曰:“禹年三十未娶,行涂山,恐时暮失制,乃娶涂山女”。

   大禹没有犯他父亲鲧的错误,即------不待帝命。而是苦苦等待帝命,但是帝命就是不下来,急的大禹团团转。在等待期间里,大禹四处巡查,查看山河路线和洪水规律,边查边等待帝命。

这一天,大禹走到四川涂山期间,突然想起自己已经三十岁了,再不结婚,别说治水,就连这伯爵的位置可能都要做不成了。因此就在这里和一位涂山女匆忙结婚了。他急于结婚不是基于爱情,而是“恐时暮失制”,担心再不结婚会违背当时的立法制度。

 

4、《尚书·益稷》禹曰:“予创若时,娶于涂山,辛壬癸甲。”

翻译就是:“我娶了涂山氏的女儿,结婚四天就治水去了。”

《史记·夏本纪》记载“禹……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薄衣食,致孝于鬼神,卑宫室,致力于沟洫。”

大禹刚结婚四天,舜帝命令下来了:命令你去治水!

这个舜帝啊,纯心找茬啊,好在大禹不在乎这个,立刻就去上任治水(也可能是如果不能按期到达上任,会被处罚的,所以才匆匆而行),这一去就是十三年啊。

 

   第三、大禹治水的方法。

 

1、大禹治水,在《尚书》、《山海经》、《论语》、《淮南子》、《墨子》、《史记》等文献中均有记载。所采取的方法是堵与疏并用的方法。

“堵”还是用红胶泥土与石头的土石工程方式护卫尧都、舜都,因这二都都在汾河平原,毫无疑问,首先工程必须先从这里开始,保卫首都,否则首都就会被龙门段的黄河水冲毁。


(龙门不凿,黄河大水直接冲毁汾河平原)

“疏”的方法就是开挖河槽,将水有序流出。

《淮南子•齐俗训》记载:“禹之时,天下大水,禹令人民聚土积薪,择丘陵而处之。”

尚书•益稷》中记载禹曰:“予乘四载,随山刊木,暨益奏庶鲜食。予决九川,距四海,浚畎浍距川”

······

文献记载很多,我就不再赘述。

 

2、一直以来,特别是国际社会对中国有没有大禹治水持怀疑态度。

 

西周中期遂国青铜礼器“遂公盨[xǔ]”铭文,为大禹治水提供了铁证。

遂公盨[xǔ]是西周的遂国国君“遂公”所铸,2002年发现,其铭文共98字,全文为:

  “天命禹敷(fu)土,随山浚川,乃差地设征,降民监德,乃自作配乡(享)民,成父母。生我王作臣,厥沫(贵)唯德,民好明德,寡(顾)在天下。用厥邵(绍)好,益干(?)懿德,康亡不懋。孝友,讦明经齐,好祀无[贝鬼](废)。心好德,婚媾亦唯协。天厘用考,神复用祓禄,永御于宁。遂公曰:民唯克用兹德,亡诲(悔)。”



  铭文大意为:上天命大禹布治下土,随山刊木,疏浚河川,以平定水患。随之各地以水土条件为据交纳贡赋,百姓安居乐业。大禹恩德于民,百姓爱他如同父母。而今上天生我为王,我的子臣们都要像大禹那样,有德于民,并使之愈加完善。对父母要孝敬,兄弟间要和睦,祭祀要隆重,夫妻要和谐。这样天必赐以寿,神必降以福禄,国家长治久安。作为遂国的国公,我号召:大家都要按德行事,切不可轻慢!

这是目前所知年代最早也最为详实的关于大禹的可靠文字记录,表明早在2900年前人们就广泛传颂大禹的功绩,表明夏为夏、商、周“三代”之首。因此,大禹治水是无可争议的事实。

隋唐五代时期的著名画家展子虔、吴道子、顾恺之以及周文矩等都曾经创作过《大禹治水图》。明代的宫廷画家李在也曾经画过一幅《夏禹开山治水图》,以纪念大禹治水的伟大功绩。但可惜年代久远,这些画作都已经无法见到了。真心希望当今的画家朋友们,能够再次绘制一幅气势磅礴的大禹治水图,以励后世。

 

第四、我今天的文章重点要介绍的是大禹所凿龙门遗迹,他到底在哪里?为什么在这里?所凿龙门的目的和功能是什么?

 

一直以来,由于很多人的误导,致使禹凿龙门被人们认为是传说,国际社会也一直拒绝承认大禹凿龙门,认为用传说来做史料显然是可笑的,苍白的。下面一组图片就是大家常津津乐道的大禹凿龙门的地方,我要告诉大家,这显然是错误的,根本没有找对地方。


      (这不是大禹凿的龙门,而是黄河大峡谷)

黄河成为现在模样已经有160万年的历史了,上图这不是大禹凿的,而是160万年前就形成的黄河大峡谷。你就是用现代技术水平,也不可能5年时间就炸出这么一个峡谷来,何况四千年前的大禹时代。那个时代最厉害的工具就是青铜器,而且开凿龙门的施工人员数量有限,我估计最多几千人甚至更少。

 

我来告诉你们大禹所凿龙门的具体位置吧。

 

1、《水经注卷四河水》“昔者大禹导河积石,疏决梁山,谓斯处也。即《经》所谓龙门矣。龙门为禹所凿,广八十步,岩际镌迹尚存。”

《魏土地记》曰:梁山北有龙门山,大禹所凿,通孟津河口,广八十步,岩际镌迹,遗功尚存。岸上并有庙祠”


(看到了吗?图中黑色箭头所指的豁口才是大禹凿的龙门,大禹如果没有凿断这个地方,那么黄河中的“岛”本身是与韩城梁山连在一起的整体。蓝色双线箭头所指的是黄河固有的河道,河道水流对面就会冲毁山西汾河平原的)

看到没?梁山北边是龙门山,是大禹凿的地方。因此,山西河津的朋友们,就不要再抢注大禹品牌的,韩城境内的才叫梁山,梁山北边就到黄河了,黄河过去就是吕梁山了。史书记载的是凿梁山而成龙门,不是凿吕梁山而成龙门。

《墨子•兼爱中》,书中记载“古者禹治天下,西为西河”意思是“古时大禹治理天下,西边疏通了西河”。墨子也记载的是疏通的是西河,西河就是黄河西边,就是韩城境内,而不是东河的山西境内。


《史记•夏本纪》中载:“禹凿龙门,通大夏”。通的是韩城的大夏,而不是山西的东夷。

2、如果你还不相信,可以现在就去龙门,用你的步子量一量。龙门之中的黄河水正是我儿时学会游泳的地方,这里我太熟悉了。

不过你先要知道规则:

古时左右脚各走一步,才是长度单位的“步”;一步为五尺,300步为1里。

而我们现在所说的步,就是我们走路时迈步的步.从后脚尖到前脚尖之间的距离,通常叫做一步.也叫做“自然步”。现代人的自然步可不是古代的“步”,古代的“步”相当于现在的两“步”

语出荀子《劝学篇》:“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现代人的自然步在古代被称为“跬”,指一举足的距离,也有“半步”之说。大家要去丈量大禹所凿龙门的宽度,实际就是现在的160步,明白了吗?你去量量禹凿龙门最“广”处,160步!收起你的下巴,不要惊讶,这就是大禹的功勋!


(我红色T型直线标注了大禹所凿龙门的位置,T型位置是龙门的最广处,大家可以去用步子量一量)

3、大禹治水十三年,而凿龙门就用了5年时间,表明凿龙门的艰难和重要。

 

为什么这么费劲把梁山北凿出龙门?目的是为了保护舜都所在的汾河平原。

大禹治水之所以能成功,是父子两人的功勋。在沿河两岸用父亲的方法筑坝的同时,将梁山深入黄河河道中的山体上凿出一道口子,这口子叫龙门。如果大禹不凿开这个口子,那么黄河中间的山体就和龙门山是浑然相连的一个整体。



(上面两张老照片,我分别用红笔和绿笔画出的地方,就是大禹所凿龙门的早期面目)

将浑然整体的山体凿开一个口子,龙门就出现了。凿出龙门后,黄河水流就多了一条通道,洪水来临之际,河水通过大禹所凿的龙门分流泄洪。


(这张高空照片可以明显看出来大禹所凿龙门的位置和功效,就是蓝色小箭头标注的地方)

黄河之水到这里不仅减缓了冲击力,而且也使水面大大降低,就是再大的洪水,也不会再集中力量去冲破山西黄河堤坝了,这样就不会威胁河东的舜都了。所凿龙门的功效就是一个泄洪工程。

从此黄河在这里河中心就多出了一个小岛,将黄河水一分为二,靠近山西的仍是黄河的古河道,而靠近陕西的被新凿出来的山体通道就称为龙门。因为是大禹凿的,所以韩城这边的就被称禹门,这道口子就叫禹门口。

4、《汉书、沟洫志》记:“昔大禹治水,山陵当路者毁之,以凿龙门,劈伊阙。”这进一步印证了大禹凿龙门和劈伊阙是两个地方,龙门就是韩城的龙门,伊阙是河南的伊阙。这是两个地理位置,不能混淆。所以,河南洛阳的朋友们,别再用你们那里的所谓龙门来僭越我们韩城的龙门了。我们这里才是真正的龙门,因为是大禹凿的,所以也叫禹门或者禹门口,Do you understand?

 
(这张图中蓝色直线处,就是禹凿龙门所留痕迹,大家可以和前面的老照片比较一下就知道了。只可惜现在黄河泥沙的填埋,将大禹凿出的痕迹掩盖了不少)


(这是现在桥下的纵面崖壁,就是当年大禹所凿,你能看到痕迹吗?)

5、《中华五千年》《中华上下五千年》等书籍中《大禹治水》篇云:龙门是大禹命名的。韩城现在的“龙门镇”“龙门村”等等称谓都是以此而开始的。

《司马迁自序》中谈到“迁生龙门”明确指出韩城才是龙门。

 

6、为了凿开这个口子,大禹不怕辛苦,不畏艰险,冬去春来整整花了五年的时间,最终在陕西韩城梁山北段深入河内的山体上凿开一个大口子将水泄下。

他手持橐(tuó)耜()耒(lěi)锸(chā)疏导河川,手上磨去了指甲磨起了老茧,腿上磨去了汗毛,生了偏枯之症,但他仍不停地工作。《韩非子·五蠹》云:“禹之王天下也,身执耒锸,以为民先,股无胈,胫不生毛,虽臣虏之劳,不苦于此矣。”。《尸子》曰:禹“手不爪,胫不毛,生偏枯之疾,步不相过,人曰禹步”。为了治理水患,大禹投入了全部的精力。

这五年当中的艰险困苦无人可知,每当实在坚持不住的时候,大禹就会来到禹山柏树之下,默默祈祷。祈祷父亲神灵的保佑,从禹山神柏获取无穷的勇气和毅力!现在大家知道了禹山的神韵了吧。

 

7、陕西人李冰父子的都江堰工程学自大禹凿龙门。

公元前256年,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率众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是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该工程在2000

这项工程主要由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宝瓶口进水口三大部分和百丈堤、人字堤等附属工程构成,科学地解决了江水自动分流、自动排沙、控制进水流量等问题,消除了水患,从而为灌溉成都平原立下了不世功勋。


(都江堰的泄洪世代护卫成都平原工程)

作为秦国人,李冰父子都江堰的灵感就来自大禹凿龙门。

大禹凿龙门是为了泄洪、控制水患从而保卫汾河平原的都城不被大水冲毁,为山西人增添了数不清的良田。

李冰父子筑都江堰是也是为了泄洪和控制水患,从而为成都平原提供源源不断的水源,为这里获得数不清的良田。

大家比较一下就明白了,完全是在同一个原理下,各自完成不同的目的。但是要论祖宗,毫无疑问,韩城大禹所凿的龙门泄洪工程才是真正的鼻祖,才是开创历史的先河之作。

只可惜啊,我们韩城人太不重视禹凿龙门的巨大意义和历史作用了。有时候我就在想,如果咱们把大禹凿的龙门堵上,那时候全世界才会真正意识到大禹凿龙门的伟大。当然,这只是玩笑之话,要真那样,中华大地又要遭殃了。

在这里,我真心建一言,希望我们韩城政府重视禹凿龙门工程,将这一伟大工程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我有理由相信:作为儿子辈的都江堰工程都能够成为世界文化遗产,而我们韩城作为祖宗辈的禹凿龙门工程,那就更应该获得世界文化遗产!我相信一定能够获得!就看政府做不做了!

 

第五、鲧、禹定九州,特别用一州之名纪念父亲。

 

大禹治水成功后,河流两岸新增了无数的可耕土地。但新的问题又来了,这些露处的土地有谁管理耕种?为了避免人们相互争夺土地,有必要对这些土地进行划分。而有资格划分各方都五异议的人选只可能是大禹,舜帝都没有这个威望。大禹将这些土地划分为九,这就是中国又被称为“九州”的来历。

《山海经•海内经》“禹鲧是始布土,均定九州”,《庄子•天下》云:“禹亲自操橐耜,而九杂天下之川,……置万国。”《淮南子•修务训》云:“(禹)平治水土,定千八百国。”

从这些文献记载来看“九州”是鲧和禹制定的,表明治理洪水中,鲧的筑坝、筑城技术同样功不可没。

特别要说一下这个雍州,“雍”就是堵塞的意思,正是鲧的办法。雍州就是从龙门开始往西、往南的方位。《禹贡》有载:“龙门,雍州之城也。”也就说龙门才是雍州初始之城,这正是父亲鲧的成就和功劳。大禹将龙门和龙门以西、以南区域起名“雍州”的用意再明显不过了,就是纪念父亲鲧的丰功伟绩!


(九州图)

因此,天下九州的划定,实乃是鲧、禹定九州。

 

第六、大禹废除禅让制,制定禹刑,定都今山西运城夏县。

 

1、因为父亲的被害,大禹恨透了表面民主实则无比昏聩虚假的禅让制度,所谓的禅让其实就是引发人们相互之间争斗的把戏。

大禹知道舜是有私心的,当年舜是担心父亲鲧的功劳过大,影响他帝位的获取,所以才设计害死了鲧。为了及早即位,舜又囚禁了帝尧(史书记载舜囚帝尧才获帝位)。而且大禹也知道,舜其实一直想把帝位传给他的儿子商均,始终想对大禹下手。舜表面上说要让位于大禹,史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于是大禹说他不继承帝位,请舜的儿子商均即位。大禹本人则回到韩城崇地,来到禹山神柏之处继续为父亲守灵,这样做的目的实际就是为了避祸。跟随大禹的还有大禹的铁杆粉丝皋陶(gāo yáo)。

 

2、舜帝果然把帝位传给了自己的儿子商均,但是民众跟随商均一段时间之后,发现商均根本无法与大禹相比。于是都上到禹山请大禹出山执掌帝位。

皋陶(gāo yáo)就说话了:“如果要大禹出山就必须听从大禹的”

大家说:“好,我们听从大禹的”

皋陶又问:“如果不听从怎么办?”

大家说:“你说怎么办就怎么办?”

皋陶说:“不从,则刑责之”

大家说:“行”

这就是《禹刑》的来历,“不从,则刑责之”这句话就是中国最早刑法典的起源,学过中国法制史的都知道这句话。

 

3、《禹刑》的具体内容已经无法考订,但文献中有零星的记载。

《左传》语出:“《夏书》曰:昏、墨、贼、杀;皋陶之刑也,请从之。”

“昏”:自己做个坏事而窃取他人的美名;

“墨”:贪得无厌、败坏官纪;

“贼”:肆无忌惮地杀人;

这三种罪都要处以死刑。大禹特别强调这个“昏”罪,是因为夏族人受这个“昏”害太深了,必须首先打击!

大禹得到大家许诺后,就跪在禹山神柏泣拜,告慰父亲英灵,随众人下山。随后定都山西夏县,这里离禹山仅一天的路程,方便大禹时时回禹山祭拜。后来夏朝三代之王都来这里祭拜(我以前的文章有过介绍)。


如今,韩城嵬山这黄土高原独有的红胶泥土在默默诉说鲧的本领和功勋;

如今,大禹亲手种下的神柏在禹山之巅为鲧的被害呜咽至今;

如今,韩城黄河之滨全国唯一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周原村大禹庙中的大禹,他时时刻刻在聆听禹山父亲的教诲之声;

如今,黄河龙门之水在风雨中低声呜呜诉说大禹的功勋和这古老雍州的来历。




四千多年的风风雨雨,这禹山上唯一幸存的神柏,时刻在告诉人们,四千多年前的那一天,这里发生了什么?黄河大禹所凿龙门遗迹在时刻告诉人们,我们要记住什么?怀念什么?

这就是我文章前面提到诗经记载“奕奕梁山,惟禹甸之”的完整意思和来历。

   终于把这方面的史实谈完了,好辛苦啊。如果大家觉得有收获,请积极打赏啊,点击下面“赞赏”键,把你们账户里、红包里的人民币赏点,给我鼓鼓心劲我也好再接再厉啊!美元也行,我没意见!呵呵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