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教师被骗23万,社会风险信息传播缺位的灾难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2-08-08 14:16:23


         日前,甘肃一乡村教师省吃俭用攒下23万元卖房款,却突然遭遇一场电信诈骗被骗光购房款后的新闻,再次撼动民众内心深处最脆弱的悲情防线。


        七件套的锦缎寿衣,是范银贵穿过的最好的衣服——在他的时候,身上仍穿着17年前结婚时,四姐给他做的一件灰白格子西服。这个甘肃天水秦安县的乡村教师,以常人难以想象的节俭,积攒了23万元。

        原本他准备用这些钱,买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但一个电话击碎了范银贵的全部希望,一个操着蹩脚普通话的男人自称是警察,,要冻结全部资金。

        胆小内向的范银贵轻信了,他分两次给对方转去了自己的全部积蓄。等他反应过来,为时已晚。5月11日中午,范银贵出门前,恨恨地给妻子撂下一句话:“我揍那些人(电信诈骗犯)去!”人们再次见到他的时候,是在县城一栋住宅的22楼。他把一条消防水带缠在脖子上,了。

       (相关事件报道来自澎湃新闻)

    

         “我的死与妻子无关,与骗子有关”,这是他结束自己的生命之前,留给这世间的最后遗言。这则新闻展现在人的面前,除了对骗子的无耻的可恨,对受害乡村老师的同情的之外,各种莫名无奈情感交织在一起,让人这一场骗术而起人间悲剧感觉五味杂成。

   

           我们不难想象,范银贵得知自己被骗的一刹那,内心如何一种世间末日景象,电信诈骗骗子的丧心病狂,给中国社会多少带来一个个的悲剧?让多少个家庭倾家荡产,给受害人身心造成极大伤害,走上的道路。


          ,强调受害人自身认知能力的缺陷的补充和社会经验训练外。对于个人信息的泄露的社会固有的风险已经无力吐槽,这些说上一千遍的社会问题,总要有人听吧?


         为什么诈骗者的行为能成功,诈骗犯罪的成本过低,,诈骗犯量刑太轻,这都是电信诈骗案件屡禁不止诱因。除此之外,,也让电信诈骗有机可乘。一些软件提供商保存的用户信息不完善,或根本就是虚假信息;,都导致打击犯罪时行业、政府以及司法机关之间信息不畅。 




          为什么受骗者总是那些老人、弱势群体,亦或是城乡边缘化群体、乡村人,而此次事件的受害者,是一位兢兢业业奉献乡村教育事业数十年的乡村教师?深刻透视此类悲剧,凸显的是社会体制的转型管理不善,长期风险信息传播不对称的严重社会问题。


        信息技术化促进社会转型的时代,社会群体思维代际转型依靠信息传播,这种信息的平衡,社会风险信息不可缺位,而正是由于社会风险信息流动不畅,导致信息流动相对迟缓的中老年群体无法识辨诈骗信息,或者风险信息识别水平低于社会平均水平。


         同时,城市二元进程过程中,官方长期以来的意识形态信息传播表面平静没有被打破,社会风险信息在城乡结合地带,农村地带长期缺位。

 

        虽然在现代社会信息流动趋于正常,但是由于流通存在时间差异和流畅性制约,位于偏远山区信息流末梢,人们还在依靠行政宣传介绍正面信息,对风险信息掌控渠道单一甚至堵塞。

  

         从信息流通的角度来看,在一个技术社会里,单一的正面信息和政府形象类信息最终会导致风险信息被弱视;为了避免技术和风险灾难,风险自由的信息交流是必须的,这种风险包括金融风险,、经济风险、文化风险、生态风险。

    

           而这位老师被骗,首先是对于个人经济风险信息缺乏掌控和认识。信息传播过度单一是技术社会的弱点之一。如果没有信息多元化传播,社会风险信息全名普及,那么每一个公民的安全都危在旦夕。  


(原创文章  谢谢赞赏)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