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驱寒神汤!让你整个高三都明亮起来的选择题答题模板来啦!(二)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2-01-05 13:08:21

模型5 优选法


特点描述

优选法就是从选择题的备选项中选择一个最优选项。备选项有的部分符合、有的基本符合、有的全部符合题干要求,但这些备选项与题干要求之间的关系不同于一般选择题的正、误关系,而是一种质、量关系,或者说是程度关系。题干中往往设置一个表示程度的副词或形容词,如“主要”“重要”或者“最主要”“最重要”“最重大”等,这时就要用到优选法。

思维模板

方法1 直接优选法


直接优选法是对那些难度不大或者是一眼就能看出答案的题目,可直接进行选择。


【典例1】 近年来,青海湖流域降雨和径流量减少,草场退化,土地沙化,使本来就十分脆弱的生态环境雪上加霜。目前,青海省在青海湖地区开展水土综合治理,并取得了一定成效。据此回答(1)—(2)题。

(1)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脆弱的根本原因是

A.地形崎岖,河流众多      

B.光照弱,植被覆盖率低

C.地处青藏高原,气候寒冷  

 D.生物种类单一,数量少

(2)青海省在青海湖地区开展水土综合治理工作,切实可行的措施是

A.引进物种,增加生物种类,提高生态环境的稳定性

B.大力实施以乔木为主的植树造林工程,提高森林覆盖率

C.充分利用水资源发展灌溉农业,扩大耕地面积

D.改良耕作制度,实施围栏封育、轮封轮牧


关键信息▶ 青海湖、生态环境、水土综合治理。


模型套用▶ 本题是对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恶化与治理的考查,难度不大,根据所学知识可直接优选。

(1)青海湖地处青藏高原,高寒气候是造成其生态环境脆弱的根本原因。选C。

(2)青海湖地区可以通过改良耕作制度来改善生态环境,且大部分地区应实施围栏封育、轮封轮牧等。引进物种,增加生物种类的错误在于一方面引进的物种不一定适应当地环境,另一方面可能带来外来物种入侵灾害,A错。这里的气候不适宜乔木生长,B错。这里降水少,不能盲目扩大耕地面积,C错。选D。


方法2 计算优选法


地理学习中会遇到不少的计算问题,如正午太阳高度计算、比例尺和实际距离的计算、气温的计算等。在解答此类题目时,只要看清题目要求,然后结合计算公式进行计算,最后在备选项中找出与计算结果一致的选项即可。


【典例2】 (重庆高考)下图为某城市主要道路分布图,标注数字表示道路长度。读图回答(1)—(3)题。


(1)同学们从学校乘车到科技馆参观,到路口A时为保证到科技馆的距离最短,汽车应选择的行驶方向为

A.东 B.南 C.西 D.北

(2)老师要利用学校建成的GIS了解全班同学的居住点的空间分布状况,主要利用GIS功能是

A.输入 B.管理 C.分析 D.输出

(3)该城市计划布局一座垃圾焚烧发电厂,较适宜的选址为

A.甲 B.乙 C.丙 D.丁


关键信息▶ 道路长度、风向标、断道施工。


模型套用▶ (1)同学们从学校乘车到科技馆有多种路径可选,根据题干中的限定词“最”和道路长度判断,此题可用计算优选法。由图示信息可知,到路口A时为保证到科技馆的距离最短,应沿15→17→19→23→27路线行驶(距离为15+17+19+23+27=101),根据指向标可知汽车应向西行驶。选C。

(2)GIS是在一定的数据源基础上进行分析、对比、计算等的地理信息技术,其功能侧重于分析、计算,老师要利用学校建成的GIS了解全班同学居住点的空间分布状况,主要利用到的GIS功能是分析。选C。

(3)垃圾焚烧发电厂会产生严重的大气污染,应在远离城区且不会对城区造成大气污染的地方布局。由图示信息可知,该城市盛行西北风,甲地位于城郊且在盛行风的下风向,在这里建垃圾焚烧发电厂对城市造成的污染最轻。选A。


方法3 比较优选法


有时会碰到所给的备选项中有一个以上或者全部都符合题目的要求,而试题又明确地说明该题为单项选择题,这时,我们应采用“比较优选法”,对这几个符合条件的选项进行比较,找到最合题意的或最佳的选项。


【典例3】 读我国长三角、环渤海、西北地区和西南地区三种货运方式占全国的比重示意图,完成(1)—(2)题。


(1)公路运输是西南地区最主要的货运方式,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①地形 ②气候 ③植被 ④资源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长三角地区和环渤海地区都位于我国东部平原,长三角地区铁路货运比重明显低于环渤海地区,制约长三角地区铁路建设的最主要原因是

A.土地价格昂贵       B.劳动力工资水平高

C.河网密集,多洼地 D.降水丰富,洪涝灾害频繁


关键信息▶ 货运方式、公路运输、长三角、环渤海。


模型套用▶ 本题组两道选择题的选项均与题干关联性较强,但题干中的“主要”“最主要”提示我们需要采用比较优选法。

(1)题中四个因素都能对公路运输产生影响,而题干中的限定词是“西南地区”,西南地区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多样,相比而言,公路运输是最经济、最灵活的货运方式,故①正确;资源的运输量一般较大,采用公路运输的成本高,故④错误;②与③相比,气候对公路运输的影响要远远大于植被。选A。

(2)单纯比较长三角与环渤海地区,四个选项说法均正确,但题干限定于“铁路货运”,结合图中提供的信息,长三角地区货运以水运为主,说明该地区河网密集、多洼地,这增加了铁路建设的难度,使铁路的建设成本上升,制约铁路运输的发展。选C。


方法4 猜测优选法


有的试题涉及的知识面较广,而且有些内容我们并不完全熟悉,在这种情况下,可运用猜测优选法,把自己最有把握的选项选出来。


【典例4】 洛伦兹曲线模型反映某种事象分布的均匀程度,本题用其反映人口与经济分布的相互关系。图中各曲线的弯曲程度反映出该变量分布的不均衡性,曲线越弯曲,表示该变量分布越不均衡。读安徽省人口与GDP分布洛伦兹曲线图,完成(1)—(2)题。


(1)安徽省人口、GDP分布的状况是

A.人口集中度大于GDP集中度

B.GDP集中度大于人口集中度

C.人口集中度与GDP集中度一致

D.人口集中度与GDP集中度完全背离

(2)图示安徽省人口与GDP洛伦兹曲线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①安徽省有大量民工到沿海发达地区务工 ②安徽省人口自然增长率快速下降 ③安徽省经济核心区对人口的吸引力不够 ④安徽省地形差异大 ⑤淮河横贯安徽北部,南北气候差异大 ⑥安徽省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第二、三产业比重不高

A.①②⑥ B.③④⑤ C.①③⑥ D.①③⑤


关键信息▶ 洛伦兹曲线、人口和经济。


模型套用▶ (1)据材料可知,洛伦兹曲线弯曲程度反映出该变量分布的不均衡性,曲线越弯曲,表示该变量分布越不均衡。图示安徽GDP洛伦兹曲线弯曲程度大于人口洛伦兹曲线,说明GDP分布的不均衡程度高,即GDP集中度大于人口集中度。选B。

(2)本题设置了6个数码,涉及的内容多,且③④⑤⑥的设置角度在平时学习中不常见,因此可采用猜测优选法。据上题分析,安徽省人口集中度小于GDP集中度,而大量民工到沿海发达地区务工可以减弱安徽省人口的集中程度,因此①符合题意。淮河横贯安徽北部,南北气候差异大,不足以导致人口集中度与GDP集中度的差异,因此可排除⑤。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人口集中度关系不大,且安徽省的人口自然增长率目前也没有快速下降。第二、三产业从业人员的集中度高于第一产业,安徽省的第二、三产业比重不高,导致人口集中度低。选C。


模型6 求同存异法


特点描述

单项选择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是正确的,如果发现3个选项是相同特征的,即可推断不同特征的那个选项就是正确的。这种方法就是求同存异法。


求同存异法是解决比较型选择题常用的方法,比较型选择题从试题形式上可分为类比和对比两种,类比是将同一性质的地理现象、事件进行比较,主要是程度性比较;对比是将不同性质的地理现象或事件进行比较。比较型选择题涉及找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地理现象或事件的“共(相)同点”“相似点”“相似之处”时,需要我们对各个现象或事件进行分析、归纳和概括,以找出它们的共性和个性。


思维模板

方法1 时间判断法


在有的选择题中,先要判断出时间(或季节),然后根据时间(或季节)判断出选项中表示时间相同的,剩下不同的则往往成为正确的答案。


例如,读中心点为地球北极的示意图,若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华北平原正值小麦播种季节

B.华北平原正值小麦收获季节

C.长江中下游进入梅雨时期

D.罗马气候干热

本题的常规解法是先根据示意图判断出此时的季节,然后根据季节再依次判断四个选项是否正确。我们可以换一种思路:先根据4个选项发现华北平原小麦收获季节、长江中下游进入梅雨时期和罗马气候干热的时间都在夏季,又因为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因此只能是A项正确。


【典例1】 太阳天顶角是表示太阳位置的一种方式,其与正午太阳高度的关系如下图所示。据此回答(1)—(2)题。


(1)夏至日,太阳天顶角为0°的地区位于

A.南回归线   B.赤道

C.北回归线   D.极点

(2)当伦敦正午太阳高度最小时,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北京盛行西北风   

B.珠江处于枯水期

C.地中海沿岸正值雨季

D.北印度洋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关键信息▶ 太阳天顶角、正午太阳高度。


模型套用▶ (1)由图中提供的信息可知天顶角与正午太阳高度是互余关系。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回归线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为90°,故天顶角为0°。选C。

(2)四个选项都与季节相关,因此可采用时间判断法。北京盛行西北风、珠江处于枯水期和地中海沿岸正值雨季都是北半球的冬季,而北印度洋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是北半球的夏季,因此A、B、C三项相同,D项特殊。可以再结合题目验证,伦敦地处北半球,其正午太阳高度最小时为北半球冬季。选D。


方法2 特征比较法


有的选择题往往给出不同的地区,而不同地区都具有自己不同的特征,将区域特征大致相同或相似的归在一起,剩下不同的则往往成为答案;或者是选择项围绕某个地理要素进行描述,我们也可将特征相同的归在一起,然后再进行判断区分。


【典例2】 “保护性耕作法”是指对耕地实行免耕或浅耕措施,并在粮食收割时及时将作物秸秆粉碎后归还农田,或者将庄稼茬子留在田地过冬。下表为某地“保护性耕作”实验前后冬春季节有关实验资料。读表,完成(1)—(2)题。


(1)实验结果反映了采用“保护性耕作法”能够

A.保持土壤水分,降低大气湿度  

B.降低土壤水分,提高抗旱能力

C.增强土壤透气性,提高土壤肥力

D.降低土壤透气性,减少空气污染

(2)下列最适宜推广“保护性耕作法”的地方是

A.哈萨克斯坦 B.新加坡 C.比利时 D.巴西


关键信息▶ 保护性耕作、实验资料。


模型套用▶ (1)四个选项实际上只是对实验前后土壤的水分和透气性两个特征进行了对比,可以采用特征比较法,只要观察表中这两个特征的变化,进行比较即可。由表可知,实验后,土壤水分和大气水分均增加;土壤空气减少,说明土壤透气性降低;大气悬浮物质减少,空气污染减轻。选D。

(2)比较四个地方的位置特征,只有哈萨克斯坦位于干旱地区。而保持土壤水分,增加大气湿度,提高土壤肥力对干旱、半干旱地区作用更大。选A。


方法3 类比分析法


类比分析法就是通过比较找出事物的共同点。有的选择题以表格形式呈现对比项目,这种试题对比项目多,综合性强,往往使学生感觉无从下手,这时要注意分析题目的特征,抓住几个比较项进行分析。


【典例3】 根据下表资料,回答(1)—(3)题。

我国四省(区)人口及部分自然资源统计数据


(1)表中①②③④所示省(区)的简称依次是

A.川、黑、苏、陇   B.苏、川、陇、黑

C.黑、川、陇、苏   D.陇、黑、川、苏

(2)下列推理中,过程和结论正确的是

A.耕地面积①比②小,因此,山区面积①比②大

B.水资源总量②比③多,因此,年降水量②比③大

C.木材总蓄积量③比④少,因此,森林覆盖率③比④低

D.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①比③小,因此,乡村人口比重①比③大

(3)有关四省(区)农业生产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省(区)西部是该省种植业集中地区

B.②省(区)东部是我国著名的棉花产区

C.③省(区)南部农业耕作制度为一年三熟

D.④省(区)北部灌溉用水主要是地下水和高山冰雪融水


关键信息▶ 人口比重、耕地面积、水资源总量、木材蓄积量。


模型套用▶ 本题组的解答过程应注意对地理统计数据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同时注意对表格中地理事物进行纵向或横向类比分析,需要采用类比分析法。

(1)四省中,甘肃省(陇)地处西北内陆,受海洋影响小,降水少,水资源总量最少,对应④。黑龙江省(黑)土地辽阔,森林资源丰富,耕地面积广,木材总蓄积量和耕地面积都很大,对应②。选A。

(2)任一省(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与乡村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之和都是100%,因此,城镇人口比重小的省(区),其乡村人口比重必然大。选D。

(3)根据第(1)题分析可知,①省(区)为四川省,西部为高原、山地,是林牧业集中地区;②省(区)是黑龙江省,由于纬度较高,不适宜种植棉花;③省(区)为江苏省,南部为亚热带气候,农业耕作制度为一年两熟;④省(区)为甘肃省,北部为河西走廊,灌溉用水主要是地下水和祁连山冰雪融水。选D。


方法4 区域对比法


区域对比法即将两个不同的区域放在一起进行比较,找出区域间的共同点或不同点,这种题目比较多见。解答步骤一般是先对各个独立的现象、区域进行分析、归纳和概括,找出它们的共性与个性;然后要根据试题的要求比较内容,结合所学地理知识,运用对比、综合等思维方式,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典例4】 下图是两区域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读图完成(1)—(3)题。


(1)下列关于甲、乙两地方位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地位于乙地的东北方向

B.甲地位于乙地的西北方向

C.甲地位于乙地的西南方向

D.甲地位于乙地的东南方向

(2)下列关于图中甲、乙两地太阳能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地较丰富,主要是甲地纬度低,太阳高度大

B.甲地较贫乏,主要是甲地阴雨天气多,大气削弱作用强

C.乙地较丰富,主要是乙地冬季降水少,大气削弱作用弱

D.乙地较贫乏,主要是乙地纬度高,太阳高度小

(3)图中①地纬度比②地高而气温相当,其主要原因是

A.①地位于海洋又受西风影响,②地位于大陆且受冬季风影响

B.①地位于海洋又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②地位于大陆且受冬季风影响

C.①地位于海洋又受西风影响,②地白昼时间长、太阳高度大

D.①地白昼时间短、太阳高度小,②地位于大陆且受冬季风影响


关键信息▶ 经纬度位置、1月等温线。


模型套用▶ 本题组是将两个不同的区域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因此应运用区域对比法。

(1)由经纬度定位可知,甲地位于乙地的东南方向。选D。

(2)图中甲地位于四川盆地,阴雨、雾天气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太阳能资源贫乏。乙地位于非洲北部地中海沿岸,夏季炎热干燥,太阳能资源丰富。选B。

(3)①地位于地中海,受来自海洋的西风影响,1月份气温高;②地位于亚欧大陆且受冬季风影响,1月份气温低。选A。


模型7 区域定位法


特点描述

区域定位法主要适用于分析地图类试题。区域地理是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地理学因地制宜思想的核心与关键。以各种形式的区域图为载体考查相关地理原理和能力一直是高考命题的重要形式,而解答这类题最关键的一步就是空间定位。

思维模板

方法1 经纬网定位法


地球上任何一个地理事物的区域位置都可以通过具体的经度和纬度来确定。利用经纬网进行定位是区域定位中最常见、最准确的方法。这种定位的方法需要我们对一些重要地理事物的经纬度位置了如指掌,对一些重要的经纬线穿过的地区信手拈来,如一提到北回归线穿过的重要地区,我们应该马上想到有红海、阿拉伯海、印度半岛、中南半岛北部、台湾岛、墨西哥湾等。


【典例1】 下图为45°S附近某地区的相关数据图,80°、60°为经度。读图,完成(1)—(2)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处的水温比④处高

B.②处的降水量可能为900 mm

C.③处多对流雨

D.④处位于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的交界处

(2)关于③处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气候为温带季风气候

B.位于安第斯山脉的西侧

C.位于中纬西风的背风坡

D.植被为常绿阔叶林


关键信息▶ 45°S、经度80°、经度60°。


模型套用▶ (1)①②③④都需要确定具体的位置,而题中提供了经纬度,因此需要采用经纬网定位法。结合经纬度可知,该区域位于南美巴塔哥尼亚高原附近,①④分别位于大陆的西岸和东岸,分别受寒流和暖流影响,①处的水温比④处低;②处位于安第斯山脉迎风坡,降水较多;③处多地形雨;④处位于美洲板块内部。选B。

(2)由上题可知,③位于安第斯山脉东侧,位于中纬西风的背风坡,受安第斯山脉阻挡,降水较少。选C。


方法2 海陆位置定位法


有的地理事物位于大陆内部,有的地理事物位于大陆东部或西部(临海),有的被海洋包围(如岛屿),利用地理事物的海陆位置可以对地理事物进行准确或大致定位。例如,北临北冰洋、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与大西洋不直接相临的大洲,我们可以确定为亚洲。


【典例2】 (四川高考)读图,回答(1)—(2)题。

(1)图示区域从沿海向内陆,陆地自然带依次为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给该区域带来降水的主导风是

A.西北风 B.西南风

C.东北风 D.东南风

(2)R河段

A.流量季节变化大 B.春汛明显

C.河流堆积作用强 D.河谷横剖面呈槽型


关键信息▶ 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海拔。


模型套用▶ (1)图中提供了纬度与海陆分布的信息,因此,可综合运用经纬网定位法与海陆位置定位法。从图示纬度分布来看,该地位于北半球低纬度地区。从陆地自然带分布变化来看,沿海地区为热带雨林带,向内陆过渡为热带草原带,则主导风应从海洋吹向大陆,结合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规律判断,给该区域带来降水的主导风最有可能是南半球信风(东南风)越过赤道右偏而成的西南风。选B。

(2)R河段流经热带草原气候区,所以河流流量的季节变化大。R河段流经山区,以流水的侵蚀作用为主,河道应为“V”型。该地区位于热带地区,山区海拔较低,无积雪,故不可能有春汛。选A。


方法3 相对位置定位法


任何地理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在地图上,可以通过某地理事物与周围相关地理事物在方向、距离上的比较,确定它的区域位置。例如,黄土高原位于太行山以西,若能确定某高原东部为太行山,即可确定其为黄土高原。


【典例3】 (新课标全国卷I)右图为45°N附近某区域的遥感影像,其中深色部分为植被覆盖区,浅色部分为高原荒漠区;终年冰雪覆盖的山峰海拔3424米,距海约180千米。读图,完成(1)—(3)题。


(1)导致图示区域内降水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大气环流 B.地形 C.纬度位置 D.洋流

(2)该区域位于

A.亚欧大陆太平洋沿岸地区 B.亚欧大陆大西洋沿岸地区

C.北美洲大西洋沿岸地区 D.北美洲太平洋沿岸地区

(3)该区域中山脉西坡山麓的自然植被属于

A.常绿阔叶林 B.常绿硬叶林 C.针阔叶混交林 D.草原


关键信息▶ 45°N附近、植被覆盖区、高原荒漠区、山脉、180千米。


模型套用▶ 本题组因为题干提示是在45°N附近,所以可采用相对位置定位法。

(1)45°N经过亚欧大陆和北美洲等地,但亚欧大陆上的高原荒漠出现在距海较远的地区,可以排除,故可判断该区域位于北美洲。图中西部地区植被覆盖较好,且地形以山地为主,可推断出西坡为迎风坡;而图中东部地区位于背风坡,受西部山地的阻挡,降水较少,故为荒漠区。选B。

(2)由上题的分析可知,该区域位于北美洲,西部是山区,且为迎风坡,东部是高原荒漠区,故该区域位于北美洲西部,即北美洲太平洋沿岸地区。选D。

(3)图示区域位于45°N的大陆西岸,故山脉西坡山麓终年受西风控制,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在该气候下发育的自然植被为针阔叶混交林。选C。


方法4 地理要素特征定位法


受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不同地区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存在较大的差异,通过这些地理景观可以确定其所在地区的位置。例如,根据艾菲尔铁塔我们可以判断其所在城市是巴黎。


【典例4】 中国某地居民就地取材,用竹木扎制屋架,茅草覆顶,建造的传统民居远看像船底,因而被称为船形屋。根据材料回答(1)—(2)题。


(1)该村落最可能位于

A.青藏高原     B.黄海沿岸

C.海南岛山区 D.东北平原

(2)该传统民居能够反映当地的环境特点是

A.高寒缺氧     B.潮湿、多虫鼠

C.多火山、地震   D.干旱缺水


关键信息▶ 就地取材、竹木。


模型套用▶ (1)结合题中信息“某地居民就地取材,用竹木扎制屋架,茅草覆顶”和四个选项分析,具有大面积竹林的只能是海南岛山区。选C。

(2)据上题分析,海南属于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量大,气温高,所以该传统民居能反映当地的环境特点是潮湿、多虫鼠。选B。


方法5 地理事物分布规律定位法


任何地理事物都有其分布特征及规律,依据特定的分布规律就可以推测特定事物的特定位置。例如,根据某个地方具有地中海气候特征,就可以推测这个地方位于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


所以根据具有显著特征的地理规律,如气候类型、河流径流量变化、农作物及其熟制、自然带和洋流、日影朝向等的分布规律,再结合相关的文字、数据或图表,可快速推测地理事物所在的空间位置。


【典例5】 读我国某种地理现象分布图,回答(1)—(2)题。


(1)该地理现象可能是

A.洪涝 B.台风 C.泥石流 D.高温

(2)对图中面积最大的一块地理现象分布区有直接影响的因素是

A.暖锋 B.台风 C.亚洲高压 D.副热带高压


关键信息▶ 长江中下游、南疆。


模型套用▶ (1)根据该地理现象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和南疆地区可知,该现象最可能是高温。洪涝、泥石流在南疆很少发生,台风对南疆没有影响。选D。

(2)由上题分析可知,面积最大的一块地理现象分布区为长江中下游地区,发生高温现象的原因是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选D。


方法6 轮廓特征定位法


世界上每一个区域,大到一个大洲、大洋,小到一个湖泊、一条河流,都有一定的轮廓特征,因此可以利用地理事物的轮廓特征进行定位。首先要熟识各种区域轮廓,尤其侧重中国省级行政区轮廓和世界主要国家轮廓。其次要熟识海陆轮廓,主要是大洲、大洋的轮廓。最后要能区分重要水域轮廓特征,对著名的湖泊(五大湖、贝加尔湖、里海、鄱阳湖、洞庭湖、太湖、青海湖等)更要特别关注。在实际应用中,常把重要区域的轮廓特征和经纬度结合起来使用。


【典例6】 读世界某区域的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回答(1)—(2)题。


(1)关于图中所示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自然景观以热带草原为主

B.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

C.甲、乙两国均大量出口棉花

D.乙国耕地资源较甲国丰富

(2)关于乙国境内的河段的描述,正确的是

A.流量大  B.多“V”型谷

C.流速平缓  D.有凌汛现象


关键信息▶ 经纬度位置、等高线、国界。


模型套用▶ 解答本题可综合运用经纬网定位法和轮廓特征定位法。先由经纬网定位法确定该区域位于北非,再根据国家的轮廓特征判断甲为利比亚,乙为埃及。

(1)图示区域地形以平原、高原为主;本区受副热带高压或东北信风的影响,气候为热带荒漠气候;埃及出口棉花,地处尼罗河中下游,故耕地面积大于利比亚。选D。

(2)尼罗河下游流量不大;因为地处河流下游,所以多“U”型谷;该区域为热带区域,河流不结冰。选C。


微学习圈答题集训营

QQ:1846370235

QQ群:215615873

专业指导快速提升解题能力

期待与你一起携手,青春的路上不留遗憾



更多精彩学习内容请点击“阅读原文”登陆微学习圈官网查看。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