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10年的时间,下一盘大棋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1-05-30 11:35:39

2015年5月,在内蒙古阿拉善刚刚呈现一丝绿色,顽强的生命正在这里悄悄扎根。在短短的三个月里,SEE完成了今年750万棵的梭梭种植任务。不过,这只是一个开始。SEE要挑战的目标,是用10年时间,动员10亿资金,种植一亿棵梭梭,恢复200万亩梭梭林。



↑当地牧民是为期三个月的春种中的主力军


阿拉善位于我国三大沙漠巴丹吉林、腾格里、乌兰布和的交汇处,一旦三大沙漠“握手”,将对我国整体的自然环境产生巨大影响。而“一亿棵梭梭”公益项目正是为了阻止荒漠延展而诞生的。


梭梭被誉为“沙漠生态的保护神”,一棵成年梭梭的树冠能达到3-5米,发达的根系则足可固定10平方米的沙漠然而用梭梭固沙的探索之路,并非一帆风顺。


王书文,“一亿棵梭梭”公益项目主要设计者、,可以一窥路之漫长。


文/龚义,图/阿拉善SEE提供



↑王书文(中)和以色列KKL荒漠化防治基金会专家


梭梭乐园的丧失


记者:200万亩梭梭林,对阿拉善地区意味着什么?


王书文:
意味着一道生态屏障。在我们的探访中,老牧民回忆说,五、六十年前阿拉善的梭梭林又高大又茂密,骆驼进去后,都不容易再找到。那时候阿拉善的生态环境是非常好的,在一道绵延800多公里的原始梭梭林庇护下,是一片乐园。但后来梭梭林被破坏得很严重,大规模减少。



↑曾经的梭梭林


记者:是什么破坏,使梭梭林大规模减少?


王书文:
主要遭遇了两次大的破坏。一次是50年代冷战时期,前线部队驻扎这里,因无柴可烧,只能就地取材烧梭梭;一次是60年代大饥荒时期,甘肃等地百姓大量迁移,途经阿拉善地区,很多人留在这里繁衍生息,大规模养羊放牧,大肆砍伐。


这种对梭梭的掠夺式利用,造成了生态性破坏,沙尘暴厉害的时候可以吹到北京。也正是对北京沙尘暴的“追沙溯源”,使SEE的创始人来到了阿拉善。


曾经6年看不到治理的明显成果


记者:SEE在阿拉善地区的努力,对生态有明显的改善么?


王书文:SEE是做生态恢复的,企业家们年年都去阿拉善,大家都很期望为生态做一些事情,但是评估结果表明,直到第六个年头也看不到恢复的直接成果。


大家分析后发现,问题在于SEE做的公益项目比较分散、没有核心任务,另外许多项目是不可持续的,一旦不给钱,项目就死掉了。


记者:发现问题后,阿拉善SEE做了什么改变?


王书文:
2011年,SEE理事会也认识到这个问题,时任SEE会长的冯仑说,SEE已经做了六七年了,经过沉淀和总结,需要更加规模化的项目来完成SEE的使命,项目要“可看”、“可说”、“可测”。


可看,就是用眼睛可以看到,不只是在讲故事;可说,就是项目成果背后要有故事,可以进行传播;可测,是项目对生态的贡献可以量化。冯仑会长这一届理事会提出了规模化战略。


方案被否的郁闷期


记者:理事会的要求有给你带来什么挑战?你怎么应对?


王书文:
挑战非常大,比如究竟什么叫规模化?都很难理解。


们做了很多项目调研和设计方案,比如阿拉善地区的牧业怎么转型等等,当时我在理事会上提出来,但直接就被否决。理由是这是政府做的事情,SEE做不了。因为每一个转型都牵涉到系统的转型,特别难。


我们还提出了沙漠绿坝计划、绿牧家计划、鸿雁计划……理事们听了快睡着了。



↑屡败屡战的一亿棵梭梭团队


记者:当时理事会的否定有让你们气馁吗?


王书文:
苦思冥想向理事会提交的项目方案一一被否掉,我们心里的确很郁闷,但理事会的否定是非常有帮助的。


做保护的专业人员,思维通常是,环境有什么问题、面临什么威胁,然后考虑项目的解决方案、需要的资源。企业家的思维是倒过来的,投入资源做这个事,能实现什么样的愿景?有什么简单的可操作的商业模式?所以,需要把项目转换一种逻辑模式。


转换逻辑,突破“规模化”瓶颈


记者:是什么促使你突破了“规模化”这个瓶颈?


王书文:
一开始我也看了些西方公益组织如何做规模化项目,但找不到参考,因为当时我们对项目认识不清晰,很难找到一个标杆。


来SEE之前,我是做过几年企业的。2012年前后,我在思索,企业的产品要实现规模化销售,就需要规模化复制。复制,就需要产品。而简单的才能复制,复杂的东西复制不了,不能复制根本实现不了规模化


被理事会的否定后,我就一直在反思这些问题,走着、坐着都在想。用做企业的思维去倒推,最后发现无法规模化的症结,在于SEE没有自己的产品


记者:就这样,梭梭进入了你们的视野?


王书文:
。梭梭除了防风固沙外,最重要的是可以在成熟的梭梭上嫁接肉苁蓉,实现牧民经济利益。这一方面保护了生态,一方面利于牧民增收,社区有管护梭梭的积极性,两全其美。



↑种在沙漠里的梭梭苗


实验基地种梭梭


记者:于是,一亿棵梭梭计划出炉?

王书文:没这么容易。2012年,在阿拉善苏海图区域,我们设立了一个20万亩规模的实验基地,专门种植梭梭。设立实验基地的目标就是摸索方法。当时我还立了军令状,期望以科学的方法促成规模化。


2013年秋,再去看时,我吓了一跳。尽管才一年,但是梭梭郁郁葱葱,成活率超过70%。以前那可都是光秃秃的荒漠啊。



↑梭梭林基地


我当时非常激动,脑海中浮现出一条绿色生态走廊的画面:凝结的水汽连接着,沿着梭梭林构成的生态走廊传递、升腾,甚至改变了局部的小气候,动物种群也变得很丰富,各种小生灵自由自在……


这个可喜的结果给SEE带来了很大信心,也让SEE有点意外——其实前五六年,SEE也种梭梭,只是比较分散,而且年年种树年年死,年年种树不见树,梭梭的成活率不到20%,几乎令人悲观。


于是我们找来团队分析,种植成活率70%和20%的差别在哪里?分析之后意识到,这不是技术的问题,而是项目管理的问题。俗话说“三分种,七分养”,不仅要支持牧民们种梭梭,还得想办法让他们养护梭梭。然后定期验收,保证成活率。在不断调研中,规模化的思路逐渐成型……


“一亿棵梭梭”公益项目盎然登场


记者:理事会对这个方案反应怎么样?


王书文:
现场表决,顺利通过。项目团队的反应也和之前完全不一样,从沉默无语变得特别兴奋、积极,整个团队的思维刹不住,联想出来很多事情,都觉得这是冥冥注定要干的事。甚至说要为这“天大一个好主意”去喝一杯。


由于项目管理机制好,牧民们也愿意加入项目,养护梭梭。前期有种植补贴、养护补贴,然后SEE再培训他们科学嫁接肉苁蓉,每亩平均能给牧民带来1500元左右的收入。一片梭梭林即使三年后没有了补贴,仍然会得到很好的养护,保护项目有了可持续性。



↑与梭梭共生的“沙漠人参”肉苁蓉



↑牧民在卖苁蓉


记者:所以,这是一亿棵梭梭走向成功的关键?


王书文:是关键之一,保护项目要可持续才能走向成功。由NGO和企业家、政府共同建立的可持续模式,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利益机制。但整个链条要协同良性发展,还需要动员和整合社会资源。一亿棵梭梭的荒漠化防治项目太大,没有社会的支持和共同努力是不够的。



↑志愿者拍到的石鸡、奔跑中的野兔


2014年,SEE种植梭梭7.5万亩,今年15万亩的目标也很快就要完成了。现在在梭梭恢复区,已经能看到石鸡、野兔、老鹰等出没,说明生态系统正在恢复。去年,在梭梭恢复区,一只石鸡妈妈带了两三个小石鸡嬉戏,这让我格外开心。


本文转自益美传媒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