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母亲·堂屋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2-07-26 12:48:10

原创散文

        燕子·母亲·堂屋


    前几天女儿放学回家,屁颠屁颠地跟在我身后,大秀她刚学的一首古诗:“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陶醉之情溢于言表,并说好想真切体验一下“泥融飞燕子的意境”。我忽然想起老家堂屋的燕子,迅速给母亲打了电话。电话那头的母亲则显得异常兴奋,告诉我燕子已经在堂屋筑巢,热切希望小外孙女能回去参观。


      

 乘着周末,我偷空和女儿回了趟老家。由于前几天刚经过春雨的洗礼,阳光煦暖,柔软的暖风拂过面颊,真可谓“吹面不寒杨柳风。”郊外的空气异常清新,打开车窗,一股泥草的清香迎面袭来,顿感心旷神怡,沿途花红柳绿,蜂恋蝶绕,春意盎然。一回到家,就看见在堂屋廊檐下做针线的母亲。这两年,母亲明显苍老许多。也难怪,年近古稀的母亲眼力俨然不如从前,可时刻闲不下来。听到女儿的喊叫,母亲急忙放下手里的针线,激动地招呼女儿。恰巧这时,耳畔传来燕子的呢喃。女儿兴奋地嚷道:“奶奶,燕子!”母亲疼爱地说:“它们已经回来多日了。这些燕子已经在咱家筑巢好多年了,每年春天都会回来。”言语间竟然快活得像个孩子,并且不停地念叨,燕子的记忆力惊人,而且极其恋旧……说话间,有一只燕子衔着泥土飞来,女儿脱口而出:“几只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我暗自思忖,看来这次真的不枉此行,弥补了女儿课堂中的缺憾,接下来的时间女儿和这些可爱的燕子们腻在一起,喂它们食物,和它们嬉戏,相处得极为融洽。好几次还趁燕子们外出爬上梯子偷窥燕窝。


      

 也难怪女儿以前就特喜欢燕子。记得前年画画班手工制作风筝,她就制作了一只燕子风筝。次日,我们相约和她的同学一起去放风筝,结果风筝起飞后线被挂到树上,我用力一扯,线断了,风筝却越飞越高,再也没能回来。为此女儿还哭了鼻子,无奈只得又买了一个新的燕子风筝才善罢甘休。或许女儿对燕子的情结得益于我,记得小时候,每到春天,我就会翘首企盼燕子的回归。因为那时候,村子们的小伙伴会屡次三五成群地聚拢到我家来看燕子。据说燕子所在的人家会无比幸福,小伙伴们因此羡慕不已。


       

母亲何尝不是,看着这两天围着燕子团团转的女儿,以及幸福地跟在女儿身后略显眩晕的母亲。我似有所悟,燕子已经成了家里的一员,尤其是在这些年我们这些儿女都另筑小巢之后,是燕子,正是她的燕子依然不离不弃地陪伴着母亲,才让母亲略显宽慰。望着眼前命运多舛的堂屋,听父亲说,堂屋已百年有余。尤其是在经历08年汶川地震之后几近坍塌。我们姊妹曾几次建议拆掉堂屋,母亲始终不应。只好几次三番修葺,可每逢雨天屋内依然雨滴不断,让我们这些远在他乡的儿女难免牵肠挂肚。今年春节,我们再次商讨拆掉堂屋,母亲依然不允。最终说今年堂屋方向不宜修建,暂且修建阳面的房子,我现在才恍然大悟,母亲始终不愿拆掉堂屋,原来是担心自己那些可爱的燕子找不到家,无处栖身。

两日很短,和母亲呆在一起的日子却无比踏实。母亲说:“燕子恋窝。”我也想对母亲说:“女儿亦会如此。”因为我深刻体会到,只有跟父母在一起才算真正地回家。

 





【作者简介】

胥娟丽,甘肃省秦安县郭嘉镇人,喜欢阅读,现为天水市某中学教师。





【作者近照】






本平台部分图片来自网络,感谢上传者。






    编 辑:楠   霖


欢迎留下您宝贵的意见和精彩的评论。


成纪文化启事

尊敬的各位作者,成纪文化将陆续推出“原创散文”“原创诗歌”“原创小小说”等栏目,欢迎介绍本地域山水名胜、民间风俗及历史名人的稿件,希望大家踊跃投稿。请投稿者务必关注本公众号和个人微信,以便联系。

“成纪文化”公众号:gstscjwh     

个人微信号:Jiao1075812592

投稿邮箱:1075812592@qq.com

本公众号所载文章均属作者原创,转载或使用须作者本人授权并注明出处。

在其他微信公众平台刊出过的作品请不要向本平台投递,谢谢大家配合。

本公众号所载文章,作者文责自负。

欢迎评论,赞赏随意。           

    长按或扫描识别二维码

        关注成纪文化微信公众平台!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