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敢看图!上海发现新物种,网友惊呼:找到《爱情公寓》蟑螂鼠原型了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2-06-01 10:59:26

上海,一个现代化的城市

在我们的记忆里

城市的变化总是和城市建设联系在一起的

▼▼▼


我们记得彭浦夜市的关闭、西宫的改造

送走了很多石库门老房子

也迎来了许多科技感十足的大Building

▼▼▼


但你所不知道的是

在上海这个水泥森林中

还有一些与人类共生的小生命发生着演变

♥♥♥

你应该听说滨江森林公园出现了獐

在半夜的居民小区

有人会看到野生小动物进进出出


今天又爆出一个重大消息

上海动物园最近发现了新物种!


“它从来没有被记载过!

“目前仅在西郊公园发现

“所以它被命名为


“西郊公园毛角蚁甲”

新物种简历→


☑ 中文俗名:西郊公园毛角蚁甲

☑ 学名:

BatriscenellusxijiaogongyuanYin,Jiang&Chen,2017

☑分类地位:昆虫纲,鞘翅目,隐翅虫科,蚁甲亚科,毛唇蚁甲族,毛角蚁甲属;

☑发生季节:5月

☑生境:人工林下的落叶腐殖层

☑模式标本保存于上海师范大学昆虫标本室

标识①为“西郊公园毛角蚁甲”的分布地



TIPS

“西郊公园”VS“上海动物园”

上海动物园就是西郊公园!

上海动物园原名是西郊公园

老上海们叫习惯就懒得改口了



身份照


西郊公园毛角蚁甲  标本照



不敢看图!



今天新闻一出,这只小甲虫立马成为“网红”


网友们惊呆了!这是科幻片的桥段吗:

@有网友问:what?这个虫子是外星生物吗?

@也有人觉得:肯定是变异的物种,这个世界太可怕了!

@还有网友想到了爱情公寓的蟑螂鼠


也网友从美学角度进行评论:

@绑着麻花辫的蟑螂蚁

@小编,这图有点吓人啊!不敢看!!


也有人未雨绸缪,想多多的:

@唯一只被发现,命完名被做成标本,然后这种虫又从地球上消失了

@吃货却在吃货的路上越走越远:很美味的样子....



真的不是外星生物!



上海师范大学昆虫研究室负责人李利珍教授认为:“西郊公园毛角蚁甲”可能一直都在上海生活繁衍,只不过人类为生物分类几百年来,从未发现它们的存在,这说明上海或者说中国对生物资源的本底调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摸清“家底”的潜力空间很大。



发现过程



两年前,上海动物园邀请上海师范大学作为协作开展昆虫多样性调查,课题组采集了大量的昆虫样本,鉴定出的种类超过了270种。


去年夏天,上海动物园一处未开发的角落,上海师范大学昆虫学研究室彭中博士等人,在朽木之间发现了一只身长仅2毫米的小虫子。因为曾经在周边天目山、清凉山等地采集到大量昆虫标本,而且这可能也是日本发现的老品种,他们为此并没有太在意。


殷子为研究西郊公园毛角蚁甲论文。


经过日后外观检视与结构解剖,他与师兄、导师等确认这是一种此前全球未发现、人类无记录的全新物种。




日前,随着国际动物学权威期刊《Zootaxa》(《动物阶元》)发表他们的论文《上海蚁甲亚科记述》,这种“人未识”的小虫儿被沪上昆虫学家们命名为“西郊公园毛角蚁甲”,拉丁文名Batriscenellus xijiaogongyuan sp.n.。



亲眼见证



带有红标签的西郊公园毛角蚁正模标本。


14日,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在上海师大藏有30万号标本的昆虫研究室,见证了这一新物种。它已被殷子为副教授等制作为模式标本,下有红色标签——这意味着,它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正模”样品,被收藏于此地。

 

从生物分类学看,它属于隐翅虫科的蚁甲亚科。简单比方,是拥有“隐形翅膀”的微型甲虫。在显微镜下,殷子为解释称,之所以是新物种,一方面从外观上看,它明显有多毛的“粗糙感”,甚至背部还有独特的毛斑;另一方面,通过解剖生殖器,进一步发现其与以往发现的蚁甲相比,具有显著不同的生物特征,“幸好我们发现的是雄性,足以证明”。在动物分类学上,可以理解“西郊公园毛角蚁甲”与其它已发现蚁甲的区分,相当于某种金丝猴与猕猴的区别。


尽管目前对其生活习性还未详细研究,但李利珍教授认为,这类昆虫是捕食性的“食肉动物”,它们多生活在枯枝落叶之间,以小跳虫等更小的昆虫为食。有意思的是,他们经常发现蚁甲与蚂蚁结成共生关系,在食物、分泌物等方面互惠互利。


至于这一昆虫新物种发现的生态意义,李利珍认为在上海这样高度人工化的大都市,通过人类活动越频繁,新物种发现的概率越低,但如今仍能有所发现,表明上海生态环境保护着生物多样性。如果“西郊公园毛角蚁甲”一直都在上海生活繁衍,这说明上海或者说中国对生物资源的本底调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彭中博士表示,通常而言,蚁甲对生活环境的要求较高,比如干净,又如无味。他希望,能够再次回到那片林子,找到更多的“西郊公园毛角蚁甲”。事实上,他们研究室曾在上海各个地方发现了4种蚁甲,不过相对于全球上万种蚁甲的分布量,属于凤毛麟角。

 

他说,蚁甲寿命极短,一个月不到,只有不断繁衍,才能延续其种群生命。“假如西郊公园毛角蚁甲特定为本地物种,那么可能林子没了,它们也就没了。”


作为昆虫学工作者,殷子为则说,从采集到检视,其实这支国内隐翅虫研究的金牌团队每天工作差不多,但以此为乐,“钻进去,没有底,值得做一辈子”。




科普完今天的西郊小虫虫

再回到文章开头

我们熟悉的这个水泥森林

真的在悄悄改变


专家表示

上海城区发现新物种的概率相当低,

目前接连爆出有新动物出现在魔都

说明上海的环境越来越好了



上海不但吸引人才

也开始吸引各类动物的驻足


❤ ❤ ❤



上海已形成至少四类野生动物生存环境



——迁徙鸟飞到上海便不走了


  • 秃鹫


前年年底和去年年初,上海出现3次观测到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秃鹫的记录,距离上一次观察记录竟然时隔150多年。


2015年12月底,一名观鸟爱好者在世纪公园上空发现一只黑色巨鸟,拍下照片后经多方确认为大型猛禽秃鹫。而就在之后的3天,浦东宣桥地区的居民救助了一只成年秃鹫,送到上海野生动物园暂养;又过了半个月,有人在崇明东滩一带发现两只未成年秃鹫,它们逗留一周多时间,吸引了大批爱鸟人士前去观察。

 

未成年秃鹫


据上海市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站工作人员介绍,秃鹫在中国境内主要繁殖在新疆西部喀什及天山、青海、甘肃、宁夏等地,而在西藏南部、华中、华东等地区只有过零星出现。


专家分析,一个月内连续3次观察到秃鹫极为难得。在上海中心城区被发现的秃鹫,可能是越冬离群的个体。去年入冬以来,在华东地区就不时有人发现猛禽超越其常规越冬区域,向更南方的地区越冬,这可能与北方地区的食物短缺或气候严寒等因素有关。


而从1922年至2013年,上海所有有确切文献记载的鸟类有445种。从2000年至今,有确切观察记录的有383种,占有确切文献记载鸟类总种类数的八成。专家认为,秃鹫的偶尔出现,并不能证明是上海的生态环境有所改善,而另两种鸟类习性的变化,或许能显示出上海生态“吸引力”的增强。


  • 凤头䴙䴘


俗称“浪里白”的凤头䴙䴘,在上海属于131种“冬候鸟”之一,主要分布在古北界(一个以欧亚大陆为主的动物地理分区)、非洲、印度、澳大利亚及新西兰。每年都有一些凤头䴙䴘飞到上海过冬,不少观鸟者近年来在东滩湿地发现成年凤头䴙䴘带着雏鸟在游泳。据野保站专家分析,有可能少量的成年凤头䴙䴘已经改变习性,把原来的“冬宫”上海变成一年四季常住的“家”,在此生儿育女。


  • 白鹭


另一种是白鹭,在上海属于52种“夏候鸟”中的一种。每当四五月份,会有白鹭飞到上海,在树林、竹林中集群筑巢生蛋。雏鸟出壳的时间也是插秧时节,有些成年白鹭会在周边水田中捕捉食物来喂养雏鸟,等雏鸟长成,则会飞到远一点、食物更丰富的沿海滩涂、沼泽等区域去觅食。近年来,整个冬天都有一定数量的白鹭在上海过冬,更有一些白鹭早在3月就已开始筑窝孵蛋。

 

白鹭


据悉,鸟类看重的栖息地条件一般有三个:一是隐蔽性足够;二是食物充足;三是生存空间舒适。上海能长久地为鸟类提供这三种条件,能够保持下去,的确会吸引和影响到一些鸟类,甚至改变它们原来的习性,成为新的上海“常住居民”。

 

——野生动物在小区列队行走
 

两年前,家住闵行区燕南园的居民曾向媒体爆料,称自家别墅小区内近来出现了数量庞大的貉群,还有黄鼠狼、狐狸等。有业主曾拍下照片,几只棕色的貉蹒跚走在小区通道和树丛中,其中一只口中还叼着食物。这些貉的体型与成年狗差不多,体态较胖,憨态可掬。而小区监控探头也曾拍到过每天上半夜,成群的貉排着队进入小区,游到河道里吃鱼,快天亮时又排队出小区。


如今貉群越来越庞大,出洞时间也提早了,大白天也会大摇大摆地走在小区马路上。物业人员说,小区的河道外面就是一片树林,每天晚上,小区里的貉还会与外面的貉隔岸“聊天”,里面叫一声,外面应一声。  


这个小区绿化覆盖率很高,绿化面积约有9万多平方米。除了貉之外,小区内还有黄鼠狼、狐狸、锦鸡等野生动物。据业主反映,有一窝三只黄鼠狼将家安在了某幢别墅的平台下面,经常以田鸡和锦鸡为食物。还有业主反映,一天早晨开门,发现一只獾被猫粮香味吸引,竟上门讨食。

 

獐  资料图


还有一种动物,曾在上海绝迹,在“人工干预”下,近年又回归了——它就是俗称水鹿的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獐。


獐,曾是土生土长的上海“土著”。这种鹿科动物毛色棕黄,性情温顺,喜爱在滩涂、浅滩、多临海、临江或在泖田生活。据说,从新石器时代,獐就广泛分布于上海市郊。在松江的广富林遗址中就有獐的骸骨。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獐逐渐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家园,上世纪初在上海绝迹。


直到八年前,松江区农委、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和市野生动物保护管理站一起组成“獐重引入种群扩繁技术和野化技术研究”项目组,从浙江舟山群岛引进了17只獐在上海野外林地放养,希望重新找回这个种群。


据专家初步考察,上海已培育养护出至少四类适宜獐生存的环境,包括东滩湿地、横沙湿地等滨海湿地在内的近自然栖息地;人为干扰较少的次生栖息地,如松江天马山、佘山等次生林地;大型郊野公园等可控的半人工环境,如奉贤海湾国家森林公园、崇明东平国家森林公园等;四是包括环城绿带等在内的郊区绿地林带等半人工环境等。


可见上海动物园自然环境优越,生态环境良好,物种多样性较高。


相关作者:栾吟之 徐瑞哲


如需获取更多,请下载上观新闻客户端或点击“阅读原文”

↓↓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上观新闻网站浏览更多

龙湖春森彼岸二手房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