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建群解密“菩提树的秘密”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2-07-19 06:02:01

《文化艺术报》 总第4232期 A05版


《我的菩提树》不是一部传统意义上的文学作品,而是一部综合性的文化读物,其中加入了作者个人化的思考和演绎。 

作者从源头开始梳理中华文化,自三皇五帝直到盛唐时期,而构成我们民族性格中的三种主要思潮,在这漫长的时光里终于合流,形成的历史格局。用作者高建群自己的话来说,“这是一部叙事体的东方文明发生史和流变史”。近日,文化艺术报对高建群进行了专访,带您走进他的菩提树世界。


追溯传统文化 


文化艺术报:为什么会写《我的菩提树》? 

高建群:东方种族已经有五千年的历史了。世界各文明板块中,从两河文明开始,有叙利亚文明,古埃及文明,中华文明等等。之前,各文明板块都是彼此孤立的,在没有动物代步之前,人类很难完成跨洲际的迁徙,所以各文明板块都是在走自己的路。距今三千八百年前,匈奴人第一个跃上马背(孟驰北观点),后来丝绸之路把各文明板块打碎,匈奴人的迁徙,成吉思汗建立大帝国等等,这些把各文明板块边缘给打碎了,融合沟通了,世界成为一个整体。 

中华文明板块行进到今天,我有一个深深的忧虑,我们能不能把完整的版图,把祖先传下来的家园,把传统文化,交给我们的后人,让他们在这个地方继续生存下去,发展下去。 

还有一个方面,我一直在思考。中华文明板块在长达几千年中接受过外来文化的洗礼,比如文化进入中国,对中华文明板块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个天上掉下来的东西,经过克孜尔千佛洞、莫高窟,经过大同云冈石窟,经过龙门石窟,最后落地生根,为中华文明奠定了基础之一。它对中华文明的影响表现在各个方面,包括把中国人的词汇增加了三分之一(季羡林观点),也包括对中国人思维的影响,一步一步最后到儒释道三教合流。唐玄奘那烂陀寺取经归来,前往东都洛阳,奏请李世民将与中国的本土宗教儒教、道教并列,成为国家宗教,得到李世民的恩准。自此,这个被西方学者称为东方文明底盘的东西,融入寻常百姓家。 

重庆的大足县,有一架山,布满了佛门石雕。我到那里一看,我说这已经纯粹是中国文化了。把外来文化为我所用,大足石雕是宋代的产物,儒释道三教合流,在这座山上得到了最后的完成。胡貌番相的尊者形象,在这里已经完全成了东方面孔。崇高的天上的东西掉下来落地生根,成为世俗化的为我所用的人间。,,他说人们哪,你们好自为之吧,我要走了。好自为之的中国人,更多的是和中华文明结合以后形成的因果报应、生死轮回那些东西,这是中国化的文化。 

《我的菩提树》一书就是为这个时代写的。把五千年的中华文化史,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的,为什么长成现在这个模样而不是别的模样,在我们之前文化板块都发生过哪些重要的事情,出现过哪些重要的人物,产生过哪些重要的古老智慧,就以这样的宏大叙事、庄严陈述向五千年致敬,为我的祖邦的未来祈祷。 

我在写这书的时候,靠记忆我怕不准确,就买了二百来本书来看。我看了以后,包括史记,佛国记,大唐西域记,古人的崇高感、献身精神值得我们永恒地脱帽致敬。鲁迅先生说他们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是舍生取义的人。鸠摩罗什曾在草堂寺说,他要给再写些经典,现在流行的经典已经不尽如人意了,所以要写。但是到了长安城以后,发现这个地方的人们,缺少崇高的理想,整天像猪狗一样的生活,所以在这个环境下自己产生不了伟大的思想,只能译经。他真诚地译了三百多卷经书,说完以后他就圆寂了。 

玄奘是个运作大师,他活了六十四岁。河南洛阳人。他用十七年的时间,路经西域三十六国,一直到印度河流域,走到阿拉伯湾又返回来,又从恒河流域走到那烂陀寺。他在那修行十四年,后来他回到了长安城,浩浩荡荡的领着骆驼队,马队,带着各种佛家经典,各种经像,还有佛的脚印,驮回来了。西域三十六国那时候都是佛国,两个中心,一个是于阗(和田),一个是龟兹(库车)。区别仅仅在于,有的信的是大乘,有的信的是小乘。 

玄奘在那烂陀寺学习的时候,阿拉伯世界一个先知出现了,他叫默罕默德。他说要创建一个新的宗教,伊斯兰教,对基督教展开征伐。 

然后飓风般的世界第三大宗教伊斯兰教出现了,向西边对基督教展开远征,东边是向展开远征。向东的征伐,从那个中亚古城撒马尔罕,翻越葱岭进入五印大地。先是沿印度河流域到孟加拉湾,然后返回来,到恒河流域入海口,把那那烂陀寺一把火烧光,只要是和尚,头上没有头发全部杀掉,大寺围墙的每块石头上都要过三刀。尔后再翻越葱岭,折回塔里木河流域,,战争结束以后塔里木盆地的人口减了一半,然后把本地的很多地名都改了。 

这是历史上曾经的发生,这个都得让我们的孩子知道,装作不知道是不对的。 

玄奘的伟大是他在在印度灭亡之前就把珍贵的经卷弄回来了。玄奘到了长安城第二年到洛阳见李世民,他提出把作为国教和道教、儒教并列起来,李世民同意了。三教合流,从此成为中国统治者的一个说法了。他开始译经。译经之前先口述完成了《大唐西域记》,大唐西域记对印度的重要性相当于中国的史记。当今的印度国依靠这本书,还有之前的法显高僧的《佛国记》,重拾其中世纪之前的历史。 

我在写这个书的时候,感觉到像是和这些历史人物在对话。 

后来李世民死了以后,皇家对玄奘不是太好,六十岁生日的时候他到洛阳城拜见李治,建议把列为三教之首。李治一看就把玄奘呵斥了一顿。玄奘感觉到深深的屈辱,后来他感觉自己来日不多了。 

他提出给他找一块安静的地方把大般若经译完,还有到他的家乡去看看,高宗李治同意了。他的家已经没有人了,在别人帮助下找到他嫁到邻村的姐姐,姐姐领他到了父母的墓地。他祭祀后把墓地重修了一下。他给高宗说,你给我找个地方,我去译大经。最后,他用了四年在铜川的玉华寺,把大般若经译完。 

圆寂前他说了这么几句话,我早就厌恶我这有毒的身子了,我在这个世界上该做的事情也已经做完了,该是告别的时刻了,既然这个尘世不能久驻,那么就让我速速归去吧,说完闭上眼睛圆寂。这些人的那崇高,智慧,远比现在的人高大许多,干净许多。向历史致敬,向中华民族的昨天致敬。 

法显和尚。玄奘比他晚二百年。 

法显六十三岁以后去天竺国取经。学习了十四年,最后沿海上丝绸之路,坐商船到中国的青岛登陆。当时正南北朝割据,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他四处去讲学,译书,弘法,然后写了一部书叫佛国记。 

三位高僧法显、鸠摩罗什、玄奘,我最崇拜的是法显,他是西行求法、广游五印第一人,他为佛门做了那么大的功德,但是始终把自己民间化。高僧最后以86岁寿龄圆寂于彭城新寺。 

我在这个书里面写这些故事。胸中充满了一种排山倒海般的激情,一种大悲悯情怀。这个民族曾经那么辉煌过。讲了108个故事,不光是,道教,儒教,孔子,老子、释迦、皇帝这些人物。 

所以我的菩提树,我理解的中华文化是这样的。我讲的孔子,儒家学说在中国的四个阶段,第一个是孔子的阶段、孟子的阶段,这叫原始解释阶段。他们对中华文化产生如此深刻的影响让人惊讶、让人震撼,对中国人的影响是深入骨髓的。 

第二个阶段是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阶段,司马迁在史记中赞美孔子曰: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孔子的牌位这时候登堂入室,已经很是崇高了,文庙则遍布县城以上所有城廓。 

然后又到了宋代程朱理学的阶段。朱熹借别人的话说,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意思是说假如没有孔子的诞生,中国人现在还生活在黑暗之中。这是第三个阶段。 

第四个阶段是五四运动。这个阶段把中国文化、中国传统割裂断了。我们今天来看的话,一方面,封建末世时期的孔孟之道,对中国人确是很大的伤害。另外一方面割断历史以后也是不好的。这是儒家学说的四个发展阶段。 

然后到了当代,新的国学兴起。重拾传统,这是对的,是在正确的道路上走着的,是从老祖宗的庙堂去寻找心灵庇护的。但是我必须提醒各位,现在那些国学,这个是明清中国进入封建末世时代的国学,它里面有大量糟粕的东西存在。 

真正的儒家,道家,文化,得从它的原创阶段去寻找。它的原始解释阶段在哪里呢?对孔子来说,那个时候的国学是完整的国学吗?是纯粹的国学吗?我们说是的,但也不完全是的。孔子在编撰诗经三百零五首时,就已经有了强烈的倾向性了。那个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做的? 

道家和儒家的鼻祖,他们有过一面之交。老子比孔子应该大十四岁。老子那时,已经名满天下了,是洛阳东周王朝的典藏吏。东周王朝大厦将倾,但是老子迟迟不愿意离开洛阳城,他正在等待一个人的到来。 

孔子三岁丧父,十七岁丧母,把母亲埋了,守孝三年,又在鲁国的小王朝呆了三年,然后出游,克己复礼。他先到洛阳城,拜见当时中国最有智慧的人老子。在宫殿的底下,一个小小四合院里,住着老子。在洛阳城的一个普通的早上,门僮报来,说有一个书生要见你。老子说这个人长什么样?门僮说这个人很奇怪的,额头很高,颤巍巍得像座丘陵一样。老子笑了,说这个人叫孔丘,这个人将来要比我有名,我为什么没有离开,就是为了等待他的到来。然后说你告诉他,他要见我,他穿得太整洁了,干大事的人不能过于修饰,这样的话脏水泼到你的衣服上你会容易受伤的,你还是邋遢一点为好。孔子用洛阳城地面的尘土把衣服擦了擦,把头发弄零乱一些,就拜见去了。老子说年轻人你在忙活什么,孔子说我有一个伟大的人生抱负,克己复礼,礼崩乐坏,人心不古。老子就笑了,他说,周礼已死,你知道吗?五百年前那些立言者,如今尸骸早已腐烂,假如周公旦活到今天,面对当下,相信他又会有一些新的想法的。然而孔子说,那我还是不改初衷,还是要完成克己复礼。老子说我有一个更重要的工作,现在委托给你,我搜集了上古时期的三千多首民歌,你拿去编一本书叫诗经吧,夏王朝的连山易和商王朝的归藏易,都已丢失在路途了,但是周王朝的周易还在,你拿过去编一本易经吧,另外,还有礼经、乐经、书经、女儿经,一共是六经,给我们民族留下一份不动产吧。这样,孔子就把书稿装到牛车上赶回去了。 

孔子的学生就问他,你对老子的印象是什么?孔子说老子是一条龙,飞龙在天,神龙见首不见尾,我们虽然也都算是人物,但是我们只是人,永远匍匐在大地上,不能飞起来。这个是孔子对老子的评价,儒家的开山祖师对道家的开山祖师的评价。 

我写的就是这么一本很奇怪的书。一本体、史记体体例的书,一部叙事体的东方文明发生史和流变史。没有涉及到当代。 

宏大叙事庄严陈述 

文化艺术报:《菩提树》这个作品和以前的作品有什么不同? 

高建群:尼采说过,我有一个野心,即用十句话说出别人用一本书所表达的内容,和一本书没有表达出的内容。我写菩提树时,也有这种尼采式的野心。另外,我还喜欢拜伦式的雄辩和夸饰。每个作家都有他的长项和短项,思辨是我的长项。这个是我的一以贯之的风格。第三则是我的笔下是些伟大事件和伟大人物,当你进入历史空间,与他们朝夕相伴时,你感觉卑微渺小的自己也在走向崇高,感觉到在写作的那一刻我已非我。 

宏大叙事,庄严陈述;一卷在握,读懂中国。当你歩入历史大空间,进入它的起承转换处、紧要关节处时,那种大惨烈、大苍白、大斑斓、大瑰丽叫你惊骇。而那些人物当你走近他们时,这些人身上的那种崇高感,宿命感,那种大气场,亦同样叫你惊骇。高山仰止呀!德国一个作家写过《六人》,人类大家庭中六个精神的受难者在他们命定的道路上行走,苦难的长云笼罩在这些可怜的家伙的头上——堂吉诃德,浮士德,唐璜等。在写作的途中,我感觉到好像是和这些人同行一样,不同的是笔下这些人物是东方面孔。所以就是在写作两年中,我始终处在一种激情中,一种崇高感中。当你上午和一千六百年前的玄奘对话,下午再和现实生活中的人们对话时,你会感觉到人类怎么猥琐到这个地步来着。 

文化源头的传统是鲜活的 

文化艺术报:您觉得靠传统能够拯救中国吗? 

高建群:我觉得一定要重视传统,传统里面有很多的东方智慧。我在书尾写到我们的传统要往哪里追溯,追溯到孔子的阶段、老子的阶段还不算完成,还要往前追溯,追溯到中国文学的第一件作品《击壤歌》,或者叫《尧舜古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耕田而食,掘井而饮,帝力于我何有哉。实际上这是最朴素的人本主义的思想,它被认为是中国文学的第一件作品。但是这件作品孔子没有选进诗经。这么有名的一件作品他肯定见过,他没有选,那时候他编撰诗经已经有严重的倾向性了。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帝王将相歌颂自己的文治武功,编撰者是这三个标准。我们后来很多的东西都已经是在诗经中出现了。对皇帝喊万寿无疆。学得文武艺,货与帝王家。等等。就是孔子手下在编撰诗经的时候,把鲁国的一些礼仪的东西编进去了,搞个人崇拜,搞皇权,搞奴役、禁锢人的思想。 

那么国学的伟大源头,还要往上追溯吗?是的,还要往上追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也许,应当追溯到黄帝,追溯到黄帝问道广成子那一番对话。 

黄帝觉得自己很了不起了,他听说在甘肃平凉的崆峒山上住着个广成子,是个出世高人。黄帝去了以后问,我还有什么做得不够的吗?广成子泼了他一头凉水,他说不需要你这么劳神,大自然有它的规律,云彩在天上随风而动,江河向低处奔流,太阳从东方升起、西边落下,花朵在春天定时开放秋天结下果实,大自然有它的规律,你不要试图改变它的规律,你顺应它的规律顺势而为,无为而治就行了。无为就是有为、就是大有所为、就是无所不为。这种无为而为、道法自然的理念,成为黄老之学的核心,亦成为五千年来闪烁在中华文明板块行程中、万变不离其宗的一条纽带。 

结果黄帝说我一个大活人,总得干一点事情吧。广成子说,你跟我学养生吧。你今年多大了,黄帝说我六十多岁了。广成子笑了,说这样,我今年一千二百岁了,你现在跟我学养生还来得及,我保你活我个零头。这样,黄帝岀世,跟着广成子学养生。后来我们知道,黄帝活个一百一十七岁寿龄死了。 

黄帝活了一百岁,那么民间为什么说黄帝活了三百岁呢?孔子这样解释:生而人得其利一百年,死而人畏其神一百年,亡而人用其教一百年,三个一百年相加就是三百年,所以老百姓说黄帝活了三百年是有道理的。这个是中华文化最初的源头,伟大的源头,那时候还没有后来孔子的各种皇权思想,一切都呈现出万类霜天竞自由、各还命脉各精神的鲜活状态。 

文化艺术报:关于这本书的创作意图,您最后再用几句话总结一下,您最想告诉读者的是什么? 

高建群:《我的菩提树》是一份遗嘱,我在书的开头第一句就说了。是的,它是遗嘱。小而言之,是写给我的刚刚出世的孙女的,大而言之,是写给我身后的整个世界的。在我身后,当人们遇到过不去的坎儿的时候,这本书也许可以提供一些帮助。人们从这本书中寻找古老东方智慧,呼唤先贤们的魂灵冉冉走出来佑护我们,如是,如是。哦,地底下长眠着我们的列祖列宗,道路上行走着我们的子子孙孙,愿天佑中华吧!

文化艺术报记者 刘 龙

责任编辑 惠茹乐

文化艺术报社

刊号:CN61—32

邮发代号:51—20

投稿邮箱:whysbbjb@126.com

新闻热线:029—89370002


专注|深度|权威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