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俊杰讲座✈《笔尖上的修行》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0-10-25 16:23:13

 

司俊杰,书法家,画家,作家。“司俊杰艺术工作室”致力于传统文化的领悟与弘扬,从中探索一条游离于工业文明与人文关怀相接壤的自适性艺术审美蹊径。旨在用笔墨传递心声,用图式回应现实,用文字分享感动。凡在此发表的诗、文、书、画、印,均属本人原创,版权归本人所有!


█  前面的话

7月11日——15日,全省税务系统税收理论研究骨干培训班,在坐落于天水市的甘肃省税务干部学校举办,来自全省各地(州)国、地税局税务学会、、税收学术研究骨干参加了培训。本人应邀作了题为《笔尖上的修行》的书法讲座,作为行业内部培训,首次尝试引进传统文化及书法艺术的学习内容,在税务系统尚属创造性文化举措。从课后学员略带表情的反响表明,此次授课没有人打瞌睡也算是培训收到的另一种效果。


司俊杰讲座✈《笔尖上的修行》

    (根据讲座整理,内容有增删)


大家早上好!

谢谢主持人对我言过其实的介绍。培训班到今天为止,大概进入到第四天,前三天税务理论的研究与探讨据说反响很好。今天上午由我来给大家换个“嘴子”。作为这节课的烹饪“大厨”,应该先告诉大家我的“食谱”。我烹饪的主食是书法艺术;副食是书法美学;期间还穿插一些儒、佛、道文化的“甜点”。考虑到在座的各位都是事功中人,不妨把儒家思想文化的精髓作为饭前的“开胃菜”,首先摆上各位的餐桌。



《笔尖上的修行》,听起来很像电视专题片的名字,而且画面有一些蒙太奇。想到这个题目的时候,我脑海里出现了这样的画面——主人公面壁而坐,一袭素衣,一灯如豆,一炉香薰,一窗瘦竹。时而研磨伸纸,时而铁画银钩。看不大清写字人的面庞,可是,映在粉壁之上的剪影却分明透出写字人如对至尊的虔诚。灯下反光的墨液,看上去像殷红的血,从远古先民刻在石崖上的岩画那里,一直汩汩流淌,穿过时空的隧道,流进今天的我们的身体。

任何一个用毛笔书写中国汉字的人,当临案濡墨挥毫之时,心中无不升腾起莫名的肃穆宁然。犹如一位信徒正在面对他(她)心中的神!一撇一捺之间,一个个大写的“人”字定格在了岁月的窗棂之上,生命注定要用一生的徐疾,铸成笔墨的信仰,投注给轻若蝉翼的纸上宗教——这是中国汉字的魅力,也是中国书法的内力,更是中国文化隐形的重力——一个书法人笔尖上的修行!



修行的解释大概有三层意思:(1) 为了实现某一目的而主动对自身施加的一系列约束的总称;(2)一刻接一刻的觉察情感、思想、言语、念头、行动;(3)俗语中将修行当作做好事。这三层意思无论任何一条,对应在书法艺术上,都有毋庸置疑的贴合感。

著名学者辜鸿铭讲过,中国人最美妙的特质是:它既有着成年人的智慧,又能够过着孩子般的生活——一种心灵的生活。由此引出这样一个话题:心修。书法不仅是单纯的字体的书写形式,更是一种指向人的本性的精神生活。它与人的心灵安顿、内心思绪、情感抒发有着直接关系。得出这样的结论:

——书法是心法

——书学是人学


歌德说:“谁拥有了艺术,谁就拥有了宗教”。任何一个会写汉字的中国人,都有可能成为这门“宗教”的“信徒”。 

 既然提到宗教,请大家看这三个字——儒、道、佛。这三个字貌似长着一副隆重的宗教相,实则是中华思想文化的基石,任何一门文艺,它的最高境界都要归到它们的盘子里去。儒、道、佛思想分别对应着入世、出世、忘世,有人说它们是中国的哲学,简称中哲。这里的“世”当“社会”讲,三者对于调剂营养中国人的人生具有不可估量的精神功效。儒(主食)、道(副食)、佛(水果)。显性的社会功能在于“儒家治事、道家治身、佛家治心”,各成体系,共融互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几千年来,像一剂中药的补药,悄无声息地流进中国人思想文化的“病灶”部位。



我工作室曾经有来过一位哥们,在谈到中国书画的文化支撑时,一提到儒、道、佛。那哥们的第一回应是“我从来不喜欢烧香拜佛……”预感这位哥们的病灶在头里。我们经常讲“毛泽东思想”,应该指的是救中国于水深火热之中的一系列路线、方针、纲领、思想等方法论,不应该把思维的落点定位在那位出生于韶山冲、小名叫的那个“人”身上吧!按下不表。

从“治事”的角度出发,《笔尖上的修行》将从儒家思想文化的命意切入,跟进税务工作的主流,谈传统文化与税务文化对接的现实可能性——落点在书法艺术。



一、传统文化与税务文化对接的现实可能性

(一)传统文化在税务文化领域的生存现状

我不大了解税务工作以及税务文化建设,就普遍现象而言,大体上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

(1)受主流文化惯性的熏染,税务人员对传统文化认知有限。在座的各位跟我差不多,从小到大一直受儒家思想影响深远,在听命于父母与服从于领导的程式中茁壮成长,由小变大,由大变老。主流文化的导向是必须要我们成为社会有用的人,习惯在别人的认可中,确立自己的价值所在。上小学用小楷写作文,作文在全班被宣读、老师用红笔写批语,觉得是一件无上光荣的事情,甚至认为我是在给老师而学。写作文引用最靠谱的一段名言就是,苏联作家奥斯托洛夫斯基的“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结尾必须写上“要向解放军叔叔学习!”加入了“”,。后来果然成了一名“解放军叔叔!”而且“叔叔”一当就是三十年,一直被体制内某种集体人格所牵引,总是被“接班人”样的动力驱使着。如今“叔叔”已成“伯伯”,“伯伯”已经退休三年,至今没人通知我,。

    在座的大概也在时刻准备着“为革命的税务事业奋斗终生”,你们在“白加黑”、“五加二”的节奏中,有没有默默吟诵着“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心灵的空隙都被革命工作挤占了,你还有时间去捉摸传统文化吗?


   2)信息革命狂澜风起云涌,使传统文化几乎无立锥之地。六十年代生人都知道“老三篇”——《为人民服务》、《愚公移山》、《纪念白求恩》,至少两三代人在这样的洗脑中,确立过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新三片”的出现,勾引了全世界的魂魄,分别是——好莱坞“大片”、互联网“芯片”、肯德基“薯片”。如果“薯片”里有定西马铃薯成分的话,作为通渭人我也有不可推卸的地缘责任。其次是“三个苹果”,第一个苹果被亚当、夏娃触碰了“高压线”;第二个苹果,从树上跌下来砸疼了牛顿的脑袋;第三个苹果,被乔布斯咬了一口,全球人拿着手机都在设法填补那个缺口。



    信息革命像瓜州的沙尘暴,一夜之间,将“老三篇”开垦的绿洲几乎要“格式化”——覆盖掉。、愚公、白求恩的身影在信息技术的狂澜中风雨飘摇,曾经被铁锨把磨出老茧的“愚公”的手,也能轻触键盘,和美国留学的儿子通电话。自媒体时代,用电话办公、谈生意、搞营销、谈恋爱的几乎都是些傻冒。就连放羊种瓜的村姑都登上了央视的“选秀”节目,第二天妖身一变,成了接受鲜花的“明星”——鲜花都献给了张嘴即红的“秀女”们,我们拿什么献给英雄?这年月,草根的命运一直往草尖上窜,都粘了“芯片”的光。艺术的评先选优,话语权都交给了互不认识的“亲们”,艺术的标准都被沾满汗渍的食指给“点”了,那还要学术水准和学术权威干吗?全国人民都在刷屏,税务人员在屏上收税,请问在座的各位,还有时间翻阅经、史、子、集等线装书吗?

     3)税务职业的显性特征,使大家无暇顾及本职专业以外知识的摄入。专业知识是谋饭的手艺,知识是外在于你可以量化的“知道”,具有比较性、竞争性、功能性;“文凭是平庸的见证(陈丹青语)”。从知识(文凭)到素养,还要翻一座山。知识只有当进入到人的认知体系,化为改变自己与他人的“塑型”土壤,长出新的树木以佑护太阳下走路的人时,它才叫做素养。



4)受制于师资条件,尚不能满足大家提升艺术素养的受教育需求。每个人都会经过学龄前——上学——上班这样一个成长轨迹,学生时代以追求分数线为天职,校长、家长从来不会过问学生的心灵世界建构;上班后,税务人员以追求纳税率为天职,工作上的压力只为养家糊口而忍耐,“压”的结果使税务人员“治心”的自由度越来越逼仄,而使领导“治人”的扩张欲越来越宽展。纳税人可以享受“营改增”待遇,税务人员的艺术受教育需求永远有缴不完的“税”。

(待续)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