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君”朱元璋如何置明朝于死地?|共识头条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0-10-16 15:24:59


共识君按

明朝开国之后,朱元璋屡兴大狱,肆意杀戮功臣,血腥肃贪,确是残忍;但他同时也有大仁的一面,这常常被人忽略。而且有意思地是,恰恰是朱元璋所固执的仁政,最后加速了明朝的衰亡。



明朝是怎样老死的?

安鲁东


明太祖朱元璋这个人,被公认是一个暴君。其实这只看到了他魔的一面,没有看到他圣的一面,有失偏颇。


诚然,明朝开国之后,朱元璋屡兴大狱,肆意杀戮功臣,血腥肃贪,确是残忍;但他同时也有大仁的一面,这常常被人忽略。而且有意思地是,恰恰是朱元璋所固执的仁政,最后加速了明朝的衰亡。


明朝开国,朱元璋建规立制,极为周详,这其中他遵循的一大原则,却常常被后世的研究者忽略。


这一原则就是:奉行农耕自由放任主义。


四项仁政:另一面的朱元璋


朱元璋认为,政府对民间的事务干涉越少,人民受到的官府骚扰才会越少;政府把自己的规模与开支压缩的越小,人民的负担才会越轻。


为了让民众过上《击壤歌》中所描绘的那种自由幸福的生活——“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


朱元璋制定了四项基本国策。


第一、实行地方自治,限制官员下乡扰民。


明朝的地方行政设置,分为省、府、县三级。据《明史.地理志》记载,明朝的两京十三省,大致下辖159个府、240个州(有的级别与府相同,有的级别与县相同)、1144个县。


县以下不设公务人员,实行高度自治。乡村的里长、保长,由村民推举+官府认定而产生,他们的身份为民,不食国家俸禄,任期一般为十年。里、甲替官府催征粮役、维护本辖区的治安、道路、邮政等产生的费用,皆为自筹。


第二,建立小政府。


明朝开国初期,全国的正式文职官员,只有数千人,到中后期也不过两万余人,再加上各种吏,全部吃皇粮的政府人员,合计约在十万人左右。而他们管理的人口规模,后期大约在1.5—2亿左右。


一个县的正式官员,一般只有知县、县丞、主簿、典史四名;外加各种吏与杂役,大概只有二三十人。


,下设对应各省地方当局的十三个司,每个司分四科:民科、度支科、金科与仓科;另外还辖宝钞提举司、印钞局、广盈库、军储仓等。根据明朝中后期的一份资料显示,它的属员只有二百余名,其中官59位,吏155位。



明朝官员图


第三,建立节俭型政府,固定财政收入。


朱元璋为了防止政府的扩张与奢靡,釜底抽薪,制定了一项限制政府财政收入的政策。


公元1387年,天下初定之后,朱元璋命人普查全国官民已占有的实际土地数,并给无地农民授田。到公元1391年时,统计数字报到了朱元璋的案头,全国总人口为5677万,经政府确权的田亩387.5万顷。另外,全国尚有无籍荒地约463万顷。


朱元璋下令制作“鱼鳞图”(田亩测绘图)与黄册(户籍簿),一一对应田地与民户,作为收取赋税、征发徭役的依据。


并规定政府自此只对这些确权的土地征收赋税;剩余的相对比较贫瘠的荒地,一部分用作军用屯田,一部分听任民众开垦。如果民众开垦荒地的过程中,政府没有直接提供帮助,那么也就不征赋税。


他的这一国策,造成了两个结果。


1、由于人口的变化与政府的赋税征收没有直接的关系,所以官府从来不认真组织人口普查。例如,洪武后期,明政府记载的人口数字约为六千万。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之后,到明朝中期的1514年,记载的人口数量仍然只有六千万多一点;到万历六年,也是六千万左右。


明朝灭亡后,清朝的一位官员惊奇地发现,在某些崇祯十五年(1642)的黄册中,户口竟己预造至崇祯二十四年(1651)——明亡后的七年了!


可实际上,明朝后期的人口数量,已接近两个亿。


2、明政府自开国至灭亡,二百多年间,每年的财政收入竟然变化很小。例如:公元1393年(洪武二十六年),政府全年的赋税收入合计约为:粮食2945万石,绢28.8万余匹,钱钞4.4万余锭。


公元1514年(正德九年),朝廷的财税收入大致为:粮食约2790.3万石,绢约12.6万匹,布约171.2万匹,金银3.2万两。


第四、将府兵制与屯田制结合起来,实行卫所制度,目标是让朝廷二三百万大军实现粮食自给。用朱元璋的话说:“吾养兵百万,要不费百姓一粒米。”



日本官方藏品:十六世纪晚期万历援朝时期的中国头盔


据推测,明朝初年,军屯用田约在二百万顷左右,军队不仅实现了丰衣足食,而且还常有结余。


朱元璋这数项仁政,在明朝开国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可以说为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发展、人民的幸福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


遗留问题:军队腐败堕落,不堪一战


但是,约一百年后,随着社会经济及时势的发展,这些制度的弊端也越来越明显。


明朝最为严重的问题,出在军队方面。


明朝的正规军主要分为三部分:1、京军,2、边军,3、内地卫所军。


卫所制度的要旨:是寓农于兵,士卒为正式的职业军人,兼职做农夫,在边疆地区,三分守城,七分屯种;在内地,二分守城,八分屯种。


卫所的士卒出于军户,军户世袭,父死子继,不能改籍。军户从军的壮丁,称为正军;其它子弟称为余丁,也就是预备役的意思。军卒服役的卫所,一般离家乡较远,目的是为了防止军人贪恋家乡。军籍确立后,军户要全家前往指定的卫所报到,或者带着妻儿与至少一名余丁前往。假如正军病残或老死,由余丁替补,余丁还负有照料正军的责任。


到达卫所后,官府分给房屋、生活用品、十五亩至五十亩不等的土地、耕牛与种子。假如指定他屯田,他就需专事耕种,农闲时训练,耕种所得按一定比例上交部队;假如分配他营值守备,他不能全力种田,收入不足部分,由部队拨付。


这一制度随着和平建设时期的到来而受到了挑战。


第一,整个社会的风气都转向了物质财富的追求,许多人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富裕了起来,而军户由于被束缚在卫所中,难以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他们成了失落的一群。


第二,由于随军家属的繁衍,人均屯田相对减少,军户的收入开始相对下降。


第三,卫所越来越腐败,他们侵占公田,役使军卒干私活,使军卒苦不堪言。


第四,朝廷把大量罪犯编入边军,使军人的声誉日趋低落,社会地位下降。


第五,宣德之后北疆边患加重,卫所军轮番赴戍,时有死伤,风险增大。


在这种情势下,卫所兵逃亡严重,公元1437年秋(正统二年)兵部统计,天下都司卫所逃亡军士达120万人,几乎接近全国额定兵员的一半。到明武宗执政时期,兵部尚书王琼估计,卫所逃亡军卒已达十之八九,而且逃亡者多为精壮,剩余者尽是羸弱,卫所制度基本上名存实亡,不要说保家卫国,就是对付大股的盗贼,都已难以胜任。


京军,相当于禁军,开国初期曾是朝廷征战的主力,兵员号称五十万,名义上为全国军队的精锐。但随着和平时代到来,他们也面临着内地卫所军同样的困境——出于经济与社会地位方面的考量,大多数军人已不能安心于服役。


不过,与内地卫所军不同的是,他们还没有来得及大规模逃亡,就遭遇土木堡之变,几乎全部覆灭。后来,朝廷整顿京军,到明武宗时,只能保留约十万兵员,其中还有两万五千人为老弱病残。


边军,也就是守卫北部边塞,对付蒙古人的军队。他们早期以东胜(今内蒙托克托),开平(今内蒙多伦北),大宁(今内蒙宁城)三卫为战略支撑点,控制着阴山至大兴安岭一线。这一线附近属传统的漠南地区,水草丰美,亦适宜大量屯田。


但是,此一线地处草原,游牧人飘忽如风,来往自由;一系列孤立的卫所,极难防守。从永乐时期开始,朝廷已感到维持它们的困难,遂开始逐步向内地收缩,最终将北疆防线固定在今长城一线,逐步建立了九个边镇,即:辽东镇、蓟州镇、宣府镇、大同镇、三关镇、延绥镇、宁夏镇、固原镇、甘肃镇。



九镇边兵约有三四十万人,分散在一万余里的防线上,经常与南下犯边的鞑靼铁骑缠斗。


到明朝中后期,随着京军的衰败,及内地卫所军的瓦解,朝廷能够依靠的武装力量,就只剩下这点边兵了。换句话说,大明王朝早期有二百余万军队保卫,现在能依靠的,就只有这不足五十万人了。


但是,这九镇边军却有个弱点。那就是由于他们驻防的地区,多在险要的高山深谷及荒漠地带;他们靠有限的屯田根本没法养活自己,需要政府财政予以补贴。


此前,内地卫所没有凋敝的时候,军队系统能够自养,政府预算中的军费开支比例非常低。现在,边军的给养全靠政府补贴,财政的压力自然增大。手头拮据的户部没有其他好办法,只好在盐税上用工夫,以开辟财源。到武宗朝时,朝廷每年用于军费的开支,折合成雪花银,约在一百万两至二百万两左右。


军费供应虽然好像能够维持,正常年份还能略有结余;但这其中有个症结,那就是:这约五十万驻防九边与京城的军队,为国家的必备军,基本上不能抽调。也就是说,假如其他地方发生了变乱,朝廷基本上没有正规军可派。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正德朝江西久乱而不能平,。


结语


事实上,明朝末年整个社会已处于崩溃状态,而朝廷像个病入膏肓的老人,虚弱不堪,已没有能力动员应对的力量。大厦将倾,非人力所能匡扶。


现代许多人喜欢玩穿越,请大家想一想,假若聪明如您者穿越到明末,客串崇祯的角色,您有办法解决他面临的财政与军事困局吗?


明朝之亡,不是暴病或遭遇灾祸横死,而是自我的机体衰老而死。






17日19点


三幅画作

限量开拍


长按入群

集结待命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