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风度的当代体现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2-04-07 08:13:46


        看到林涛的很多作品,确实有一些感想,感想之后,林涛请我写一篇文章,当时我觉得很激动,感到很荣幸,一不留神把文章写长了,写了一万多字。我和林涛有一点相似之处是我们都是年轻的副主席,我是搞戏剧的,原来我曾经搞过一个点,就是魏晋时期的一文史集团,忽然发现跟林涛书法灵感联系,所以就写了一篇很长的文章。

        我给林涛的文章题目叫“魏晋风度的当代体现”,目标就是林涛书法意向。那么魏晋风度这一个概念,我想在学术界从三十年代开始就论述了很多,到八十年代以后都有一些阐述,我想就书法而谈论书法有一个难度,所以我更想从一个文化背景的比照,和现代文人的心态与魏晋时期的文人心态这种相通相融的这个角度来谈林涛的书法艺术。那么,这里头核心的观点我们要谈论的是其中体现魏晋书法艺术,魏晋思想其核心是人的主题意识的觉醒和文人的自觉地活动,这被今人们尊称为自我价值的实现。



       

       另外,魏晋道家思想是基础和根源,这与人们当今在欲望纵横的社会现实中寻求一种自我完善和超脱的精神追求相一致,我们说当今人研习书法在许多的时候是追求一种心境的修炼和淡泊的心理状态大概是指此意。那么魏晋时期艺术的出现与发展,特别是其中蕴涵的知识分子的精神状态和审美趋向以及时代氛围的关系是十分直接的,但是与魏晋时代许多相一致的精神追求,是需要一定的思辨能力和精神素养的完成,否则会走向人类精神世界的虚浑与处世行为的消极坠落而无法成为一种艺术创作过程的心境的提升,更无法成为艺术创作中的品格追求和精神灵感的升华。林涛有敢作敢当的豪爽之风,他在沉稳之余往往将思想的落脚点放在事物的思索与考量之上,比一般搞艺术的人往往情感大于理论不同,他的一种理性色彩更浓或者一种更为浓烈的感觉,这或许与他从前从事过医疗事业有关,但又不完全如此,的确对品格高洁的追求是林涛先生日常生活行为一个重要的特点,在他身上很少可以看到沉寂的一面,他的为人与他的书法一样,往往给人一种超逸脱俗的酣畅的感觉,林涛对超逸脱俗的追求建立在他深沉、厚实的基础之上,他同时也充满一种进与退的矛盾,但他的进退之难最后变成了书法原地寻找一片净土的驰骋和豁达,使书艺与修心有机的结合起来,至此我们就不难看出学“二王”是有条件的,这种条件是个人心境的修炼,是学养积累基础上的思辨考验。

 
 

       当今时代,人们面对纷扰的城市所选择的人生方向和审美尺度是五花八门的,但在纷扰中去努力寻找一个自己的精神家园,一块属于灵魂的安神清净之地,虽然有时看似是一种理想化的追求但毕竟体现着我们当今社会的精神趋向,一种理想化的精神境界。这或许是魏晋风度或者说是“二王”对今人的意义,也是对林涛的意义,那么对“二王”的具体学习当中,我想用王献之的书法,来自思想的活跃与开放,来自思维的纵横与驰骋,所以才能达到唐太宗所称的“神品”境界。林涛将外在的借用同时也不排除对内在的取舍,这就是使他的书法作品张弛自然不泻千里,在收敛中达到敛与纵的统一整合,这就说明林涛的作品具有一定的地域性特征,这种特征是他屡经思索和学养积累的成果,在“二王”那里林涛寻找到了恣肆胸臆的感觉,一种在西部文化沉淀中寻找到了沉雄刚健的情感方式,我们说林涛的洒脱不是黄河之水天上来般的直泻和奔放,其中又有了许多百转千回潜移默化的沉静,古人好用帝国之气来评价一个人的个性和作品,或许这样的评价也十分贴切的反应在林涛身上。本来魏晋时代那种凝聚在“二王”书法中的神采飞扬与世代悠闲的生活方式以及社会地位不无关系,而作为西部人我们无法从西部文化的生存积累和近百年的兴衰没落中跳跃出来,但西部从事艺术创作的每一个艺术家里面,西部地域文化的赐予是复杂和难以言说的,我们既不能忘却汉朝以来西部历史中所铭记的那一份青春和辉煌之感,无法忘却边塞诗中所提到的那一份对功名和名誉的追求和壮美,更无法忘却象东汉铜奔马般的那一种弥漫在历史空间的超逸雄宏之气,但同时也无法回避西部失去文化远离中心后的历史疏远感,所以西部艺术家的任何一次飞越都不无沉重的意味。



   

       林涛的文学修养和汉学写经对他的浸染,使他在“二王”般清畅同时又带有许多雄浑的意味,这在某种意义上讲可能是他身上所体现的魏晋之风的复杂化和深层化,这也符合他的心境特征和性格特点,也正是这种特点所以在他的书法创作中有了更多的历史意味,其精神追求也有更多的复合因素。汉魏时期是文艺的视觉时代,期间创作的许多美学概念影响了中国整个艺术之途,气宇生动,传神写照等等。这些概念在今天其实也很难用精确地词汇来加以阐述,而只能用心去体会其中的奥妙与哲思,与上述观念相对,书法创造中的轻重关系仿佛也容易让人感受到一定困惑,但是善于运于轻重的变化确实是林涛书法创造的另一番美学风貌。林涛的作品在布局和章法以及笔墨的行走轨迹中充分体现出这样的美学追求,轻重的变化表现出书家对笔锋和笔势的驾驭,在这方面林涛的作品可谓是尽得奇妙。在他的许多作品中经常看到这样的特点,有时其下笔如附着,墨浓而润厚,有时又轻若蝉翼,细若毛发,时若山泉涓涓,时若大河奔腾。他的作品表现出明快的节奏感和强烈的空间张力,吸引视线、耐人品味。在这里我愿意用以轻压重来比喻他的用笔技巧和章法追求,以轻压重在其他艺术门类当中也是一个比较难以描述的概念,因为轻重在有时也不仅仅是一个形式方面的东西,更带有一些内容意味,它是一种弦外之意与神相通的某类意向和境界,气宇生动对于来自人物品行的观念,转化为艺术创作方面就成为风姿神貌的把握和判断,中国美学的源起是着眼于整个宇宙人生,着眼与整个造化自然,要求艺术作品是一副全幅的天地。要表现出宇宙的气象生命生机,形成感,历史感,人生感,而不只是表现单个物品和个体,在这个层次上我更要把林涛笔墨中的轻看作是一种象外之意的传达,也是他巧妙地表现中国书画中疏能走马,密不透风的疏密。他写的这些作品,如此潮起潮落的结构,随心自如驾驭的笔墨,抑扬顿挫的诉说着诗的意境,更用轻来填砌,用轻来强化意的灵动,疏密变化的对比清晰,浓淡相宜,全局富于变化,灵动活泼,张弛有度,从中体会出诗的用意,笔墨的旋律,情感的激荡。作为书法研习者,借鉴古人,开创新的书风,不应该仅仅停留在形式方面,理应表现出作品的思想内容和情感的外延。

 

  

       这个问题十分浅显,但并不容易做到,有人说书法是线条艺术,这种话有它的道理,但绝对不能成为书法的唯一主义,如果仅仅从线条的技巧角度去评价一个书法,它很难成为一种涵盖有思想内容,或者说思想与形式相融、相统一的艺术作品,甚至会使书法失去使用意义,走向某种神秘,脱离书法本源的一些东西。书法创作对于林涛而言是一种心情和品格追求的载体,同时也是一种情绪的表达和情感宣泄的方式,这样的境界追求是一种书法艺术的至高境界,林涛的书法作品中最强传达的情感是旷达飘逸,洒脱的意境,同时也是许多玉帛承建的气象。在看他的作品时,我仿佛能感到林涛书写时的心境表达,可以说林涛的常年的学养积累,加上他善于思想的所得,在很大程度上升华着林涛的艺术思想和创作心态,这种心态与魏晋风度中人的意识的觉醒,何尝不是一种精神上的契合,林涛书法作品所传达的那一副副与魏晋之风相暗合的精神、气息何尝不是我们今天人所追求的一种精神境界。对于林涛而言,也是极其重要的,他能运用自己的书法去解释对这精神气质的理解和感知,所以他属于一个远去的时代,又属于当今。

                                               

  、甘肃省戏曲家协会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