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君| “状元”桂冠满天飞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0-11-26 07:16:15

嗨,大家好,我是黎君
 
思想丛林:粗粝的生存需求碾压撕扯之外,我们总还得需要点什么,才能让胸口那方寸的跳荡有个着落处。“思想丛林”,便是亲子化育团队陪你穿行于生存密林中时候,透过枝条和叶子仰望天空的那一缕光芒。
让多少寒窗苦度的莘莘学子、多少满怀期待的家庭日思夜想的又一度高考结束了,伴随着几家欢乐几家愁的人间悲喜剧的又一次上演,“状元”一词再度招摇过市,开始了轮番轰炸,理直气壮地刺激着人们的眼球和神经。

从隋朝大业元年(605)的进士科开始到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正式废除,整整续存了1300年的科举考试,是无数代中国读书人最为看重的一件盛事,而从唐朝开始出现的“状元”名号,就像一块巨大的磁石,吸引得天下学子纷纷趋之若鹜,将摘得“状元”桂冠视为人生追求的最高目标,“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蟾宫折桂,独占鳌头,怀揣着这等宏大的梦想,多少读书人将科举考试当作赌博,把改变人生命运的赌注全押在这一获胜几率极低的豪赌上,可惜,读书的千家万家,成名的一家半家,赌来赌去,在一千多年的漫长历史上,也只赌出了有据可查的839名文武状元,绝大部分参加考试的人只能对“状元”名号望洋兴叹,抱憾终身。

在古代,获得 “状元”名号,可是有很多讲究的,经过童试——乡试——会试的科考程序,在严格选拔淘汰后,皇帝还要再进行一次御前考试,即为殿试,殿试第一名才是状元,绝不像当下,只要是学校、县区、市上、全省参加全国高考后文理科考取第一名的,都给随便封赠个“状元”,让“状元”的称谓中添加进了庸俗、轻薄、游戏、搞笑、找噱头、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的诸多元素,何来含金量?在一个有限的区域内考个第一名,和经过层层筛选,大浪淘沙,拿到全国第一,同为第一,却有着本质上的区别。拿着“状元”桂冠随意戴,连中考拿个第一都被恭维成“状元”, “状元”桂冠满天飞,假如古代那些被誉为人中龙凤、天之骄之的状元们地下有知,对这等今古奇观,不定笑成什么样,也或许会恼怒,因为此“状元”非彼“状元”,鱼龙混杂的此“状元”,让原本有庄重感的 “状元”称谓多少有点蒙羞,那些货真价实、名至实归的状元们安能无动于衷?

“状元”名号的泛滥,与掺杂各种目的的热炒有关,而热炒的冲动,又与国人的浮躁心态有关,功利、虚荣、在攀比中获得满足感,这都是浮躁心态的外在表现形式,说到底,当今“状元”情结的不断升温依旧是封建思想余毒作祟的结果。古代,“学而优则仕”被读书人奉为圭臬,经纶装满腹,“货于帝王家”,考试是一块敲门砖,考取了功名,就可以摇身一变跻身官僚阶层,先前在青灯黄卷中倾慕的“黄金屋”、“颜如玉”会变成唾手可得的真实东西,假如上天垂怜博得了“状元”,不说荣华富贵,多少有如海市蜃楼般的人间幻境都会纷至沓来和自己拥握,“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人生快意事无过于此。实际利益的考量,功利心的驱使,是古代许多读书人悬梁刺股发奋求知的精神动力,众多的现代人亦不能免俗,读书本来是一桩很高雅神圣的事儿,一经沾上俗气,就有了太多的俗不可耐。

一次考试成为“状元”,并不意味着可以终身顶着这顶桂冠,在现实生活中,多少春风得意的“状元郎”,在人生的角斗场上几经厮杀后,折戟沉沙,红楼一梦,最终“泯然众人矣”,如此情景剧并不鲜见。一考定终身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无怪乎近年来教育主管部门三令五申要为热炒“状元”的风潮降温,言明此种风潮对素质教育造成巨大冲击,然而,大众的冲动化解了冷静理性要求的力道,“状元热”依旧年复一年为酷热的夏日增添着另一种热度,撼山易,撼“状元热”难,久而久之,全社会也就习以为常了, “状元热”也就成了枯燥生活制式化的调味品了。

如此明知故犯地维系这种不尴不尬的局面,我们真的一直要习以为常吗?
 
简单一句话说就是: “状元热”成了枯燥生活制式化的调味品了。
张黎明:1985年毕业于西北师大中文系,先后做过教师、公务员以及企业的中高层管理工作。现供职于北京一家教育培训公司。系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
谢谢您来,喜欢这篇?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