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区医改逐步深化 百姓享受健康红利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1-05-08 12:57:17


我区医改逐步深化     



     百姓享受健康红利


2016 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是实现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阶段性的攻坚之年,也是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目标的关键之年。“新医改”启动至今已有八个年头,随着进一步推广深化医改,改革试点工作已从摸索阶段,进入到经验推广阶段。

 

2016 年,我区认真贯彻国家和省、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部署,扎实推进各项改革措施,将解决百姓看病难,看病贵作为工作重点,有力推动全区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



送医下乡活动现场


落实分级诊疗制度

合理利用医疗资源


百姓之所以看病难,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大家都往大医院挤,导致挂号难,就医也难,而基层医疗机构却是门庭冷落。分级诊疗,就是按照疾病的轻重缓急以及治疗的难易程度进行分级,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承担不同的疾病治疗,合理配置医疗资源,实现基层首诊和双向转诊,为大医院“减负”,让基层医疗机构切实发挥作用,最大程度缓解了百姓看病难的问题。

 

2016 年区卫计局出台了具体的分级诊疗实施方案,又对病种进行了增补,在区、乡级医疗机构分别对250 种和50 种疾病实行分级诊疗补偿政策,结合多点执业对在分级诊疗病种范围内的常见病、多发病,按分级诊疗政策规定收住和报销,并且实行了双向转诊。对不按要求转诊的参合患者2016 年实行降点补偿,并对不按要求,乱转诊的医疗机构实行区级转诊1 例扣减诊疗医师薪资1000 元,乡级转诊1 例扣减诊疗医师薪资300 元。

 

“打个比方来说,2016 年,乡镇上的患者所患疾病在规定的50 种疾病范围内,就按规定在乡级医疗机构看病,如果到区级以上医疗机构看病,就按照正常住院手续报销,相对分级诊疗报销比例就会降低。从2017 年开始,不按照分级诊疗政策执行将不再报销,全部由个人负担。”区卫计局医政股股长齐建平补充说,区卫计局领导班子高度重视医疗质量提升工作,以落实优质护理病房创建、临床路径管理,推广“立新七针”及“李可古中医”为抓手,以开展妇产科、儿科培训及多点医师执业为手段,以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为目的,一方面引导百姓科学就医,另一方面也能促使基层医疗资源发挥积极作用。

 

自落实分级诊疗制度以来,2016 年全区共开展分级诊疗9509 例,住院总费用1561.63 万元,新农合补偿1342.12 万元,补偿比例85.94%。其中区级开展2456 例,住院总费用757.03 万元,新农合补偿585.06 万元,补偿比例77.28%,区级分级诊疗占总住院人次的30%。乡级开展7053 例,住院总费用804.6 万元,新农合补偿757.06 万元,补偿比例94%,乡级分级诊疗人次占总住院人次的80%,分级诊疗制度成效显著。


优质资源下沉

提高基层诊疗水平


百姓为什么要挤在大医院看病?因为大医院里有好医生,相信在大医院能得到更好的治疗。要引导百姓到基层医疗机构就诊,就得提高百姓对基层医疗水平的信任度。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区卫计局按照省市部署安排,结合我区工作实际,将优质资源下沉到基层,在提高乡镇诊疗水平的同时,也能让乡镇百姓享受医院的诊疗服务。

 

开展优质资源下沉,让区属医疗机构中级以上职称的医师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多点执业工作。派出的每位医师每季度执业不得少于6 天,执业期间有手术就做手术,有病人就看病,闲暇时间开展学术讲座。使患者享受的是区直医疗服务水平,但报销还是按基层医疗机构的报销比率,很划算。截至目前,区直医疗单位派出医师多点执业工作75 人,执业天数1800天,平均执业天数24 天。省、市级专家到我区开展医师多点执业工作17 人次,执业天数238 天,平均执业天数14 天。

 

优质资源下沉,不仅是将优质的医师资源下沉,而且还要将诊疗技术下沉到基层,通过上下医疗结构帮扶,弥补基层诊疗水平上的短板。其中市中医院托管后官寨卫生院试点工作,成立了市中医院后官寨分院,聘任市中医院一名科室主任为分院业务副院长,市中医院专家定期到分院进修业务,重点扶持发展分院中医骨伤等专科业务。市二院与我区三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显胜卫生院,区医院与董志卫生院建立了医疗协作关系,开设专家社区门诊,对基层医疗机构进行技术支援和业务指导培训,积极推行上下级医疗机构之间双向转诊模式。



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


简化报销程序

实行“先看病、后付费”


“以前的报销很麻烦,得去这个部门收集单据,去那个部门开证明,一旦做手术,花个万八千的还得借钱,完了等报销了再还钱。”一说起报销,小梁就深有感触,毕竟家里有个老奶奶,以前没少住院。但现在就不一样了,报销程序很简单,就在前段时间,奶奶因为腿病在区医院住院,花了3100 元,按80%的比例报销,他只需付剩下的20%即可。

 

据悉,区、乡级医疗机构已经全部完成了医院管理系统、新农合省级平台和健康档案管理系统的对接,实现了“三网合一”,落实本院住院和门诊患者新农合现场垫付直报,参合患者真正享受到“先看病,后付费”的利好。市、区级定点医疗机构严格落实新农合财务管理制度,新农合补偿资金兑付均实行新农合“一卡通”电话转账,补偿资金兑付入卡,实现了即时结报,减少报销程序的繁复,让患者真正享受到了实惠和便捷。

 

在医保支付方式方面,建立卫生计生、人社部门协商沟通机制,实现新农合、城镇居民和城镇职工医保筹资、报销信息共享,避免重复参保、重复报销情况的发生。新农合各定点医疗机构积极开展支付方式改革,住院病人实行单病种限价,支付病种乡级达到50 个、区级达到100 个。加强对定点医疗机构平均住院费用、次均门诊费用等重点指标的监控,有效控制了医药费用不合理上涨。


药品零差率销售

破除“以药补医”


药品零差率销售,就是药品进价多少钱,卖出去就多少钱,降低了患者买药的费用,也让医生真正回归到医疗服务技能上。药品加成取消后,公立医院补偿改为政府补助和服务收费两个渠道。

 

目前,区属医疗机构及村卫生室全面落实了基本药物制度,药品实行零差率销售。区卫计局成立了“药品采购管理办公室”,负责督促落实基本药物制度,。认真落实了“四统一”管理,公立医院药品和医用耗材的采购实行统一网上集中招标采购,医用耗材均通过市级中标企业采购供应。从2010 年10 月1 日起,全区所有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全部配备使用甘肃省基本药物目录内药品,2010 年至2016 年政府药品零差率补贴共计2953.55 万元,其中补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363.88 万元,区直医疗卫生机构1589.67 万元,较好地体现了公立医疗卫生机构的公益性回归,有效破除了“以药补医”的旧体制。

 

另外,及时调整了医疗服务价格,降低大型医用设备检查治疗价格,合理调整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医疗服务价格,特别是诊疗、手术、护理、中医等服务项目价格,放开了公立医院特需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后的费用纳入医保、新农合支付范围,不增加患者实际就医负担。


加快信息化建设

群众看病更方便


2016 年,我区全力推进“ 数字医院”、“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建设,引进了先进的医院管理HIS 系统、门诊“一卡通”、电子病历书写系统、远程会诊系统,区医院在全市率先设施门诊、住院患者“一卡通”管理,进一步优化了服务流程,方便了群众就医,全面提升了医院管理水平。

 

就拿“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建设来说,预防接种不再使用纸质档案,而是电子档案。以前接种是按片区划分,到固定的地方接种、建档,一旦到别的地方接种,还得再次建档,而且医生也不知道此前打过几次疫苗,打的什么疫苗,就医人员的手中也都是不完整的纸质档案。而现在,预防接种门诊从村部转移到了乡镇,而且建立了电子档案,每次接种都会有记录,区上任何一个预防接种门诊只要扫档案的条码,就会一清二楚地看到显示在电子档案上的接种记录。“有些市民在城里上班,可以带孩子在城里给孩子打疫苗,等过年回乡下了,也可以选择在所在乡镇的门诊接种。”齐建平认为,加快信息化建设,使医疗记录可携带性更强,简化了患者就医环节,改进了医疗服务,让群众看病更方便。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