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爱之行』激活社会服务创新力量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2-07-26 16:40:11

2014年,,发起了“大爱之行——全国贫困人群社工服务及能力建设项目”(以下简称“大爱之行”),致力于困境人群处境改善和社会工作专业发展推动。近三年里,“大爱之行”开展了110个项目,覆盖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重点服务10个特殊群体,受益人群逾20万人次;投入2000万元,撬动配套资金超过1480万元;举办14期培训班,逾1500人次参训;形成49项研究成果……这项推动社会服务专业化发展的创新实践,为我国社会工作制度发展和完善提供了重要示范和参考经验。


示范项目:专业服务+项目实施+能力建设+N

与一般社会工作服务项目不同,“大爱之行”是集“示范性专业社会工作服务”“高层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和“社会工作政策研究与倡导”目标为一体的、覆盖全国范围、多领域的综合性服务项目。

“示范性专业社会工作服务”的一个重要目标,是为有特定需求的服务对象提供专业化服务,项目经过面向全国公开遴选,110个(20个重点示范项目,90个小额创新项目)社会急需、创新性强、具有重要推广价值的社会工作服务项目通过评审获得资助。项目以儿童、妇女、老年人、残疾人、贫困失业人员、农村留守人员、城市流动人口等10类社会群体为服务对象,为20多万服务对象制订实施了个性化的服务方案和计划,满足服务对象多样化的需求。

农村留守老人、留守儿童和留守妇女在生活中面临很多困难,甘肃省东乡族自治县大树乡黄家村的“三留守”人员也如此。甘肃兴邦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社工来到这里,针对他们不同的需求开展服务,让这个几乎与世隔绝的小山村有了生气。借助这个项目,兴邦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还设计了生计综合发展计划,提升村民的生计发展能力,一点一滴改变村民贫困的生活,驻校社工也改善和丰富了孩子们的校园生活。

“示范性专业社会工作服务”的另一个目标,则是推动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和社会工作服务机构能力建设。“大爱之行”开展了一系列培训进行社会工作服务机构能力建设,为执行机构提供除资金外的“支持性”资助,帮助机构步入规范化发展阶段。北京市西城区社会工作者联合会负责人表示,“大爱之行”从项目管理、制度规范等方面提出了“硬性”规定,又通过开办高水平的培训课程增强他们的“软实力”。“一硬一软”结合,不仅为社会工作服务机构项目化运作提供了规范的项目管理和实施流程经验,也促进了机构的能力建设。


开展多维度、全视角、高层次人才培训

“高层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项目搭建了各类培训和交流平台,培养了一批高层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充实了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提升了社会工作人才的服务和管理能力,促进社会工作专业化、规范化发展。

“大爱之行”为“示范性专业社会工作服务”项目承接机构的工作人员、参与项目实施政府部门相关工作人员提供了一系列系统性、针对性、实用性的培训。整个项目共举办14期培训班,其中,专题讲座46次,工作坊2次,实地考察2次,逾1500人次参与培训。内容涵盖了督导类、实务类、实证研究、标准化、管理类以及综合类培训。

“大爱之行”对于培训课程和授课团队进行了精心设计和严格把控。例如,培训根据项目开展过程中的需要分层次进行,在项目启动、实施、结项各阶段开展不同主题的培训。这种培训设计使得执行机构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问题和疑惑,能及时得到相应培训课程的专业支持,从而提高实务工作者的能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培训对于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各项能力的提升也是多维度的:一方面强化专业理论知识普及、交流分享服务经验、提升实务能力,另一方面锻炼项目承接机构参训人员的行政领导、资源管理、战略管理、社区协作等能力,让他们更好地运营、管理项目乃至整个机构。


助力社会工作制度与标准体系构建

“大爱之行”在实施中,对优秀社会组织和科研单位开展专项研究资助,举办了多场不同规模和类型的研讨会,推动了一系列法规政策和服务标准的出台。

社会工作服务标准的缺失日益成为影响专业服务经验传承、专业服务质量保证、专业服务成效评价的重要因素。在“大爱之行”的资助和推动下,12项行业标准起草,其中,《儿童社会工作服务指南》《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绩效评估指南》《老年社会工作服务指南》三项行业标准得以正式发布,为社会工作发展进行指引和规范。

“大爱之行”支持了73项决策支持和理论类研究,为政府部门社会工作政策制定提供了研究支持。例如,对老年人、儿童、社会救助等社会工作发展重点领域的现状、国外经验、社会工作者需求分析等进行研究并形成成果,将国外社会服务项目设计工具介绍到国内,对丰富的本土社会工作案例进行汇集与研究,等等。

社会工作研究与倡导的广泛开展,增强了社会工作研究氛围,为研究制定社会工作相关政策与服务标准提供了支持,促进了社会工作服务模式行动研究和相关理论的不断规范、完善。

“大爱之行”也是对社会工作服务项目资助模式的一次创新性探索。李嘉诚基金会投入2000万元,11配套资金,从而撬动了地方资金,提升了各地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资金支持力度;李嘉诚基金会资金的注入,吸引了企业等社会力量,为社会资金注入社会工作服务领域树立了典范。

三年深耕,收获累累。“大爱之行”探索的“政社合作”模式、对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和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能力提升,推动了社会服务专业和社会治理精细化的发展,成为政府主动创新驱动民间力量参与和改善民生事业的鲜活样本。

(本文写作得到“大爱之行”全国项目办公室的资料支持,部分数据来源于评估中心第三方评估报告)


编辑:闫 薇
设计:谢 霄



《中国社会工作》杂志

投稿平台:http://tg.shehuiwang.cn

新浪微博:@中国社会工作杂志

分享是一种美德,请将本文分享给身边有需要的人!

友情提示:长按二维码将自动识别敬请关注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