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振华: 痴迷文学创作,今生与书为伍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1-07-28 11:38:51


刘振华,笔名华溪,祖籍河南上蔡,自幼成长于甘肃华亭,毕业于甘肃教育学院中文系。曾是中学高级教师,企业高级政工师。

半个世纪来,刘振华老师在文学这片热土上执笔挥汗,勤耕不辍,获得了一个又一个荣誉:1993年,获甘肃煤炭系统优秀中青年知识分子称号;2005年,获白银市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称号;2011年,获华亭文学艺术特殊贡献奖荣誉称号。

最近,听说他一下子出了两本书,记者专程拜访了他。

“任何困难都是一种锻炼”



10月29日,热力公司给白银市人民政府呈送了一份《关于靖煤集团热电公司无法足额提供供暖热源的紧急报告》。

一踏进刘老师的书房,记者不由惊呆了。桌上,地上,墙上,书柜上到处都是书,一整屋子书。在书山书海当中放着一把舒服的椅子,刘老师坐下来,笑着说,这都是他几十年读过的书。

看着一屋子书,记者明白了:刘老师何以写出那么优美的诗文,何以撰述出那么精深的评论著作。

跟所有作家一样,刘老师也有一个苦难而爱读书的童年,一段艰难而好写作的青年时期。“小时候,人家的娃娃拿上钱就买糖吃,我攒几毛钱就去买连环画小人书看。”刘老师笑着说。

高中毕业后,,他便在那股红色大潮中来到了陕西和甘肃交界的九一沟大队当农民了。

说到两年的知青生活,刘老师深有感触地说:。”他记起一个生活细节,有一次,他去距住处很远的一个山泉里挑水,突然鼻血喷涌而出,血流不止,身边没有一个人,、克服困难、战胜困难提供了精神依托。”他笑着说。

两年后,刘振华招工到华亭矿务局安口煤矿采掘一线当了煤矿工人。他说,,煤矿一线更加艰苦,身处八百米井下,幽深黑暗的巷道,没有季节不见天日,每当掌子面放炮落煤时就眼前一片模糊什么都看不清。干活也不太习惯和顺手,所以经常挨班长的骂,说你们这些戴眼镜的就不适合在煤矿干。那时,就很灰心,觉得煤矿工作凭的是好体力,要的是粗犷,真的不适合自己干,但是他从来没有绝望。他想,任何艰难困苦的环境都是锻炼自己;他想,干几年会调到地面去的吧。在工作之余,他坚守自己对文学的爱好,更加努力地投入写作,更加频繁地投稿发表作品。

四年后,因为当时煤矿上文化人较稀缺,加上他的文章频频见诸报端,因此顺理成章地被调到了地面上。他先后在华亭矿务局安口煤矿销售科,工会,宣传科等科室工作。后来,地方将学校下放到了企业,企业急急忙忙办学校,他又被选到学校去教高中语文。1977年恢复高考后,刘振华考入了甘肃教育学院中文系深造。

在甘肃教育学院上学时,已经有两个孩子的刘振华每月只有九十元的工资,家里则给他寄去四十块钱的生活费,所以每到月底就没有了伙食费。没钱买菜,就啃馒头,常吃方便面。学校考虑到他的家庭困难,让他到清水营的中医学校去给学生们讲语文课,于是,每天上午刘老师在甘肃教育学院听教授讲课,下午便骑着一辆破自行车,颠簸几十里路去中医学校上课,挣每节两块钱的课时费。虽然很辛苦,但他很满足。

“任何困难都是一种锻炼”,刘老师若有所思地说,“文学艺术家要在各种困难面前保有一份尊严。在写作的时候要尽自己的努力表达出一种人文关怀,哪怕再困难,也要点亮自己的心灯,照亮和温暖别人……”

“每个作家都有自己的心灵密码”



10月29日,热力公司给白银市人民政府呈送了一份《关于靖煤集团热电公司无法足额提供供暖热源的紧急报告》。

半个多世纪以来,刘振华老师潜心文学创作从不间断,埋头于文学理论研究、艺术教育和文艺评论不辞苦累,一以贯之潜心钻研领悟文学之深刻内涵及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推动意义,为文学如何生成的研究和文学创作实践积累了经验,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文学理论体系。

他认为:一个作家或者一个艺术家,从事艺术的实践有两个大的阶段,一个阶段是通过外在的学习积累生活、思想、情感等各类资源,达到量的积淀;第二阶段通过内在的开发,开发自己的丰富资源,达到质的飞跃。当然,诸如此类的资源,除了来自生活积淀,还来自读书学习。因此,刘老师不但用心感受生活,还研读了中外文学史,文论史,美学,哲学,历史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语言学等各个学科,各种领域的书籍。

刘老师还认为:每个作家都有自己的心灵密码。一个人生活的经历和思考,日积月累就会形成一个内循环,小宇宙,遇到适合的触点就会爆发出很大的能量,这就是精神内核。一个艺术家一旦形成自己的精神内核,他的艺术大树上就会不断开出美丽的花朵。精神内核与其说是驾驭文字的能力,不如说是感受生活的能力,精神内核决定一个艺术家对生活的敏感度,决定一个艺术家的审美走向。一个有自己精神内核的艺术家,带着生命触须,遇山遇水都成歌。

他提出了特色鲜明、易于初学者借鉴的文学创作“三要素”模式:一个是思想情感内核,即主体情思要素。作家的视野不是物理学的视野,是情感视野;第二个是客体对象要素,与作家的情感融为一体的外在物象,自然而然成为意向,形成创作敏感区;第三个是语言要素,即技术性层面要素。三个要素的同时到位与精尖合作才能产生优秀的作品。

多年来,刘老师深刻认识到:从事文学创作的人,首先要为自己的亲人,朋友,和平民百姓提供一点精神温暖和心灵的鼓励,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作品中得到一点慰藉。

“甘作绿叶衬红花”



10月29日,热力公司给白银市人民政府呈送了一份《关于靖煤集团热电公司无法足额提供供暖热源的紧急报告》。

正如刘老师新诗集《生命的小河》序言中诉说的那样:平凡的人生阅历注定了我不会成为大江大河“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式的诗人,我一生在草根族中生活,我的诗就如故乡关山老林中汩汩涌流的小溪,明澈、晶莹、玲珑、剔透,充溢内在的激情。诗如其人,这正是他的真实写照。

刘老师的勤奋,有目共睹。在刘老师拥挤的书房内,除了满架子书籍外,还有刘老师写了几十年的几十箱子日记,以及装订成册的几十本手稿,他说,打算用十年时间,把已发表的手稿一本一本地集结出版成书。

半个世纪来,刘老师已发表各类文学作品400多万字,集结出版个人专著十多部,其代表作品在省内外获得过多项奖励;撰写电视专题片10部,其中《矿工与石的生命恋歌》获中国煤矿第三届艺术节银奖;主编志书2部、报告文学集2部、甘肃煤炭系统中小学优秀作文选5部。

刘老师对于获奖看得很淡,他说,只要周围亲人,朋友和平民百姓能在读到自己的书时,获得一点精神的温暖和心灵的慰藉,就感到很欣慰了。

“平生相赠无何物,我有绿叶君有红”这是刘老师的座右铭。有着绿叶情结的刘老师常以一位润物细无声的园丁自居,甘做陪衬和滋养红花的绿叶,且有滋有味。早在甘肃教育学院上学时,他就与学友创办了一个名为《绿叶》的文学刊物,培育并丰富着他甘为绿叶的人生追求。担任华亭矿务局机关子弟学校校长期间,又创办了名为《育苗地》的文学刊物,还担任华亭青年诗社名誉社长和该诗社社刊《春潮》顾问,更进一步强化了他关于“绿叶”的人生理念,对华亭各条战线的熟悉的、陌生的文学爱好者予以无私指导,培育了一大批文学新秀。

1997年,甘肃煤矿文联作家协会成立,刘振华老师被选为作家协会执行主席。从那以后,他便将主要精力都放在了为文学艺术界的朋友们撰写评论上。他说要繁荣文学艺术,要为作家艺术家们服务,最好的方式就是把自己的生命化为绿叶,把别人的红花衬得更红。将近二十年来,他为省内外的一百多名诗人、作家、画家、书法家、摄影艺术家撰写评论,为数十位作家、诗人出版的专著作序。他也计划七十岁的时候出一本评论集,书名叫《艺海同舟》,表达与文朋诗友艺海同舟共济的心愿。

采访结束时,刘老师感叹道:从事文学是很辛苦的,可一旦成为一个人生命的组成部分,那就会是须臾也离不开的愉快,虽然身边读书的人少,写作的人更少,就像身处一片文化荒漠,时而会感到孤独和悲凉。但是,不管怎么样,作为作家就要为这片沙化的人文荒漠多栽树,为这个世界增添一丝绿意和生机。甘愿成为文化荒漠里一棵生机勃勃的绿树,用自己生命的底蕴去抵御人文风沙的侵袭……

来源:白银周刊 记者 李晓琴 特约记者 魁俊梅

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

你可能还关注

白银作家:从理想主义到经验主义文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