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故事会 | 红柳河气象站的戈壁儿女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1-05-08 11:09:08


本篇摘编自《中国气象报》2016年11月9日四版


  红柳河气象站位于新疆与甘肃交界处,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最东部、也是从甘肃进入新疆的第一个气象站。然而,这个地方并不像它的地名那样美丽:地处荒漠戈壁,周围没有人烟,没有河,更看不到令人向往的红柳。

  

  它独特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和60多年的气象观测数据,却是预报和研究哈密地区乃至新疆天气规律的珍贵资料。


       

,要做好心理准备,但糟糕的路面还是让我们始料未及。


  早上8点30分出发,200多公里的路,却走了4个多小时,越野车的减震器都断了!司机哈德尔只好向20公里外的红柳河气象站求救,让站上的生活用车来接我们。

       

  9月的红柳河,中午的太阳依然火辣辣的。90后的观测员魏晓敏高兴地迎接我们,说她已经有三个月没进城了,看到我们特别开心。



△ 哈密市红柳河气象站全貌(来源:天山网)


  “我爸爸一直在艰苦台站工作,很少回家。如果不是我五岁的时候得了一场大病,还不知道自己有个爸爸。”魏晓敏打开了话匣子。说起妈妈,她眼中流露出了一丝遗憾:“好久没有吃到妈妈做的饭了,每次回家,妈妈都要准备一大堆好吃的,看着我狼吞虎咽,一扫而光。”


       午餐时间到了,我们到站里的食堂吃饭,只见这里的生活设施齐全,唯一缺少的就是水龙头。哈德尔告诉我们,红柳河气象站建站60多年来,就没有实现自来水的梦。


       上个世纪50年代初,最近的水源地离这里有两公里多。那时,生活用水靠大家肩挑手抬;有了人力车以后,每次拉水除了值班人员外,都是全员出动,拉一次水需要半天时间,而且是“夏天一身泥,冬天一身冰”;后来,这里有了火车站,每隔10天,车站有一次生活用水补给,气象站也就跟着“沾光”。


  为了贮水,站里修了一口水窖,由于水窖封闭不严,只要一出现大风天气,水窖就成了垃圾“回收站”。各种垃圾被卷进水窖,有时还有被淹死的老鼠等。


  吃菜是站里的老大难问题。以前,职工的生活用品和食品蔬菜都要从200公里外的哈密市运来。2002年7月,,投入资金在气象站的小院里修建了两个68平方米的花池。但是这里风沙大,花草很难生长。从2003年4月起,站里的职工将花池改造成了菜地,全站职工在院内坚硬的盐碱地上挖出空地,从远处运来沙土,。



△ 气象观测的日常(来源:天山网)


  从此,这两块小菜园便成了承载他们绿色梦想的地方。记者看到,在他们的精心打理下,西红柿、辣椒、茄子长得果繁枝茂。

       

  红柳河站有8名观测员,平均年龄只有31岁,一半为90后。无论男女,都要身兼数职,除了肩负观测任务外,还要承担起给全站职工做饭、烧锅炉、拉水的任务。


  花样的年华,火样的青春,他们选择在这片荒漠上激情工作,快乐生活。


  环境是恶劣的,但生活是多彩的。说起在这里的感触,魏晓敏和美日阿依·亚力坤异口同声地说收获很多。当聊起收获了什么时,姑娘们露出了幸福而羞涩的笑容。


       美日阿依·亚力坤1992年出生,是个漂亮的维吾尔族姑娘。来到红柳河不久,她与红柳河火车站的一个维吾尔族小伙子偶然邂逅,彼此相爱了。沙漠戈壁的爱情虽然没有花前月下的漫步,但也别样美好。


  “萌妹子”魏晓敏很乐观,给人一种阳光的感觉,她的笑声贯穿了整个采访过程。她说,到这里快两年了,爸爸妈妈鼓励她好好钻研业务。在年轻师傅的带领下,她每天都能感觉到自己在进步,不仅业务能力提高了,也与师傅擦出了爱情的火花。


  魏晓敏指着值班室的荣誉墙自豪地说:“你看,‘全国工人先锋号’‘全国气象部门文明台站标兵’‘四星级文明台站’,还有前辈们留下的业务技能比赛全能第二名、第四名等荣誉。”她自信地告诉记者,不久的将来,她和美日阿依·亚力坤的荣誉也将会挂在这面墙上······


责任编辑 | 王亮


△ 戈壁一瞥(图片来自网络)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