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惨案:如果取消低保是压死一家六口的最后稻草,那谁该负责?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2-06-07 09:39:20

点击上方“法制网”可订阅哦!

甘肃康乐县发生一起人伦惨案。一位年轻的母亲用斧头杀死4个孩子后,自己服毒不治身亡。不日,该女子丈夫再次服毒身亡。

就目前媒体的报道和警方的通报,我们还找不到杨改兰杀人以及的确切动机,而警方也称,“案件仍在进一步调查中”。


惨剧

悲剧发生于康乐县景古镇阿姑山村山老爷弯社,该村在距景古镇6公里的大山深处。

28岁的年轻母亲杨改兰和入赘的丈夫李克英生育有4个孩子,大女儿8岁,第二胎是一对龙凤胎姐弟,为5岁,四女儿仅3岁。8月24日下午,有人发现杨改兰和四个孩子躺在自家房屋西侧的山沟里,4个孩子均有外伤,其中3个孩子当场死亡,杨改兰和一个尚有呼吸的女儿送往医院后,均不治身亡。
杨改兰的丈夫李克英在镇上一家猪场上班,发现妻儿悲剧之后,也在离家不远的树林里服毒身亡。

村民沉浸在惊悚之中。随着年轻夫妻和孩子的殒命,四世同堂的8口之家仅剩下52岁的杨满堂(杨改兰父亲)和70岁的杨兰芳(杨改兰奶奶)两人。
“当时看到重孙一个个不行了,我扑上去问我的孙女(杨改兰)为什么要这么做,改兰握着我的手说,她要把她的孩子带走,一个也不留。”70岁杨兰芳对孙女的这种做法无法理解。
“把自己的孩子带走,一个也不留。”这个故事很真实,让人忍不住要感叹一句“虎毒尚不食子”;同时它看起来又那么的遥远,远到像是发生在另一个世界,让人不过也就是感叹一句“虎毒尚不食子”。


原因

极端离谱的人伦惨剧背后,绝对也有其无可奈何的原因。
天底下怎么会有如此狠心的母亲?在绝大多数时候,母爱是伟大的,因为母爱是温暖的,是包容奉献;而杨改兰,她用斧头砍死了自己的4个孩子,致死原因都是因钝性物体作用头部致颅脑损伤导致死亡。
孩子的惨死审判了一个心肠冰冷、精神异常的女人。然而故事背后,邻居却都说她平日性格温和开朗。

中西部的农村是非常闭塞的,对于各种家庭压力几乎是毫无办法的。农村的都是穷,生活的贫穷让这些人丝毫不认同自己生存的价值,自己都认为自己的生命如同草芥,因为生活的贫穷,活着的意义不过就是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忍受贫穷和疾苦。杨改兰看似冲动,实际上这种根本不把自己和孩子的生命看的很重的心理问题早就存在了,抛开其他压力因素不谈,这位母亲能做出如此极端的事,性格和心理的缺陷是首当其冲的原因。
毫无疑问,不管因为什么原因逼迫孩子的行为,不管是人性角度还是法律角度来讲,都应该受到谴责和制裁。孩子是无辜的,如果杨改兰没死,等待她的也将会是刑事制裁,因为谁也没有权力逼迫或间接剥夺他人的生命,亲生父母也一样。


低保

脆弱的心理建设,再加之低保被取消,似乎是断了活路。
有村民们这样说。“这个家庭极度贫困,最值钱的家当是三头牛。三年前,其享有的低保不知因何被取消。”
可是,这么一贫如洗的家庭为什么那点可怜的却可以救命的低保还被取消?
低保,最低生活保障,是国家给贫困人群最低生活保障,钱虽不多,不一定能吃饱但肯定不会饿死,但能否享受低保政策,需要基础负责执行这项惠民政策的干部们调查和评定,但既然村民们都知道这个家庭一贫如洗到“4个孩子住在10平米左右的房屋,孩子上学都没件新衣服”的程度,村干部们不可能不知道,那为何还被无故取消?难道真只因为三头牛(两头干活,一头下崽)?

如何会因为家有三头牛而取消低保呢?甘肃农村取消低保的评判标准是什么?据甘肃农村低保管理规定,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不予享受农村低保待遇:
1、三年内因购买、修建或装修住房(必要的维修除外)造成家庭生活困难的(因拆迁安置购买、修建房并进行简单装修的除外)。
2、好逸恶劳,有承包田(地)且有劳动能力但不耕种的。
3、家庭成员有赌博、吸毒行为或者进行高消费娱乐活动的。
4、家庭拥用非生活所必需的高档消费品,如汽车、奢饰品及贵重饰品的。
5、家庭生活水平明显高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
6、弄虚作假骗取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
7、其他法律、法规规定不能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

低保户不是终身的,随着家庭收入呈现动态管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变通流动,这本是政策合理之举。但以上列举的几个情况,从新闻报道来看,杨改兰家并没有符合哪一条。如果像有的村民说的,因为家里有三头牛而被取消,那真是天下的笑话。一个农民家庭,仅仅拥有用来耕作维持生计的三头牛(其中一头甚至还只是幼牛),就取消了低保?澎湃新闻援引一位甘肃本地记者曾采到杨改兰所在村的村干部李进军,该记者援引李进军的话称,“杨家低保被取消,是村民经过投票、商议的结果,因为杨家人老实,不爱说话,因而人缘不好,低保被分给了其他比杨家境况好的多的家庭。”事实是否如此有待求证,如果真是这样,那低保被取消应该成为了压死杨改兰一家的最后一根稻草。

一个家庭的悲剧,又何尝不是一个社会、一个国家的悲剧,近年来国家大力倡导精准扶贫,并出台各项政策,投入大量财政资金予以保障。从公开报道来看,甘肃在精准扶贫方面也是相当重视与着力,杨改兰所在的康乐县,是国家级扶贫县,但实际上还有多少像杨改兰家一样的贫困家庭挣扎在生死线上?
从悲剧中我们要思考,如果将落实低保政策的权利集中于少数村干部手里,会不会在基层滋生滥权枉法的行为?如果像村干部李进军所说的低保发放标准是全村投票决定,又是不是太荒唐草率?杨改兰家被取消低保到底是否符合相关规定,需要依法追究到底。
国家的惠民政策很好,但就怕在落实上没有做到位,惠民政策倒在了最后一里路上的情况,在不少地方都有发生。悲剧已经发生,不管什么原因都需要查清真相,从个案中吸取教训,避免让更多的底层弱势群体在孤苦无助中徘徊。


文章源自:法制网 作者 宋胜男


本期编辑   于澄  李小凤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