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田氏来源及世系探索【华夏田完文化研究会第三届学术研讨会论文】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2-05-20 12:31:47



南阳田氏来源及世系探索

中原田氏宗亲会常务副会长 田广生


田广生简历:男,1963年1月出生,1986年河南大学本科毕业,陕西师范大学经济学在职研究生、中国海洋大学金融学在职研究生。现任南阳市天启成人高教中心校长、南阳市天启中等职业学校校长,中共党员,副教授。南阳田九公二十世孙。关心田氏家族,南阳田营建祠堂时捐孝款十万元。在我影响下,我的三位亲弟弟也捐了2万多元。2015年10月,中原田氏宗亲会成立时捐款12000元。2016年春,参加田完祠落成10周年庆典时,捐了5000元。参加北京田氏宗亲联谊会时,捐了1000元。在家里,是方圆出了名的大孝子。积极为家族困难户捐款、积极帮助宗亲解决问题。加班熬夜撰写了祠堂全部资料。积极研究田氏家谱和文化,积极研究和探索南阳田氏和全国田氏始祖田完的世系关系。

一、关于世系研究的原则与方法

以家谱、碑文、史志等记载为首要根据,以人名为线索进行摸排,并对相关多种家谱进行比对。但由于历史战乱、自然灾害等因素,不少文字记载失传,导致一些地方世系难以厘清。即使地方世系搞清了,但与田完始祖的世系对接出现了困难。当实在找不到文字记载时,可以暂时采用华夏田完文化研究会推出的世系平衡法进行与田完始祖进行对接。据不少资深的族谱研究专家根据华夏田完文化研究会推出的世系平衡法进行算的结果显示,误差极小,不到一代。

过去信息传递手段落后,要编写本支派或本区域族谱,需要凡是有姓田的街道和村庄必去探访,各地贤达宗亲付出了大量极其艰辛的劳动。现在把探访和先进的通讯手段---网络(微信、qq、网站等)相结合,可以成倍地提高效率。

有条件的地方可以修建祠堂。修建祠堂能够很快地增强价值凝聚力。南阳修建祠堂后,原来不认识的宗亲很快聚集到了一起,好多宗亲拿着家谱回来认祖归亲。修建祠堂意义重大,但不是修祠堂一件容易的事。必须有既热心家族事务、甘于奉献、德高望重又有一定财力的宗亲带头。我们南阳有幸出了个田子亭,九公十九世,正是这样的宗亲。子亭宗亲长期帮助了大量有困难的宗亲,为南阳田世族谱奔波了36年,在南阳宗亲中树立了很高的威望。我们所建祠堂依岗而建,拾阶而上,气势雄伟壮观。两个小时就捐了60多万而且不下达捐款标准,捐多捐少完全自愿。缺额100万子亭宗亲全包了。

编谱与世系对接,需要上下共同努力。既需要自上而下,又需要自下而上。自上而下就是负责谱务的宗亲首先要主动与各区域宗亲联系;自下而上就是通过做好宣传与动员工作,让更多的宗亲参与进来,提供素材、资料、信息。资料越多越能发现重大信息。在这方面,我们与会的不少宗亲都要做极其丰富的经验。

二、南阳田氏来源及世系

经过南阳田氏多位宗亲的多年努力,凡是有姓田的街道和村庄必去探访,基本上摸清了南阳田氏的分布与世系。南阳田氏主要有两支:田润公与田九公。现在居住在南阳的后人大约10万人,其中九公田九公后人近9万人。从初步掌握到的情况看,最高辈分是九公15世,最低辈分是九公25世。润公后世主要分布在新野、邓州、湖北;九公(田均理,2015年10月份才在高庙谢营田氏族谱中发现九公大名),主要分布在新野、唐河、方城、社旗、南阳市区及郊区、南召、镇平、内乡、淅川、西峡。部分迁往外省。

(一)黄帝至田完世系:

黄帝(1世)→昌意→颛顼→虞幕→穷蝉→敬康→句望→桥牛→瞽叟→舜帝(10世)→商均→箕伯→强余→虞颉→虞思→有龙→寿旰→叔仪→康仲→祖妫→发→妫方→振→维→寿固→敖→胜→元捷→偃→姑猛→公允→蔺→慎叔→野→无执→菑→叔正→献子→亚寿→原寿→梦延→阏父→妫满(43世)→皋羊→突→围戎→宁→孝→灵→燮→圉→佗→田完(53世)(黄帝第53世孙,舜帝第43世孙,妫满公第10世孙田完,卒谥为敬仲)。

(二)南阳田姓溯源与世系

明朝宣德年间大移民时,田氏家族中的田润、。九公在新野后河头的石虎渠西岸打猎时,被当地的孙员外看中,遂将女儿嫁给了他,并赠地十顷,遂定居于此,并称该地为田九店,后改田店至今。之后,孙太君先后为九老生两个儿子亿乾和亿钦。九老壮志未酬,于景泰年间(公元1450—1457年)又独自到南阳北圪坦头村的白河边开垦滩地十余顷,并续马员外之女为妻在此耕种定居,并又生两个儿子(均失讳)。田九公和马老太君寿终后合葬于圪坦头村。这样,九老的后代就分为两支,以田店为祖根一支和以圪坦头为祖根一支。后来,白河改道,淹没了圪坦头的滩地,九老的部分儿孙迁居到白河以西的田蓝岗,再由田蓝岗到田营,从田营又分出四门;田蓝岗还有一部分田氏家族迁徙到田家营,再由田家营迁老观弯、鸿雁河、田家庄等处,流寓四方。之后,祖辈们世代繁衍、分居,住地星罗棋布,但辈分始终不乱。

明朝末年,军李自成和张献忠打到南阳后,战争烽火使南阳周围的所有田姓家谱荡然无存。及后,人口繁盛,因为没有族谱,宗支序列派别越来越来乱。清嘉庆十四年(公元1810年),田九公的十二世孙田文境主持修一个家谱。该家谱在以田店为祖根的支系中流传较多。1933年,圪坦头这一支系中分出的白河以西以田营为祖居地的田氏族人修一个30字家谱,至1993年12月又续30字。此家谱主要流传在南阳白河以西的田氏家族。1989年清明节,圪坦头的田氏族人田仝和田光祥修一个的家谱,该家谱在圪坦头这一支系中流传较多。

为了不忘先祖功德,凝聚海内外九公老之田姓后裔,便于其认祖归根,参拜列祖列宗,田哲、田世扬、田汉志、田子亭、田成强等族中贤人募集资金在圪坦头村建立一座田氏祠堂。2010年清明节,南阳田氏族人和各支系代表250余人欢聚圪坦头村,隆重举行田氏祠堂落成典礼和祭祖大会。会后,大家商议准备重修田氏宗谱,把各支系的族谱统一起来。

(二)南阳新野县田店的田氏家谱

嘉庆十四年(公元1810年),孟夏十二世孙,田文境(字秀升)为田氏家谱所作的序如下(摘抄):

其宗谱如下:万(九公14世)德振锡法

福永钧临平 光兆印承先

家兴世泽运 延庆新安定

(三)南阳市宛城区新店乡圪坦头的田氏家谱

清朝乾隆十五年(1751年)清明节,田九公的后裔为其墓立碑曰:“明开垦始祖田公九老之墓”。后来,九老公的原墓碑损坏,1989年清明节,在九公老的后裔田仝和田光祥的主持下,圪坦头的田氏族人又为其立碑曰:“明开垦始祖田公考讳九老府君妣马老太君合葬之墓”,同时还修了家谱。其家谱序文如下:

国有史,家有谱,木有本,水有源,溯其根源。,继徙居后河头又定居石虎渠西岸,故此地又名渭田九店,延而称渭田店。九老公在田店兴家立业,元配孙老太君生二子意乾意钦同居数年。因壮志未酬,于景泰年间独徙居于宛北圪坦头成就大业,继配马老太君生二子,均失讳。孙老太君晚年卒于田店随葬于此地,由墓碑铭昭今世。九老公与马老太君寿终圪坦头合葬于此由墓碑可鉴。

九老公平生慎己秉德刚义豪放,宽宏待人,赏膺大喜狩猎,善创业自强。在南北两家,披荆斩棘开创田园二十余顷,勤俭持家兴宅毕盈,教子耕读传家,使书入庠(xiang)著名儒林者,代不乏人,子孙繁衍,德业兴旺,功绩昭著,流芳千古。查历代均有世系宗谱记载,但遭明季兵燹(xian)损失而致,一部同支异派先后失伦尤为遗憾。田店从九老公一世起,代代有序,而圪坦头二至四世失讳,仅有十二世田枢墓碑云:万历天启年简见淤碑记者有五世生员田里、田畏、田果,继而下传。综其宗系,田店为长次门,历世分往唐县上下屯,(水田营)圪坦头为三四门,历世分住方城、田湾、南召渭林河、镇平田寨、南阳田营、安皋掘地坪和鸿雁河等地。还有余支分往他乡,有待后来依据归宗,凡九老公后裔皆为宗亲。万望后代继增宗谱,既念昔先人功德,不乱后世宗室世序,永远流传。此谱是序严谨保存勿失。其家谱如下:

书(九公14世)礼继文 永振家兴

太运光昭 延庆安定

建新承先 世泽长荣

(四)南阳西北的田氏宗谱

1、田氏宗派碑序

田氏之族由来久矣。自陈敬仲之裔封田后,遂以为姓焉。厥其后,历秦汉以及唐宋,凡我族姓,率无不颤于斯,粥于斯,聚国族于斯。是我田氏之家,于青、齐者,已数十世于兹矣。降及明代洪武年间,始肇迁于宛西北之田蓝岗居住,世代耕读,一门盛昌,宗派屡折,星罗棋布。然谱牒宛在,昭穆不紊。迨闯献乱之时,烽火所及,室屋灰烬,一切契约家谱焚烧无余。及后,人口繁盛,遂以徙田家营,再由田家营徙老观弯、鸿雁河、田家庄等处,流寓四方,代远年湮,文献无徵,倘不为探明宗支序列派别,将世代迁流,愈歧愈纷,上无以尽尊祖敬宗之义,下无以明左昭右穆之序,诚有不可之甚者。金昭等忝承先世之裔,晓明一姓之系,故纠合族中先达德润、肇锡等嗟商,续起派字三十列后,志诸贞珉,俾合族得有所遵依,庶世支之长幼尊卑,各得其序云尔。

万(九公15世)树金玉子 光华永传荣

贤才邦家基 忠厚保芳名

文昌兴太运 道德生宗英

一九三三年印

2、田氏宗谱再序

周灭商后封诸侯,陈封之于豫东。公元前692年,陈国君宣公之弟陈完[谥号敬仲]避内乱而奔齐。齐桓公器之,委以工正,改田氏。完十一世孙田和代齐,是为田齐。

明初,田阁老幼子老九(老八在老家山东,老七居河南项城)随其叔父猎于新野后河。其叔父遂定居后河。九老又猎于宛东南,当地孙员外嫁其女于九老,且赠地十顷。于是,九老定居于此,定地名田九店,后改田店至今。孙太君生二子后,九老因壮志未酬,到宛北石桥镇东圪坦头定居,续马员外之女为室,又生二子。后因白河改道,淹没了九老孙辈长门的属地,于是田氏又迁居于田蓝岗、田营等地。1933年,《田氏宗谱》中规定的派字使用范围局限于分布在宛西北的田氏家族,而田店、圪坦头的田氏则用世系区别辈份。现查明,原派字“万”字派相当于白河东以田九老为第一世的第十五世。

近年,族人玉山、子亭、龙德等议决,起六十派字,满六十代后,终而复始,如此轮回,以至无穷。因又续三十字,和原三十字合在一起为:

万(九公15世)树金玉子 光华永传荣

贤才邦家基 忠厚保芳名

文昌兴太运 道德生宗英

温良恭俭让 淳朴崇高风

仁义礼智信 润泽世代承

遵哲存祥瑞 通达守和平

一九九三年十二月

1993年12月,白河西的族中贤人田玉山、田子亭、田龙德等,组织族人到南阳各地访问调查、座谈分析,查明1933年《田氏宗谱》中规定的派字使用范围只局限于分布在宛西北的田氏家族;同时查明,宛西北的“万”字派田氏族人相当于白河东以田九老为第一世的第十五世族人。田玉山、田子亭、田龙德等族人又续派三十字,和原三十字合在一起共六十派字,并决定满六十代后,终而复始,如此轮回,以至无穷。

(四)田氏家族分布情况

田氏家族人遍布全国各省,发祥地山东最多,其中和南阳田氏有联系的有:上海、内蒙、新疆、甘肃、河北、东北三省、四川、湖北、湖南、山西、安徽等。河南除项城是九老的七哥一门外,分布较多的是南阳地区各县,如邓县的构林、林扒;镇平的屈屯、常营;

内乡赤眉田营、田关;新野的后河等地;唐河、方城、南召等地都广有分布,南阳县白河以东的圪坦头和田店的四周分布也多。

南阳白河以西田氏家族分布情况如下:田氏从河东首先迁居田蓝岗,再由田蓝岗到田营,从田营又分出四门。

长门分布在:

南阳县:谢庄乡(北三里)张庄、(东北七里)阎沟、(东北一里)曹沟、(北)尉迟园、(西一里)郭庄、(西北三里)鸿雁河;掘地坪乡(西北三里)马庄、(东四里)竹园、(东北十里)元沟槐树湾(西五里)火星庙、(西八里)窑场、(西南十里)孙庙;潦河坡(北八里)丁沟;蒲山镇(西北三里)田营、(西十二里)倪家洼;卧龙岗(西十里)洼里(从曹沟到此180年)、(西南八里)李圪坦;靳岗(西北三里)新崔营、(东北六里)新寺庄;南阳市:(十王店西一里)米庄

南召县:四棵树乡、四棵树(西南十八里)稻谷田、三岔口(西北十里)前寺和后寺、(西北四里)神仙庵

二门分布在:

南阳县:谢庄乡(南二里)康庄、(东北七里)阎沟、(西南六里马洼、(南三里)张庄、(东北十里)沙绿沟、(西南三里)蒋房、(西南四里)杨庄、(西南五里)司庄、(南十里)官田;掘地坪街,(南五里)大殷王沟、(东南四里)水牛冲、(南十五里)小田庄、(西南五里)李岗、(北七里)前建生庄、(东南七里)沙河、(南四里)大王沟和小王沟;槐树湾(西三里)火星庙;蒲山镇(北二里)周湾。

南阳市:(北)七里园大寨、(工业路)红庙、(西)十八里岗、(南阳市火车站)杏树庄、(西岗)百里溪、(卧龙岗东南五里)王营、靳岗(东南五里)傅岗。

南召县:四棵树乡(东七里)炮坊竹园;石门乡(西南十六里)青石板。

三门分布在:

南阳县:掘地坪乡(南七里)小殷王沟;安皋镇(南四里)老李庄、(南二里)刘庄;塔子山(东五里)于小庄、(东北七里)小姚庄、(东南一里)黄沟;羊山根田家庄、

南阳市:北郊大寨

四门分布在:南阳县:掘地坪乡(南三里)核桃树、(西三里)姜岗、(东北三里)老沟、(东三里)甘庄、(南七里)小匡庄、(东五里)陈家庄、和尚庄、(东南四里)回子庄;安皋镇(北五里)徐坪、(北)邓楼西洛河、(西南五里)小屯;槐树湾(西北十五里)柏树庙、(西南十里)高庄、(西南八里)孙庙;石桥镇(西北六里)后郭庄、(北四里)麦仁店;谢庄乡(西北三里)鸿雁河;潦河镇(东北四里)小陈庄、(北)赵庄、方营、潦河坡(东三里)杨庄;蒲山镇(西北十里)帅店、(西北三里)杨庄。

镇平县:(西北十八里)石佛寺、(东十里)大榆树、老庄寺庄、麦拉沟、柳泉铺北大湖。

南阳市:(东七里)老庄、(东关)豆腐店和校场、西关窑场、(西)百里溪、西郊麒麟岗、卧龙岗(南八里)丁封店。

南召县:石门(西北九里)刘爬河、周庄大块地;皇路店(殷店西)李村

邓县:白牛镇

湖北光化县:张集镇

三、关于南阳九公始祖的最新发现

由于文字记载的失传,五百多年来,南阳九公后世子孙一直不知道九公名字,很多碑文和家谱均以九公称呼。直到2015年10月18日在郑州参加中原田氏宗亲会成立大会时,遇到了桐河镇西谢营田书原宗亲,我索要了他的家谱。在该家谱中明确记载了九公名字为均理。今年9月19日,我和另外三位宗亲专门去了谢营进行调研。

四、关于南阳田氏始祖与全国田氏始祖田完世系对接的有关线索及最新发现

线索1:在南阳田氏多个版本的族谱中,记载了与九公排行的七公迁居到了周口项城。如果在项城能找到七公与田完始祖的世系关系证据,那么这一问题也就解决了。

线索2(最新发现)在山西阳城的始祖田真族谱中,记载了田真公有一四世孙迁河南新野,而南阳田氏始祖润公及其侄儿九公正是居住在新野,而且年代也吻合。现在,只要搞清真公与完公之世系关系,问题也就解决了。



华夏田氏网网址: 华夏田氏论坛:

华夏田氏网微信公众号:hxtian-cn  投稿邮箱:mistertian@163.com


《田氏文化》征文启事  点击查阅 

丙申年华夏田完文化研究会第三届学术研讨会隆重召开

丙申年华夏田完文化研究会第三届学术研讨会总结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