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团结一家亲】乌鲁木齐北站装卸工大院亲如一家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2-02-03 14:25:12

在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头屯河区)北站西路街道丝路社区北三路有一处由20间平房组成的大院,最多时居住了200多人。大院里住着的是火车北站铁路线上的装卸工人。大伙儿虽来自不同的地方,相处的时间长了,同龄人之间都以兄弟姐妹相称,亲如一家


图为在今年古尔邦节社区举办的活动中,侯爱玲(右二)抱着邻居家的孩子,唠家常。(丝路社区供图)


11月3日中午,居住在装卸工大院里的侯爱玲正在准备午饭,隔壁维吾尔族邻居家3岁的小儿子跑到屋前,喊了声:“大妈好!”侯爱玲忙说道:“老二,来,到屋里来。”


侯爱玲今年44岁,11年前跟随丈夫从甘肃老家来到这里定居,丈夫也是一名装卸工。她口中的“老二”是邻居玉苏普·伊敏家的小儿子,两家人相识多年,不仅如此,玉苏普·伊敏的弟弟更被侯爱玲称为恩人。


2008年的一天晚上,侯爱玲刚满1岁的孩子突发高烧不退,那天,丈夫恰巧在加班卸货,她一个人不知所措,急得团团转。无奈之下,玉苏普的弟弟拜合提尔·伊敏刚巧卸货归来,遇见正在院子里抱着孩子的侯爱玲,询问情况后,一把接过孩子,向附近的医院跑去。


“当时已是凌晨1点多了,拜合提尔抱起孩子,一口气跑了几公里。”侯爱玲说,当时多亏了拜合提尔,不然后果不敢想象。


侯爱玲所居住的大院是丝路社区辖区企业农资公司所属的4支装卸队的工人宿舍,大院里住着汉族、维吾尔族、回族、蒙古族4个民族共100多人,80%是少数民族。这其中,侯爱玲与玉苏普一家人最为要好。


侯爱玲的丈夫是装卸队里一支队伍的队长,玉苏普的岳父克里木也是队长。侯爱玲与克里木妻子更是好得像姐妹一样,不仅平日一起买菜购物,甚至还交流起各自家乡的美食做法。


“我的抓饭就是克里木的妻子教的,不过我也教会了她包十八个褶的包子。”侯爱玲话还没说完,玉苏普接过话茬说:“原本是教我岳母,没想到最后是我岳父包得最好。”


说起玉苏普,侯爱玲也是赞不绝口。2008年,年仅21岁的玉苏普靠着熟人介绍来到丝路社区找工作,并结识了当时的装卸队队长克里木。后来,克里木看玉苏普吃苦耐劳,便将女儿嫁给了他。玉苏普说,从和田老家来到乌鲁木齐找活儿干,就是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生活。可没想到,刚来没多久,语言却成了障碍。


“刚来的时侯普通话都说不好,雇主谈价钱还得找人帮我翻译。”玉苏普说,后来,多亏了侯爱玲,还有社区的工作人员。


“其实也没教他啥,就是大家接触的时间久了,慢慢就会了,就像我的孩子和他的孩子,从小一起玩,现在我儿子都能听懂维吾尔语了。”侯爱玲说。


此时,玉苏普身边的小儿子突然向远处走来的人打招呼,大伙儿抬头一看,是丝路社区主任阿布都维里·阿布都瓦依提和经开区(头区)区委宣传部驻丝路社区“访惠聚”工作组组长张亚平。


玉苏普是张亚平“结对子”的帮扶对象,前不久,玉苏普告诉张亚平,自己的普通话还是有困难,当天,张亚平便为他送来了维汉字典。


“还是张主任了解我最需要啥啊。”玉苏普边说边接过字典翻阅起来。


此时,午饭时间已到,大院里各家厨房飘出的饭香味弥漫开来,大家相互邀请对方到自己家中吃饭,门口金灿灿的“雪莲花民族团结模范大院”牌匾在温暖的阳光下显得更加醒目。


记者手记

让大院温情代代传


大院里的装卸工同是外出打工者,从彼此陌生到如今相互帮扶亲如一家,其大院温情来源于他们日常工作中交流、生活中走访和互帮互助,点滴积累才有了今天的局面。


侯爱玲刚与克里木一家相处时,也发生过误会,比如说,克里木邀请侯爱玲去家中吃饭,可侯爱玲邀请克里木时,他们总是拒绝。直到后来,她才明白,原来群众在饮食方面有所禁忌。此后,侯爱玲总会特别注意这些细节,并教育自己的孩子也要尊重维吾尔族邻居的生活习惯。


采访结束时,侯爱玲告诉记者,虽然如今大女儿已前往内地上大学,可时不时还是会通过手机、网络与大院里曾经要好的维吾尔族朋友联系。小儿子则和玉苏普家的孩子成了无话不说的好朋友。这也让我们欣喜地看到,丝路社区装卸工大院里的温情正在代代相传。


来源:乌鲁木齐晚报

记者:李志刚

编辑:何文博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