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狼读“史”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6-05 09:59:46



老狼我喜欢看书,尤其是喜欢读历史。在历史类书中,却又偏偏最喜欢读普通人的真实经历,、二战、各种内战、韩战、、饥荒、。


最近差不多一星期时间,看完了方军先生所著《最后的川军》、《最后的尊严》两本书,计50万字。今天,又在网上买了他著的《我认识的鬼子兵》,等到货后再读。




,我读过太多太多的“巨著”,?


最近看的这几本书,普通军人、黄埔毕业的基层军官,分别讲述他们自己的故事,而《我认识的鬼子兵》,是日军“鬼子兵”从他们的角度来回忆那场战争中的真实经历。这样,从不同角度不同类型的最普通的战争参与者的眼里,去看那场战争,才可能会对那场战争有一个更全面更中肯的认识。


有一句话说,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对吗?对。但我很小的时候,看见父亲的一个手提包上有一句语录:“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那时候只知道是主席语录,后来我才知道,,。


那么,谁是人民呢?不就是那些最普通的战争参与者、饥荒经历者……吗?而战争,必然有两方敌对者。于是,看看两方面参与者的经历和故事,自然会对一段历史有更全面更深刻的了解和认识。





“中”+“手”,就是甲骨文里边“史”字的写法,本义是要拿手上的刀笔,中立公正地记录下所发生的所有事情,只有这样的“史”才是中肯可信的。然而,皇帝为了改编历史,不知有多少史官被砍了头甚至忍辱受了宫刑,所以,史书上究竟能有多少事情是真实中肯可信的呢?


“史”字简化到后来,就成了现在这个样子,一个“口”加一只“手”,而这个“口”,除了表示口口相传,为什么就不能是一本一本的册子呢?每个人手里拿本册子,把真实的经历记录下来,流传下去,所有人的小册子加在一起,不就是最真实的“史”吗?毕竟,历史,就是一个个具体的人的一个个具体的片段组成的。后世的人研究历史,不能只研究统计数字,不能只看某一个人某一方所写的巨著,更应该具体到一个个人的一个个片段。只有这样的历史研究才有“肉”,才是活生生的而不是干巴巴的统计数字。


我一直有一个最大的困惑和遗憾,我甚至连我爷爷的历史都不清楚。我只知道爷爷当过兵,是少尉,大概在1939年或1940年在甘肃临洮的一个军校去世。但爷爷究竟是什么时候参军的,又是怎么去的军校,在军校是学员还是教官,有过什么样的经历,究竟是什么时间去世怎么去世的,到现在没有任何一个人能说清楚了。


我想,造成我不知道的原因,就在于没有一本小册子,没有一本能把爷爷的经历记录下来的小册子。


历史,并不伟大,历史,也不该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我们每个人都是历史的经历者和创造者,我们每个人也都该把很多事情记录下来。


唐太宗李世民曾说过:“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说的肯定是要以真实的历史为鉴。如果以被人精心打扮过的“史”为鉴,那就如同我们对着哈哈镜梳洗打扮,除了能惹得哈哈一笑,又能有什么好处呢?




作者简介


关中老狼,雄性,国企员工,年近知天命,未曾成一事。学的是理工却喜欢读史,爱玩好玩几下快门却玩不好,爱码好码几个文字却码不精。

如此而已。






转载请注明作者及转自平台


老狼的世界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