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佩松纵横三国系列(十三)诸葛亮的军事才能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1-10-14 12:21:26




纵横三国系列(十三)

诸葛亮的军事才能

文/吴佩松



历史上对诸葛亮的军事才能是有争议的,他肯定不是《三国演义》描写的那样神机妙算、呼风唤雨。那是小说,是艺术加工,不能完全当真。但是否也如陈寿所评价的那样,孔明”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呢?这句话说白了,就是诸葛亮是有才能的,长处在于治军和理政,但是用兵差些。果真如此吗?下面我通过一个案例分析来揭晓我的答案,这个案例就是“子午谷奇谋”。


三国演义第92回,一出祁山前,诸葛亮召开军事会议,大将魏延建议说:“我愿意率领5千精兵,从褒中出发,走子午谷,10天就可到长安。夏侯楙知道我大军杀到,一定弃城逃跑。丞相可率主力从斜谷进军。这样,咸阳以西可以一举平定。”孔明笑道:“文长,这个计划不稳妥,你以为中原没有人吗?若有人建议在山中埋下伏兵,我军将全军覆没,大伤锐气,决不可用。”这就是所谓的“子午谷奇谋”。


关于这个突袭计划,史书的记载主要有两处,一处出自注引《魏略》:另一处是记载于《三国志·魏延传》中。《魏略》的记载和《三国演义》的内容差不多。而《三国志·魏延传》的记载是这样的:“延每随亮出,辄欲请兵万人,与亮异道会于,如韩信故事,亮制而不许。”这两处记载的主要不同在于:第一,会军地点不同,《魏略》指的是会军于长安和咸阳,《三国志》记载的是会军于潼关;第二,《魏略》明确指出走子午谷,《三国志》只是说兵分两路,但没有说是走子午谷。需要指出的是陈寿写史的风格是严谨、简略,吃不准的是不记的。注《三国志》的目的就是就是要丰富其内容,注文字数超过了原文的3倍。补注“子午谷”主要引自《魏略》,没有其他的旁证。《魏略》是有可取的地方,但是在记述蜀汉方面,是有所贬损的,有些与事实出入较大。写诸葛亮不采纳“子午谷奇谋”有可能是为了贬低诸葛亮的军事才能,这也就是历史上对是否确有“子午谷奇谋”存在争议的原因。我个人以为这确实不容易定论。但我可以通过“子午谷奇谋”的争议,来探讨一下诸葛亮的军事才能到底怎样?




假如说“子午谷奇谋”确实存在,那应该是《三国志》的版本更可靠,应该会军于潼关,而不应该是长安和咸阳,也不应该只搞定咸阳以西,而应该一举拿下整个关中。魏延是三国一代名将,从军事的角度讲,他应该知道拿下潼关比长安更重要。若确实兵出子午谷,最佳的结果是拿下长安,然后直扑潼关。若长安拿不下,应不要被他纠缠,而是率领奇兵迅速拿下潼关,扼守住关中要冲,防止曹魏的大量增援。然后等待诸葛亮的主力到后,关门打狗,将潼关以西的整个关中拿下,随后经营关中,效仿刘邦建汉和秦统一六国,这样就有望完成统一大业。若只是平定咸阳以西的半个关中,不拿下潼关的话,曹魏大量援军经潼关增援会形成拉锯战,而曹魏人数占优,平原骑兵作战他们也占优,而且曹魏的补给线短也占优,蜀汉将无法支撑,咸阳以西会得而复失,退回汉中。所以,应该会师于潼关。 


这就带来了另一个问题,既然前景如此美妙,“子午谷奇谋”可以试一下嘛!但我仔细研究后,对此是持否定和保留意见的。这个突袭计划如果要成功实行,有很多条件:1、突然性,要攻其不备;2、速度要很快,不仅出子午谷快,而且拿长安、克潼关都要神速;3、说服吴国东线进攻,分散曹魏视线,拖住他的机动增援兵团,然后乘虚而上;4、蜀汉方面,集中精锐,充分准备。这些条件中后两个都有可能做到。但前两点是没有把握的。突然性,只能说部分拥有,一出祁山时,曹魏朝野震动,确实没想到,时间上有突然性。但路线上的突然性是缺乏的,攻其不备就是要走敌人想不到的路线,但是子午谷就是当年刘邦入汉中的路线,明修栈道时也是修复子午谷的栈道,所以子午谷必然为汉末三国的人熟悉,何况中原人才济济,怎么能主观地认为别人想不到呢?而第2条也难以保证,因为这要看老天爷的脸色了,行军途中,万一下雨,中途阻隔,哪来的速度?后来曹真就是走子午谷进攻蜀汉,但大雨阻隔,劳而无功!其实诸葛亮怎么会不知道走子午谷的得失呢?历史上但凡走“子午谷”偷渡或突袭的,全是失败的,比如闯王高迎祥走“子午谷”全军覆没,本人也被凌迟处死,这才有了新的闯王李自成。除了以上这些,诸葛亮不走子午谷还有其他原因。


这就要说到诸葛亮的条件了,他手上的牌实在不多,蜀汉最弱,当时蜀汉的总兵力大致在12万左右,吴国在20-25万之间,曹睿时期的魏国在45-47万左右。诸葛亮能带出去的北伐兵力决不会超过10万,应该在8、9万左右。况且关羽失荆州、刘备败于夷陵,都损失惨重,元气大伤,诸葛亮必须慎之再慎,不容有失。所以“子午谷奇谋”不被采用,是必然的。所以决不是诸葛亮没有勇气和胆怯,其实他数次北伐,以弱小进攻强大,这正是他有勇气、有胆略和有信心的表现!这种勇气和信心不仅基于诸葛亮的崇高理想,也在于他的稳妥扎实!由此,又出现了另一个问题,诸葛亮的作战思路是什么?



我认为是稳扎稳打、经营陇右、层层蚕食、步步推进。陇右指的是陇山以西,主要是指现在的甘肃大部、宁夏、内蒙和青海的一部分,按当时的说法就是要夺取整个凉州,进而占据关中,以图天下。这个战略是有眼光的,凉州盛产战马,是天然的牧场。当时粮产量高,是提供屯兵军粮的粮库。当地民风彪悍,是良好兵源,尤其是骑兵的输出地。凉州少数民族聚集,,可以为我所用,运用儒家文化等号召团结当地民众打倒曹魏、复兴汉朝,这也符合诸葛亮“西和诸戎”的政策。马超归附蜀汉后,对西戎各族也有一定的正面影响。陇右东接陕甘平原,翻越陇山进军秦川比翻越秦岭容易不少。而且已经有了汉中,再占据陇右,攻可双管齐下,守可双门紧闭。再者,占据该地区后,和西域通商将被蜀汉垄断,经济贸易上也很有利。所以诸葛亮才一再地“六出祁山”,想要夺取陇右。


诸葛亮五次北伐,第一次是最有可能成功的,首出祁山曹魏朝野震动,都没想到,这就是攻其不备,时间上具备了突然性。同时,也成功地声东击西,以赵云、邓芝的少量人马吸引住了曹魏军主力,而诸葛亮亲率蜀汉主力出祁山,战略战术是成功的,但用人不当,将参谋型人才马谡当做前锋使用,导致街亭溃败,满盘尽弃! 后面几次北伐已经丧失了突然性,曹魏有针对性的布防,加之综合国力相差悬殊,蜀军补给困难等各种因素,使得诸葛亮都没有实现既定战略目标,但不能因此就说诸葛亮军事才能不济。如果诸葛亮手上的牌多一些,蜀汉未经荆州之失,和夷陵惨败等,诸葛亮能输得起的话,他也可以尝试风险大的奇兵策略,其中也可包括“子午谷奇谋”。想当年,诸葛亮在刘备兵败当阳时,还是坚定地追随刘备,并出使江东,成功说服孙权联刘抗曹,并冒着很大的风险打胜了赤壁大战。其实当时,曹操实力实在强大,挟天子以令诸侯,,攻取荆州,长江天险已和江东共有,且位居江东上游,顺流而下兵锋直指!正常情况下,孙权确实难以抵挡,这也是当时江东投降意见为压倒性多数的原因所在。孙权打胜了赤壁大战,直至他建立了吴帝国之后,从来没有对当时的投降派耿耿于怀,因为孙权也深知当时的情况,若投降其实是合理的。然而天助江东,能大胜除了策略得当、意志坚定外,也在于自己的运气特别好,缺失任何一项,孙刘联军也是无法抵抗的。诸葛亮也深知这些,但他愿意冒这个巨大风险,也有赌一把的成分,尽管之前的分析相当到位,策略也非常成功,但若无天助,也是无法成功的,毕竟隆冬节气,刮西北风的概率,要远大于东南风,结果就在那个节骨眼东南风起,孙刘联军遂火攻大破曹军。所以,若无天助,人谋再高明,在当时那种情形下,孙刘联军要成功几乎是不可能的。我说这些,是想说明诸葛亮是有勇气去冒险的,赤壁大战诸葛亮等就冒险大胜了。这当然也在于诸葛亮、刘备一方当时别无选择,(但孙权是可以选择的,即“战”还是“降”,具体可参看我三国系列十一“历史大视野中的诸葛亮”一文),但也明确表明了诸葛亮在必要时,是能够冒险的。然而,诸葛亮北伐期间,情形不同,在经历了失荆州和夷陵惨败后,蜀汉元气大伤,诸葛亮必须慎之又慎,加上北伐的路线有好几条,他可以从容选择,所以他就始终坚持稳妥地出祁山,经营陇右、层层推进、步步蚕食的打法。故非奇兵孔明不用,及不会用,而是他不想弄险。,林一般不用险,只打有把握的仗那样,,即有把握时一招制敌稳准狠;没把握的时候宁可一撤千里不冒进。,这是公认的,这也是当年颇为欣赏的。当然,,但他们的军事思想是相通的, 因此孔明先生的军事才能不可低估!  


【作者简介】吴佩松,70后,上海人,祖籍江苏,211本科经济学学士(国际金融), 985高校研究生,中国首届MPA(公共管理硕士),国家单位工作。



请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

诗意地栖居

一份有内涵、有品位、有境界的刊物

让阅读成为您最具优雅的生活方式

温馨提示:

■ 作品体裁题材不限,但要求精短、凝练、唯美、能直击心扉打动读者的。文责自负,原创稿切勿一稿多投。情感美文、励志美文、优美抒情诗等优先刊发。

■ 原创赞赏的一部分用于作者稿酬支付,一部分用于平台维护和建设,阅读量越高,稿酬就越多。

■ 欲知详情请先关注公众号,再阅读菜单栏里的投稿须知。

■ 投稿邮箱:610665987@qq.com

    公众号:诗意地栖居(yanjunchudeshi)

    主编:浪子流云     微信号:13786898098


往期精彩回放,请点击 ↓

诗意地栖居“春天诗赛”//第六期作品展示|歌唱春天,回归自然,拥抱美好

诗意地栖居“春天诗赛”//第五期作品展示|春日繁花似锦,春诗充满温情

诗意地栖居“春天诗赛”//第四期作品展示|我在春天里等你,安守流年

诗意地栖居“春天诗赛”//第三期作品展示|春意盎然,享受诗意的生活

诗意地栖居“春天诗赛”//第二期作品展示|从春天出发,寻找心灵的归宿

诗意地栖居“春天诗赛”//第一期作品展示|与春天相约,重遇最美的年华

【聆听】春天,梦回江南

【聆听】春天交响曲


声明本平台部分文字和图片来自于网络或书籍,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其它作品一律由作者授权原创发布。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