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珍贵非物质文化遗产——河西宝卷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2-06-11 14:39:53

非遗《河西宝卷》山丹县东乐乡大桥传习所挂牌运行


河西宝卷主要流传于河西走廊一带,这里是我国至今仍有讲唱活动的少数地区之一。


凉州宝卷艺人杨国太正在“宣卷


河西宝卷是在唐代变文、俗讲以及宋代说经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一种民间吟唱的俗文学。变文、俗讲和说经主要吸收和沿袭了敦煌的结构,


河西宝卷有类、历史故事类、神话传说类、寓言类四种类型,内容反映了人民群众的社会生活,主题多谴责忤逆凶残,宣扬孝道和善行。



甘肃张掖甘州区花寨乡群众自乐班演出上“河西宝卷”传承人代兴位在说唱《丁郎救父》。


宝卷在河西分布面很广,涉及二十多个县市。文化落后、交通闭塞的广大农村,是宝卷流行的主要场所。


河西宝卷的传播方式有二:一是文字传播,二是口头流传。宝卷的故事都较长,最短的也有五六千字,最长的达八九万字。当地人认为抄卷是积功德,有文化的人都愿意抄。抄了自己保存,也可以赠送亲朋好友。不识字的人请人抄,靠它镇妖避邪。也有少数宝卷是木刻本、石印本。


甘肃张掖甘州区花寨乡群众自乐班演出上“河西宝卷”传承人代兴位在进行抄卷。


宝卷流传最基本的方式是“宣卷”。宣卷人在开始前要洗手漱口,点上三炷香,向西方(或佛像)跪拜,待静心后,就开始念卷。听卷者要宁静专心,不准喧哗、不准走动。中途念卷人休息时,才可以活动。听众中还有几位“接佛人”。所谓接佛人,就是等念卷人念完一段韵文或吟完一首诗后,重复吟诵最后一句的后半句,再接着念“阿弥陀佛”。这正是敦煌遗书所记载的“念佛一声”、“念佛一两声”;变文中韵散相交处有“观世音菩萨”、“菩萨佛子”的标记,大约也是这种接佛声。


甘肃张掖甘州区花寨乡群众自乐班演出上“河西宝卷”传承人代兴位在指导乡亲们进行抄卷。


甘肃张掖甘州区花寨乡群众自乐班演出上演员在表演根据“河西宝卷”改编的民间小调联唱。


河西宝卷根据流传地域的差异,又分为酒泉宝卷、张掖宝卷、武威宝卷。张掖流传的宝卷,不仅种类多,内容也很有特色。农村群众普遍把它当成立言、立德、立品的标准,视为"家藏一宝卷,百事无禁忌"。有的当它为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及时雨;有的当它为惩恶扬善、伸张正义的无私棒;有的当它为忠孝仁爱、信义和平的百宝经。有的家庭儿女不孝、媳妇不贤、家事不顺、人丁不和,用""的方式使家人受到教育,翻然悔悟。宝卷在张掖人民群众中根基之深、影响之大、范围之广,可谓"之最"。 


“河西宝卷”传承人代兴位珍藏的祖传明清时代的“河西宝卷”。


甘肃张掖甘州区花寨乡群众自乐班演出前“河西宝卷”传承人代兴位在进行宝卷念唱练习。


河西宝卷,是中国俗文学史的珍贵资料,中国民俗文化史的奇葩,在俗文学史、民俗文化史的研究上有重要意义。


2006年,。


2007年,酒泉肃州区农民乔玉安被命名为河西宝卷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张掖山丹东乐乡大桥村和甘州花寨村先后成立河西宝卷传习所。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