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相如天,灿若星辰的青金石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6-05 09:59:46


琳琅满目,“琳”说的就是青金石

青金石(英文:Lapis lazuli,来源于拉丁语)在中国古代称为璆琳、金精、瑾瑜,青黛等。称为吠努离或璧琉璃,是古代东西方文化交流的见证之一。资料显示,青金石是通过“丝绸之路”从阿富汗传入中国  。其通常为集合体产出,呈致密块状、粒状结构。颜色为深蓝色、紫蓝色、天蓝色、绿蓝色等。




古人讲,真正的隐士,是“大隐隐于市”,而文玩界也有这么一位低调的不凡者。

《拾遗记》卷五载:“昔始皇为冢,……以琉璃杂宝为龟鱼。”有人认为这里的“琉璃”就是青金石。但古人辨别宝石,在色不在质,其色相似的,其质虽异,其名仍同。

《石雅》中这样评价他,“色相如天,或复金屑散乱,光辉灿烂,若众星丽于天也”,没错,他就是,青!金!石!




青金石,色蓝而不透,看上去像是蔚蓝的夜空,点缀着点点星光,所以古人也称其为暗蓝星彩石。

青金石早在6000年前即被中亚国家开发使用。我国则始于西汉时期,当时的名称是“兰赤”、“金螭、“点黛”等。自明清以来,青金石“色相如天”,天为上,因此明清帝王重青金石。

早在汉代墓葬中,就出土过青金石的小兽,待到清代,青金石以其蓝得“帝青色”之殊荣。《清会典图考》载:“皇帝朝珠杂饰,唯天坛用青金石,地坛用黄玉,日坛用珊瑚、月坛用白玉。”即是借颜色来象征天、地、日、月,其中天为上,可见青金石的地位。外国学者赫尔芝认为,中国在公元2世纪(东汉)已有青金石,而章鸿钊在《石雅》中则认为中国三代之初已有。


青金石也被阿拉伯国家视为“瑰宝”另外阿富汗也把它当作自己国家的“国石”。尤以该国东北部巴达赫尚省出产的青金石享誉世界。

不仅中国,在古巴比伦、埃及,青金石同样是地位贵重。诗歌《月神之魔》,就用青金石来表达赞美,“公牛般的强壮,大大的头角,完美的形状,舒长的额毛,像青金石一样显赫。”

从古希腊和古罗马时代到文艺复兴时期,青金石总是被研磨成粉末,制成群青色颜料,群青曾用在很多世界著名的油画上。在中世纪,装饰书稿是一门精湛的技艺,修道士们把该宝石碎成粉末,和蜂蜡,松香及麻油子一起弄湿揉成团,用在经书的装订上。这种颜料非常贵重,以致于委托用它的工作,便是富有的标志。



古埃的《死者之书》中记载,青金石切磨成眼睛的形状,坠以黄金之称的太阳之眼,能够守护死者并给予勇气,从埃及法老王坟墓挖掘出土的黄金面具上,镶嵌了许多青金石,出土的印章及饰物也多有青金石制品,这些无不显示了青金石尊贵的地位。




除了作为宝石,青金石也是不可多得的矿物颜料。古希腊和古罗马时代到文艺复兴时期,许多著名的油画中的群青色,就是由青金石研磨成粉末制成。而在我国,敦煌莫高窟、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壁画、彩塑等都大量使用青金石作颜料。

青金石,自古就是血统纯正的高贵雅石。




然而,自十七世纪以来,宝石的切割工艺发展迅速,人们开始将视线焦点转向bulingbuling的透明宝石,青金石这样不透的质地,开始慢慢黯然了。但随着近些年的文玩热,青金石又一次回到大众视野。




刀柄采用洋金烧蓝工艺制作,刀鞘用青金石制成,青金石镶鎏金铜饰,铜饰上錾刻花纹,精巧别致,便于随身佩带。





“金镶催生石头箍一围,嵌无光东珠八颗,共重六两”,青金石亦被称为催生石,传说青金石有催生助产的功效,故得此名。金约是清代后妃的头饰之一,在戴朝冠时需先戴金约,用以束发。





此朝珠已残缺,计青金石五十八粒,皇帝在天坛祭天时佩挂青金石朝珠。





山子青金石质。石色深蓝并带有金星。整体雕作山形,一面雕刻出山石、松树等。大块的原石,选料优良,色蓝如靛,不杂白石,雕刻精致,是清代乾隆时极其珍贵的代表作品。





青金石的购买,可以以颜色、品相、大小等多种因素作为衡量条件。其中,无白无金最佳,但无白无金料多数是很小的料子,所以在选购大件的雕品时,无白少金,或者少白撒金也是上上选。




世上恐怕还没有哪种宝石能与青金石的古老与神圣比肩,诚如苏格拉底所言,“我登上青天,下看太阳,天如青金石”。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