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村齐出力,只为助一人有水喝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1-10-17 13:30:44

全球每三个人之中就有一个贫穷。

乐施会推动民众力量,以消除贫穷。


位于甘肃、陕西、四川三省交界的康县是个穷地方,而三河坝乡的斜坡、马家山、水草坝三个村是康县最贫困和偏远的村落。长久以来村子中没有自来水,村民每天要到河边打水,然而水质不好,影响健康。


2014年年底至2015年年中,乐施会和伙伴天水市陇右环境保育协会支持这3个村的村民修建供水设施。景利忠就是项目负责人,他在工作中遇到了寸寸娃,也遇到了一群自助且助人的可爱村民。

修通自来水后,村民的饮用水水质有了大的改善。

那山‧那人
 
景利忠在山林里攀爬了半小时。回头望去,山脚下散落的农舍已渐行渐远。这条山路,他已走过好多次了。由陌生走到熟悉,由寸步难行走到驾轻就熟。很长时间“山径不曾缘客扫”,因为居住在山上的人,从不期望有谁会来看望自己。
 
山上有一座老泥房依山而建,房子的外墙布满裂痕。景利忠在走廊寻找寸寸娃。但家中无人只有风声在山中回荡。他估计,寸寸娃拾柴去了。
 
门没上锁,景利忠径自推门入屋。光线照进屋内,将一室照亮起来。这里就是寸寸娃睡觉起居的地方。家徒四壁,一张小木床,稻草为床垫,破布为被。家中凌乱地堆放着碗筷、杂物等。景利忠将山下带来的饼干和香烟放在台子上。这是他送给寸寸娃的心意。

景利忠和寸寸娃在聊天。

景利忠走出屋子,在空地上找到水龙头,扭开,掬一把水洗手抹脸。望着眼前的自来水,他回想起当初修建供水设施的不易。
 
初来三河坝乡时景利忠曾在村里待了几个月,慢慢和村民们建立了深厚感情。在所有的村民中,他特别关注寸寸娃。
 
寸寸娃是三河坝乡水草坝村人,年过五十,父母已故,无妻无子嗣。长年独居山中,百病缠身,出行基本上靠爬,已二十年没出过县城。外面的世界离他很远。他默默守着父母的房子,那个曾经有笑声和温暖的家。寸寸娃是他的别名,人们都记不起这位个子像小孩,居于山上的同村人的名字了。
 
在山上独居的寸寸娃终于能够用上源源不绝的自来水。


村中未修供水设施之前,村民每天要到河边打水。山下的人取水尚不方便,而独居山上的寸寸娃每天要走长长的山路用桶背水就更艰难,而风湿性关节炎让他快要失去背水的能力。

 

为了让村民用上清洁水,乐施会和伙伴组织支持这3个村的村民修建供水设施。乐施会支持的基建项目都由村民自主管理并以投工投劳的形式完成,为的是保证村民的参与和村庄的自我造血功能。经过村民们共同的努力,大家都用上了自来水,生活和健康都大大改善了。妇女不用每天花时间挑水,劳力节省了,有更多时间发展生计及照顾家庭。

未通自来水前,村民(主要是妇女)每天都要到河边取水,生活非常不便。 摄影︰陈裕荣

但项目负责人景利忠知道项目仍未成功,还有一个棘手的问题亟待解决。
 
住在山上的寸寸娃因为身体的残疾,让他不能达到“每户受惠家庭都要付出劳力参与修建供水设施”的项目要求,成为了家里唯一没有通水的人。可寸寸娃距离水源2公里,取水异常艰难。景立忠知道,这自来水对寸寸娃太重要了。
 
从事农村发展工作的人都明白,若最贫困、最需要支持的人不能受惠,那扶贫工作只是纸上谈兵﹗更重要的是,项目终有完结的一天,那时候村民就要自己承担持续发展、管理社区事务。若他们各家自扫门前雪,发展工作最看重的助人自助和团结互助精神将无法实践。
 
全村出力
 
就在全村的供水设施修好之后,景利忠又召集村民委员会成员商议如何解决寸寸娃家的用水问题。席间村委书记表示了担心︰“村民没有时间,也没人愿意付出劳力帮他修水,而且协调困难。”
 
寸寸娃(左下角)的家,第一次这么热闹。

景利忠之后又挨家挨户走访村民,他们的积极反应令他喜出望外︰“我们愿意帮助寸寸娃修水,但需要有人组织。”


景利忠果断表示︰“我来组织﹗”

 
第二天,景利忠成功组织了13户家庭帮助寸寸娃引水。他们拿着长长的白色胶管,浩浩荡荡上山。那些小管子用来引山水到寸寸娃家。管子还要藏在地下,这样冬天时水才不会结冰。
 
第二天,村子中另外18户家庭参与修水。第三天,最后26户家庭也积极参与。本来预计4天才能完成的工程最后2.5就完成了。寸寸娃感动得无法形容。他不善辞令,只是每天烧水给村民喝,以示感谢。
 
村民浩浩荡荡上山,为寸寸娃修水。

当自来水终于到家时,寸寸娃笑逐颜开。从此,一口清洁的饮用水不再是奢侈,而寸寸娃和村民之间也因为修水而联系上了。
 

眼见村民拥有自来水后,生活大大改善,虽然一路走来不容易,景利忠还是觉得欣喜。他甚至觉得,寸寸娃的山中之家,虽然清冷,但不再孤单了。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