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公益的发展之路——合作主义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2-04-04 14:59:30

      

摘自:

       现代公益慈善有一个特点是有机构有组织,传统慈善不需要有机构,扶贫济困可以一对一直接完成,国家政府在现代公益中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起了重要的作用,制定一些重要法规。还有一个重要的部分是有捐赠方包括志愿者,捐赠方不论是捐钱、捐时间、捐资源、捐你的知识都是一种志愿行为,包括企业参与、公众参与,这是现代公益的一个方面。当发生钱的关系时,就要经过一个机构,人与人之间的馈赠算不上现代慈善。还有一个是受助方,包括个人,也包括公共事业。还有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传统慈善不具备的就是大众传媒,可以说没有大众传媒就没有现代公益事业,它介绍社会需求、推广慈善理念、宣传政府方针、介绍项目,激发社会热情,还对整个慈善项目实施过程进行监督。

       政府、慈善机构、企业公众、受助方、大众传播这五个方面构成一个圈,这样一个圈体现的就是合作的关系。企业捐赠给公益机构,通过合作来实施项目,在实施过程当中需要各个方面的合作,包括受助对象的合作,不合作就做不好。比如这次在四川灾区建样板房,政府参与太多,把村民搞得不管是政府来了也好,公益机构来了也好,就是坐在那里等,拧一个螺丝都要12块钱,这是什么价格!这就不是合作模式,变成了施舍和接受这样一种状态,这当然是需要调整的。

       合作会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同时产生一种社会资本,使人和人之间建立一种更好的关系。刚才我进来的时候有一位朋友(北京拍客胡萝卜)就问我,汶川地震当中希望小学没有死人。希望小学在重灾区有146所小学,整个四川、甘肃、陕西有一千多所,我非常担心,我就只好等着会传来学生伤亡的消息,然而经过调查,希望工程援建的小学教室,在146所小学里面有将近十万师生,没有死一个人。最后还是死了17个学生和6个老师,那都是在没有改建的教室里,有所希望小学的教室刚刚建成,搬到了新教室上课,地震发生的时候老教室三层楼全部倒塌,新教室里面的学生老师毫发无损,北川希望小学三层楼,震后照片传过来,非常完整,一点都没损失。这是什么原因呢,表面上是钱捐赠的很好,资金全额到位,再一个就是全程监督,所有做这件事的不论是施工队伍也好,当地的政府官员也好,村长也好,大家都是凭着良心做事。在这个过程中很好地体现了合作精神,市场部门、政府部门和公益组织三个部门形成了一种合作的关系,这种合作会产生良好的结果。

       关于“合作主义”,其实是NGO从国外引进的一个话题,关于民间和政府的合作。最近我对中国民间组织发展的三条路径有一个感悟,说出来和大家一同分享,第一条路——从“官”到“民”,就是有政府背景的民间组织要最后变成民间组织,这条路走了二十多年没走出来,而且还在倒退。现在政府垄断的资源越来越多,不仅是国有企业资产越来越多,现在又把官办的公益慈善组织纳入政府的社会保障体系,认为公益组织是政府手臂的延伸,是政府社会保障体系里面的一个环节,甚至变成了政府的工具和钱口袋,所以汶川地震的钱大部分是要交给政府来用的,这个是非常明显的,就是说从官到民没有走出来,反倒往后撤。它虽然是目前的主流,但是不是方向,就要打问号了。

       第二条路我给加了个名字叫“草根主义”,草根公益组织存在着合法性的困境,存在着资源困境。合法性指的是政府的法律政策,民间公益组织注册登记非常难,同时就产生了获取资源的困难,这方面草根组织是需要反思的,像自然之友等这么好的机构,没有登记,到现在连个账号都没有,这个问题原因之一是存在登记难的问题,但是改革开放三十年,公权力和私权力都可以转化,化公为私,伴随着钱权的交易,市场经济就起来了。我们现在不去评论深层的问题,私和公都可以坐下来谈,公(政府)和公(公益组织)就怎么摆不平呢?公益组织怎么就那样自命清高呢,有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呢?,,,现在党要支持志愿服务,因为这是一件好事。但是这样又变成官主导了,行政主导了。为什么我这样讲呢,因为自从我做南都公益基金会之后,我一头扎进了草根主义里面去了,办新公民学校,把原来私人办的学校改成非营利的,结果障碍重重,才发现原来这条道路这么难走。

       当我和政府合作,在宁夏和温州建了两所新公民学校,政府投入了很多钱,这样就实行了公私合作,草根不要成为主义,主义成不了主流,要和政府合作。政府在建和谐社会,民间组织也在促成和谐社会,这样,大的目标是一致的。所以我认为合作才能成为NGO发展的主流,和政府合作、和企业合作、和NGO同行合作,这是中国公益发展的第三道路,合作主义是NGO发展的理性选择。今天的公益中国沙龙就开了一个好头。

       政府、慈善机构、企业公众、受助方、大众传播这五个方面构成一个圈,这样一个圈体现的就是合作的关系。企业捐赠给公益机构,通过合作来实施项目,在实施过程当中需要各个方面的合作,包括受助对象的合作,不合作就做不好。比如这次在四川灾区建样板房,政府参与太多,把村民搞得不管是政府来了也好,公益机构来了也好,就是坐在那里等,拧一个螺丝都要12块钱,这是什么价格!这就不是合作模式,变成了施舍和接受这样一种状态,这当然是需要调整的。

       合作会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同时产生一种社会资本,使人和人之间建立一种更好的关系。刚才我进来的时候有一位朋友(北京拍客胡萝卜)就问我,汶川地震当中希望小学没有死人。希望小学在重灾区有146所小学,整个四川、甘肃、陕西有一千多所,我非常担心,我就只好等着会传来学生伤亡的消息,然而经过调查,希望工程援建的小学教室,在146所小学里面有将近十万师生,没有死一个人。最后还是死了17个学生和6个老师,那都是在没有改建的教室里,有所希望小学的教室刚
刚建成,搬到了新教室上课,地震发生的时候老教室三层楼全部倒塌,新教室里面的学生老师毫发无损,北川希望小学三层楼,震后照片传过来,非常完整,一点都没损失。这是什么原因呢,表面上是钱捐赠的很好,资金全额到位,再一个就是全程监督,所有做这件事的不论是施工队伍也好,当地的政府官员也好,村长也好,大家都是凭着良心做事。在这个过程中很好地体现了合作精神,市场部门、政府部门和公益组织三个部门形成了一种合作的关系,这种合作会产生良好的结果。

           关于“合作主义”,其实是NGO从国外引进的一个话题,关于民间和政府的合作。最近我对中国民间组织发展的三条路径有一个感悟,说出来和大家一同分享,第一条路——从“官”到“民”,就是有政府背景的民间组织要最后变成民间组织,这条路走了二十多年没走出来,而且还在倒退。现在政府垄断的资源越来越多,不仅是国有企业资产越来越多,现在又把官办的公益慈善组织纳入政府的社会保障体系,认为公益组织是政府手臂的延伸,是政府社会保障体系里面的一个环节,甚至变成了政府的工具和钱口袋,所以汶川地震的钱大部分是要交给政府来用的,这个是非常明显的,就是说从官到民没有走出来,反倒往后撤。它虽然是目前的主流,但是不是方向,就要打问号了。

       第二条路我给加了个名字叫“草根主义”,草根公益组织存在着合法性的困境,存在着资源困境。合法性指的是政府的法律政策,民间公益组织注册登记非常难,同时就产生了获取资源的困难,这方面草根组织是需要反思的,像自然之友等这么好的机构,没有登记,到现在连个账号都没有,这个问题原因之一是存在登记难的问题,但是改革开放三十年,公权力和私权力都可以转化,化公为私,伴随着钱权的交易,市场经济就起来了。我们现在不去评论深层的问题,私和公都可以坐下来谈,公(政府)和公(公益组织)就怎么摆不平呢?公益组织怎么就那样自命清高呢,有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呢?,,,现在党要支持志愿服务,因为这是一件好事。但是这样又变成官主导了,行政主导了。为什么我这样讲呢,因为自从我做南都公益基金会之后,我一头扎进了草根主义里面去了,办新公民学校,把原来私人办的学校改成非营利的,结果障碍重重,才发现原来这条道路这么难走。

       当我和政府合作,在宁夏和温州建了两所新公民学校,政府投入了很多钱,这样就实行了公私合作,草根不要成为主义,主义成不了主流,要和政府合作。政府在建和谐社会,民间组织也在促成和谐社会,这样,大的目标是一致的。所以我认为合作才能成为NGO发展的主流,和政府合作、和企业合作、和NGO同行合作,这是中国公益发展的第三道路,合作主义是NGO发展的理性选择。今天的公益中国沙龙就开了一个好头。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