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记忆】兴国好男儿曾宪祯在会宁(上)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2-02-02 08:51:55

70 多年前,一个14 岁的孩子跟随长征中的红军队伍从江西兴国县来到甘肃会宁。他,就是曾宪祯。从此,曾宪祯就一直留在会宁,喝着会宁的窖水、吃着会宁的洋芋蛋生活着,一口原本地道的兴国话中,也夹杂着会宁的土话。他是兴国人,也是会宁人,大家都亲切地叫他“”。有喊他“红军大哥”的,有叫他“红军叔叔”的,也有称他“红军爷爷”的。在乡亲们的心里,“红军”才是他在会宁的真实姓名。曾宪祯11 岁参加红军,14 岁流落会宁。

他1921 年出生于江西兴国县崇贤乡东风村乌石镇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1 岁时,从江西瑞金过来的红军路过这个村庄。当时,曾宪祯虽然年幼,但听大人说红军是专为穷人打天下的,是世界上最好的队伍。他也看到红军队伍浩浩荡荡,战士们一个个精神焕发,鲜艳的红旗迎风招展,这让还是一个孩子的他格外羡慕。尤其是当他看到队伍中也有十一二岁的小红军时,就寻思着人家的孩子能当红军,自己也应该能行,于是,他就走进红军的队伍,非要当一名红军不可。

这个决定,彻底改变了他一生的命运,这是他当初没有想到的。他被编在红一方面军3 军团第6 师16 团3 营3 连,先后当过勤务兵、号兵、卫生员。枪林弹雨中,他冲到前沿阵地,为伤员包扎伤口;滚滚硝烟中,他扶着伤员,深一脚、浅一脚,走在前进的队伍中。雪山上留下过他瘦弱的背影,草地上有他顽强的喘息。他也吃过皮带,喝过苦水。同他一起出来参加红军的同族的12 个红小鬼,11 个倒在了长征路上。

多少年过去了,曾宪祯老人对他的那些同伴充满了深深的怀念之情。在红军长征进入甘肃的一次战斗中,曾宪祯腿部受伤,由于当时药品奇缺,未能及时治疗,致使腿部溃烂化脓。但他硬是忍着疼痛,一跛一跛地行进在崎岖的山路上,有时甚至是连滚带爬地跟着队伍前进。那时已是秋天,黄土高原寒气袭人,但饱受疼痛的他额头上却滚着豆大的汗珠。当部队经过会宁县陇西川一带时,他的伤口严重感染,两腿血肉模糊,裤子结满血痂,一个趔趄,倒在路边昏了过去。由于是夜间,急行军的战友没有发现他已掉队。

当一阵秋风把他吹醒后,队伍早已绕过山梁,奔走在他看不见的远方了。后来他才知道,、、。这时,曾宪祯口渴腹饥,加上掉队的悲伤,泪水挂满了他略带稚气的脸庞。他咬着牙想站起来,但那双伤腿却怎么也不听使唤。他急切地想赶上自己的队伍,就向着村子爬行,先找口水喝,然后打听队伍远去的方向。“嘭嘭嘭,嘭嘭嘭”,他敲响了陇西川梁锦云家的大门。

在这兵荒马乱的年月,梁锦云夫妇格外小心,他们怕土匪,也怕兵,但当他们仔细听这敲门声并不是那么蛮横时,就按住紧张的心跳,悄悄打开大门,面前的情景让这对善良的农民夫妇大吃一惊:一个皮包骨头的孩子,脸色苍白,破烂的衣服上沾着血迹。从帽子上的红五星就可看出这是一个掉了队的小红军。梁家夫妇赶紧从门里跑出来,扶起曾宪祯说,这么小的娃娃,多可怜啦,赶紧到屋里去。曾宪祯被扶进了门,躺在温暖的土炕上。梁奶奶赶紧给他端水、换衣服,那顶红军帽也被藏在了衣柜里。梁锦云还几次到门口去张望,。第二天,梁锦云就放出话说,他收留了一个要饭的孩子,给自己做干孙子。

那时的会宁,老百姓的生活很苦,梁家收留一个半大孩子来,不仅家里多了一张吃饭的口,而且还满身是伤,需要治疗。但梁锦云夫妇一点也不后悔,他们对村里人说,只要自己有一口吃的,就不会让这个孩子饿着。他们请来当地的名医郑斌发给曾宪祯疗伤、敷药,每天用艾叶、薄荷煎水清洗伤口。起初的日子,梁奶奶看到曾宪祯手上有伤,端碗都困难,就亲自给他喂吃喂喝。半年时间过去了,曾宪祯顽强地活了下来。梁家没有把曾宪祯当外人看,处处呵护着他。

记者采访曾宪祯的儿子曾庆余 / 记者王怡岚摄

当时由于曾宪祯是个外地人,加上身体瘦弱,村子里的一些孩子有时会偷偷地欺负他,但梁家老老少少只要知道,都会斥责那些孩子。有一次,曾宪祯被几个外地来村子里干活的人抬着往水灌眼里扔。梁奶奶知道后,拄着拐棍去找那几个外地人算账,还气得直流眼泪,回到家里,心疼得一天都没有吃饭。梁家人把曾宪祯当亲孙子看,曾宪祯把梁家当成了自己的家,把梁锦云夫妇当成自己最亲的亲人。他的腿伤好了,就给梁家放羊。

看着羊儿在山坡上吃草,一件件往事就浮现在他的脑海:想起杳无音信的双亲和遥远的家乡,想起长征路上倒下去的战友,心头便升起无限的悲痛,但他又庆幸自己在九死一生中遇到了一户好人家。为了报答这户好心的人家,他每天早早把羊赶出圈,挑选草多草嫩的地方去放牧,40 多只羊个个膘肥体壮,活蹦乱跳,繁殖率也高。过了两年,曾宪祯长大了,开始在梁家学做庄稼活,春种夏锄,秋收冬碾,样样都学得很快,再加上他吃苦耐劳,深得村里人喜欢。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