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挪穷窝”与“换穷业”并举、甘肃异地扶贫搬迁显成效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1-06-24 10:54:56


"聆听三农,感悟中国"

点击上方"三农中国"可以订阅哦!


导读

甘肃省,去过的朋友都知道,特别缺水,大山还多,农业生产始终发展不起来。脱贫的办法想过很多,但自然条件差实在是没办法。所以,自2001年开始,甘肃省实施异地扶贫搬迁工程,已累计搬迁贫困群众110多万人。搬迁群众基本上实现了“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的预期目标,走出了一条具有甘肃特色的异地搬迁扶贫之路

在此基础上,甘肃省“十三五”时期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已经启动。未来5年间,全省50万“建档立卡”贫困群众,将继续通过实施易地搬迁实现脱贫。那么甘肃的易地扶贫搬迁工程有什么经验可以借鉴呢?来看央广记者焦健、纪翔,。

张正礼是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西靖镇千亩日光温室产业示范园里的种植户。一年前,他还守着五六十亩山旱地,一年到头收入也就1万元。“下山入川”生态移民工程的实施,让张正礼觉得他们赶上了千载难逢的好机遇。

“到这来,首先一个环境好,交通比较好。我们搬下来政府给我们把棚也搭好了,帮着我们把西红柿种上,款贷给,精准扶贫款也贷给,贷了5万。

如今,张正礼在农技人员的指导帮助下,已经掌握了科学种植的管理技术,他种植的两棚西红柿已经上市了。

“山上以前也没有见过西红柿,现在我们也种着基本上技术上也可以了,我觉得西红柿很好,到现在收入了15000多。”


为民新村十四组的张红花,也是这个园区里的种植户。这些天,棚里的西红柿熟了,她正忙活着销售西红柿。

“种着两个棚,已经收了4茬果了,总共也就是2万多块钱。今天卖了900多,还有些准备摘去呢。”

规模化的生产,也吸引了市场的目光。疏菜收购商严万寿:

“我们在这地方就是5、6天来一次,来一次就拉这么一车,这个西红柿我们就是销往永登、秦川、华藏寺这些地方,这个西红柿颜色好、口感好,销路还可以。”

在新的移民区里,处处都是人们忙碌的身影。75岁的王作文老人和他的老伴正在帮儿子取水饮羊。他说,他患有气管炎病,原来在山里发起病喘起来,不要说干点小活,连走路都是大问题

“原来看病去得十几里路,费劲得很,得十几块钱的车费,看病在黑松驿看着哩。这个地方来就平顺了,看病个人走上去就看给了。”

中午时分,村民郭明霞正给一家人做午饭,丈夫忙完养殖棚里的活就去跟前的幼儿园接儿子回家。原来孩子上学要走个一多小时的山路,现在也不受罪了。

“到这地方干啥都方便,出门都是水泥路,有车,啥都方便。从来没有想过这么的生活,如果没有这个政策,我们也到不了这些,也过不上这么(好)的生活。”



“下山入川”移民生态工程,从根本上解决甘肃武威市南部山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难题,也使移民搬迁到项目区后实现了巨大的变化。不仅使偏远高深山区的农牧民改变了以往靠天吃饭的落后生产方式,也使他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彻底解决了出行难、吃水难,上学难、看病难、增收难的突出问题,实现了贫困群众搬得下、稳得住、能致富、可发展的目标。古浪县西靖镇镇长郭天政:

“从事旱作农业到现代农业,这是一个革命性的转变;从南部山区相对比较封闭落后的生活方式,变成现在这种城镇化的生活方式,这是生活方式的革命性转变;南部山区因为群众迁出之后,它的植被有了有效的恢复,生态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这是一个生态环境的革命性转变;南部群众从那种封闭的环境里搬迁到移民区之后,他的思想观念变得更为开放,更为奋发进取,这是一个思想观念的革命性转变。”

据了解,甘肃省的异地扶贫搬迁安置模式主要以本村、本乡就近搬迁安置模式为主。近年来,由于搬迁规模不断扩大,受可利用土地资源的制约,农村适宜作为异地扶贫搬迁安置区的土地越来越少,落实安置土地的难度越来越大。

针对这一突出问题,甘肃省不断创新安置方式,在河西地区、中部干旱区和陇东能源基地以及南部山区实施多种搬迁模式,充分调动了搬迁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了“要群众搬”到“群众要搬”的效果。甘肃省副省长杨子兴:

“在坚持整村、整社整体搬迁的前提下,因地制宜选择安置模式和安置区域,充分利用小城镇、工业园区、国有农场,条件好的中心村等,采取异地搬迁、整村推进,整体搬迁、插花安置,就近搬迁、改善条件等方式,实现灵活搬迁。”

资金短缺是制约异地扶贫搬迁项目实施的主要因素,为有效解决这一瓶颈制约,甘肃省级财政加大配套力度,每年统筹安排6亿元用于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建设,在国家补助6000元的基础上,人均安排省级配套2000元。同时,积极整合各类涉农资金共同用于安置区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产业开发等项目建设。甘肃省财政厅副厅长杨之春:

“十二五”期间,省级财政累计安排拨付资金46.4亿元,年均递增52.12%。”


目前,迁出区生态恢复明显,安置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后续产业发展各具特色,2015年,甘肃省特色优势产业面积达3000万亩,农民来自特色优势产业的收入占生产经营性收入的70%。甘肃省农牧厅副厅长韩临广:

“我们从战略主导产业、区域性优势产业和地方性特色产品三个层面上大力推进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有力的推动了草食畜牧业、蔬菜、中药材、苹果、马铃薯、现代制种业等特色富民产业的发展。”


目前,甘肃省还有50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需要通过实施易地搬迁实现脱贫。甘肃省将按照搬迁群众家庭人口数量,严格执行建房面积控制标准,同时充分利用当前建材市场价格较低的时机,采取施工企业集中采购和群众自主采购相结合的方式,鼓励搬迁群众通过自建、联建以及互相帮工等形式,切实降低人工费用和房屋建设成本。为切实做到“挪穷窝”与“换穷业”并举、安居与乐业并重,确保搬迁一户,脱贫一户。



记者:焦健、纪翔、

编辑:纪翔、袁秀月

责任编辑:舒晶晶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