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黄帝内经》真传者得长生,但他真是黄帝写的吗?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1-07-23 07:58:55

相传在黄帝时期,

人们生活在极端艰苦的环境中,

经常遭受野兽的伤害,

烈火、洪水等自然灾害的威胁。

平时在打猎的过程中经常受伤,

却又没有人懂得用药物治病,更不懂得预防。

人一得病,只有听天由命。

因此,因病伤而死的人越来越多。

 



那时,东北部落约有1/3的人,

活不到14岁就死去了。

死于30到50岁之间的人,约有1/4。

寿命最高的也活不到60岁。

 

黄帝为了百姓的寿命问题,

真是愁得吃不下饭,睡不着觉。

 

有一次,黄帝带领一支队伍进山狩猎,

说时迟,那时快,

一只老虎突然向他们猛扑过来,

惊险之中黄帝急忙拉弓,啪!

向老虎射了一箭。

 

可惜!箭头从虎背穿皮而过,

没有射中要害,受伤的老虎逃走了。

 

谁知几天后,有人发现这只老虎

竟然在树林里专门找一种长叶草吃,

边吃还边用舌头舔背上的伤口。

它的伤口没有血迹,也没有溃烂!

 



黄帝一听,立刻就命人前去察看:

“你,给我去看看,不准把老虎杀了!”

 

察看的人回来向黄帝报告:

“受伤的老虎吃了这种长叶草,伤口不但不流血,而且已慢慢愈合。”

 

嗯!有戏!

黄帝立刻派人把老虎吃的这种长叶草采集回来,

专门给部落里受伤流血的人吃。

受伤流血的人吃了这种长叶草,

果然立竿见影,

止血又止痛!

黄帝感动得泪流满面:

“看来,野兽有时比人还聪明。它们受伤后,知道吃草治伤,我们就不知道这个道理。”

  



还有一次,黄帝的手下王亥在训练一只熊时,

由于这只熊不听指挥,

王亥一怒之下,失手打断了它的一只后腿。

 

当时的吃瓜群众看到,

有人就说:“杀掉,杀掉,吃肉,吃肉。”

有人却说:“这是一只母熊,留它一条命生小熊!”

 

王亥也不是什么穷凶极恶之辈,

就听了后一种意见,

把这只断腿的母熊放了。

 

母熊一颠一跛地钻进了树林,

可怜的它又被几个猎人盯上了。

一个猎人正准备用箭射它,

千钧一发之际,

猎人竟看到这只熊的一条后腿吊着,

正在树林的草丛里寻找着什么。



 

原来它用前掌在草丛里刨一种雪白的草根。

每刨出一撮,先放在嘴里嚼一阵,

然后吐出来,再用前掌轻轻地,

敷在被打断的后腿上。

 

猎人感到非常奇怪,

回去之后就把看到的情景报告给了黄帝。

 

嗯!又有戏!

黄帝又立刻派人去树林里察看。

十几天以后,

有人在树林里发现这只熊时,

它的断腿竟不知什么时候长好了!

一看见猎人,还飞快地逃得无影无踪。

 

人们把熊刨过的这种草根,

从地里挖出来捣烂以后贴在损伤筋骨人身上,

结果都治愈了。

 

从这两件事上,黄帝受到了很大的启发:

“原来自然界有很多东西,都是可以治病疗伤的。”

感觉自己发现了“新大陆”!

 



于是黄帝命令雷公,歧伯二人,

经常留意山川草木,虫鸟鱼兽,

看看它们如何在恶劣的环境下生存。

 

雷公、歧伯也按照黄帝的吩咐,

对自然界的飞禽走兽,草木花卉等,

都详细地加以观察和记录,

进行了一番深入地研究和试验,

直到最后确认什么东西能治什么病为止,

再由黄帝发动洪荒之力,

把它正式整理出来。

 

就这样,渐渐地《黄帝内经》就形成了。



 

当然,以上都是传说

 

那么《黄帝内经》到底是谁写的呢?!

 

《黄帝内经》分《灵枢》、《素问》两部分

是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

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

 

《黄帝内经》是一本综合性的医书

在黄老道家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

“阴阳五行学说”

“脉象学说”

“藏象学说”

“经络学说”

“病因学说”

“病机学说”

“病症”

“诊法”

“论治”

以及“养生学”

“运气学”等学说,

从整体观上来论述医学,

呈现了自然、生物、心理、社会“整体医学模式”。



 

其基本素材来源于中国古人对生命现象的长期观察、

大量的临床实践以及简单的解剖学知识。

它奠定了人体生理、病理、诊断以及治疗的认识基础,

是中国影响极大的一部医学著作,

被称为医之始祖。

 

《黄帝内经》虽相传为黄帝所作,

但后世较为公认此书最终成型于西汉,

作者亦非一人,

而是由中国历代黄老医家传承增补发展创作而来。

 


 


对于《黄帝内经》的成书时代,

古人主要有四种观点:

 

先秦时期 

晋代的皇甫谧、宋代的林亿、高保衡

他们都是黄帝的忠实粉丝

认为像《黄帝内经》这样的科学巨著,

非通晓智慧的圣贤大智不能为之!

所以必定是黄帝所作。



 

战国时期

宋代的邵雍、程颢、司马光、朱熹,

明代的桑悦、方以智、方孝儒,

清代魏荔彤,

他们比较理智,并没有盲目崇拜黄帝

而是找到了一些证据!

 

程颢的《二程全书》说:“《素问》书,出于战国之末,气象可见。若是三皇五帝典文,文章自别,其气运处,绝浅进。”


宋·司马光认为:“黄帝亦治天下,岂可终日坐明堂,但与岐伯论医药针灸邪?此周、汉之间,医者依托以取重耳。”


还有,宋·邵雍以为《素问》是“七国时书也”、“轩岐之书,类春秋,战国所为而托于上古。”


明·方以智在《通雅》中说:“谓守其业而浸广之,《灵枢》、《素问》也,皆周末笔。”


清·魏荔彤在《伤寒论本义·自序》中也说:“岐黄之书,类春秋战国人所为,而托于上古”。


以上诸家均是从黄帝手笔立论的,

认为《黄帝内经》非三皇五帝典文,

因为当时绝对没有这样的文字!




清代《四库全书简明目录》则进一步肯定了这一说法。

书中说《素问》“出上古,固未必然,然亦必周秦间人,传达旧闻,著之竹帛。”

因为《四库全书》在中国古代学术界有相当高的地位,

这种说法也就被许多人所接受。

 


另外,《内经研究论丛·内经十讲》还从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证。

 

首先

它把《黄帝内经》的内容与《周礼》作了一番比较。



 

比如


《周礼·食医》有言:“凡和,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咸,调以滑甘”。

而《素问·金匮真言论》则谓:“东方味酸,生于春;南方味苦,生于夏;,生长夏;西方味辛,生于秋;北方味咸,生于冬”。

 

《周礼·疾医》又说:“四时皆有疠疾,春时有痟首疾,夏时有痒疥疾,秋时有疟寒疾,冬时有嗽上气疾”。

而《素问·金匮真言论》亦有:“春气者,病在头”;《灵枢·寒热病》亦云:“夏取分腠……分腠治肌肉”等,其中分腠肌肉都是痒疥等疾的所发之部。


经过这些对比,

发现它们有许多相同之处,

足以充分证明两书是同一时代、

同一思想体系的作品。

所以就得出了这个结论:

既然大家肯定了《周礼》为战国时书,

那么《黄帝内经》也一定是战国时期典籍无疑了!

  

其次

《史记·扁鹊传》中有关医理的内容,

与《黄帝内经·素问》的内容相类似,

但却朴素、原始得多。




而《史记·仓公列传》中有关医理的内容,

却比《黄帝内经·素问》有所进步。

 

由此可以推断:

《黄帝内经》应当是扁鹊时代以后、

仓公时代之前的作品,

也就是战国时代的作品。

 

最后

是从《黄帝内经·素问》的文体上探讨分析的。

 

先秦之文,多作韵语,

而《素问》中多部诸论,

其中韵语的文字特多,

都非后世之文可以比拟。


《黄帝内经》共十八卷,

《素问》、《灵枢》各有九卷、八十一篇。

共一百六十二篇文章里,

从文字、语言、用词、以及所涉及到的社会背景等角度,

都不乏春秋战国的背景。

因春秋战国长达数百年之久,

确实可能包含多种观点、不同习惯的内容。




西汉时期 

代表人物有宋·聂吉甫,

明·顾从德、郎玻、吕复

以及日本人·丹波元简、

现代中医学专家刘长林,吴文鼎等。

 

持这种看法的人

大多是从《黄帝内经》的语言风格上来推断的。


宋·聂吉甫说:“《素问》既非三代以前之文,又非东都以后语,断然为淮南王作”。


明·吕复则认为《黄帝内经》的学术思想虽出自于先秦战国,但其文字成书则为西汉学者所为,并举《礼记》为喻。


北京中医学院学报中则是从字意来推断的:

如从“豆”字的考证。

在先秦时代,是用“菽”来表示“豆子”这个概念的;

而先秦时的“豆”字的含义不作“豆子”讲,而是指一种盛肉、盛酱、盛粮食的工具,相当于现在的器皿。

有人将先秦时期著名的经书作了统计,其中出现的十九次“豆”字,“毫无例外地都作盛物的器皿讲”。

所以,从《内经》中所有的“豆”字均作“豆子”讲这一事实来推断,《素问》、《灵枢》的成书时代主要是在汉代,当然并不排除其中也有先秦时期写的部分文章以及成书魏晋的个别部分。




现代中医学专家刘长林,吴文鼎等人的主要理由是:

其一,《黄帝内经》全书约计20万字,这在2000多年前可以说是一部巨著。编著这样的医籍需要有一个安定的社会环境,需要花费巨大的人力、物力,这在战事连年、七雄割据的战国时代是不可能办到的。只有在西汉时期,,经济的发展,才为医学家编著医籍提供了现实的条件;

其二,西汉初淮南王刘安的《淮南子·修务训》曰:“世俗人多尊古而贱今,故为道者必记之神农、黄帝而后能入说。”《黄帝内经》在书名和思想内容上与“黄老学派”的密切联系,也为只有在西汉“黄老学派”鼎盛时期才能成书提供了佐证;

其三,西汉司马迁在《史记·仓公列传》中,记述了西汉初年名医淳于意在接受老师公乘阳庆传授给他的十种医书中,竟没有《黄帝内经》,这也足以说明《黄帝内经》不可能成书于西汉之前。




当然,《黄帝内经》成书于西汉说

最有力的论据是史籍对《黄帝内经》的著录。


《黄帝内经》之名,

史籍上首见于《汉书·艺文志》。

↓↓↓

《汉书·艺文志》是作者班固

根据《七略》“删其要,以备篇籍”而成。

↓↓↓

而《七略》则是西汉末刘向、刘歆父子,

奉诏校书时撰写的我国第一部图书分类目录。

其中分工校正方技类书籍的是朝廷侍医李柱国。

↓↓↓

史载李柱国主持分工、校正医书的时间,

是在西汉成帝河平三年。

↓↓↓

所以,一般认为

此时应为《黄帝内经》成书的下限。

 

也就是说,西汉末成帝年间,

《黄帝内经》十八卷本已经成编问世了。

 

而至于《黄帝内经》成书的上限,

从史料上推,《史记》可作为一个重要标志。




《史记》之前的《左传》、《国语》、《战国策》等先秦史书,

记载医事甚少,且都未将医学与黄帝联系起来。


《史记》记载了上自黄帝、下迄汉武帝,

长达三千多年的历史,

并专为战国的秦越人(扁鹊)、

汉初的淳于意(仓公)两位医家作传,

但未见有关《黄帝内经》之类的书名。


由此可以推想,

如果当时《黄帝内经》已经成书流传,

那么遍览朝廷藏书、考察过全国的太史公司马迁,

是不可能见不到的。



 

而《史记》的写成是在司马迁入狱之后,

由此推算可知:

《黄帝内经》汇编成书的时间当在《史记》之后(公元前99年),

《七略》之前(公元前26年)的这个时间段,

也就是西汉的中后期。

这一观点已为现代的多数学者所接受。


“成书西汉说”还有更多的其它旁证:

1973年,在马王堆3号墓所出土的简帛医书有《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五十二病方》、《脉法》、《导引图》等14件医书。



 

墓主是西汉初年封于长沙的轪侯利仓之子,

下葬时间为汉文帝十二年,

即公元前168年。

这些文献较为简略粗糙,

只有十一经脉。

而《黄帝内经》是十二经脉,

从理论的简繁、完善程度上认为,

十一经脉要早于十二经脉。

这也就是说完备的《黄帝内经》

成书的年代要晚于公元前168年。

 

“断代说” 

这是一个比较科学的观点,

当代许多医家及学者也支持并认同此说:

 

《黄帝内经》并不是由一个作者,

完成于一个短时间内,

而是多个作者,

跨越了一个较长的时间段集结而成的。




支撑这个观点的理由是:

一、先秦文体多韵语,而《黄帝内经》中一些篇章亦有不少韵语,这些章节可能是先秦时期的作品。

 

二、与1973年长沙马王堆的帛书《足臂十一脉灸经》、1972年甘肃武威汉墓出土的压药简牍、1977年安徽阜阳双古堆西汉汝阴侯墓出土的“六王斌盘”和“太乙九宫占盘”相比较,可知《灵柩》中有些篇章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有些成书于西汉或更早些。

 

三、《黄帝内经》中引用的一些文献,如《上下经》、《睽度》等是战国甚至更早的著作。

 

四、《素问·宝命全形论》中用的“黔首”一词,是战国及秦代对国民的称呼,而《素问·灵兰秘典论》中的“相傅之官”和“州都之官”则是曹魏时期出现的官名。

 

五、《灵枢》中个别篇章晚出,如《阴阳系日月篇》有“寅者,正月之生阳也”一句,故可断定其成于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0)颁布太初历之后。

 

六、《素问》的有些篇章用干支来表示时间,而采用干支纪年是东汉以后的事。


七、,在王冰次注《素问》时已是有目无文,宋·刘温舒著《素问入式运气论奥》时却将该二篇作为《素问遗篇》陈列于后。可以认为这两篇是唐宋间的伪作。

 

综合论之,《黄帝内经》成书亦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其笔之于书,应在战国,其个别篇章成于两汉。至于王冰之所补与刘温舒之所附不应视为《黄帝内经》文,但依惯例认为属于内经亦无不可。





所以,到最后……

大博还是不知道《黄帝内经》到底是谁写的!

 

在看本文之前,不知大家是否都是认为,

《黄帝内经》就是黄帝写的呢?

 

黄帝可真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打败蚩尤、炎帝,统一天下,

霸气指点江山,

他推算历法,教导百姓播种五谷,

兴文字,作干支,制乐器,创医学,

功成后羽化登仙,

简直是一个只能仰视的神一样的人物!



 


其实大博相信黄帝也是一个人,

一个小时候会说话,

幼年时候会学习,

长大后成为一个诚实又聪明的青年。

 

那如果《黄帝内经》不是黄帝写的,

为什么书中要用黄帝向岐伯提问的方式来写呢?

 

《淮南子·修务训》指出,

冠以“黄帝”之名,

意在溯源崇本,

藉以说明中国医药文化发祥之早。

实非一时之言,

亦非一人之手。

 

当然,我们也没必要过多的纠结于

《黄帝内经》是谁写的这个问题上,

因为最重要的是学习《黄帝内经》的养生保健之法。

据说与《黄帝内经》相对应的还有一本医书,

叫做《黄帝外经》。

它没有流传下来,

但后人为它编了很多故事。


消失的《黄帝外经》


黄帝时期,除了雷公和岐伯这两个医生外,还有一位名医叫俞跗。他的医术高明,擅长外科手术。据说,他治病一般不用汤药、石针和按摩,而是诊断清楚病因后,如果要做手术,就用刀子划开皮肤,解剖肌肉,结扎。

 

有一次,俞跗过河时,看到几个人从河里打捞一个溺水而亡的女人,他们正准备埋葬。俞跗上前询问死者掉进水里多长时间了,抬尸体的人说刚掉进水里不久,是捞上来的时候断气的。俞跗就让他们把尸体放在地上,先是给死者把了脉,又看了看死者的眼睛,然后让人找来一条草绳,捆住女人的双脚,倒吊在树上。

 

一开始大家都不理解俞跗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女人刚一吊起,就大口大口地往外吐水。直到她停止吐水,俞跗才叫人慢慢将她解下来,仰面朝天放在地上。俞跗用双手帮助女人的胸脯恢复呼吸的节奏。他拔掉自己的几根头发,放在死者鼻孔上观察,发现发丝缓缓地动了动,便对身边的人说:“她活过来了,抬回家好好休养吧!”

 

在俞跗晚年的时候,黄帝曾派仓颉、雷公、岐伯三人整理俞跗的医术。他们花了很长的时间,纂成卷目,但是,还没有来得及公布于众,仓颉就去世了。后来,俞跗的儿子俞执,继续修订父亲的医书。不幸全家遭到了大火,房屋、医书和俞家上下,都一起化为灰烬。而被烧毁的那本医书,就是《黄帝外经》。





传承经典,不在于一书一籍。

《黄帝内经》提出了“治未病”的理念。

“治未病”即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发展。

其在中医中的主要思想是: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

为了让大家学习到《黄帝内经》的这个精髓,

大博请来了:

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学院院长

“当代四大国学领军人物”之一的

张其成教授讲解《黄帝内经》!

 




大博特选(戳下方标题)

崖山之后无中国?

为何说中日差距就在一个王阳明!

厉以宁深度解析:中国经济的下一程

刘备如何面试诸葛亮?(看完脑洞大开)

深度好文:永远不要与趋势为敌!

点击“阅读原文”可直接报名参加《黄帝内经》课程!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