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火枪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2-01-22 07:44:13

前几日,小编偶然看到一个介绍武器的电视节目,大言不惭的说“清朝只重视弓马,不重视火器”,片尾还特意弄个几个现代演员穿着“大阅甲胄”(在清代阅兵时穿戴的样子货)骑着马,傻乎乎的迎着“炮火”冲锋。事实果真如此么?

 

乾隆大阅甲胄


事实上清廷并非如许多人所意淫的那样,只重视弓马、不重视火器。今天我们来聊聊清代的火枪。

 

火枪的来源

清代继承了明代的鸟枪,随着时间的发展,还陆续通过战争、官员进献、海外进口等途径获得更新型的火枪。


在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平定准部后,清军就曾缴获了一种叫赞把拉特的火枪,这种火枪射程远、精度高,乾隆皇帝十分青睐,下令大批仿制。

 

《平定西域战图》局部

 

重视火枪的训练

清代中前期的皇帝大都很重视火枪的训练,康熙时期总管鸟枪骑兵内大臣公长泰,将鸟枪的训练方法总结为:马上射击法、前进射击法、连环旋转射击法、跪式射击法、仰卧射击法等教程,多次受到康熙皇帝的嘉奖。

 

故宫博物院藏清代康熙御用素铁莲花口小交枪


之后的雍正、乾隆,甚至是嘉庆帝都比较重视火枪的训练,在嘉庆十九年(1814年),对于鸟枪(火枪)的训练还做出详细的指示。可见清代中前期的皇帝对于火枪的训练还是很重视的。

 

故宫博物院藏清代嘉庆御用蒙古花小交枪


火枪的装备数量

根据雍正皇帝的一份上谕:“官军所用军需内,鸟枪一项,能冲锐折坚,最为便利。……腹内省份,每兵千名设鸟枪三百杆;沿边沿海省份,每兵千名设鸟枪四百杆。”可知当时的火枪装备军队的大致比例。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全国八旗兵共二十六万多人,绿营兵共六十六万多人,火枪总数少说也有十几万杆。

 

故宫博物院藏清代雍正御用桦木鞘花交枪


上文提到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平定准部后,清军缴获了一种叫赞把拉特的火枪,乾隆皇帝下令批量仿制,。根据清代奏章可知,这些火枪会不时的调拨给地方军队使用,而调拨后需照数补造补足火枪库存数量。

 

故宫博物院藏清代乾隆御用奇准神枪

 

火枪的先进程度

清代中前期的火枪还是以火绳枪为主。但皇帝们对于西方同时期的先进技术还是有所了解的。故宫博物院现在还藏有康熙时期引进的西方技术制成的“转轮式燧发枪”,乾隆也有使用外国进口改装后的枪支射猎的记录。这些枪支不仅仅是摆设,有大量的使用过的弹药和使用记录。

 

故宫博物院藏清代康熙御用自来火二号枪(局部)

(转轮式燧发枪)


故宫中还有一把深思极“趣”的火枪,它是一把1787年欧洲制造的燧发枪,而根据清宫档案记录乾隆皇帝把玩(射击)的时间是1790年,如此短的间隔,以当时的交通状况(小编不太懂航海,帆船从英国到中国要多久?几个月),不知是乾隆皇帝知道新型而特意定制?还是有个别欧洲师不远万里想讨中国皇帝的欢心?


 

故宫博物院藏清代乾隆御用准正神交枪款识


海禁不包括军火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以后,海禁加强,但对于涉及军工的物资,如硫磺等货品则不在海禁范围内,乾隆曾特意做出指示“海外硫磺运至内地……即可随时收买备用,于‘军资亦属有益’”。

 

故宫博物院藏清代圆明园八旗枪营铜合符


盛世末期现危机

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乾隆帝发现甘肃省的军队用纸火绳代替麻火绳(火绳枪需要用燃烧的火绳来引燃火药),大为震怒,并在技术上指出其弊端,“盖缘纸张质地脆薄,易于破损,若以为绳,药多则过火迅速,药少则又难点引,且不耐雨水潮湿……”乾隆帝并严厉指示,今后各省军队,要按规定使用麻火绳,不许偷换纸火绳。

 

故宫博物院藏清代乾隆御用叉子枪


嘉庆七年(1802年),满洲总督上奏请求去掉火枪上的准星(火枪上的瞄准装置),嘉庆帝大怒指责:“所奏大属谬误,施放鸟枪,全屏枪上所钉星斗为准……”对于这种不懂军事的无知总督,嘉庆对他做出了拔去顶戴花翎,传旨严行申饬的处罚

 

故宫博物院藏清代康熙御制禽枪


从此两件事可以看出,乾隆末期开始,皇帝对于火枪技术和战术还有正确的认知,可是整个官僚体系却已经“懒惰腐朽”,火枪这种被雍正帝评为“能冲锐折坚,最为便利”的重要兵器的训练,已经逐渐被地方官员“敷衍了事”了。

 

故宫博物院藏清代皮镶珐琅火药袋

 

有人或许会指责,康熙、乾隆时期,没有紧跟世界步伐,没有普及燧发枪等新式武器。但小编认为这多少有点“事后诸葛亮”吧。武器的落后或许还可以通过技术的引进来弥补,但清王朝遇到了同之前其他封建王朝一样的更严重问题,那就是封建王朝后期行政体制的日益拖沓腐朽,官员人浮于事,人民离心离德,而这往往比武器的落后对王朝的打击更致命。记得一个古代罗马哲人说过“任何一个伟大的帝国的衰亡都不是完全源自外部侵略,更多的还是源自其自身的内部腐朽”。

 

故宫博物院藏清代蛤蜊式火药袋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看风流人物,还在今朝。观史评论,不是为了一时的发泄,更是通过它审视自己的内心,在我们自己亲身经历的这段历史中,在面临的历史、人生抉择时,何去何从,在品评古人之前,先扪心自问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打开下面图片,长按二维码添加关注,了解更有趣的故宫和皇家文化。



更多互动与服务,请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故宫文化服务中心微信服务号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