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 | 《光明日报》连续报道(三):爱,在无声中延续——记赵家和的接棒者们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1-03-29 14:07:31

编者按

大爱无疆。


继7月4日、5日《光明日报》连续刊出《雪中炭火”赵家和——一位清华大学教授的生命之歌》和《远方的种子——赵家和与受助孩子们的故事》,今日,《光明日报》再推出第三篇报道:《爱,在无声中延续——记赵家和的接棒者们》,深情讲述这位平凡的共产党员和他的接棒者们捐资助学的故事。




3月的陇东,晚风中夹杂着凉意。已是晚上,劳累了一天的教师们却抢着往学校大教室跑——这是甘肃省环县一中,当地以皮影和杂粮闻名,也有着人们难以想象的贫困。


满头白发的陈章武坐在台上。为家访奔波4天了,这位心脏里装着支架的古稀老人却没有一点倦容。当再次讲起赵家和的故事,他几度哽咽。


2012年2月,已故清华大学经管学院教授赵家和捐出毕生积蓄1500余万元,成立甘肃兴华青少年助学基金会。在身患癌症、不久于世的情况下,这份他此前已默默进行6年的爱心事业,传递到了他的学生兼同事、经管学院原党委书记陈章武手里。


基金会成立4年,聚拢500余位爱心人士,捐出善款近千万元;累计2204名寒门学子受助,1243人完成高中学业,其中80%以上考入大学——如果说当初赵家和留下的爱心事业只是一片新绿,如今,在越来越多接棒者的精心呵护下,已经一树参天。


一位仁爱无言的接棒者,分文不取还倒贴钱

一张照片摆在陈章武的办公桌上——他与赵家和最后的合影。旁边,一沓厚厚的信还没来得及全部看完,它们来自西部最贫困的地方。拉开抽屉,票据、清单、感谢信……整整齐齐排列着,每笔数字都清晰明了。


5月,记者走进陈章武办公室时,他刚从甘肃回来不久。8天,平均日行两百多公里,白天家访,晚上还有8场与师生的互动座谈——紧凑行程带给他满满的幸福。4年了,这位原本打算退休后“带老伴去看看世界”的老教授,去得最多的,除了西部,还是西部。


2012年,陈章武担任兴华青少年助学基金会理事长。从一开始,他就向所有工作人员和受助学校声明:“这里没有全职人员,只有全部精力,所有人不在基金会拿一分钱、没有管理费,这项事业不是你的,也不是我的,是共同的爱心事业。”



一名受助学生家的窑洞。光明图片


退休后,有学生请陈章武给自己企业做顾问。他“没时间”,坚辞不受。实在拗不过,就说:“我不要报酬,你去捐几个学生吧。”


“只要张口,捐钱不成问题。但他很少提,就是不想让爱心有了杂质。”赵丽霞是陈章武教过的学生。直到她偶然在老师办公桌上发现了一个甘肃女生寄给“陈爷爷”的鞋垫,才“逼问”出真相:“听着赵老师的故事,再看看陈老师身上还穿着十几年前我们上学时的衣服,我边听边哭,他们身上有知识分子的担当与风骨。”


这么重的担子,怎么就担了下来?


“选择雪中送炭就是选择了寂寞,选择了困难,也意味着一路艰辛。”陈章武一直牢记着赵家和“雪中送炭”的嘱托。而张贴在资助学校的一条标语,成为支撑他走下去的强大动力:“‘培养一个学生,改变一个家庭,带动一个村庄’。这样,爱心就能在千万老百姓心中开花结果。”


一群朴实无华的捐助者,绝大多数是工薪阶层

“你让梦想有了翅膀”,点开兴华青少年助学基金会的网站,八个大字格外醒目。简洁大方的页面上,捐赠流程、定点学校、基金会年度报告等一目了然。


一切都公开透明。唯一的秘密,是捐赠者名单。“坚持雪中送炭”“坚持不留名”,从赵家和开始,这成了兴华助学的传统。


他们是谁?


“绝大多数都是普通人。”陈章武说,这是兴华青少年助学基金会与众不同的地方。而每次接到捐助款,无论100元、500元,还是几万元、几十万元,基金会都会寄出一封精心准备的感谢信,除了抬头,包装、内容都一样——这也是赵家和生前的嘱托,“铜板不分大小,爱心不分先后”。


他们是怎么想的?


“期盼资助暑期小分队的活动,希望同学们思想上都有收获。”四年前的短信让清华经管学院博士生尹西明终生难忘——那是赵家和临终前的最后期望。彼时,几十位清华学子组成了由兴华助学基金会资助的实践支队,对西部教育进行调研。可返京的列车上,却传来赵家和辞世的噩耗:“车厢里,同学们一边传看手机,一边默默流泪。”后来,这份实践报告获得学院、学校的实践金奖,所得奖金全部被学生们捐给了基金会。直到现在,一直在勤工俭学的他还经常从生活费里省出钱继续捐助。


一位曾在清华短暂培训过的学员偶然得知了赵家和的事迹,感动不已。在陈章武狭小的办公室里,他带着刚成年的女儿,把父母留下来的遗产全部变现,合计4万余元捐给了基金会:“父母生前教导我们要读书,要守法,要乐于助人。希望能用这样的方式延续父母的爱!”转过身,他叮嘱女儿:“我会接着捐,捐不动了,就轮到你了。”


过去,清华河南校友会经常张罗聚会、联络下感情。“吃吃喝喝有啥意思”,把钱捐给孩子们不是更有意义?现在,他们一起凑钱,包了一所学校,每年定点捐助,与受助学生互动交流,“感情反而更紧密了”。


其实,兴华助学基金会在运营模式上并无特别。在“低成本运作”的表象之下,还有很多“看不见的成本”。副理事长李俊、,基金会成员全是不拿分文还自掏腰包的捐助者,就连网站,都是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捐助者捐赠建设的。他们中,不止一人感慨:“如果基金会和老总选一个让我做,我会毫不犹豫选助学育人,这更有意义。”


一种砥砺人心的情怀,扶智更要扶志

“收到第一笔兴华助学金时,您在我心中是这样的:一个高管、大款,每天忙碌于工作中。某时心血来潮,就挥霍一小笔钱资助我们一下,然后就抛到脑后了。”


这是甘肃省镇原县二中学生路佩佩发出的一封信,收信人是兴华助学基金会的捐助人孙猛。


“扶智更要扶志。要告诉孩子们,生活不只有放羊、拉水,捐助人也不是一时兴起。这种精神和爱的传递,比钱更有意义。”基金会从成立起,每年都会组织志愿者去学校。他们做讲座、辅导学习,翻过泥泞山路去家访,和孩子们同吃同住。


连接他们的,不只是一次冰冷的转账,而是人与人之间最厚重的爱与信任。


镇原二中学生何丽琼考上北大后,她父亲请人代写了一封感谢信:“你们教会了我们从简单的事做起:节约、助人、不图名、不图利。我们和孩子永远都不会忘记这份爱,我们的孩子将来长大后也要这样去帮助别人。”


如今,马上就要上大二的何丽琼并没有明确的工作目标,却要坚定地成为一名兴华助学者。


不少通过资助考上大学的孩子,尽管还没有经济能力,却纷纷加入爱心社、成为志愿者,希望把爱心传递下去……


截至今年5月,在每年捐赠金额递增的前提下,赵家和留下的本金没有减少——爱的接力,让千名寒门学子得以在每一个春天来临时享受书香。


爱,在无声中延续。这是人生最美的风景。


本文原载于《光明日报》, 2016年07月06日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