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文亮|让生态文明为城市发展插上翅膀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2-05-14 13:27:44

   草长莺飞,花柳竞放,正是一年之始外出踏青和旅游的大好时光,不少的人们更愿意在这个时节携带家人、朋友结伴外出,舒展筋骨,领略祖国的美好河山,感受春天的生机盎然。

此刻,作为“”养生福地的甘肃省平凉市已在“2016中国西北旅游营销大会”上吸引了人们的目光。

日前,据国家旅游局网显示:3月24日至26日,在古城西安举行的2016中国西北大旅游营销会上,平凉市被评为 12座“2016最聚人气的山水旅游名城”之一、平凉市崆峒山景区被评为15处“2016最佳特色摄影地”之一。在大会期间,平凉市还举办了“2016中华崆峒养生地——平凉旅游专场推介会”,集中推介了平凉旅游资源、养生旅游项目和旅游线路。


神奇秀美崆峒山 天下第一养生地

平凉市获此殊荣,实至名归。这不仅是平凉旅游资源对外的一次集中展现和推介,也是平凉市致力于打造绿色生态人文宜居养生城市的实力象征和2020年建成蓝天碧水、宜居宜游宜创业的国家级生态市的具体表现,必将成为平凉市地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事实上,与众多的城市相比,对于外界而言,平凉或许是陌生的。但是人们并不陌生的是,位于平凉市的中国第一道教圣地——崆峒山及其所代表的崆峒文化、崆峒道医、崆峒武术。无论是在历史的浩瀚烟海中黄帝问道广成子与崆峒,还是大作家金庸笔下江湖之上那个有着独门秘笈的崆峒派等诸多历史传奇,都在无声的讲述着平凉的故事,传递着平凉的文化,让这座位于西北陇上一隅的古城愈加焕发出更加神秘与传奇的色彩。

时下,以崆峒山为核心的平凉市养生旅游,即崆峒山道文化养生园,泾川王母宫、大云寺禅文化养生园,龙泉寺、龙泉文化养生园,莲花台养生园,避暑养生园,关山养生园和金果养生园7星布阵般分布在各个区县,以其独特的方式,散发出无限的魅力,吸引着不同地域、不同群体的人们前往。

这与长期以来,由于受工业滞后等先天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发展缓慢,贫穷落后的平凉市而言,有着天壤之别。

不可否认的是,在平凉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经过多少年的摸爬滚打,如今的平凉市终于走上了一条可持续循环发展的生态绿色之路。

情之所系,民之所望。荣获“2016最具人气的山水旅游名城”和“2016最佳特色摄影地”两个殊荣,不仅是对长期以来平凉工业发展滞后的产业短板的一种有效弥补,也是对以农业发展为主“牛果菜”三业并举为核心发展的生态绿色之路的高度弘扬,、美丽中国等理念具体化的贯彻和落实,彰显了以市委书记陈伟为班长的平凉“四大班子”领导集体在过去的“十二五”期间因地制宜、培育和发展优势产业的正确部署和积极贡献,是为“十三五”开局奠定的坚实基础。

这与某些地方只顾眼前,大肆开采资源,靠牺牲资源和生态环境来换取经济快速发展的模式相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其依靠生态求发展的良性循环之路,表现出了强劲的后发之势,堪为“平凉模式”。

此外,据华讯网4月2日报道,称短短数十年间,平凉市外贸“从无到有”、到目前对外贸易以年均20.2%的增速快速增长,平凉市果蔬等农产品出口尼泊尔、泰国、德国、俄罗斯、马来西亚等17个“”沿线国家。

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毫无疑问,以“平凉金果”为代表的平凉果蔬的外贸之路,恰恰是“平凉金果”品牌的崛起之路。这是平凉市产业发展的延伸和根基,是平凉市立足现状,依靠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风景怡人的旅游资源结合以农业为主的“牛果菜”而打造出的一条与众不同的“平凉式”生态产业发展之路,并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转变实现平凉生态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从而造福于民,可圈可点,可喜可贺。

至此,平凉这幅壮美的画卷,已徐徐展现在世人的眼前。其立足本土,宜果种果,因地制宜,相辅相成,相互依存的生态产业发展之路已然清晰可见,链接历史,通向未来,成为城市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和竞争力。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平凉模式”的带动下,平凉市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人民生活的也会更加幸福。让我们一起为平凉点赞。(文/冯文亮)


关注“冯文亮观食/时事”获取更多信息咨询。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