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农李恒义:“5年不用动剪刀!”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1-06-02 08:16:56


        这个果农不简单!
       30多年来,他不间断的自掏腰包前往陕西、山东、河南等国内主要苹果产区参观学习,“车轮子”没少花钱。

       30多年来,他坚持订阅各种报纸期刊:《烟台果树》、《西北园艺》、《现代农药》、《北方园艺》、《中国果业信息》、《果树之友》、《山西果树》、《甘肃农民报》……,每年的资料费超过1000元。

        走南闯北推广家乡的优质苹果,最终,他种植的成功被订购。

,拍照留念。

李恒义将自己种的苹果卖到了钓鱼台国宾馆。



现在,这位老人又刻苦钻研,着力培育“有力长果、无力生条”的小冠树形,为改造家乡果树普遍郁闭、树冠高大趟出新路子。

 他,就是甘肃省73岁的村民李恒义——一位热爱果树管理,活到老学到老的果农。

李恒义说,现在培育的这种果树属于“主干形”,但侧枝又比国内标准的主干形要长一些,“2多亩果树栽上已经3年多了,至今没有疏过枝,准备5年内不动剪刀!”李恒义告诉笔者,这些年到全国各地参观学习,对比自家果园,他发现一个严重的问题:家乡的果树大多树形高大、果园郁闭,幼树由于管理不及时,方法不到位,导致枝干比失调,“好不容易长出的枝条不久又被剪掉了,真是一种极大的浪费!”

针对发现的这些问题,李恒义拿出比小伙子还狂热的学习劲,翻阅订来的各种资料,借鉴外地果园管理模式,总结出了“苹果幼树栽植过三关”的方法,并在自家地里进行试验。

这三关分别是:一过成活率关二过快长树关;三过早结果关。

李恒义说,其中快长树关的关键就是多留枝,“枝条多果树的叶片就多,就越强,就更加有利于促进树根生长,树自然就长得快。”

眼见为实。在老李的热情指引下,笔者来到他正在搞实验的那两亩果园中。放眼望去,一棵棵果树中心干长得又粗又长,很是健壮,10多个1米多长的侧枝全都被拉成了90度,螺旋式地伸向四面八方;侧枝中间的一些小枝条尽管很密,但也被保留了下来,并被拉成了110-130度。老李说,不动剪刀并不等于不进行管理,而管理的核心就是把保留下来的小枝条拉成负角度(110-130甚至更大),待第6年挂果后再逐年疏剪,这样既增加了果树产量,又省时省工不少。

据了解,老李的这种“5年不动剪”的思路和果树栽培技术引起了国内部分专家的极大关注。2013年3月份,被果农朋友们称之为“金剪刀”的中国农科院果树研究所研究员汪景彦老师专门参观了他的这两亩实验园并拍了照片,还将老李的观点认真做了记录。

李恒义说,去年,儿子(李建平)在承包了200亩土地种植苹果,而自己则负责技术指导。“栽植的果树全部采用‘主干形’,也是‘五年不动剪’。第6年大挂果后,按每个侧枝产10斤优质红富士苹果计算,每棵树20个侧枝可以生产苹果200斤,一亩就能产8000斤(每亩40棵树左右),每斤3元出售,一亩果就有2.4万毛的收入了。”老李给我们算了一笔账,话语里充满了致富的信心和希望。

【短评】从静宁果把式李恒义有以下几点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1、热爱学习,思想长青。当下的果业生产,必须加强学习,借鉴新思想,新技术,唯有这样,才能适应发展趋势,生产优质苹果。李恒义尽管70多岁了,但仍订阅大量杂质,坚持学习,难能可贵;

2、勇于创新,敢于应用。其实,李恒义的“主干型”修剪方法与刘全保老师的辩证果树管理学有很多相似之处(当然,李恒义没有刘老师的全面和系统),但这也正好说明,两位果业爱好者都触及到了果树管理的核心;而且他敢于将自己的发现应用到果业生产实际中,这一点也难能可贵。其实现在,一切行业,唯有坚持创新,才能获得发展,按部就班,因循守旧,终将被无情的淘汰。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