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书法:黄河浪尖上的撒拉尔墨痴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2-05-17 12:00:12

我与书法结缘,与我出生的家庭不无关系,我的曾祖父是个十分怀旧、健谈的老者,我少年时,曾祖父经常给我讲家族的往事,他说他的上两辈先人都在朝廷供职,由于我的高祖参加西北军入京畿,在抗击八国联军战斗中以身殉国。自此,痛心不已的曾祖父选择了经商,他的这一决定一直沿袭到祖父和父亲身上。我的母亲出生在甘肃临夏的一大户人家,外祖父是甘肃有名的儒商,到目前舅舅们还收藏了不少古字画。也许是家族崇尚文化的基因作祟,虽然在那个社会制度更替的乱世里,父母虽然没有进过学堂,但十分酷爱文化艺术,母亲喜欢刺绣,底稿的素描线条很干练,色彩搭配自然,形象生动。我的父亲也不例外,当他拖着劳作一天的疲惫回到家中,看到儿女们写的写画的画,满意的笑容就绽放脸上,,许多值钱的家当被没收了,唯有一方古砚,被父亲揣在怀里藏匿,才幸免于难。八十年代中期,兄弟姊妹成行,在一次家庭聚会时,父亲宣布家中无论儿子、儿媳、女儿、女婿谁的字写得好,或画画的好,这一方古砚就归谁。为了父亲的心愿,家中形成了人人提笔的风尚,多年下来,唯有二哥的画,我的字有些眉目。但其他兄弟的喜好无一不和艺术息息相关,有的赏石、有的根雕、有的收藏,大家都在各自的爱好中乐此不疲。
   说起练习书法,自有一番滋味在心头,犹如打翻了调料瓶,五味杂陈,开始是出于对父亲的孝顺,当了一回明知不能为而为之的傻子,因为深知“书法之道,易学难成,如以砖作镜,倾毕生之力为之,磨为常态,师古不化。”,也懂的“难自知,更无分明之辩,推古论今,所以不惑也。”的道理。但随着对书法欣赏水平的渐进,书法理论的探究,书法的高深、高古、高雅带给了我无穷的快乐,于是更加傻里傻气,明知见不到〝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还在“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虽临池不辍,有时对不尽如人意的结果,久久不能释怀;有时对临摹的形似而神不似而痛苦;有时对心到笔不到的尴尬而无奈;有时对章法布局的乱象而苦恼;也有时对书法的止足不前而伤感,总之,在人磨墨与墨磨人的矛盾中纠结潜行。
   二十几年的学习中,遵循了正楷、行书、草书一条线的学习模式,涉猎了颜真卿《麻姑仙坛记》、《多宝塔碑》,柳公权《玄秘塔碑》、《神策军碑》,《孙过庭书谱》,王羲之《兰亭序》,苏轼《归去来辞卷》,赵孟頫《赤壁赋》,董其昌《临淳化阁贴》,智永和尚《千字文》,朱熹《榜书》,于右任《标准草书》等等。大家都知道书法艺术的美在于表层的外形美和深层的蕴涵美。有点划飞动,笔情墨趣,结体多变、章法生动,线条优美,血脉连通、气韵天成,转化跌宕,气势磅礴,奇逸潇洒的特点,在书法上我比较传统,创作中注重字根,不喜欢无根的所谓创新,也是一个完美主义者,笔笔讲究规矩传统,字字讲求潇洒凝重,认为字是一个个跳跃的音符,首先要印入眼帘抓住人心是它的灵动,只有灵动的美才能让人欣赏,获得美的享受。正如鲁迅先生所说“从水管里流出来的是水,从血管里流出来的是血”,作者的品味、精神、气质终归会从作品中透露出来,逃不脱慧者的法眼和时间的检验。其实书法蕴含着一定的哲理,就在于黑白、虚实取舍中寻求一种和谐,因为和谐产生美。还在于行笔的轻重缓急中表现出大气象和高雅格调。我喜欢张旭书法的颠狂不羁、喜欢王羲之书法的灵动飘逸、喜欢怀素书法的痴情醉意、喜欢于右任书法的严谨法度,或临或赏他们笔意之高古,宛若无言而有诗篇的意蕴,无动而有舞蹈的神形,无色而有绘画的斑斓,无声而有音乐的旋律,久久在我心头萦绕,在渴望和仰慕中走上了草书的习练历程。作为少数民族家庭的一员,祖上翰墨飘香的家庭基因加上我们生活在滔滔黄河边、巍巍积石下的撒拉族,有永不言败、忍耐、坚毅的民族性格,我在顺从父亲愿望而涉猎中得以坚持,形成了从被动到主动、从感性到理性的学习追求脉络。
我身居九曲黄河第一湾的偏僻高原小镇隆务,此地远离中原等汉学盛行的地区,稀缺名师大家的点拨,只能无休无止地临碑摹贴,但庆幸这么几点:
努力未必成功,放弃终究失败。现在我没有理由停下书法的脚步,因为有父亲的愿望、家人的期许、喜欢我书法风格朋友们的关注,哪怕不能卓然自立,也只能“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了。
我是一个慵懒的人,日常生活中没有什么讲究,什么东西过得去就行了,家里油盐酱醋等琐碎杂事都懒的去打理,都靠夫人一手操持。但书法如同吃饭一刻都不能放弃,能耐得住寂寞,有持之以恒的信心,我知道十年磨一剑的道理,不能急于求成,不能好高骛远,书法需要平和的心态,书法需要定力,书法就是战胜私欲、杂念、尘嚣的过程,只有物我两忘,才能达到彼岸。所以在喧嚣的凡尘里,沉下心来守住一方净土,陶陶然孤守寒窗,醉心于自己的成就感中就知足了。
功夫在字外,练习书法还要涉猎许多方面的知识,如绘画、文学、历史、音乐、舞蹈、美学,甚至还要学习自然科学,这也应验了苏轼的那句诗“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我也感谢中央民族大学四年的读书生涯,特别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习,打下了扎实的传统文化基础,为我的书法开启了一扇大大的窗户。
总之,书法犹如举重,没有尽头,让人在求索中敬畏,快乐中无逸,但我是一个黄河浪尖上的撒拉尔,从骨子就有不服输、不妥协,不气馁的精神,让我以“怀素登楼四十年,录八百册千字文”之锲而不舍的执著,在“吾师醉后倚绳床,须臾扫尽数千张。”的笔情墨意中陶醉下去吧。


黄南州地方志办公室  韩麒

2013年12月24日


韩麒书法简介

 
韩麒,男,出生于1962年12月,青海省循化县人,撒拉族,1985年7月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汉语言文学系,同年参加工作,先后就职于青海省黄南州委办公室,黄南州宗教事务局,黄南州地方志办公室等单位供职。
自幼酷爱中国古典文化,涉足于文学、书画、篆刻等创作,在书法上,追随“二王”,尤爱怀素、于右任等大师创作风格。三十余载,临池不辍,取得了不俗的业绩。系青海省青年书法家协会会员、黄南州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曾多次参加全国、省、州书法大赛,受到了书法界同行的关注和一致好评。
二零一零年在光辉历程——向党的九十华诞献礼全国书画大赛中被长沙军旅之歌书画院评为金奖,作品已载入《光辉历程·向党的九十华诞献礼全国中老年书画名家题贺大典》;二零一五年被中国诗书画联谊会、中国传统艺术研究会授予“金猴杯•中国诗书画印最高成就奖金奖”,同时授予“德艺双馨艺术大师”荣誉称号。作品被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热贡艺术博物馆永久收藏。


2016年9月,韩麒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颁发的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研究会会员:



韩麒书法欣赏:


品味艺术人生,关注甘露空间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