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80年:新疆日报首席记者刘枫特稿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2-04-24 15:22:54

镌刻在泥火山下的记忆

●新疆日报首席记者 刘枫

▲陈俊豪总经理接受新疆日报首席记者刘枫专访(记者 李志强 王硕)

2016年7月的一天,泥火山被晚霞映红了,一对父子披着霞光走来,儿子推着轮椅,轮椅上坐着年迈的父亲、自治区劳动模范——87岁的徐新才。

在泥火山上,徐新才老人举目远眺,阳光映出一片银晖:炼塔挨着炼塔,油罐并着油罐,管网连着管网,百里石化城气势磅礴;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千万吨炼油百万吨乙烯,如同喷薄欲出的“朝阳工业”,从巍峨的天山脚下冉冉升起……

独山子,因屹立于天山北麓的一座突兀独立的山而得名。


▲上个世纪40年代独山子釜式蒸馏装置

早在一个多世纪以前,从原始的土法采油起步,独山子便开始了石油工业的萌芽。新疆独山子油矿与陕西延长油矿、甘肃玉门油矿并称为中国石油工业的三大发源地。

1936年,泥火山上架起三口大釜,独山子炼油厂诞生。1942年,是独山子人难以忘怀的一年:这一年的1月,建成了国内独一无二、带有自动控制仪表的管式炉常压蒸馏装置。

解放前的13年,独山子共开采原油11497吨,生产汽、柴、煤油6020吨。

1949年,新中国成立。刚刚从战火和血泊中站起来的年幼共和国,百废待兴,而石油——中国工业的血液更是紧缺。

▲1954年中苏办公室人员合影留念

那个年代,中苏关系还在“蜜月期”,找石油还需要“苏联老大哥”帮忙。1950年3月27日,经和斯大林共同批准,中苏在莫斯科正式签订了两国《关于在新疆创办中苏石油股份公司的协定》,成立了新中国石油工业第一个中外合资企业——中苏石油股份公司,总部设在独山子。1955年1月1日,苏方股份移交,由中国独自经营。

1955年10月29日,独山子矿务局1219青年钻井队负责的黑油山1号井完钻出油。,举国欢腾,震撼了年轻的共和国。

1956年后,抓住克拉玛依原油产量快速增长的机遇,独山子炼油厂实现了空前的繁荣与发展,1960年原油加工量突破120万吨,成为全国唯一的年加工量超过100万吨的炼油厂,源源不断的“工业血液”从西部边陲输送到祖国的四面八方。

▲上个世纪50年代双炉裂化车间

就在那个火红的年代,一批批转业官兵、大中专毕业生和新疆各地的少数民族青年来到独山子参加石油建设,成为第一代创业者。徐新才就是其中的一名转业军人,他放下钢枪、扛起台虎钳,很快成为炼油厂一名熟练的操作工人。后来,他又当上了保管员,时时精打细算,处处修旧利废,5年间节约材料费40多万元,被人誉为“红管家”。

1958年,徐新才被评为自治区先进工作者,,受到了、、。直到几十年后,那个激动人心的画面,时常在他脑海里浮现。

回忆起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徐老依然豪情满怀:当年一穷二白,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没有水泥,挖土架路自己烧;缺少钢筋,就在冰天雪地里砸碎废弃的预制件,取出里面的旧钢筋;关键设备主风机让人家生产要三年,我们就咬紧牙关自己穷捣鼓。当时,在独山子流传着这样一句话:风机一响,黄金万两。

建设炼油厂催化装置那会, 挖地基、筑水泥、安装置、架管网,全靠人拉肩扛一股劲,工地上立体作业全面铺开,蒸腾的水雾翻滚的石尘,烧红的焊枪火花四溅,像浓雾,像硝烟,淹没了参战的人们。他们的头盔下流淌着汗水,褴褛的工作服上浸透着泥浆。在这里,分不清谁是指挥员,谁是战斗员,组合成一群英武的雕像。

▲上个世纪70年代独山子人自力更生建催化

1977年11月,由独山子自行设计、自己制造,建成了我国首套具有国际水平的二次加工新装置——60万吨/年分子筛提升管催化裂化装置,技术水平跃居全国先进,首次摘获国家建设银质奖,独山子炼油厂在工业化的跑道上开始起飞。

走进独山子新落成的博物馆,如同一幅缓缓展开的历史长卷,展示了80年走过的非凡印迹,这里的每一张照片,每一件文物,每一段影像,都浓缩了一段创业的动人故事。

一位诗人,用饱蘸深情的笔写下这样的诗句:

巍巍高耸的炼塔,是他们用骨骼铸成;

熊熊燃烧的烈焰,是他们用热血化作;

生命之歌回荡在泥火山下, 

他们在炼塔高炉中永生……

美丽油城我的家

作词:白继晨 

作曲:吕永新 

演唱:王继红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