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教修观略说--小乘苦、空、无我观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6-05 09:59:46

第四节 显教修观略说

以的哲学观为主导,进行理性思维或深度的思察,推析体究,观察“真实”,是修观(毗婆舍那)的实质。修观须先通过学习教义,得闻思慧,掌握修观的指导思想和方法。

关于修观的次第,印度多数经论主张须于奢靡他定心上修观,汉传则多说可直接从修观入手。观的种类,《解深密经》卷三分为三种:一有相毗婆舍那,谓对修止中所缘的境相进行观察;二寻求毗婆舍那,“谓由慧故,遍于彼彼未善解了一切法中,为善了故,作意思惟”。此谓用已得闻思慧为导,研究未掌握的问题;三伺察毗婆舍那,“谓于慧故,遍于彼彼已善解了一切法中,为善证得极解脱故,作意思惟。”此谓以思慧为导,对于已经解了的问题进行进一步的深观,以求征得最究竟解脱。又说有缘别相毗婆舍那(思维个别问题、原理)、缘总相毗婆舍那(思维佛法的总体、枢要)两类观。

诸乘诸宗,各有其观法体系。关于修观的实智,实际上涵括了全部教义,尤其是佛家哲学,乃禅学的主体,其核心内容大概可以法印、心印概括,在本书第二章已作了概述。本节从修观的角度,略述主要的观法,大体将显教观法分为小乘的苦空无我观、大乘的诸法实相观及大乘性宗的观心法门三大类。

一、小乘苦、空、无我观

小乘的观法相当烦琐,据《摄阿毗达磨义论》,南传上座部“观的业处”(观的修习项目),修习过程分戒、心、见、度疑、道非道智见、行道智见、智见七种清净,所观有无常、苦、无我三相及三随观,思惟智、生灭智、坏智、怖畏智、过患智、厌离智、脱欲智、省察智、行舍智,随顺智等十六观智,空、无相、无愿三解脱及三解脱门,四界观、十八界观、十二处观、五蕴观、四谛观、十二缘起观等,名目甚多。北传小乘观法的纲目较为简明,其修习次第为:五停心观、四念住观、四谛观,五停心观中的十二因缘观,属于修观,余四观属修止。

南北两传观法纲目虽别,但基本内容大体一致,无非是以缘起法则为本,遍观身心及经验世界的一切现象皆悉无常、苦、无我,从而生起对三界生死流转的怖畏厌离,树立一切苦、空、无我的坚定观念,证得苦、空、无常、无我的真实,依此智慧证入涅槃,其厌世出世、追求个人解脱的色彩极为浓厚。

南北传小乘的苦空无我观,可以北传的纲目,分为四念处观、四谛观、十二因缘观三类,南北两传实际上皆从修四念处观入手,先息粗重无明而得思慧,再以所得思慧为导修止,在止的定心中修四谛、十二因缘观。

1、四念住(处)

观身、受、心、法而令心止住,《中阿含·念处经》专述四念处观法。

⑴.观身不净。观自他的肉体及集成肉体的身中诸物,涕唾屎尿血泪汗等分泌排泄物,悉皆秽恶不净,不值得贪爱,以对治对肉体的贪爱。

⑵.观受是苦。不但观心所领纳的种种苦受是苦,而且观种种乐受转瞬即逝,乐极悲生,无常不实,以对治对诸受尤乐受的执着贪恋。

⑶.观心无常。内观心识念念起灭,刹那不住,无一常住不变之念,以对治误认受想行识及世俗心理活动为实常不变的执着。

⑷.观法无我。观用名言概念所分别了知的一切现象,皆因缘合集,缘合则有,缘散则无,无自己本有不变的实体,对治误认诸法为实常的执着。

四念住又分为别相念住与总相念住两个层次,别相念住,分自相别观、共相别观两步。《俱舍论·分别贤圣品》云:

如何修习四念住耶?谓以自共相观身受心法,身受心法各别自性,名为自相。一切有为皆非常性,一切有漏皆是苦性,及一切法空、非我性,名为共相。

谓通观身受心法皆无常、苦、无我,为修共相别观四念住。分别观身受心法各自的苦、无常、无我的自相,为自相别观四念住。

据叶均《略谈南传的修定方法》,近今南传上座部徒修定,在调和身心息之后,即进行修观,其所观内容可摄于四念住中的观法无我:

即思惟我曾执此由地、水、火、风四大元素组合而成的色身为我,可是我只有一个。如果地大是我,其他水、火、风就不是我;若水大是我,地、火、风就不是我;若火大是我,则地、风、水就不是我;若风大是我,则地、水、火就不是我。既然在四大中找不到有我,故知此内身世界本性是空的。内界是空,则外界也是空的;,我何必执它们为我与我所?

如是推析,放弃对自身内外的执著,达心与空相合,即专注于此空心而入定。若心猿意马,杂念丛生,则立即观此杂念非自己内心单独生起,亦非外界单独生起。若从外界生,与我何干?既非自心生,又非外界生,则亦不可能内外共同生,如一粒沙榨不出油,两粒沙也榨不出油。更非无因生。如是思惟,觉知此杂念虚妄不实时,杂念即灭,然后定心于杂念灭后所呈现的空寂上修定。这当于北传的心念处观。至于向更高境界发展的修行者,则尚需在此基础上修“四十业处”而入止门。按此,南传上座部观诸法无我,与大乘中观派的观法颇为相近。

南传“见清净”所摄“界分别观”,亦属修观。界指四大、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等集成身心等有为法的诸缘。按《清净道论》,其观法大略为:先观我的存在由名色集合而成,有如车是由各个部件所组合。次一一观名由受想行识构成,色由四大集成,遍观身中一一部位,无不由四大集合,无一真常自我之实体。或从十二处、十八界入手,一一观组成处、界的根、境、识,晓了十二处、十八界皆由国缘合集,其中无实常自我。这也可摄于北传四念住中的诸法无我观。

    若从不净观、数息观入门修止,当达奢靡他定境时,即就所观想境修观,观苦空无我。如修六妙门至第三门“止”后,于第四门“观”中,可随息从鼻口咽喉降及足指,细细观察身中一一部件皆秽恶不净,由四大集合,无常无我,其所领纳诸受是苦。次观依身法而有的心识,亦皆无常、无我。最后总观五蕴合集中,无自我之实体存在。或现四谛、十二因缘。

四念住亦被大乘作为初学所修的重要禅门,不过大乘观身受心法的哲学观,较小乘深入彻底,详见智顗著《四念处》。

2、四谛观

四谛,是“声闻乘”全部教义之纲宗。于奢靡他定心中深观四谛,被作为断烦恼而证圣果的关键。四谛各有四行相,修观者须一一观析。

⑴.苦谛。有四种行相:一无常相,谓观一切现象,尤其是人的主观感受,皆变化迁流,念念生灭,不可常住,即使得乐,也不可能常葆,无常与人希图常乐的本性欲求相违故,即是苦。《集论》广说无常相为非有、坏灭、变异等十二相。二苦相,谓人生有生老病死及恩爱别离、怨憎相会、所求不得等苦,及苦苦(苦受的自相)、坏苦(乐去苦生)、行苦(一切诸受迁流无常故苦)三苦,诸苦逼迫身心不得自在,实在是苦。三空相,谓观蕴处界无一常恒自在的东西,皆因缘生,无常,故空,空故苦。四无我相,谓观蕴处界无一能为我自主的东西,如色身有我所不欲的病苦,受想行识有我所不欲的苦受,故说无我,无我故苦。

⑵.集谛。其四行相为:第一因相,谓烦恼惑业乃引起苦果的根源,烦恼大致可分两类:一见所断烦恼(见惑),为经过思虑而接受的错误见解,有身见(执身为我)、边执见(片面执断执常等)、邪见(否认因果业报及迷信造物主、宿命等)、见取见(确执诸邪见及自身为最胜)、戒禁取见(执邪戒禁为正)五种,此较易断,称“五利使”。二修所断烦恼(修惑),主要有贪、嗔、痴、慢、疑(怀疑佛法)五种,根深难断,具本能性,称“五钝使”。利钝十使中,尤以贪、嗔、痴三使最为根本,称“三毒”。由三毒十使等烦恼为因,身口意起善、恶、无记(无善恶属性)等业,必然召致生死流转的苦来,故称烦恼为苦因。第二集相,谓观由同类业所感召,生于天、人、畜等同类中的众生,同类间表现出相似的形貌、习性等类特征。第三生相,谓观由烦恼惑业的力量所决定,使每一众生生于三界六道中,轮回不休,有如车轮转动不已。第四缘相,谓观一切众生因杂造善恶诸业,身心中同时具有三界六道的种子,今世因与人道相应的烦恼惑业为缘,暂生于人道中,死后又随业缘转生于他道。

⑶.灭谛。亦有四行相:一灭相,观依“此灭则彼灭”的缘起法则,灭尽作为生死苦恼之因的烦恼,即可离却系缚而得自在。如《杂阿含》第344经所言“彼彼染着,无余断乃至思灭,是名苦灭”。二静相,观各种迁流不断、扰动不安的烦恼、苦皆悉灭尽,心得寂静,不生亦不灭。三妙相,观离苦的涅槃,清凉、极乐、安稳,净妙无比。四离相,观从此永离生死苦海,至于最极安稳的究竟归宿之地。如《增一阿合经·四意断品》偈所说:

一切行无常,生者当有死,不生不复灭,此灭最第一。

⑷.道谛。《俱舍论》卷五谓“道”指“涅槃路,乘此能往涅槃城故”。道谛乃灭谛的净因,通往涅槃彼岸的修行之道。此亦观四行相:一道相,观此八正道及四念住、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支等“三十七道品”,乃及诸圣者实证涅槃所行之道。二如相,观此八正道等是“如理作意”——符合于本然的真实之理而调摄自心,能对治因不如理作意、由无明所生的诸烦恼。三行相,观依八正道等修行,能修治不觉悟真实的无明颠倒妄想心。四出相,观由行人正道等,能出离生死,达涅槃彼岸。

南北传小乘禅学都说四谛观是从“煖位”开始观修,一直贯彻于终证阿罗汉果的整个修道途程。从煖位起,修行者由修止得奢靡他,常住于初禅未到地以上的定境中,于定心中一一观四谛十六行相,并兼修十遍处等止,又从修止所得定心上修观,历顶、忍、世第一三位,入“见道”位,证须陀洹(预流,初预圣流)圣果,依所见证的如实智修道,直至断尽三界烦恼,证阿罗汉果,皆以四谛观为本。

3.十二因缘观

十二因缘,是“缘觉乘”教义之纲宗,。这一理论是据缘起法则“此生彼生,此灭彼灭”的原理,从果溯因,一一追究造成生死苦果的因,凡有十二个因果连环,故名十二因缘。十二因缘观分流转、还灭两门。流转门依“此有则彼有”的原理,追溯苦因。其十二连环为:(1)老死缘。(2)生而有,无生则无老死。生则缘(3)“有”而有,有,指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种生存状态(三有)。有缘(4)取而生,取,即追求、执著,包括欲取(欲贪)、见取(执三界中世间见解为正)、戒禁取(执世间邪戒邪禁忌为正)、我语取(执我所说的身体为实自我)四取。取缘(5)爱而生,爱,谓对色声香味触法所生的渴爱。爱缘(6)受而生,受即五蕴中的受蕴,对外界刺激所生苦乐等的领纳。受缘(7)触而生,触,即遍行心所法中的触,指主观心识与外境的接触。触缘(8)六处而生,六处即眼耳鼻舌身意六种感知机构的向外开放。六处缘(9)名色而生,名色即五蕴的合称,此处的名色后世多释为中阴身与父母精卵结合而成胎,为人性命之始。名色缘(10)识而生,识即心的了别作用,后世多释为前世业所成、在今生成熟的“异熟识”,其中储藏有前世所造善恶业的种子。识缘(11)行而生,行,指身口意有目的的活动,后世多释为前世所造善恶业。行缘(12)无明而生,无明即痴暗不明,指不明佛学所说以无我为核心的真实。《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谓“不知真实说为无明”,具体指见惑、修惑。

十二因缘还灭门,是据“此灭则彼灭”的法则,观生死的根源无明若灭,则依之所起的行亦灭,行灭则识灭,识灭则名色灭,名色灭则六入灭,六人灭则触灭,触灭则受灭,受灭则爱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三有灭,三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死等诸苦悉灭,老死诸苦灭则涅槃常乐。如《梵志女首意经》所说:

如树无根则无枝叶花果等物,如是无明无自性故,行等生起定不可得。

谓灭尽无明的诀要,唯在如实观诸法无我,见无明无自性而空。

小乘禅学说在止的定心上修现,观苦空无我而证毗婆舍那时,即入止观双运境,可以证三种出世间三昧:一空三昧,由观空而与空的真实相应,得无分别智,《清净道论》凡说四十二种相空。二无相三昧或“无想三昧”,观诸相空而息灭一切攀援念想,证无念无想,于诸境相不着、不分别。三无愿(无作)三昧,观苦观空,而于一切无所愿求。《增一阿含经·地主品》云:

观一切法皆悉空虚,是谓名为空三昧。

于一切诸法都无想念,是谓名为无想三昧。

于一切法亦不愿求,是谓名为无愿三昧。

三三昧又称“三解脱门”,其中空三昧,尤被赞为一切三昧中“最为第一”。

小乘禅学还说在四禅八定的顶层非想非非想处定中,以如实智观苦空无我,以择灭最极微细的意识分别,灭一切受与想,便能超越三界世间定境,入于“想受灭尽定”,住此定中者,《清净道论》称“身行息灭,语行……乃至心行息灭,可是寿未尽,暖未消,诸根未曾破坏”,虽然一切心理活动及呼吸、心跳等均停止,但并非死,还能出定。据称只有证到三果(阿那含)以上的圣人,方能入于此定。

按北传禅学,成就诸级禅定的圣者,能从初禅一级级升上去,直到灭尽定,凡历九个阶梯,名“九次第定”。九次第定能渐伏断烦恼,有如炼矿成金,故名“炼禅”。炼样修习纯熟,出入定的速度加快,达到能从初禅速疾直入灭尽定,又从灭尽定速疾退入初禅,进退自如,有如狮子奋迅前进、奋迅后退,名“狮子奋迅三昧”。此禅能熏染诸禅观悉皆通利纯熟,故称“熏禅”。熏禅反复修习纯熟,达到能超越九次第定的阶梯而出入,称“超越三昧”或“修禅”。据称小乘极果阿罗汉只能超越一级,如从初禅超入三禅,大菩萨和佛才能随意超越九次第定的阶梯而速疾出入于任何一禅。

摘自:≪禅学与东方文明≫

章 禅定的基本方法

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  陈兵,1945年生于甘肃武山。兰州大学中文系卒业后在新疆劳动、工作10年。1974年开始研习佛法。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宗教系。现任四川大学宗教学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大学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国文化研究所特邀研究员、四川省文史馆馆员、成都市第12。指导专业的博士、博后、硕士生70余名。

研究范围涵盖汉传、藏传、南传三系及道教,主要长于思想、禅定学、心理学、中国近现代、道教炼养学、宋元明清道教,著有《禅学与东方文明》、《生与死》、《的智慧》、《新编词典》、《道教之道》、《道教气功百问》、《心理学》、《二十世纪中国》(合著)、《中国道教史》(合著)、《道藏提要》(合著)等,发表有关论文百余篇,著述达六百余万言。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