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女子,大情怀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2-01-27 09:45:16


导读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作为文化写作的柳娜老师,今天很高兴看到这篇文章问世,作为我市养生平凉宣传代表,她的事实求实客观报道无不体现文化的魅力。作为崆峒国医特邀编辑,我们只好用此文感谢她,感谢她一如既往支持中医药事业的健康发展。


平凉市文联主席李世恩作序

小女子 大情怀

李世恩

我曾经有过先后15年的新闻从业经历,可现在回过头来一看,那些当年的足迹早已随风而去、无迹可寻了。“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真是活该。

一个天性愚钝的人,之所以还能有这份自觉和自省,缘于在我生活的周围,能经常读到许多让人眼前一亮的好新闻。这些好新闻,总是眼睛朝下、沾着朝露、能接地气,有道义担当、有人文关怀、有社会效果的鲜货,而不是泡会议室、唱四季调、写八股文的压缩饼干(呵呵,这个我做得倒也不赖)。把这些好新闻当作参照物,于我的所谓“新闻足迹”而言,正像鲁迅先生《一件小事》里主人公的自责——“渐渐的又几乎变成一种威压,甚而至于要榨出皮袍下面藏着的‘小’来”。

世间事,往往有些阴差阳错,比如柳娜女士让我给她的新闻作品选集《追寻生命的绿意》作序。因为柳娜正是写了多篇这种好新闻的年轻人之一,而我自己的新闻历程却是皮袍下藏着的那个“小”。不过,作为她曾经的同事和一直关注地方新闻的人,虽然自己已置身于新闻圈外,但看到同道们佳作迭出并产生一定的社会影响时,总会分享到那种“沉舟侧畔千帆过”般的欣喜,且能收获一些粗浅的体会和心得。

《追寻生命的绿意》分上、下两册,计70万字,分“热点聚焦”“文旅养生”“人物风采”三卷,其中既有直面各个时期社会热点的追踪报道,又有文化旅游养生话题的娓娓道来,还有对平凉各界特别是文艺界人士的访谈。当这些新闻变成了旧闻,我们再回过头来阅读时,就可以在追溯和探寻平凉近年发展变化的一些轨迹的同时,能感同身受地体味我们曾经置身其中的一些事的繁杂、纠结,以及周遭一些人的悲欢、苦乐,慨叹人生的无奈、奋斗的艰难和收获的喜悦。所以,我们说记者在记录社会,也在保存历史。阅读这些新闻作品,何尝不是在重温这段距我们很近且尚未完全沉淀下来的历史呢?这的确也是一种比较特别也比较新鲜的阅读体验。我想,柳娜新闻作品集的出版,其意义也正在于此。

纵览柳娜的新闻作品,感受最深的是:小女子有一种大情怀。好记者,与性别无关,但绝对由情怀而判高下。而这情怀,就是承担道义的肩膀、观察世相的眼界,以及对报道对象寄予的一种虽力求公允、但发自内心的情感,这情感,虽然大都隐含在不着痕迹的春秋笔法中,但记者所持褒扬或贬斥、同情或厌恶的态度,总会在交由受众判断时得到较为客观的呈现。而情怀的有无与大小,就决定着这个记者新闻作品的价值之高低。和许多知识女性比,柳娜有一种思想的高蹈,但更有一种低到尘埃里的身段,所以她很接地气。近几年,她采写了许多有深度、有真情的好作品,不仅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而且还改变了被采访对象的人生,帮助他们走出了人生的困境,看到了生活的希望。如肩题为“回家迷路双脚冻伤被截肢,贫寒家庭雪上加霜遭厄运”的《19岁少女走入人生困境》,报道了向小翠这个因冻伤而永远失去双脚的女孩的不幸遭遇,目的是唤起人们的同情心,让大家帮助她和她的家庭一起共度难关。只有造德精微,才能下笔仁厚。在这篇报道中,柳娜不只是盯着无法筹措假肢费这个“愁”,而是由这个“愁”拓展到因父亲受伤而辍学打工的“难”,以及因回家迷路而冻伤的“痛”,用许多关键词如“干农活”“酿皮店打工”“为弟弟挣学费”“腊月底回家”“半夜冻晕”“双脚坏死”等,串起了一个乡下女孩善良、淳朴、担当、坚韧的“早当家”的故事,读之令人潸然泪下。稿件发表后,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最终以《向小翠能走路了》为题给该报道划上了虽然揪心但也圆满的句号。这类稿件还有《寒门学子敲开北大之门,学费愁坏一家人》等等多篇,可以开一个长长的单子。通过这些报道,一些没钱上学的孩子如愿走进了学校的大门,一些求告无门的患者筹到了治疗费用,一些不被理解的好心人终于获得了社会的尊重……柳娜说“这就是善的力量”。而这力量的背后,有许多像柳娜这样默默无闻的推手。可以说,柳娜这样的记者其实就是“善的力量的传导者”。

当然,这种大情怀不仅仅是对弱势者的关注和同情,更难能可贵的是对强势者的诘问和挑战。一个好记者,只有代表社会的良心,才能彰显正义、主持公道、。这同样与性别无关,小女子照样能“金刚怒目”,成为驰骋在新闻疆场的花木兰。这些年,随着人们法制观念的增强和国家法律制度的逐步完善,司法不公甚至司法腐败的情况屡屡得以曝光,人们对法治的期望更高了。作为市级党报的记者,要涉足这个领域一定会有许多高层媒体记者所意想不到的压力,但柳娜这个小女子却敢于“向虎山行”。在其长篇通讯《国家赔偿:在困境中艰难起步》中,她既列举了一些因错案得到赔偿的事例,也采写了一些受害人得不到真正赔偿的隐忧,如受害人王某因被错误拘留释放后,,甚至连逼迫上交的暂扣款15万元也悬而无果。在报道中,她借律师“长此以往,司法机关将会为此付出极大的道德成本、,对公安机关怕丢面子而不履行责任的行为予以严正警告。还有新闻调查《这块地该不该收回》中,她替被收了承包地、,在进行了大量的采访和政策咨询后,最后得出了这样结论:收回土地不合理。她这样做,看似在替一个普通农民说话,其实质却是在引导公众思考农民土地承包权益是否稳固、产权界定是否明晰等重大的政策落实问题。还有如《王学义:从死刑到无罪释放》,让我们在感受国家法治进步的同时,也暴露了当地司法侦查和审判中出现的是否草率结案、是否屈打成招等诸多不当之处。这类稿件,还有很多,它们看似是对司法机关不为乱为的“揭短亮丑”,实则是对社会公平正义的急切呼唤。而这些,都是这个小地方小媒体的小女子秉笔而书的。情怀所系,善莫大焉!

当然,情怀如果遭遇了懒惰,就成了志大才疏。柳娜之所以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还有重要的一条是:好记者有一双勤脚板。新闻界有一句老话:“脚板地下出新闻。”诚不余欺也!所以,一个好记者,永远行走在路上。这路上,新闻不可能如路旁野花而俯拾即是,让你唾手可得而一夜成名,更多的可能是寂寞、焦虑甚至荆棘满途、身心憔悴。就像一个饥渴的旅人,如果不停歇地行走,总会遇到一碗水在哪个村庄等你;而原地等水的人,在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当口,是绝然不会有上帝送来琼浆的。柳娜一入新闻行道,就得到了我尊敬的新闻界前辈、她的母亲罗淑兰老师的言传身教,有时甚至是严督苛责,因而一开始就练就了一双好脚板,脚勤手勤,甘于吃苦,再加之有一股年轻人特有的热情和活力,很快就脱颖而出,成为报社发稿量最多的记者之一。工作15年来,她的足迹走遍了全市各县(区)的许多乡村和城市中不为人知的背街小巷,采访了上至来平凉的国内名家巨子,下至处在最底层的普通平民等各色人等,探访他们的内心世界,反映他们的感受诉求。正因为采访勤,所以才发稿多;也正因为发稿多,所以才眼光好、优稿多。她获2008年度中国城市党报新闻一等奖的通讯《绿叶对根的情意》,是从本报二版上不起眼的一条三四百字的消息中发现了线索,第二天就利用周末的值班间隙,搭班车到庄浪乡下去“抢”这条好新闻的。这位主人公是一位于3年前入党的93岁老人,不仅有许多令人感动的故事,而且也以自身的行动生动阐释了什么才叫信仰。这可遇而不可求的好新闻,如果不靠一双勤快的脚板,就只能等着被风干和消失。她还曾采访过庄浪籍国际级长跑健将李柱宏,这位出生在偏乡僻壤的孩子,因喜欢和擅长奔跑,经过十多年锲而不舍的艰苦锻炼,最终从小山村跑到了国际赛场上,为甘肃和平凉争了光。柳娜在这篇通讯中写道:“他在奔跑,似乎要拼尽生命全部的赤诚;他在奔跑,大汗淋漓,似乎内在的体能已到了无法超越的极限……这时候,他听到了一个声音,‘跃过去,跃过去就是希望,就是成功’。”这虽然是在写长跑健将,但又何尝不是在写记者自己?在新闻的路上,这个看似柔弱的女子,同样有健将一样的毅力和耐力,无非一个奔跑在看得见的跑道上,一个奔跑在看不见的跑道上而已。

此外,柳娜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好写手有一笔好文采。新闻作品毕竟不同于文学作品,可以不计时日地去精雕细凿,甚至“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所以记者不是作家,而是写手。这并不是说写手就是等而下之的,相反,因为新闻的时效性和实用性都很强,就要求写手必须具备一种倚马可待、下笔千言的“捷才”。因而,新闻要快,仓促出手往往会让人忽略其审美的特点。有文字洁癖的人,连一个便条都要写得字斟句酌、音韵铿锵的,何况面对大众阅读的新闻呢?“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古人的这句话应适用于每个以文字为载体的人文社科门类。早在西汉时期,司马迁就把《史记》这样严肃的正史写成了“无韵之离骚”,从而以文学特有的感染力成就了其“史家之绝唱”的地位,而与文学最为接近的新闻怎么就不能适当借力于文学化的表达呢?遗憾的是,目前的新闻界普遍粗头乱服,目之所及多见令人生厌的行政公文语言、口号式语言和不知所云的网络语言,唯独缺少了文学化的表述和活泼的百姓语言。柳娜或许是新闻人中比较突出的一个有学习力的人吧。读她的作品,可以发现她对新闻写作有着比较冷静的思考和比较自觉的选择,不论是长篇通讯、新闻调查和人物访谈,她都能较好地调动自己的文学才情,尽量把新闻写得软一些、活一些,温情一些、贴近人心一些,让读者喜欢读而易于接受。这应该得益于她的爱读书、爱思考,据我所知,她读书的兴趣比较广泛,内容如历史的、现实的、论辩的,分类如文学的、纪实的、访谈的等等,都有所涉猎和借鉴。俗语说“功夫没有枉下的”,所有看似不经意的阅读,到头来都会变成自己笔下涓涓不息的才情。我要为柳娜这样因读书而一直成长着的人点赞。

柳娜青春、阳光,有朝气,但也低调、谦逊,不张扬,从事新闻工作15年了,也算劳碌多年,经过了一些风雨,付出了许多艰辛,但更多的是收获了一个饱满的、有成就感的青春时代,这难道不足以令人欣慰吗?《追寻生命的绿意》的出版,是柳娜对自己的新闻历程所作的一个回顾性的小结,她会以此为新的起点,静下心来,更好地明选题之得失,知行文之收放,甚至懂工作之张弛,以便把自己今后的人生演绎得更加光彩照人。

是为序。

二0一六年端午于平凉

作者简介

柳娜

甘肃灵台人,平凉日报社社会周刊部副主任,平凉日报周末《平凉周刊》主编。新闻作品曾获甘肃省新闻奖及中国地州市报新闻奖一二三等奖。

欢 迎 关 注


崆峒国医微信号:PLS--MJZYYXH

  弘扬民间中医药文化,传播民间中医药技术,中医来源于民间。 针灸鼻祖皇甫谧出生于崆峒山脚下平凉灵台县,崆峒山又称为道源圣地,中医的根基来源于道文化。为全面打造“神奇秀美崆峒山,天下养生第一地”把平凉民间中医针灸养生旅游做好,更好的为人民服务。

关注我
微信号:PLS--MJZYYXH(←长按复制)

了解更多,请搜微信公众号“崆峒国医”直接关注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