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田柳村“过”把民俗瘾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2-04-03 16:32:05

 村民忙着建新房。

  在其他村里难得一见的场景,羊妈妈和小朋友玩得正欢。

村中一景。

   刘世友发现一处村民旧居,详细为我们讲解。

田柳村是隆德县的西南边界,北接甘肃静宁,南邻庄浪。这个村属温堡乡,温堡的许多自然村落与甘肃静宁、庄浪的村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地“胶着”。

隆德县文管所所长刘世友介绍,据考古调查,这个村子至少在4300年以前就有人类居住。

村里这段时间很热闹

走进田柳村,仿佛走进了记忆中的村庄。记忆中的乡村田舍青青,炊烟袅袅,鸡鸣狗吠、羊欢马叫,孩童们在打闹、老人们在闲聊、青壮年在忙碌……当然,田柳村的景象不是想象中的,它有着另外的热闹——村子里能看到人了,不像这几天采访走过的其他几个村子,村道弯弯曲曲从眼前到尽头,几乎不见人,偶尔看到一个人影,也是一闪而过,整个村子安静得只能听到自己的脚步声。

田柳村人正忙着盖房。有的刚刚开建,工人们正在砌墙;有的才拆旧房,没拆的墙上发黄的报纸还在;有的新房即将落成,做工的正在喝茶吃馍;有的已经建好,就剩院门上贴瓷砖这样的收尾工作。一派拆旧建新的热闹场景中,路边晾晒的苜蓿散发着清香,一两头牛悠闲地打量着我们这些陌生访客。

村主任宣臣,最近正忙着验收新房,村里今年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危房改造,扶贫攻坚。村支书田长江说,他们村已经改造危房60多户,还有30多户需要改造。

说起村民住的房子,宣臣感触很深:“爷爷辈的人,全住土坯房;父辈时,谁家房子的地基上能有三五层砖,就属于比较洋气的;现在全是砖瓦房,还用上了太阳能热水器,年轻人睡着‘席梦思炕’(仿照床的样式打的炕,炕一面靠墙,看上去更美观),住房条件越来越好了。”

在改造翻修中的田柳村,刘世友和我们也看到了一些“剩余”传统民居,黄土建的单面墙、胡基房、合脊房、架子房。

据温堡乡副乡长刘萍介绍,从土坯单面墙房到现在人字形砖瓦房,田柳村民的住房在不断增加新的元素,安全性和舒适性不断提高。同时,扶贫攻坚、美丽乡村建设中,还注重改善村里的基础设施,提升居住环境,修建了路灯、文化广场,硬化了道路等。

村里过年的时候最热闹

翻新改旧建房子,在我们这些外行人看来,就是个忙碌闹腾,但是在内行的刘世友眼里,可是大有文章。他指着一家新建中的房梁上贴的红对联说,隆德村里盖房打院很讲究。首先要择吉日,祭土神;上梁时要在梁或檩上贴红对联,放炮挂红。房屋格局也有规矩,正对大门为上房,住长者;上房左右两边或一边修厢房,厨房按大门方位而定,或东门北主东厨,或南主北门东厨,灶台、畜槽不盘在南方。

这就是传统就是民俗,时时处处,就在眼前就在身边,因为不懂,所以视而不见。

“知不足者好学,耻下问者自满”。要好学,不自满,我们抓住刘所长、宣臣、田长江“不放”,足足“过”了把民俗瘾。

说起民俗,宣臣说最热闹最讲究的是过年。

过年不是现在城市里的概念,除夕放假,初六上班,吃喝休息7天拉倒。“隆德乡村的‘年’从腊月初八开始,俗称腊八节。”我们静静地听刘世友娓娓道来。

腊月初八要煮粥“吃腊八”。腊月二十三扫房除尘,洗濯器皿,晚间“送灶君”。传说灶君骑马上天,必须先行饮马喂料,所以送灶君要在灶头献凉水一碗,放一小盅扁豆,供上“灶糖及花馍”。灶糖是为了堵住灶神的嘴,希望他向“玉帝”汇报时隐恶扬善,然后焚香表及灶君旧像,奠以酒槠,表示送行。

除夕早晨依例吃“搅团”饭,下午祭祖茔、“迎先灵”,日暮十分置酒供牲“请天爷”,在院内四方恭贴黄表条谓之“安四方神”,家家贴门神、年画、红对联、糊窗花、挂灯笼,阖家“吃年饭”,午夜到庙里敬神争“头香”,祈求来年五谷丰登。初一早上开大门,要有水有火。全村集体“迎喜神”,俗称“喜神出行”,各家均在牛马驴骡的头上系黄花表,牵至一大块平地,击鼓鸣炮人欢马叫,尘土飞扬,热闹异常。之后晚辈沿门为宗族里的长辈拜年。初三早上送“家亲”,走亲戚,这叫出行。之后耍社火、打秋千,走亲访友各种娱乐,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各村的社火把过年的喜庆推向高潮……

在村民看来,过年是重大的节日。宣臣说,每到春节,村里在外打工的、上班的,都往家赶,尤其是家里有老人的。无论房子怎么换,但传统习俗依旧在这里延续。

结束采访后,宣臣送我们离开。好像还沉浸在刚才的话题中,宣臣说,村里这些年的习俗也在变化中,过去村民盖房,都是乡里乡亲帮忙,现在请专门的施工队。过去除夕守夜,一家人围坐话家常,现在年轻人拿着手机各玩各的。传统习俗在下一辈人中能不能传下去,“不好说”,宣臣说。

传承,传统文化如何传承,似乎是我们所有人面临的一个问题,宣臣真“说不好”。 本报记者 邱青春 焦小飞 文/图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